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班体能《篮球》教案

2025/09/11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小班体能《篮球》教案(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小班体能《篮球》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1、小班幼儿年龄较小,缺乏合作意识,不知道如何和同伴沟通交流游戏,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感受游戏的快乐,

2、还可以锻炼幼儿滚球的方法和技巧和力度。

活动目标

1、掌握滚接皮球的技巧。

2、调节滚球的力度。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感受游戏的快乐。

4、增强幼儿与同伴合作的游戏的意识,体验游戏的快乐。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合作意识,

2、滚接的力度,

3、节奏和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准备皮球。宽敞的活动区

活动过程:

1、导入,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玩一个体育游戏,“小朋友想玩吗?”

2、游戏的名字叫“滚接球”让幼儿重复游戏的名字。

3、两人一组,双脚打开对面坐,把皮球放在两人双脚之间,然后互相滚接皮球。

4、幼儿熟悉游戏后,老师可延长两位幼儿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探索调整滚球力度的大小,并尝试互相滚接皮球。

5、变换方式吸引孩子,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6、 “花开了”

7、两人一组,分开双脚坐下,每组一个中型皮球。

8、老师老师摇动铃铛开始游戏,引导幼儿想象皮球是一朵花,求幼儿把球滚个同伴,

9、当老师说“花开了”最后持球的小朋友要拿着球向上举起,表示花开了。

10、重复进行游戏。

11、幼儿熟悉游戏之后可以延长两位幼儿的距离。

教学反思

1、本次的活动,简单,有趣比较吸引小班的孩子,小班的孩子年龄较小动作比较笨拙选择本次的活动也考虑到了孩子的年龄特点。

2、滚接球这个游戏孩子比较喜欢,因为小班的孩子对球特别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引导,让孩子对游戏产生兴趣才能从中得到锻炼和成长。

3、游戏中锻炼了孩子的.动手操作能力,滚球的技巧和力度。

4、还有两个人的合作意识,滚过来滚过去,变成小花等等很好玩。

5、我觉得,本次活动的形式和方法还可以多样性,变换更多的方式方法会更好玩更加吸引孩子,让孩子在各方面有更多的提高。

小班体能《篮球》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幼儿能用绘画手段来表示自己和篮球做游戏的情景。

2、体验与小篮球一起做游戏的乐趣。

3、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4、培养竞争意识,体验游戏带来的挑战与快乐。

准备:

绘画纸、蜡笔、水彩笔、幼儿和篮球做游戏的图片若干

过程:

一、出示图片,引出话题

1、师:你们看了这些图片后,发现图片上由谁?在干什么?你们先互相讨论一下,再告诉大家。

2、幼儿讨论后回答。

幼:图片上由许多小朋友,他们在拍皮球,滚皮球,抛皮球等

3、教师小结:你们说的真好,图片上的小朋友们正在和小篮球做游戏,有的在拍皮球,有的在滚皮球,有的在抛皮球…………他们玩得真开心。

二、幼儿操作

1、师:那你们想不想把你和小篮球做游戏时的图片用笔画下来?(想)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作品交流分享

1、展示幼儿的作品。

2、幼儿之间互相交流。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小班体能《篮球》教案 篇3

教材内容:

1、篮球活动课课堂常规教育,学习内容简介,课堂要求。

2、移动技术练习:起动、变向跑、侧身跑、后退跑、急停(跳停、跨停)侧滑步。

课的任务:

1、使学生明确篮球活动课的学习目的、任务、要求,树立良好的`学习、锻炼习惯。

2、提高学生移动能力,初步掌握所学动作基本技术。

3、发展协调能力和耐力素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不怕苦累的毅力。

准备部分:

(1)绕篮球场慢跑。

(2)行进间徒手体操、扩胸、震臂、体转、体侧、腹背、弓步、跑跳步,各4×8呼。

组织:成一路纵队队形,前后间隔1.5m左右。

要求:精力集中、练习认真、动作整齐、有力度有幅度,使各关节和肌肉韧带充分活动开。

基本部分:

移动技术练习:移动是篮球比赛中队员位置、方向、速度变化时所采取的各种脚步动作方法的通称。移动是篮球技术的基础,一般可分为起动、跑、急停、跳、跨步转身及各种滑步和防守步伐等种类。

