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鲤鱼》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小鲤鱼》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小鲤鱼》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立定跳过 20~30厘米高度的障碍,发展下肢弹跳能力。
2、在探索立定跳高的高度过程中,了解自己的弹跳能力,勇于挑战自我。
3、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中自我的'重要性,增进团队荣誉感。
重点难点:
练习立定跳过 20~30厘米高度的障碍,发展下肢弹跳能力。
活动准备:
每人一块泡沫垫子,花球若干,背景音乐,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幼儿集体跑步进场。
2、准备操:泡沫垫操。
3、游戏"跳龙门"
教师:今天,我们都来做小鲤鱼,小鲤鱼游呀游,游到了龙门前。今天的龙门你能跳过去吗?请你们用自己的方法去练习吧!
幼儿单独练习跳龙门(跳泡沫垫)。
教师:我们一起学学别人是如何跳龙门的。幼儿模仿伙伴的游戏方法。
幼儿尝试两人搭龙门、跳龙门的方法。
请幼儿示范自己的跳跃方法(重点介绍立定跳高动作):站在龙门前,双脚同时用力蹬地,跳过龙门,两脚同时轻轻落地。
幼儿再次结伴练习跳龙门(两块泡沫垫拼搭的龙门)。
请幼儿结队再次自由练习:两人结队练习、黄队和红队分组练习。
游戏:小鲤鱼跳龙门。
幼儿两人一组,分成两队,搭龙门。排尾的两名幼儿一次跳过龙门,并跳过第一个龙门,再双手搭龙门。大家依次进行,知道对面,再依次排队完成。
4、集体游戏在跳龙门的基础上,排尾幼儿传花到排头。幼儿选择一种过龙门的方式游戏一次。
竞赛游戏一次。
5、放松听音乐,自由放松,伸拉,呼吸。
《小鲤鱼》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鲤鱼》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鲤鱼》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学习相邻数的兴趣。
2、进一步培养幼儿分析问题的能力。
3、帮助幼儿理解相邻数之间少1和多1的关系,能说出2和3的相邻数。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鱼的活动教具:红鲤鱼1条,白鲤鱼2条,金鲤鱼3条,黑鲤鱼4条。
2、1——4的数字卡若干。
3、《找朋友》的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教师边演示教具,便设计小鱼找朋友的情节,请幼儿数一数,都有什么颜色的'鱼?各种颜色的鱼都有几条?教师用数字卡表示。
2、设疑讨论:
(1)白鲤鱼今天要找俩个好朋友,一个是比它少1的,一个是比它多1的,请小朋友快速说出是哪两种鱼,它们各有几条?幼儿答出后,教师摆出卡片。
(2)请幼儿仔细观察老师摆好的卡片,分析比较红鲤鱼、白鲤鱼和金鲤鱼之间多1少1的数量关系,知道3的好朋友是1和2。
3、帮助金鲤鱼。用金鲤鱼也要找两个好朋友的情节,引导幼儿找出3的好朋友是2和4。
4、请幼儿用数字卡片快速摆出2的好朋友、3的好朋友。
5、游戏:找朋友。播放《找朋友》的背景音乐,幼儿胸戴1——4的数字卡,请挂数字2和3的小朋友说:“我的朋友在哪里?”与他们相邻数的幼儿迅速站到他的两边。交换卡片,反复游戏。
《小鲤鱼》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练习进行双脚跳越和助跑跨跳。发展幼儿的下肢弹跳能力。
2、在幼儿跳过一定高度的过程中,发展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3、让幼儿体验游戏中的快乐,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鲤鱼头饰 泡沫垫、呼啦圈、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带幼儿进入场地随音乐进行热身运动。
2、玩法:全体幼儿当小鲤鱼,教师当鲤鱼妈妈。
3、幼儿成六路纵队站好,原地摆放呼啦圈、泡沫垫
4、老师示范助跑跨跳龙门的动作。
5、幼儿戴头饰练习动作。
游戏开始:
幼儿戴小鲤鱼头饰跟在老师后面做小鲤鱼游水动作,边游边说儿歌:“鲤鱼,鲤鱼,水里游,摇摇尾巴点点头,游来游去真高兴,我们都是好朋友。”
“鲤鱼妈妈”说:“钻到河底找一找。”幼儿弯腰做找食的样子。“妈妈”又说:“伸出头来瞧一瞧。”幼儿踮起脚做向上游的'动作。“妈妈”说:“龙门到了,跳过去!”幼儿跑到泡沫垫设置的龙门或呼啦圈设置的龙门前,依次双脚跳过去。然后,幼儿自由做小鲤鱼游水动作。
6、鼓励幼儿在守规则的前提下,争取小组第一名。
7、 放松整理: 听音乐,自由放松。
活动延伸:
幼儿回家后与爸爸妈妈合作练习鲤鱼跳龙门的游戏。
活动反思:
小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用儿歌的形式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可是对于幼儿来说要跳过一定的高度则需要进行下肢弹跳力的训练,在游戏过程中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从而让幼儿体验游戏的快乐。
小百科:鲤鱼鳞大,上腭两侧各有二须,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在水域不大的地方有洄游的习性。
《小鲤鱼》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在幼儿熟悉《小鲤鱼跳龙门》的故事以后,为了让幼儿体验小鲤鱼跳过龙门以后的快乐之情,通过给小鲤鱼设计漂亮的外衣,提高幼儿动手能力,感受小鲤鱼的美,从而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
1.能耐心细致的为小鲤鱼设计漂亮的衣服。
2.学习一片一片并有规律的粘贴“鱼鳞”。
3.乐于坚持完成装饰活动。
重点难点
重点:能耐心细致的为小鲤鱼设计漂亮的`衣服。
难点:有规律的粘贴“鱼鳞”。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熟悉故事内容
材料准备:PPT,小鲤鱼若干,彩色圆片若干,浆糊,颜料,盘子,圆形海绵,瓶盖,龙门场景
活动过程
一.观看《小鲤鱼跳龙门》PPT
幼儿观看PPT,教师简单讲述故事。
二.介绍小鲤鱼
1.今天小鲤鱼到我们班来做客,我们相互打声招呼认识一下吧。
2.小鲤鱼来的时候不小心把漂亮的鳞片弄丢了,怎么办?
