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房子,不说再见——读《草房子》有感
文学网整理的草房子,不说再见——读《草房子》有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草房子,不说再见——读《草房子》有感 篇1
童年总是美好且令人难忘,无忧无虑,想玩就玩,让人觉得它太短暂太宝贵了。谁能忘记那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呢?
我看了一本书,写了作者的童年,那是一片金灿灿的草房子。
书中的主人公名叫“桑桑”,是个淘气又机灵的小男孩,他的爸爸名叫“桑乔”,是油麻地小学的校长。说是小学,其实是十几栋老旧的草房子,有几个老师教教学生。读着心里酸酸的,那里的教学环境比我们这儿差多了,可那里的同学们学习丝毫不马虎,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学习呢?
我想,这些草房子在作者的眼中应该是金黄金黄的吧。
桑桑是这所油麻地小学的一名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都和草房子以及同学们朝夕相处,在这短短的六年里,他一直接受着人生最初的启蒙教育。我想,他一定对这六年的小学生活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这六年,桑桑经历着一连串的故事,有的关于友情,有的关于命运,有的`关于人格光彩,有的关于浓浓的亲情……这一串串故事在桑桑心里既清楚又模糊,只是让桑桑感觉到难以忘怀。
桑桑一直认为爸爸不爱他,直到有一次他得了怪病,他的爸爸急坏了,带着他跑了无数的医院,问遍了所有名医,在最后毕业时,桑桑的病终于好了。桑桑深刻的体会到了爸爸的爱。读到这,心里有些愧疚,平时总是看不到爸爸的关爱,不知道他的辛苦,只会一味地埋怨。
桑桑小学毕业了,但他心里还有一排金灿灿的的草房子,还有那群怪淘气的同学……我知道自己也即将毕业,心里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勾起了一丝不舍。
回忆起童年,你是否还会露出会心的微笑?如果你还没有长大,就请珍惜童年吧,让剩下不多的时光更加美好!
草房子,不说再见——读《草房子》有感 篇2
真幸运!暑假里,我结交了一群活泼可爱的朋友,他们是机灵的桑桑、文弱的纸月、勇敢的杜小康,还有精明能干的细马。想见他们很容易,只要翻开《草房子》这本书,你随时可以与他们碰面。这本书的作者是曹文轩,中国首位获 “国际安徒生奖”的作家。
桑桑是我认识的第一个朋友,也是曹文轩伯伯童年的化身。曹伯伯曾在《朗读者》节目里说:曹文轩可以看作是《草房子》里的那个叫桑桑的'孩子。顽皮的桑桑总爱异想天开,在父母眼中就是那种“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人。你瞧,他会将家里的碗柜改造成鸽子笼,会用蚊帐去当渔网捕鱼,甚至三伏天穿厚棉衣。然而,与他相处时间长了,我又发现了他的善良、聪明、勇敢。
那次,纸月被三个板仓小学的学生欺负,他孤身一人,挺身而出,保护纸月。他的男子汉气概,不是吹的,特别牛。即使后来,命运与他开玩笑,让他的脖子长了异常的肿块,他也没有放弃,再苦的药都喝,再痛都忍着,终于治好了病。让一直担心朋友的我也终于松了一口气。
杜小康是我这群朋友里经历最坎坷的。他生在油麻地首富之家。从小就过着奢华的生活,四年级就有了一辆自行车,每天风光地骑车穿行在田野里,引来无数孩子羡慕的眼光。可是,他的“红运”并没有持续多久,父亲的一次生意变故,他从班长变为一个辍学少年。这对他来说,就如从天堂掉到了地狱。但他没有绝望,跟着父亲去荒无人烟的芦荡里放鸭。他陪着父亲,跟父亲聊天,缓解孤独的气氛。
他寻鸭的身影最让我难忘:那天,狂风大作,刮倒了鸭架。鸭群四处逃散。父亲和他急忙出去寻,到了后半夜,还有十几只没着落。父亲已精疲力竭,而他没有放弃,继续寻找,直到他如烂泥一样瘫在地上。他哪里是在找鸭啊,他是在找上学的希望!他的遭遇也给了我当头一棒,对我来说普通的上学,对他却是可望不可及的梦想。能安心坐在教室里读书,竟是那么幸福!我要珍惜这份幸福。
再见是伤感的。书的结尾写道:“鸽子们似乎知道它们的主人将于明天一早丢下他们永远地离去,而在空中盘旋不止。”桑桑要离开油麻地小学了,他要和朋友们分离了,我想他的心里一定对油麻地充满不舍。
合上书,曹文轩伯伯讲完了油麻地的故事,可那屋顶泛着金光的草房子,那些纯朴善良的油麻地孩子——我的朋友们,永远在我心里。
既然是朋友,我们不说再见!