(1)起动:两膝微屈踵离地,前掌蹬地要有力、身体前倾移重心,前两三步短而急。

(2)变向跑:右脚内侧来蹬地,屈膝内扣移重心,体转前倾左脚迈,右脚紧跟加速移。

(3)侧身跑:放松前跑勿横移,注意球踪看场情,回头侧身腰放松,随时要把球来迎。

(4)后退跑:前掌蹬地,提膝后移,体稍后仰,踵勿着地。

(5)跳步急停:微向上跳,双脚着地,体稍后坐,双膝弯屈。

(6)跨步急停:一步跨大脚抵地,屈膝体仰重心降,二步着地脚蹬地,内转屈膝制动停。

(7)侧滑步:一脚蹬地一脚跨,蹬跨结合不交叉,低姿张臂来滑动,坐姿滑动要狠抓。

组织、教法、要求:教师逐一讲解各个练习动作要点,重点与难点,并正、侧面示范,提出要求,纠正易犯错误。

(1)起动:

组织:成二列横队、前后相距4米,左右间隔3米,做好防守准备姿势。

教法:看或听教师信号后集体起动向前做短距离快跑。

要求:起动突然,反应要快,起动时步短而急,起动后加速跑。

(2)变向跑:

组织:遇障碍变向跑,如图。

教法:快跑至障碍物前面变向快跑。

要求:要跑到障碍物前变向,变向要突然,起动加速要明显,前一人跑到中线时,后一人可出发。

(3)侧身跑:

组织:利用球场三个圆圈做侧身跑练习如图。

教法:教师站在边线附近,用手指做出不同数字的信号,学生在侧身跑时,随时报出所示数字。

要求:绕圆圈跑时,重心内倾、外侧脚前脚掌内侧蹬地,应有明显的加速度,同时做出随时准备接球的动作。

(4)后退跑:

组织:成一路纵队,间隔2米,沿篮球场边线进行练习。

教法:从端线外起后退跑,到中线后转身接侧身跑切入篮下。

要求:踵勿着地,体稍后倾。可放在准备活动时练习,也可放入移动练习时做。

(5)急停练习:

组织:成二(三)列横排,间隔2米站于边线处。

教法:发出信号后第一排向前走3—4步做一次跨步急停或跳步急停。第一排做第二次急停后,第二排开始做,到边线止,然后过渡到慢跑中,快跑中看(听)信号做急停动作,也可结合运球做急停动作。

要求:急停时重心下降、停稳。

(6)滑步练习:

组织:成体操队形听口令集体练习。

教法:做好斜步站立防守姿势,先向左滑步,按照“蹬(右脚),落地(左脚),跟(右脚)”的节奏做滑步慢动作,然后向右、向前、向后做滑步。口令逐渐加快。

要求:滑动时重心平稳且落在前脚掌上,目视前方。

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

2、课堂小结。

3、布置作业。

4、师生再见。

小班体能《篮球》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小篮球原地运球动作,使80%的学生基本掌握原地按压球和手臂随球缓冲的动作方法,并让学生初步体会移动中运球的技巧。

2、通过协作跑游戏,增强学生下肢力量,发展灵敏素质,提高脚步灵活性。

3、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和团队合作能力,养成擅观察、勤思考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

小篮球48只,自制钟表盘5个,“好朋友”24只,地标数字24个,腕带48个。

设计思路

1、激发情趣,主动参与

通过教师展示,有效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对学习篮球产生欲望。“抓尾巴”小游戏和球操使学生动起来、热起来,为主教材做好身、心的'铺垫。

2、主题学练,掌握双基

(1)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运用“好朋友”小道具,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练习兴趣,一方面有效帮助学生体验按拍球的方向和手随球向上缓冲的动作。

(2)运用“运球比快”、“运球打点”、“看手势说规则”、“人动球不动”的游戏使学生了解篮球知识且更好的巩固原地运球的动作。

3、学习反馈,展示才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游戏“快快报时”、“协作跑”中运用本课所学,通过生生之间的合作、小组间的合作将原地运球的动作展示出来。

4、放松调整,恢复身心

在舒缓的音乐伴奏下,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放松练习,积极恢复,调整身心。

教学内容

一、集合整队

二、师生问好

三、活跃情绪,预热身心

1、小游戏

‘抓尾巴”

2、热身球操

(音乐)

a.上肢运动

b.体侧运动

c.体转运动

d.踢腿运动

e.腹背运动

f.模仿运动

一、辅助练习

熟悉球性:

1、手指拨球

2、双手抛接球

3、单手抛接球

4、拍静止球

二、运球与游戏

1、原地运球动作要领:两脚前后开立,两腿弯曲,上体前倾;运球时五指自然分开,掌心空出,以肘为轴;手触球时,小臂和手腕随球向上做缓冲,然后小臂下伸,手向下按压将球拍向地面,如此反复。

2、运球打点

3、看手势说规则(盲打)

4、“人动球不动”游戏

5、“快快报时”游戏

三、游戏:协作跑

四、课课练

说明:教师随机选择持有好朋友的同学,让其查看好朋友底部字条,并宣布课课练内容,教师组织集体练习。

1、放松练习(音乐)

2、小结与评价

3、回收器材

4、师生再见

小班体能《篮球》教案 篇5

活动背景:

随着时间推进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园内掀起了迎接奥运的热潮。孩子们对奥运知识的渴求日益增长,对赛场英雄的崇拜之情也愈发浓厚。一次早锻炼中,我带领孩子们进行篮球投篮练习,一个男孩兴奋地跑来告诉我,他投篮成功,并立志要成为像姚明一样的篮球队员。这让我意识到,虽然孩子们对奥运多有了解,但在篮球领域,还未曾详细介绍过任何人物。鉴于他们对篮球的热爱,我策划了《姚明与篮球》活动,旨在让孩子们认识姚明,了解他的篮球故事,以此激发他们的体育热情,特别是对篮球的'热爱,以及将来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

活动目标:

1、认识姚明的篮球生涯。

2、培养孩子们对篮球的热爱及爱国情感。

3、教育孩子们面对困难不退缩,坚持信念以达成功。

活动重点:

1、了解姚明的篮球成长历程及比赛成就。

2、强调成功需历经不懈努力与恒心。

活动难点:

通过姚明的事迹,让孩子理解持之以恒克服困难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篮球基础知识教育。

2、准备姚明比赛精彩片段录像和图片。

3、学习基本的拍球和投篮技巧。

4、收集姚明的个人资料。

5、活动过程概述:

6、观看姚明比赛录像,引出话题讨论。

7、详细介绍姚明的个人信息,增强孩子们的认识。

8、解释NBA概念,探讨姚明为何能成为登陆NBA的中国球员。

9、展示姚明训练与比赛的艰辛,强调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10、总结活动,强调信心、勇气和坚持不懈的价值。

11、实践活动:户外篮球体验,实践投篮与拍球。

活动反思:

《姚明与篮球》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近距离了解了姚明,更深刻认识到成功背后的付出与坚持。此次活动激发了孩子们对篮球的兴趣,同时也教育了他们,任何成就都需要长期的投入和面对挑战时不屈不挠的态度。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明白了持续学习与不懈努力是通往成功的关键。

小班体能《篮球》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开展系列拍篮球活动,使幼儿喜欢拍篮球、提高拍篮球的技能。

2、在活动中渗透小班数学教育内容,发展幼儿一一对应、点数、比多少的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

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材料与相关环境设计

球若干。记录个人拍球次数所需要的小笑脸若干,记录图表。创设主题墙饰—《快来拍球吧!》,其中包含了幼儿拍球练习的照片。幼儿的个人拍球记录,集体的拍球汇总。

活动准备

教师应该在开展拍球活动前对本班幼儿进行一次拍球能力的前测,了解幼儿的现状,做到心中有数,为以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分层指导策略做准备。

活动过程

1、活动的引入: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用游戏的形式,或者在观察到本班有幼儿开始关注时引出拍球活动。

2、教师和幼儿一起尝试拍皮球,以了解孩子拍球的现有水平。

(根据孩子们的表现,我们决定根据不同幼儿的实际水平和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指导策略。于是,我们先对每个幼儿进行了初测,并按照幼儿的不同水平和体能达标的标准划分了四个层次。

层次一,不会拍球的幼儿有7人,占班级总数的24%。他们基本上没有建立拍球的概念,就是把球往地上一扔,根本没有想到要伸手拍球。还有的幼儿受到手眼协调能力的限制拍不到球。

层次二,不连贯地拍一两个球的幼儿有12人,占班级总数的41%。球弹起来后,幼儿在拍球的时候总是不知道怎样控制手的'力度,不是把球拍高,球跑了,就是拍得太轻,球弹不起来。

