《10以内的序数》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10以内的序数》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10以内的序数》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序数1"10,理解序数的方向性,正确使用序数词表述物体的排列次序。
2、培养幼儿序数的兴趣。
3、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4、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准备贴绒教具:10个不同的小动物,有10层10个房间的楼房图片一幅。10只企鹅图片,10条小鱼图片。
活动重点:
学习从不同的方向准确辨别物体的排列位置。
活动难点:
自己确定方向并能准确找出位置。
活动方法:
游戏法、讲解法、引导法。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过程:
一、幼儿随音乐《开火车》进活动室。咱们小朋友开着小火车来了,小动物幼儿园的小动物也来了,不信你看,他们排着整齐的队来了。
二、小动物们多神气,排着整齐的横队向我们走来。请小朋友看一看从左向右排,每只小动物排第几?请小朋友看一看从右向左排,每只小动物排第几?
教师提问:
a、从左向右排第5个小动物是谁?
b、从右向左排第3个小动物是谁?
2、看小动物们变成纵队向我们走来。请小朋友说说从上向下排每个小动物排第几?请小朋友说说从下向上排每个小动物排第几?
教师提问:
a、从上向下排小猪排第几?
b、从下向上排第5的小动物是谁?
三、小动物们都累了,我们一起把它们送回家吧!(教师出示楼房图片)
(1)我们先数数这栋楼房共有几层?再数数每层有几个房间?
(2)教师提出要求,请小朋友将小动物送回家。
a、小猫住在第4层,从左边数第5间房子;
b、小兔住在第10层,从右边数第9间房子;
c、小猪住在第6层,从左边数第10间房子;
四、刚才小动物们的队排得太好了。有一种小动物,它们生活在冰天雪地的南极,走路总是摇摇摆摆排成一队,你们猜它们是谁?瞧!它们来了。唉!由于小企鹅走得太急,有的排错了队,有的掉了队
a、我们一起看看第几号企鹅派错了队?
b、第几号小企鹅掉了队?找一找,它在哪儿?
5、小企鹅饿了,它们要下海捉鱼吃。看!吓得小鱼争先逃命,冲散了队。看一看,第几条鱼没编号?它应该排第几?
五、结束部分:
小朋友们学习了10以内的序数,能从不同的方向辨别10以内的序数。现在我们一起玩个游戏——乘火车。
游戏方法:
用椅子搭成三列火车,分别编上1、2、3。幼儿每人一张编号的车票,如第2列火车第5节车厢就写2—5,幼儿在音乐声中做开火车的动作,音乐一停,幼儿依照车票编号快速找到号码座位坐下。教师当列车员查票,看看谁找得又对又快。音乐再响,幼儿随音乐《火车开开》出活动室。
课后反思:
1、整个活动,幼儿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与他们共同参与,起到了导向辅助的作用。
2、本节课教具准备充分,游戏性、趣味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10以内的序数》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教材分析:序数是表示集合中元素次序的数,是用自然数表示事物排列的次序,让幼儿回答“第几”的问题,认识序数要以认识基数为基础,中班幼儿已学习了10以内初步数的概念的数序,为学习序数做好了准备,学习序数不必像学习基数那样逐个数再形成概念,因此可以分两段集中学习10以内的序数,先学习5以内的序数,再学习10以内的序数,本节课就将内容定为学习10以内的序数。
幼儿基础分析:中班幼儿对序数有一定的了解,平时的排队、生活活动中孩子们都会自发的说到我排第几个,我是第几名,中班上学期我们的集体活动中学习了5以内的序数,今天这节活动主要是一个递进的过程,继续学习10以内的序数,难点在于会看坐标(间层),从下往上数,从左往右数,谁住在几零几。
教学目标
1、认识门牌号,了解序数在门牌号中的含义。
2、学会根据动物的房间位置为他们选择正确的.门牌号。
3、乐意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
4、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重点和难点
活动重点:认识门牌号,了解序数在门牌号中的含义。
活动难点:学习为小动物送上正确的门牌号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flash课件、操作板4块
2、经验准备:幼儿前期经验:家长带领幼儿观察过公寓式楼房;幼儿会用上下左右方位词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1、PPT出示(大背景,森林里)导入:森林里造了一幢新房子,小动物们可开心了,大家都想住到新房子里去呢。
2、通过动画画面,幼儿认识动物朋友。
提问:那我们一起来看看,一共有几个动物朋友?
