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年》有感
文学网整理的读《童年》有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读《童年》有感 篇1
《童年》这本书是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著作之一,并且是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书。主要讲述了高尔基童年时的故事,在他小时候,父亲就去世了,于是跟随母亲和外祖母在外祖父家度过。但好景不长,十一岁时母亲丧命,外祖父破产,他无法继续过寄人篱下的生活,便走向社会,独立谋生。
当高尔基走向社会时,虽然才十一二岁,但在外祖父家发生的一些生活的琐事表现出来的自私与贪婪,使他明白了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比如,亲眼目睹了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争吵打架,还比如,外祖母讲的童话故事因美好而对此十分着迷。这种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早已映在了他的心灵上。
我现在也是十一二岁,不知道什么是爱,也不知道怎么去爱,更不知道爱是什么感觉。而且我也没吃过多少苦,更没有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累,还只是一个只会花钱不会赚钱的小孩。而他不仅负担着一个孩童难以胜任的、苦役般的劳动,而且受尽屈辱,饱尝辛酸,切身体会到底层劳苦大众的奴隶般非人的'生活,开始模糊地意识到沙皇专制制度的反动体制,进一步了解并更加痛恨包围着他的市侩生活,同时也发现了劳动人民具备淳朴善良、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我真佩服他!
这本书让我们更加了解了高尔基小时候。也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
读《童年》有感 篇2
“童年的梦,七彩的梦;童年的歌,欢乐的歌;童年的脚印的一串串;童年的故事一摞摞。”这首歌是否能让你想起美好的童年生活?相必我们的童年都是五光十色的,充满欢声笑语的吧!不知,你们有没有关注过一个远在俄国的作家的童年呢?
伴着淡淡的书香,我翻开了高尔基这位俄国作家的《童年》,我认识了那个坚强的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从此,我感觉她成了一生中的朋友。也许尼日尼离我太远,萨拉托夫里我太远,俄国离我太远……而那个瘦小的正义的阿廖沙却离我很近很近。因为我被他的童年深深地打动了。
我为他的童年感到遗憾,遗憾在他的童年里没有欢乐的脚印,为他的童年感到悲哀,悲哀在他的童年里充满了残忍,为他的童年感到痛苦,痛苦在他的童年里有一个那么狠毒的继父,但我也为他的童年感到骄傲,骄傲在他那样的童年里也能成长成一个充满正义感的人。也正因为如此,我深深地爱上了他那赤裸裸的灵魂,那坚强、勇敢的灵魂。
当我在书中看到他被狠毒的继父毒打时,心里回猝然一紧,一动,甚至一痛。突然,我有一种想哭的感觉,好想抱着他那瘦小的身躯,并努力去安抚他,让他变得更加坚强与勇敢。
那具有特殊人格魅力的阿廖沙的外祖母在我的潜意识中驻留了许久许久。冥冥之中,我想起了遗忘了的那句话——外祖母好像是天使派来的使者,是来帮助阿廖沙坚强成长的。
当我在书中感受到他那赤裸裸的`灵魂毫无保留的展示在我眼前时,我突然感到很羞愧。我很庆幸我的童年里没有吝啬固执的外祖母,没有愚昧残忍的舅舅们,也没有憔悴冷漠的母亲,更没有奸诈狠毒的继父。我为我所拥有的那群爱我、关心我的亲人和朋友感到自豪。然而,当与书中的阿廖沙交谈时,我觉得自己好渺小,所有的自大与骄傲都在一瞬间消失了。
《童年》这部平铺直叙的散文作品在对小商人和小市民日常生活的看似琐碎的描绘中处处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充满了阿廖沙的人格魅力,也可以看见俄罗斯民族性格中的山观点和恶根性所在。挺好的一本书,看了的话,我想你也会爱上他的灵魂,爱上他坦直真诚的灵魂。
读《童年》有感 篇3
在智能化的社会发展里,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一个美好的童年。不象在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小孩,有一个痛苦的儿时。
读过高尔基的著作《童年》后,我感慨万千,看一下如今,想一想以往,那就是一个多大的差距呀!