3.幼儿讨论怎样帮助小鲤鱼。
三.观察小鲤鱼外形,介绍操作材料。
1.幼儿欣赏小鲤鱼。
2.认识各种材料,幼儿讨论如何制作美丽的“衣服”。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贴鳞片时要从尾部开始贴
2.尾部用小号圆片,身体部分用大号圆片。
五.鱼鳞装饰好后用彩色泡泡进行装饰。
六.出示龙门背景,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准备充分,幼儿感兴趣,都能把鲤鱼装饰得很漂亮,有部分幼儿的鱼鳞没有按规律贴,在使用颜料的时候,有的幼儿不会操作,颜料沾了很多,把画面弄脏了,整体效果非常好。
《小鲤鱼》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结合绘本故事,感受A段悠闲、B段紧张的对比性音乐特征。
2.基于情节变化,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轻松与激烈。
3.在与同伴一起经历小鲤鱼跳龙门的过程中,表现出勇敢、坚持的品质,体现成功后的喜悦。
重点难点重点:
能够区分AB段音乐,感受A段悠闲、B段紧张的对比性音乐特征。
难点:能区分乐段,并根据音乐节奏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的轻松与激烈。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听过《小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2.物质准备:音乐、幕布、灯、剪影图。
活动过程
一、感受与表现A段音乐
1.直接播放A段音乐,开始剪影剧,教师拿着鲤鱼剪影随音乐节奏“游动”,
幼儿感受A段音乐。(A)2.讨论A段音乐的节奏氛围:
师:小鲤鱼的心情听起来是怎么样的?(快乐,欢乐)
3.请幼儿用手模仿鲤鱼随音乐游动,感受音乐的欢快曲调。
师:那现在我们小手变成小鲤鱼,用你自己的方式跟随音乐节奏,快乐的游泳吧!(A)
4.请幼儿分享游动方式,鼓励大胆创想,强调乐曲节奏
师:你们是怎样游动表达小鲤鱼的快乐心情呢?要跟随音乐的节奏哦~(幼儿分享时跟随一个八拍A段音乐进行展示)(A段乐一八拍)
师:刚才我看到有的小鱼有的时候表情并不快乐,快乐的表情是什么样的呢?
5.小结几种不同的游动方式,鼓励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次表现音乐,感受音乐的快乐氛围。(A)
师:刚才小朋友们想了很多种方法,有双手游,单手游......那么这一次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跟随音乐的节奏快乐的游泳。
二、勇闯龙门,感受与表现B段音乐1.引出情景跃龙门
师:鲤鱼奶奶告诉小鲤鱼一个秘密,传说有一道龙门,小鲤鱼只要越过这道龙门就能变成神龙。但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要经历许多困难,小鲤鱼决定要带我们去试试,你们准备好了吗?
2.再次出示小鲤鱼皮影剧,随音乐节奏游动,幼儿感受B段音乐(B)
3.讨论B段音乐节奏氛围,引导幼儿感受到环境的危险:
①师:通过听音乐,你感觉小鲤鱼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危险、害怕)会有哪些危险,遇到危险该怎么游?(赶紧游、用力游、使劲游)
②师:小鲤鱼的心情听起来是怎么样的?(紧张)
③师:这时勇敢不怕艰难的小鲤鱼又会是什么样的表情呢?(幼儿表现)师:小鲤鱼在游向龙门的过程中,环境很危险,小鲤鱼的心情很紧张,音
乐的速度越来越快,我们也要跟随音乐的节奏渐渐加快速度。(教师再次跟音乐示范,体现音乐的强弱变化)(B)
4.清晰音乐,知道要做几次跳龙门动作。
师:跳龙门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先来仔细听音乐,鲤鱼跃了几次龙门?(播放跳龙门部分音乐,小结:鲤鱼一共跳了7次龙门(跳)
5.师幼合乐表现B段
师:最后一跳我们要卯足干劲,往上跳!危险来临时一定要使劲游,千万别被浪冲走了(B)
三、齐跃龙门,完整表现音乐
1.情感升华,幼儿体验成功跃龙门的喜悦和勇敢、坚持的品质。
师:耶!我们都成功变成了神龙,小鲤鱼们不畏艰辛,遇到困难迎难而上,为你们的勇敢点赞!