层次三,能连续拍5个以内的幼儿有6人,占班级总数的2l鬈。本层次的幼儿掌握了拍球的基本技能,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受到周围环境、同伴干扰,或是自身对技能掌握得还不牢固等,不能很好地把球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层次四,能连续拍球5个以上的幼儿有4人,占班级总数的14%。他们能够熟练掌握拍球的技能,有的甚至能够连续拍三四十个。

3、调整难度、分层指导

层次一:请两个会拍球的小朋友表演。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拍球的方法――皮球落在地上以后,马上用手找到皮球,用力地拍,小皮球就会不停地跳起来。

(在反复练习中,虽然该层次的幼儿还没有掌握拍球的技巧,但是已开始具备了拍球的意识,完成了最初的拍球动作,这在他们原有基础上是一大进步,教师要及时表扬。对于手眼协调能力较弱的孩子,教师要手把手地和他们一起拍球,告诉他们眼要看着球弹起来的方向,手也要往那儿伸。为了迅速地提高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在教室的活动区域中可同时投放练习手眼协调的玩具。)

层次二:进行拍球动作的分解。先让孩子们把球用力扔在地上,在球上弹的时候尝试用手接住球。经过这样的反复练习,使幼儿感受球的上弹,掌握上弹的距离。在看到幼儿能够比较熟练地接住上弹的球以后。教师提示幼儿不再用手接球,尝试用手掌拍球。

小班体能《篮球》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在原地拍球,带球走,绕障拍球中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发展敏捷性、协调性、灵巧性。

2.能在游戏活动中提高对篮球的了解,知道基本的拍球、带球跑的方法

3.能在集体游戏中感受到协作的乐趣,体验到竞技比赛的快乐

重点难点

能灵巧的带走跑动,并绕过障碍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能原地拍球,有初步带球走的经验和统计的经验

2.物质准备:篮球37个、小黑板、口哨、大篮子4个,红黄蓝绿的区域手环,大统计表一张,笔1,栏杆8根

活动过程

一、热身

教师打招呼、带领幼儿热身,

二、拍球练习

(一)幼儿自行拍球

师:宝贝们,你们都会玩篮球了,可是篮球听你们的话吗?请你们拍球看看,有没有小朋友的篮球喜欢从他的手里跑开的。

(二)拍球练习

师:宝贝们,有没有小朋友的篮球不听话,从手里跑开的。

师:请你们和我一起学个拍球方法,双腿微屈,身体前倾,用手指拍球,手腕动起来。看看这个方法会让你的篮球听话了呢。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几组拍球练习。

三、游戏:运球小能手比拼

(一)第一轮游戏

师:宝贝们,我看到了,现在很多小朋友的篮球开始听你们的话,不乱跑了。现在更大的挑战来了,请大家按手环颜色,四路纵队集合。我的口哨响起排第一的小朋友拍球跑到场地另一边去,把球投在对应篮子里,然后跑回来和后面的小朋友击掌,后面的小朋友又继续去投球,用时最短的一队是第一名,第二名积三星,第三名积两星,第四名积一星。

师:如果你的篮球跑走了,请你动作快快的把球捡回来,然后继续。预备~

(二)第二轮游戏

回顾上一轮游戏,教师计分,幼儿数星星

师:x队拿了第一名,你们想超过他们吗?这一次每队一个球,拍过球绕过栏杆再拍回来,把球给下一个小朋友,最先完成的一队积四星。

师:悄悄告诉大家,如果你想拍球拍得好又快,记得用你的手指拍球,而且拍球的后面一点,这样可能你们就会跑得快。

(三)分数统计

师:这一次的第一名是谁啊?有几分?第二名是谁啊?有几分?第三名是谁啊?有几分?第四名是谁啊?有几分?啊,我们算一算,现在星星最多的是谁?

幼儿数数统计,决出胜利的一队

五、小结,放松

师:宝贝们,玩了这么久累了吗?那举起你的小手来我们放松一下吧。

教师带幼儿做放松运动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拍球的方法是什么啊?怎么可以让球跑得快?

