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草房子》有感
文学网整理的读《草房子》有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读《草房子》有感 篇1
曹文轩写的《草房子》是我最喜欢一本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感动万分。读完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想把我的所感所想写下来。
桑桑是这本书的主人公,也是我最喜欢人物。他喜欢写作,他写的作文经常被老师拿来当范文在全班读,每次读到这里,我都会羡慕他的好文采,多希望我也能像桑桑一样,写得一手美文。他调皮、捣蛋,他为了不让人知道他偷看了白雀写给蒋一轮的信,竟然把信扔到了河里,读到这里,我的心揪紧了,“这封信对他俩来说很重要啊”我的心在大喊着。 他不知道正是这封信,让读者期待的这两位有情人的结局改变了。
但他又是勇敢的,他挺身而出保护被高年级同学欺负的纸月,充当护花使者送她回家,他的勇气令我敬佩;他是善良的,当秦大奶奶孤单时,他陪在秦大奶奶身边,使她感受到亲人的陪伴与温暖;他还是坚强的,在死神面前桑桑毫不退缩,身上充满了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息,他顽强地走着,就算马上要倒下,也要多走几步,就算很累也不愿意停下向前的脚步。在与死神搏斗中的一次次倒下,一次次失败并没有让他气馁,终于在神医的帮助下活了过来。读到这里,我不禁热泪盈眶……
在油麻地小学里,我跟随桑桑还认识了秃鹤、 细马、杜小康这几个小伙伴,他们身上同样有值得我学习的美好品质:秃鹤的乐观自信,细马的孝敬,杜小康坚强不服输精神……
这本书中还有很多感人又令人心灵震撼的故事,它教会人们许多做人的道理:要诚实,要善良,要坚强,要和同学团结友爱、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等等。
这本书让我获益匪浅,我太喜欢这本书了!你也赶快读一读吧。
读《草房子》有感 篇2
说起曹文轩的《草房子》,大家第一想到的大概就是一个淘气的桑桑,而我不那么认为。
这本书描述的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生活在油麻地一片草房子里的孩子们的故事。主人公桑桑是校长的儿子,和他的小伙伴们在油麻地小学度过了“不平凡”的六年。他总是有很多鬼点子,虽然不乏一些淘气的把戏,但也时常能用他的奇思妙想帮助到别人。他是被过继来的江南孩子细马唯一的朋友,因为细马奇怪的外乡口音没有办法在油麻地念书和交朋友。
我觉得,桑桑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闹出了不少笑话,而在他背后默默支持着他成长的,是他那纯洁且充满童趣和想法的心。从一入学遇到的同学秃鹤,到最后离别他心爱的草房子,六年的经历,真让他受益匪浅。一开始以摸摸同学的秃头为乐,到后来去跟学生开始有点惧怕、校长拿她没办法的秦大奶奶作伴,再后来体验到大人们之间的感情纠葛,又感觉到了人与人永别的痛苦,最后迎来了他也许一生最不舍得的离别——他将永远地告别与他朝夕相伴的这片金色的草房子,告别他的朋友们……这一幕幕,都是他成长的足迹。而每一次成长,又是离成熟更近了一步,离稚气未脱更远了一步。或许,等我们长大以后,会体会到作者在扉页写的那句话,“也许,我们谁也无法走出自己的童年”。
读《草房子》有感 篇3
今天,我读完了《草房子》一书,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这本书讲的是一位名叫桑桑的小男孩在六年级发生的事情。书里面的每一章都主要介绍的是一个人物以及发生在他(她)身上的一些事情。每一章里也有配角。他们都在演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他们每个人都有着高尚的品质。到了六年级结束的时候,桑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学,桑桑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学,桑桑的父亲桑乔(是油麻地小学的校长,也就是桑桑他们学校的校长)被派到外地学校当校长,桑乔以及桑桑一家要去另一个陌生的地方。
这本书能让你看见一个又一个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感动人心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我懂得了为别人付出是会受大家的尊重的,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喜欢你的道理。桑桑也一样有着高尚的品质:乐于助人、有同情心。这些人都是一些平凡的人,但他们都有着高尚的品质。少年桑桑亲眼目睹了这一个又一个的动人的故事。这六年,是桑桑接受启蒙教育的六年。我相信,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就有许多这样的人:老师、父母、同学、还有陌生人。在他们身上也发生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
我们应该留心观察身边的这些人,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品质高尚的人。
读《草房子》有感 篇4
这几个周末,我在家里读了《草房子》这部小说,我被这部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了。
小说描写了一帮有趣的孩子们,他们在油麻地里打闹、嬉戏,简直可以用大闹天宫来形容他们的顽皮淘气,读《草房子》这部小说,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童年的快乐,和书中的人物一起又有了一次次难忘的经历。
小说里的人物我对主人公桑桑很感兴趣,因为像他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里应该不算多。故事中的他做过许多坏事:他把衣柜做成鸽子的家,因此被妈妈批评了一顿;看见别人打捞鱼虾,自己就把好好的蚊帐剪了下来做渔网,结果他当晚睡觉就被蚊子收拾,咬了十几个包,这真是自做自受。唉,他做的这些事,真是有点不可理喻,他脑子怎么想事的?换做别人绝对不会像他一样做事,他的思维方式、他做事的方法真是有点奇葩。
当然,故事里的桑桑同样也有值得赞扬的方面,他也做过许多好事呢!