他们分别是谁呢?
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预设用“有……有……还有……”的句式分别指认。(避免重复)。(9个小动物:乌龟、大象、狐狸、松鼠、猴子、兔子、棕熊、小猪、猫头鹰)导:小动物们都搬进新房子啦,我们一起去看一看他们的新房子吧。
过程活动一:初步认识序数,了解序数在门牌号中的含义。
(一)、出示房子和动物,初步认识序数。
(1)房子一共有几层?(点击一层出现数字1....)
(2)每一层有几件房间?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应该怎么数呢?(点击第一间出现数字1…。)(课件中使用箭头)
(二)、认识门牌号,了解序数在门牌号中的意义
(1)教师根据画面上的101问:看,这是什么呢?
(2)乌龟住在几零几?(102)你怎么知道是201呢?
(3)大象住在几零几呢?(103)
(4)那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其他小动物住在几零几?
(教师点击到动物,就出现相应的门牌号)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幼儿集体回答。预设:
(3层)追问:你谁怎么数的?
是从下面往上数还是上面往下数?(引导幼儿从下往上数)预设:门牌号。
追问:101这是什么意思呢?
总结:前面一个1表示第1层,后面一个1表示第一个房间,中间加一个“0”,这就是门牌号。
活动二:学习为小动物送门牌号(一)、出示动物和大房子导:小动物们为了交到更多的朋友,它们决定要大家换房间住住。现在它们都住到了自己的新房间了,可是它们却不知道自己的新门牌号了,它们想请我们小朋友来帮助它们找到它们的门牌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尝试为其中的一个小动物贴门牌号。
提问:谁愿意先来试一试?
2、游戏:小动物找家老师为小朋友准备好了门牌号的贴纸,请小朋友根据小动物住的位置为它们送去门牌号吧!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朋友一张,赶快行动吧!
a、个别操作
b、幼儿操作预设:
请小朋友看看自己手里门牌号,看看是哪个小动物家的门牌号!
请小朋友自己检查一下送的对不对,如有不对就改正1’
活动三:讲评PPT出示正确的门牌号,再次巩固。
师:那我们一起看一看每个小动物家的门牌号吧。看PPT再次验证活动延伸小动物们谢谢小朋友为它们贴好了门牌号,它们请我们去参观它们的新房子呢,我们一起去吧。
活动反思:
1、整个活动,幼儿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兴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了导向辅助的作用。
2、本节课游戏性、趣味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10以内的序数》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的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认识序数,知道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动难点】
引导幼儿会用第几准确的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房子图一张,花朵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咱们教室来了一位小动物朋友,你们看看它是谁?
2、(播放多媒体课件)大家好,我是森林里的邮递员小熊,今天我想请小朋友们帮个忙,给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送信。
3、(播放多媒体课件)提问:(1)小熊有几封信?(2)它想把信送给那些小动物?
二、小动物们搬新家了,它们住在一幢新楼房里,(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认识楼房结构。
提问:
(1)这是一幢几层的楼房?从下往上数,这是第几层?(第一层)第一层的上面是第几层?(第二层)最上面一层是第几层?
(2)每一层有几间房子?从左往右依次为第几间,第几间、、、、、、?
三、找一找小动物的家。
1、(播放多媒体课件)新楼房里都住了那些小动物?(小鸭,小猪,小兔,老虎,乌龟,熊猫……)
2、引导幼儿学会用序数词来准确说出小动物住在第几层?第几间房子?
四、给小动物送信。
1、请幼儿准确说出小熊要依次把信送给住在第几层第几间房子的小动物?
2、(播放多媒体课件)演示送信过程。
3、检查信送对了没有。提问:让我们看看,住在第几层第几间房子的小动物没有收到信?