2.以帮助鲤鱼弟弟妹妹为情景完整合乐
师:家乡的池塘里还有许多小鲤鱼也想成为神龙呢,我们回去帮它们一起跃龙门吧(ABA)
四、延伸活动:
备好的幕布灯光和景与鲤鱼的剪影,可让幼儿体验跟随音乐表演“皮影戏”。
活动总结
本节活动是一节音乐欣赏活动,通过皮影剧的方式结合音乐,为幼儿对音乐的解读做一个基础的铺垫,同时起到调动幼儿积极性的作用。因为是音乐欣赏,所以重难点都放在了感受音乐节奏和情感的方向,尽可能的利用情景将幼儿带入到A段欢乐和B段紧张的氛围和情绪中。
整节活动中,我充分尊重幼儿,尽可能的'“退出来”,做孩子们的合作者、支持者和引导者,为他们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氛围,让孩子成为活动的主人。本节活动多数的即兴创造环节,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大胆创想,比如:小鱼怎样游会更加欢乐,孩子们大胆想象,创造出各种各样我们可能都想不到的动作。又如:B段音乐危险的氛围下,所有危机都是幼儿想象的,在自己想象的危险中突破危机,会加强孩子们的成就感和喜悦情绪。孩子们设想小鲤鱼被浪冲走、被鲨鱼追、被章鱼缠住、被雷打到等等各种各样精彩的剧情,都是我本身没有想到的,可见孩子的创造力是多么的丰富!不知不觉中丰富的知识,获得情感体验,充分发挥了孩子的自主性,达到活动的预期效果。
《小鲤鱼》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在幼儿熟悉《小鲤鱼跳龙门》的故事以后,为了让幼儿体验小鲤鱼跳过龙门以后的快乐之情,通过给小鲤鱼设计漂亮的外衣,提高幼儿动手能力,感受小鲤鱼的美,从而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及动手能力。
活动目标
1.能耐心细致的为小鲤鱼设计漂亮的衣服。
2.学习一片一片并有规律的粘贴“鱼鳞”。
3.乐于坚持完成装饰活动。
重点难点
重点:能耐心细致的.为小鲤鱼设计漂亮的衣服。
难点:有规律的粘贴“鱼鳞”。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熟悉故事内容
材料准备:PPT,小鲤鱼若干,彩色圆片若干,浆糊,颜料,盘子,圆形海绵,瓶盖,龙门场景
活动过程
一.观看《小鲤鱼跳龙门》PPT
幼儿观看PPT,教师简单讲述故事。
二.介绍小鲤鱼
1.今天小鲤鱼到我们班来做客,我们相互打声招呼认识一下吧。
2.小鲤鱼来的时候不小心把漂亮的鳞片弄丢了,怎么办?
3.幼儿讨论怎样帮助小鲤鱼。
三.观察小鲤鱼外形,介绍操作材料。
1.幼儿欣赏小鲤鱼。
2.认识各种材料,幼儿讨论如何制作美丽的“衣服”。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贴鳞片时要从尾部开始贴
2.尾部用小号圆片,身体部分用大号圆片。
五.鱼鳞装饰好后用彩色泡泡进行装饰。
六.出示龙门背景,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准备充分,幼儿感兴趣,都能把鲤鱼装饰得很漂亮,有部分幼儿的鱼鳞没有按规律贴,在使用颜料的时候,有的幼儿不会操作,颜料沾了很多,把画面弄脏了,整体效果非常好。
《小鲤鱼》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 学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跑,跑时动作比较自然、协调。
2. 在老师的提示下,向前跑时注意看前方,避免和同伴碰撞。
3. 参加体育游戏活动,在游戏情境中增进对小动物的爱。
活动过程:
1. 熟悉故事《小鲤鱼找朋友》,初步理解可以和小鲤鱼玩的朋友的含义。
2. 《小鱼游》的音乐。
活动准备:
1. 听音乐做小鱼游的动作,活动身体各部分。
2. 老师讲解并示范游戏的.玩法与规则。
(1) 教师:今天,小鲤鱼要去找朋友。它的朋友是谁呢?为什么小乌龟能做小鲤鱼的朋友?
(2) 小鲤鱼还有哪些朋友?
(3) 幼儿自由讲述,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的内容出示相应的卡片。
3.教师指导幼儿学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