记得有一次,一个文静的女生纸月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人欺负,桑桑明明知道自己斗不过对方,但为了纸月不被欺负,桑桑挺身而出保护纸月,去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
在桑桑身边还有一个不幸的孩子杜小康,桑桑经常帮助杜小康。不过桑桑有时候也会有点小私心,杜小康家里有一辆很大的单车,桑桑迫切的想骑单车,所以,他愿意帮助杜小康,是希望杜小康能把单车借给他骑,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坏事,是桑桑通过自己帮助别人而争取一点点小小的回报。
我对书中的人物桑桑感兴趣,感觉他是与众不同的。
读《草房子》有感 篇5
当我再次捧起《草房子》的时候,一幅优美的江南风景图便又一次展现在我的眼前:金黄的小麦,清一色的草房子,沁人心脾的艾叶,清澈见底的河水……这就是油麻地,一个充满童趣的地方。
《草房子》这本书记录了一个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每读完一个故事,我都会感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在这六年中,桑桑经历了许多事情,他从这些事情中也明白了:善良、尊严、顽强……这一切的一切在他的心田里埋下了“爱”的种子。
一页一页地翻开书本,我仿佛置身于油麻地之中,享受这和谐的春风,聆听着鸟儿的鸣叫。突然,我看到了那熟悉而又苍老的背影……
她艰难地移动着脚步,在艾浪之间微笑着。她,是谁?她就是朴实的秦大奶奶。书中最撼动人心的就是她了。她是书中最固执的一个人。她的老伴走得早,所以她独自一人在油麻地生活了几十年,房子龟缩在小学的西北角,房子后面的那片艾地是她的全部,她一生都与艾草相伴,因为这些是她美好的回忆。她没有儿女,这么多年就是靠着这一份回忆,给了她活下去的希望。可是在当地人的眼中,她是个可恶的老婆子,总在学校里搞破坏,学校花费了十几年也没能将她赶出校园。然而在一个春季,她冒险救了落水的乔乔,而自己却身负重病。在油麻地人悉心照顾下,半个多月后她才勉强下地。从此,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动离开校园、用拐杖赶走闯进校园的鸭子……最后,她竟为了学校的一个南瓜,不慎落水而永远地离开了。
感动之余,我不禁想;是什么使她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是什么使她为了一个区区南瓜不顾眼前白花花的河水?是什么使她在垂暮之年发出人性光彩?是爱!是油麻地人对她纯真的爱。也是她那颗感恩的心。关爱、纯朴、感恩书写了秦奶奶完美的最后一笔。人生无处无真情,秦大奶奶走了,没有后悔,她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了爱的含义——爱是一种美好的回忆,爱是一种关怀,爱是一份执着,爱更是一种力量……
读《草房子》有感 篇6
《草房子》讲的就是油麻地小学的趣事,有喜,有怒,有哀,有乐,讲了陆鹤、桑桑、纸月、杜小康、细马与蒋一轮、桑乔、秦大奶奶之间的事,讲了油麻地小学的孩子们的成长足迹,成为了我们的美好的回忆。
这本书挺长,但我看完了,我是十分敬佩桑桑父子与杜小康父子的精神,他们坚持不懈、不怕困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眼看要穷得吃不上饭的杜小康一家,经过了十分漫长的时间,将辛辛苦苦养大的鸭子买了,有了新希望。桑桑与桑乔是为了求医,走了千山万水,不知磨破了多少鞋的鞋底,经过了多次失败。但桑乔的意志仍很顽强,依旧带着桑桑跋山涉水去求医。后来,终于寻得了一位高手,开了药,吃完便治好了。
细马挺顽固,让他上学他偏偏不上,让他放羊他便去放了。我想:原本细马只要努力,多练习,可以说得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的。
《草房子》挺好看的,越往后看,越有趣,我最喜欢的是怪脾气,时而有、时而无良心的秦大奶奶那一篇,桑桑倒是勇敢,和秦大奶奶主动说起了话,此时我觉得无比的开心,因为秦大奶奶有个聊天的伴儿了。可谁知,后来秦大奶奶居然“无恶不作”,让鸡鸭鹅在学校里乱跑。不过,他舍己为人的精神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
《草房子》让我深受感动与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