五、游戏:送花。
1、出示房子图,给每名幼儿发一朵花,请幼儿按花上的标记把花送到相应的房子里。
2、检查核对花送对了没有。
教学反思
本活动的主要目标是认识1-10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和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考虑到序列是多样的,序列的方向不是固定的,教学中,我进行一些序数变化方式,如:
1、辨认排列形式不同的“序列”如:横直排的,纵向排的,
2、从不同的方向确认序数,如:从左到右是第几?从右到左是第几?从上到下上第几?从下到上是第几?
3、确认同种类物体的序列,哪个物体排第几?
4、在变化的情景中确认序数,如确定了序列中物体的序数后,变换序列中的物体,再认一认变换后的物体排第几?这样做既有利于形成序数的概念,也有利于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整个活动,幼儿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与他们共同参与,起到了导向辅助的作用。本节课教具准备充分,游戏性、趣味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10以内的序数》教案 篇4
活动由来:
近一段时间,孩子们对数学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一节教育活动就是因此而来。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初步学习从不同的方向辨别物体在序列中位置。
2、学会用序数词“第几”较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位置。
3、在游戏中学习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学过了六的分解和组合。
材料准备:十种动物图片五组、楼房、带有算式的钥匙四把、有数字的锁一把、数字卡片1~10、各种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动物排队——小动物排第几?
1.将十种动物排列成一行,引导幼儿观察准备搬新家的动物是怎样排队的。
师:小动物们要搬新家了,听!它们坐着小火车来了。
2.幼儿说说某某排第几?引导幼儿用数字记下动物所在的位置,并理解数字的意义(数字表示的是动物在序列中的位置是第几)
3.幼儿根据不同的方向辨别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从后面看小兔子排在第几?从前面看呢?
4.组织幼儿讨论:刚才小兔排在第几了,现在为什么排第7,这是怎么回事?(排列的方向变了,位置也就变了)根据变化重新为动物摆放数字。
6.幼儿分组操
(1)每组幼儿给小动物重新排队,小朋友间互相说一说谁排第几?
(2)教师说顺序,幼儿操作给小动物排队。
二动物住新房——小动物住第几层楼第几号房间?
1.出示楼房图,引导幼儿观察楼房一共有几层?每层有几间?
2.教师说出某某小动物住在第几层的`第几号房间,小朋友手拿小动物将它们送到新家里。
3.说一说,某某住在第几层的第几号房间里?
4.帮助小兔找钥匙。
师:小兔子真粗心,新房的钥匙丢掉了,小朋友们帮他找找吧。(教师提前将几把写有算式的钥匙藏在室内外的格子里,教师提示幼儿到什么地方的第几个格子里或第几层的第几个格子里)
幼儿按教师提示在活动室、楼道等地找钥匙,并算出得数找到正确的钥匙。
三动物做游戏——排在第几的谁不见了?
请10名幼儿戴着小动物头饰排队,引导大家观察,说说每名“小动物”在队伍中的位置。然后请大家闭上眼睛,让队列中的一个小动物躲藏起来,大家睁开眼睛,说一说排在第几的谁不见了。
四动物去旅游——小动物坐第几车厢?
小朋友戴着动物头饰,在教师的带领下排好队去旅行,活动自然结束。
活动延伸:
活动后,将材料投放到益智区,引导幼儿继续学习10以内的序数。
《10以内的序数》教案 篇5
10以内的序数
活动目的:1、熟悉10以内的序数。
2、理解1——10的排列关系。
活动准备:5排7座的椅子摆好
每位幼儿一张票(不同座号)
楼房及小动物
活动过程:一、:顺数、倒数。
小朋友一起跟着老师顺着走、倒着走,并一起顺数(1——10)倒数(10——1)。
二、小动物找房子。
有些小动物迷路了,回不了家,你们能帮助它们吗?请小朋友来看看这座楼房有几层,每一层有几间房子,(分别给楼层贴上标志)。请小朋友帮助小动物们一一找到自己的'家。
三、看大戏。
①、小动物很感谢小朋友们帮它们找到家,它们给了一些票给我,让我送给小朋友,你们想看吗?那你们可要对号入座才行?
②、我们首先看看电影院有几排,每一排有几个座位?