我们家三代同住。长辈已到年逾古稀,爸爸妈妈勤快善解人意,我和姐姐因计划生育政策,在年纪上相距整整的10岁。显而易见,我是这一家中的公主,集干万宠溺于一身。因此 ,在我的记忆里,有一个金子的儿时。那天真无邪的欢歌笑语始终在我的耳边萦绕,那一张张惹人喜爱的照片也是帮我留有了挥之不去的印像。
在我记忆力的沙滩上,有许多漂亮的珍珠贝,每一个都收藏了我那一份份的怀恋。今日,我想拣一个颜色最艳丽靓丽的珍珠贝,开启让你看看。
那就是六岁那年的夏天,恰逢一年中最火,可是最美丽的时节。每每日落只留一点余晖的情况下,我便约了邻居的小伙伴们一起去村内的小池塘捉鱼、摸虾。因为我地地道道在乡下,从小便会游水,也是天不怕,地不害怕,因此 最爱在夏日炎炎干好这种行业。
想不到忽然觉得脚指头十分痛疼,我也一个骨碌钻入水中像看个搞清楚。哎,不钻还行,刚一钻进去,我盯着看,就被吓了一大跳,哎呀,不好,原来是一只大螃蟹用大钳子夹着我的大脚趾。
嗨,我这人哪!连螃蟹也喜爱来的大脚趾了。该怎么办呢?让朋友们来拯救我吧,又怕这螃蟹一会儿就与我无关了;让小伙伴们来拯救我吧,我机器一个人也不好。这简直进退两难难煞我呀!得快点儿想个法孩子。
我略加思考,拥有!我憋住痛疼,渐渐地朝着岸上游去,坐到一块青石砖上,拿手拽起右腿,把它放进左腿上边,用劲拿手扒开这只可恨又讨人喜欢的大螃蟹的紧夹着我的大钳。历经我的一番耗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的'掰弄,这难除又调皮的大螃蟹总算变成了我的手下败将,退去阵来。我欣喜万分,抬起这只有我自己手般大的螃蟹,高喊:我抓来到一只大螃蟹小伙伴们一听,都把眼光汇聚在了我的身上,十分艳羡。它是脚指头因被夹得很久有点疼,还有点麻,我便微微地反吸冷气。日已落香山,大家也必须回去了,我便提了这只大螃蟹一跛一跛的回家。回到家,母亲看过一下我的伤情,捏一捏我的小鼻子说:你个小淘气呀
这就是我的童年生活,一个金色的童年,一个绚丽多姿、非常值得人回味无穷恋恋不舍的美好的童年!
读《童年》有感 篇4
《童年的秘密》是早教经典原著,此书揭开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神秘面纱,提出了“敏感期”这一及富革命性的理念,即儿童在智力、节奏、运动、人物角色认识和工作等方面的发展拥有一个特殊的敏感期,处于敏感期的孩子会根据“敏感性”的指令,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从周围的环境中进行吸收和学习。如果能很好的抓住敏感期,将对儿童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本书也对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进行了反思,指出成人应该处于观察者的地位,不要压抑孩子的发展,要学会富有智慧的爱孩子。怎么叫有智慧的爱孩子呢?我认为可以做到这几点:
1、对儿童不必热衷于“出手相助”。
成人比较注重行为的终极结果,总是将“最大效益”作为重要的行事法则,选择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和策略,以最快的速度达成目标。在我们眼里,儿童对某些看起来非常锁碎而毫无价值的东西十分热衷,比如儿童发现桌布歪了,想要去铺平整,我们看着儿童完成困难,就去给予帮助,直接铺好就走人。当我们做出这个行为时,就剥夺了儿童成长的机会。
2、成人应承担帮助孩子的责任。
儿童总是充满热情的观察着周围的环境,我们的行为更容易吸引他们,我们必须慢慢的、平静的行动,只有这样,才能为儿童提供正确的指导,让儿童清楚的观察到动作的细微之处。就是我们说的以身作则。
3、做温柔的人。
我们经常会针对儿童的某种行为大发脾气,发脾气就像一场暴风雨,它会使儿童的内心无法真实展现出来,而深深掩藏了起来。那么我们就不能无法真正的认识儿童,并把他们从所有的束缚中解救出来。儿童只有生活在一个不受约束的环境中,才能使他们的心理生活自然而然的获得发展。
4、自由的选择。
儿童所进行的自由选择,使我们看到他们的心理需要和倾向。儿童的兴趣和专注才会发自内心的产生。
最后与大家分享一句话:爱默生所说“儿童就像弥赛亚,他降临到堕落的人间,是为了引导人们重返天国。”
读《童年》有感 篇5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这是歌曲,童年中的一部分。歌曲中的孩子与我们现在一样,生活在无忧无虑的世界当中,没有烦恼,只是盼望着能早点下课,但是,高尔基的童年却不是那么无忧无虑的?