草房子,不说再见——读《草房子》有感 篇3
《草房子》,一本十分有童年乐趣的书,他就在曹文轩的想象中,被挥洒地丰富多彩。
童年故事的开头,总是这样,一群人,安安心心,快快乐乐地生活在油麻地,住着自己搭建的草房子,上着十分有趣的学,每个人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
童年故事的结尾,总是那样,一家归去,因一顿打而得肿瘤,因成绩很好,迁移去了别处,最终的告别,是去告知与自己之前最友好的人,包括老师,伙伴…………..
童年故事的过程,总是那样不一样,令人出乎意料。在油麻地小学,那样的事情总会发生,调皮捣蛋的桑桑,拿着一块橡皮来换摸陆鹤(秃鹤)的秃头;幽默风趣的桑桑,和蒋老师(蒋一轮)暗暗传信;爱打架的、有正义感的桑桑,为了保护纸月,和杜小涛打起架来;好奇心强的桑桑,发现了艾迪,结果还和艾迪主人奶奶交了个朋友………..
这是描述桑桑(主人公)童年的一篇文章,主人公就像曹文轩自己一样,回忆着自己的童年………
桑桑的童年,或许与你并不一样,但能从中体会到的,并不是要亲身经历的.,因为这本书中的故事是以一个儿童的角度写的,一个个可有趣的故事,都可以体现出童年的欢乐时光,而我的感受便是与桑桑一样,开心的度过童年,坚强的面对困难,乐观的对待生活。
童年,总是美好的,但关于你怎么去看待你的童年,还是要看自己!
草房子,不说再见——读《草房子》有感 篇4
红门残影
风吹起如花般破碎的残年,吹乱了一地的残影,昔日的发繁盛,如今,只余下那落寞的红门,连人,也冷清了。所谓的世道,就是这么无情吧!
杜小康倚在门槛上,神情一如既往的高傲,却也陡增落寞。杜小康,这个清傲的孩子,还是被小小地,小小地打击到了,毕竟,红门给了他太多太多,却也夺去了他的所有,这个孩子,正如蒋一轮所说,绝非池中之物……
他爱他以前的生活,太爱太爱,以至于,在知道再也不能读书时,就那么放纵了自己。
他没错,他有什么错?他只是一个孩子而已,仅此而已!
静夜,当孩子们玩累了离去,他拾起他们玩剩的小棍,胡乱的挥舞,是,他在发泄,发泄所有的委屈,所有的`不甘!甚至,他可以去讨好他们,他的心伤了,真真正正的伤了!
随父亲去养鸭,他即使有万般的不愿,又如何呢?他杜小康绝不是低头认输之辈,放鸭,可以!他闭上眼睛,想象着昔日的红门,那么,回去后,一切都会回来的,对吧?杜小康静静地扬起嘴角,会回来的!一定会!
现实,还是一如既往的残忍。
没了,一切都没了,他和父亲的心血,就被那一阵狂风,彻彻底底的吹散了,同样,吹散了他所有的希望,梦想,果然是这么的容易幻灭!