幼:双腿微屈,身体前倾,五指分开,用手指触摸球体,手臂手腕一起用力。拍球的后面。

师:真厉害,今天的本领你们都会了,请你们把篮球放回架子上,然后来找我排队吧,我们要回教室了。

活动总结

户外的体育游戏,孩子们非常容易兴奋,怎样让孩子能在玩球的激动情绪中回拢到教师身边,口哨非常重要,在活动前和孩子们讲好规则,说明什么哨声代表什么意思,需要孩子们怎么做,这样才能让活动更好的进行。

小班体能《篮球》教案 篇8

教材内容:

1、篮球活动课课堂常规教育,学习内容简介,课堂要求。

2、移动技术练习:起动、变向跑、侧身跑、后退跑、急停(跳停、跨停)侧滑步。

课的任务:

1、使学生明确篮球活动课的学习目的、任务、要求,树立良好的学习、锻炼习惯。

2、提高学生移动能力,初步掌握所学动作基本技术。

3、发展协调能力和耐力素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不怕苦累的毅力。

准备部分:

(1)绕篮球场慢跑。

(2)行进间徒手体操、扩胸、震臂、体转、体侧、腹背、弓步、跑跳步,各4×8呼。

组织:成一路纵队队形,前后间隔1.5m左右。

要求:精力集中、练习认真、动作整齐、有力度有幅度,使各关节和肌肉韧带充分活动开。

基本部分:

移动技术练习:移动是篮球比赛中队员位置、方向、速度变化时所采取的各种脚步动作方法的通称。移动是篮球技术的基础,一般可分为起动、跑、急停、跳、跨步转身及各种滑步和防守步伐等种类。

(1)起动:两膝微屈踵离地,前掌蹬地要有力、身体前倾移重心,前两三步短而急。

(2)变向跑:右脚内侧来蹬地,屈膝内扣移重心,体转前倾左脚迈,右脚紧跟加速移。

(3)侧身跑:放松前跑勿横移,注意球踪看场情,回头侧身腰放松,随时要把球来迎。

(4)后退跑:前掌蹬地,提膝后移,体稍后仰,踵勿着地。

(5)跳步急停:微向上跳,双脚着地,体稍后坐,双膝弯屈。

(6)跨步急停:一步跨大脚抵地,屈膝体仰重心降,二步着地脚蹬地,内转屈膝制动停。

(7)侧滑步:一脚蹬地一脚跨,蹬跨结合不交叉,低姿张臂来滑动,坐姿滑动要狠抓。

组织、教法、要求:教师逐一讲解各个练习动作要点,重点与难点,并正、侧面示范,提出要求,纠正易犯错误。

(1)起动:

组织:成二列横队、前后相距4米,左右间隔3米,做好防守准备姿势。

教法:看或听教师信号后集体起动向前做短距离快跑。

要求:起动突然,反应要快,起动时步短而急,起动后加速跑。

(2)变向跑:

组织:遇障碍变向跑,如图。

教法:快跑至障碍物前面变向快跑。

要求:要跑到障碍物前变向,变向要突然,起动加速要明显,前一人跑到中线时,后一人可出发。

(3)侧身跑:

组织:利用球场三个圆圈做侧身跑练习如图。

教法:教师站在边线附近,用手指做出不同数字的信号,学生在侧身跑时,随时报出所示数字。

要求:绕圆圈跑时,重心内倾、外侧脚前脚掌内侧蹬地,应有明显的加速度,同时做出随时准备接球的动作。

(4)后退跑:

组织:成一路纵队,间隔2米,沿篮球场边线进行练习。

教法:从端线外起后退跑,到中线后转身接侧身跑切入篮下。

要求:踵勿着地,体稍后倾。可放在准备活动时练习,也可放入移动练习时做。

(5)急停练习:

组织:成二(三)列横排,间隔2米站于边线处。

教法:发出信号后第一排向前走3—4步做一次跨步急停或跳步急停。第一排做第二次急停后,第二排开始做,到边线止,然后过渡到慢跑中,快跑中看(听)信号做急停动作,也可结合运球做急停动作。

要求:急停时重心下降、停稳。

(6)滑步练习:

组织:成体操队形听口令集体练习。

教法:做好斜步站立防守姿势,先向左滑步,按照“蹬(右脚),落地(左脚),跟(右脚)”的节奏做滑步慢动作,然后向右、向前、向后做滑步。口令逐渐加快。

要求:滑动时重心平稳且落在前脚掌上,目视前方。

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

2、课堂小结。

3、布置作业。

4、师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