③、发票给幼儿自由找座位。
四、幼儿对号入座,老师个别指导。
五、看大戏:手偶表演。
《10以内的序数》教案 篇6
活动设计背景
我班幼儿对于自己身边的事物特别关注,总愿意把自己觉得新奇的事物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生活中的房子,也是孩子们关注的物体,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把自己看到的房子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从中发现了我们身边的物体千姿百态、各有所用。在整个活动中,我主要采用了游戏、动脑识别的方法,配上各种图卡、形象地故事情节,使整个过程紧紧相扣、环环相连。
活动目标
1. 能按不同方向(上下.左右)正确地从一数到十,能正确运用序数表示物体排列的顺序,体验基数与序数的关系。
2.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3.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 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学习从不同的方向准确辨别物体的排列位置。
2. 教学难点:自己确定方向并能准确找出位置。
活动准备
10个贴绒动物;若干数卡;10个房间的图片。
活动过程
1. 认识十以内的序数
出示一排房子,这是小动物的家,数一数有几间,这是第二间……谁能用数字表示出来,给每间房子标好号。
2. 正确运用序数词
天亮了,公鸡起床了,它跳上自己的屋顶大声叫朋友们起床,公鸡站在第几号房顶上?小动物们起床了,老师随意从房间里拿出动物,看x间房子里的xx起床了,引导幼儿说出序数词。
小动物们准备做操了,他们从右至左排好队,现在谁排第一,排第二的是谁?……再次吸引运用序数词来说明动物排队的顺序。从左往右数呢?谁排第一?谁排第二……
3. 继续练习使用序数词
请小朋友给小动物送红花,你想送花给谁就要说出:“我把花儿送给第几排的xx”
教学反思
1.整个活动,幼儿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兴趣,教师与他们共同参与,起到了导向辅助的作用。
2. 本节课教具准备充分,游戏性、趣味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10以内的序数》教案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10以内的序数》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0以内的序数》教案 篇7
我设计的活动主要目标是认识1——10 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和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在我设计这个教案之前还不是很明确何为序数?经过查询知道序数是反映序列中每个物体的位置,序列是多样的,序列的方向不是固定的。以我的经验想到的是火车,火车有一节一节的车厢,可以让幼儿认识序数,从不同的方向来数第几节车厢。但是这个对于大班的小朋友来讲过于简单,而且在我初定的目标是理解序数的含义,能从不同的物体上来运用,最后是体验序数游戏中的乐趣。在第二条目标上来看目标不明确,然后第三个目标过于笼统所以我目标进行了重新的定位。
接着是我起初设计的活动环节:第一个是PPT导入,出示火车,引起幼儿思考。
从第一环节,我感觉这个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过于简单,首先是在提问上,通过网上搜素,我把我的第一环节进行了更改:动物排队——小动物排第几?
1.将十种动物排列成一行,引导幼儿观察准备搬新家的动物是怎样排队的。
师:小动物们要搬新家了,听!它们坐着小火车来了。
2.幼儿说说某某排第几?
引导幼儿用数字记下动物所在的位置,并理解数字的意义(数字表示的是动物在序列中的位置是第几)
3.幼儿根据不同的方向辨别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从后面看小兔子排在第几?从前面看呢?
4.组织幼儿讨论:刚才小兔排在第几了,现在为什么排第7,这是怎么回事?(排列的方向变了,位置也就变了)根据变化重新为动物摆放数字。
5.幼儿分组操
(1)每组幼儿给小动物重新排队,小朋友间互相说一说谁排第几?
(2)教师说顺序,幼儿操作给小动物排队。
进行这样的改动之后,既能提高幼儿的兴趣,又可以让幼儿掌握序数。这个是我自己在设计的时候所没有想到的,这样的设计也把我之前设计的第二环节结合在了一起。从动物搬新家又可以引出下面幼儿操作活动,游戏活动,整个活动都贯穿着幼儿搬新家和火车结合在一起。而我设计的环节就是不能很好的贯穿,而且过于简单,不适合大班年龄段。
经过这次活动的设计给我的感悟很大,首先就是没有选好适合的年龄段,接着就是设计的环节不贯穿,过于简单,目标也不是很好,所以在接下来的时间应该多看教案,能够更加了解每个年龄段孩子所适合的教材,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握每个年龄段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