他和父亲回到了油麻地,他还是杜小康,永远是杜小康!
红门被债主扛走了,他握着桑桑的手,看着那相伴了整整十四年的红门,渐渐地握的更紧,更紧……
可是杜小康,你知道吗,人定胜天,你,绝非池中之物!
名师点评:
不符合所选文体的格式要求
希望你会记得,你是杜小康,就算失败了也不会哭的杜小康,永远出类拔萃的杜小康,永远不可一世的杜小康!
草房子,不说再见——读《草房子》有感 篇5
这是一个发生在60年代初期的故事,在那遥远的油麻地,生活着桑桑、秃鹤、纸月、杜小康……
故事是从秃鹤开始说起的,那个没有一根头发,但却对尊严执着坚守的男孩。他和桑桑是六年的同学,起初他对自己的头发并不介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尊心慢慢变强,他开始注意别人看他的目光,注意别人打量自己时的不怀好意,于是他开始保护自己的头,不让别人摸,不让别人碰。但即使这样,他还是受到了一系列的嘲笑、排挤,他默默地忍着,直到后来用事实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一改别人对他的态度。
桑桑是校长桑乔的儿子,性子活泼,他天生的顽皮也曾让桑乔和桑桑的妈妈很是无奈,但就是这样一个顽皮的他在经历了重病之后,选择了好好活下去。小学那六年在桑桑的记忆里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桑桑的启蒙教育,它让桑桑成长,让桑桑从稚嫩走向成熟。
杜小康在油麻地小学里算最大的,高高的个子,敢做敢当的个性,不辛的家庭让他过早地体会到人生沧桑。在他爸爸死后,他一个人从油麻地小学门卖东西。待桑桑出来找他却又不得不回去上课时,他看着桑桑的眼神是那样无奈、那样悲凉,尽管他在微笑,可谁又懂那微笑后的艰难。
这个故事讲述着油麻地里的笑,油麻地里的泪,讲述着欢乐,却又同时讲述着悲伤。这个故事充满了的是人间最美的情感:老师与同学之间的师生之情、同学之间的友情与义气,亲戚朋友之间的亲情……,体会到对生命的另一种诠释,那微笑着的坚强……
草房子,不说再见——读《草房子》有感 篇6
这几个周末,我在家里读了《草房子》这部小说,我被这部小说中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了。
小说描写了一帮有趣的孩子们,他们在油麻地里打闹、嬉戏,简直可以用大闹天宫来形容他们的顽皮淘气,读《草房子》这部小说,再次让我们感受到了童年的快乐,和书中的人物一起又有了一次次难忘的经历。
小说里的人物我对主人公桑桑很感兴趣,因为像他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里应该不算多。故事中的他做过许多坏事:他把衣柜做成鸽子的`家,因此被妈妈批评了一顿;看见别人打捞鱼虾,自己就把好好的蚊帐剪了下来做渔网,结果他当晚睡觉就被蚊子收拾,咬了十几个包,这真是自做自受。唉,他做的这些事,真是有点不可理喻,他脑子怎么想事的?换做别人绝对不会像他一样做事,他的思维方式、他做事的方法真是有点奇葩。
当然,故事里的桑桑同样也有值得赞扬的方面,他也做过许多好事呢!
记得有一次,一个文静的女生纸月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人欺负,桑桑明明知道自己斗不过对方,但为了纸月不被欺负,桑桑挺身而出保护纸月,去面对比自己强大的对手。
在桑桑身边还有一个不幸的孩子杜小康,桑桑经常帮助杜小康。不过桑桑有时候也会有点小私心,杜小康家里有一辆很大的单车,桑桑迫切的想骑单车,所以,他愿意帮助杜小康,是希望杜小康能把单车借给他骑,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坏事,是桑桑通过自己帮助别人而争取一点点小小的回报。
我对书中的人物桑桑感兴趣,感觉他是与众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