小说《童年》中的主人公阿廖沙(高尔基)跟随着母亲和外祖母来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个性情粗暴的小染坊主,已快濒临破产。然而他的两个舅舅也是同样的粗暴,甚至他们的儿女也都沾染上了这样的恶习。阿廖沙就是在这样的家庭当中饱受虐待;外祖父经常痛打外祖母和孩子们。有一次,竟把阿廖沙打得失去了知觉,结果大病了一场。
如此比较,我们的童年和阿廖沙的童年有着天壤之别。我们每天的生活就像在蜜罐里,被甜甜的水泡着,被钱“砸”着,我们完全不用考虑自己的'衣食住行,让大人们操心修行了。由此,我联想起了一件事。在一个寒冷的冬日,窗外鹅毛大雪在漫天飞舞着,北风在呼呼地吹着。妈妈买回来几个烤红薯,拿在手里,热乎乎的,给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丝温暖。闻到烤红薯的特别味道,我迅速地跑过去,熟练地剥开来烤焦的皮,露出了金黄色瓤,馋的早就要流口水了。我不顾一切地吃了起来,因为怕吃到红薯皮,皮上的一些瓤就没有吃。在我准备把皮都扔掉的时候,爸爸看到了,连忙用勺子把那些瓤挖起来,足有半个红薯那么大,都被爸爸吃掉了,看他吃得比我还香。虽然他当时并没有批评我,但是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经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很多。红薯虽然不贵,但是农民伯伯从种到收获其实并不容易;这红薯可是用父母挣的钱买来的。在我们的眼里,家长挣钱很容易,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可是,我们都太天真了。虽然我们不用像阿廖沙一样在自己的童年时光中出去闯荡,但是我读完《童年》后,就应该为自己曾经的奢侈感到后悔,并且不再浪费,应该学会珍惜。
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不再奢侈,不再浪费,为长辈着想,体谅他们的不易,而更应该满足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为了我们今后更好的生活、服务社会,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我们只有努力学习。
读《童年》有感 篇6
这是我第三次拜读高尔基的经典之作《童年》了,此前由于译者水平不高,我觉得读它像嚼枯叶一样索然无味,直到妈妈又给我换了一本,我才真正开始感受这部小说的魅力。
生活始终是那么黑暗,每天总有那么一两件事把屋里弄得乌烟瘴气:两个舅舅捉弄格里戈里,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外祖父对外祖母大打出手……在这样一种家庭环境里,我的心始终是揪着的,喘不过气来,唯一让我感受到这个大家庭里有一点正能量的是外祖母和茨冈尼克,但茨冈尼克后来也被两个舅舅捉弄而死。
外祖母在这个家里就像润滑剂,艰难的支持这个家的运作,她能坚持下去就在于她的心中有一个慈爱的上帝,像她自己一样慈爱。她向阿廖沙这样描述上帝:“上帝坐在山冈上,就在天堂草地的中间,坐在银白色菩提树下面的蓝宝石神座上。那些菩提树一年四季都枝叶茂盛。天堂里没有冬天和秋天,所以鲜花永不凋谢,一直不断地开放,让上帝的仆人们心里高兴。”而且外祖母对上帝的早晚祷告也非常用心,她能每次使用不同的辞藻来赞美上帝,祷告时她最精神,仿佛年轻了十几岁,我想在这时外祖母心中积压的一些脏东西,不愉快的东西释放出去了,她可以以一个全新的自己去面对新的.一天,哪怕已经知道这一天会很糟。而且外祖母坚信上帝主管着这一切,家里的是非善恶看在眼里,家中有生命的东西都知道上帝,存在于生活的每一处这个上帝同样也给阿廖沙带来生活动力。
而外祖父的上帝却是截然不同的,这个上帝感觉有外祖父自己的烙印在里面。而外祖父的祷告看似比外祖母庄严,可我认为比外祖母敷衍,他没有把上帝当成他最可靠的主,用外祖母的话说就是从没有对上帝说一句真心话,因为他的祷告每天都是一样的。他这样描述上帝:“上帝的法力残酷无情,超越任何的裁判,人们犯了罪就得被淹死,被烧死,毁掉他们的城市。上帝用瘟疫和饥饿惩罚人们,永远手持利剑来统治人间!”外祖父曾经宽容大度,聪明有为,那时他心中的上帝又是怎样的呢?我想定然比现在美好,时代的变迁让他变成了守财奴敛财鬼,心中的上帝也变得凶狠严厉。
如果你是唯物主义者,那么请守住你心中的那一片净土;如果你是基督教徒,那么请守住你心中的上帝。你要坚信世间的美好,上帝的仁慈,因为上帝影响着你的行为,而你的所思所想所遇也悄然改变着心中的上帝。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