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激、殊、筒、聚、削、类”等15个生字,会写“且、束、敌、”等8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激光的特点和用途,感受激光带给人们的生活便利和乐趣。
3.让学生感受激光的神奇,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教学重点:
1.会认15生字。会写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生字卡片、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激、殊、筒、聚、削、类”等15个生字,会写“所”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激光的特点和用途,感受激光带给人们的生活便利和乐趣。
3.让学生感受激光的神奇,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和热情。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导入新课。出示谜语:世界上最亮的光是它,最快的刀是它,最厉害的武器还是它。猜一猜是什么呀?
2.生猜对后,师板书课题,生读题目认识“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生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2.同桌互相读生字,互相纠正读音。
3.认读生字词语,交流识字方法,指导“所”的书写。
4.个别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再读课文,体悟神奇1.默读课文,提出要求:
(1)仔细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什么?边读边画出有关语句。(2)读了课文想: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与同桌交流解决)都解决不了的标注出来。
2.在学生交流到第一、二自然段时,抓住“特殊”、“集中和分散”理解激光的特点,然后指导朗读。
3.在学生交流到第3自然段时,结合课文插图,抓住“削铁如泥”“减少”“减轻”“准确无误”等词语领悟激光的神奇,体会遣词造句的准确性,并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4.在学生交流到第5自然段时,可创设情境或联系生活经验,从“不同颜色”“彩色”“飞舞”“不断变幻”等词语体会激光在装点晚会方面的特殊功用,欣赏激光的变幻之丰富和色彩之颜色,感受到激光给
人们生活带来的美感和乐趣,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5.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激光“就在你身边”的意思。
四、课外延伸,拓展视野
1.问:生活中,你知道激光还有什么用处?你希望激光还能为人类做哪些事情?
2.办一期激光知识的手抄报。附板书设计:13激光的话
激光刀削铁如泥
激光枪、炮准确无误
特殊的光用途很大彩色光束
不同色彩、图案
激光唱片、光盘……才能……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规范书写“且、束、敌、断、杀、实、场”
2.培养学生养成自主积累词语的能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词语认读。
二、积累词语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7个生字。
2.交流自己喜欢的词语,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写在摘抄本上。
三、指导书写
1.学生整体观察字形,指出易写错的字。2.教师重点指导:
且:独体字,注意笔画间的间架结构,位置安排。可与“目”比较。断:先写“米”,再写“竖折”,右边”“斤”的撇应过竖中线。
断:先写“米”,再一笔写成竖折,右边一个“斤”字。3.学生读读、描描、写写。4.师生互评。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认14个生字。
方法与过程:学习默读课文,粗知故事的大意。
情感、态度、价值观: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教学重、难点:
抓住小林“看、想、做”三方面内容读书思考,感悟小林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课文重点:
全文
感情朗读训练点:2-——5自然段
读说结合训练点: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教学准备:字词卡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整体感知1.谈话激趣,板书课题。
同学们,下雨时你穿过雨衣吗?今天我们就来听一个关于雨衣的故事。(板书课题:充气雨衣)看着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自由提问,引导总结出几个问题:充气雨衣是什么样的,为什么雨衣要充气,充气雨衣有什么用等。)听完了故事你就明白了。(师范读或放录音)
2.听完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出示挂图:这就是小林,让我们再来仔细地读一读这个故事,看看他发明的充气雨衣吧!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请教课文旁的小鱼儿或者“字典公公”,并把它多读几遍。
2.合作识字、游戏识字:(1)抽词语卡片比赛读:卡片放在小组中间,轮流抽读,读错的大家帮助他。(2)同桌做“红蓝铅笔”的游戏。同桌抽读课后我会认的生字,会读的字打上红点,不会的字打上蓝点,复习一会以后再抽读带蓝点的字。(3)四人小组合作,一人读一个自然段,互相监督字音是否准确,互相帮助正音。
3.检查生字自学效果,“开火车”读词卡。
三、指导书写
1、上下结构的字:忠、导、盏、2、左右结构的字:积、稠、稀、针、碰、慌
四、学生写字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谈话导入。同学们,下雨时,看到你们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真像一幅美丽的画。不过,美中的足的是,雨水总是会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你们想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吗?有一个叫小林的孩子,就动脑动手想了一个好办法。(板书课题)学习生字“充”,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用品需要充气?
二、展示成果
1、读生字
2、读课文
3回答: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三、精读感悟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文,思考:你读懂了什么?把不明白的地方画出来。
3、指名读文,正音评价。相机学习多音字“假”“缝”。
4、默读
默读课文。思考:小林遇到了几次难题,是怎么解决的?
【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步提高默读的速度,如果一次没读懂,可再次默读思考。同时抓住重点问题进行思考,也能够迅速地帮助学生粗知课文大意。】
5、交流
(1)、小组内交流:充气雨衣是怎样发明的?
(2)、交流汇报,在交流过程中重点引导这几个方面。⑴小林发明的灵感来自哪里?读读有关句子。
①小林的雨衣刚过膝盖,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被风一吹,冷极了。②随着优美的乐曲,小演员们旋转起来,五颜六色的裙子徐徐张开,就像一把把花伞。
在小林的眼中,“花伞”渐渐模糊变成了下摆张开的一件件雨衣。
③他拿出塑料救生圈开始吹气,叠起来的救生圈渐渐变成了圆环形的塑料气囊。⑵读好小林想的句子。
①晚上,小林躺在床上想:得把雨衣改一改,不能再让雨水流到裤腿上了。②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难题呢?小林一直在想啊想??
引导学生“这个难题”指什么?把它代进去读一读。“一直”说明什么?“??”表示什么意思?解决了这几个问题学生的朗读感悟必定是水到渠成。
(3)读好小林做的句子,体验发明过程的苦恼和快乐。
【抓住课文重点,通过交流小林“看、想、做”的内容,学生深刻感悟到“小林爱思考”和“勤实践”的好品质,逐步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拓展
1、你从“充气雨衣”的发明得到了什么启示?
2、你喜欢小林吗?为什么?
【通过小林的发明“充气雨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留心观察生活,培养勇于实践的好品质。】
五、作业:默读课文。板书设计:
16、充气雨衣
水流衣湿——{充气、缝、(动脑)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鲁、著、匠、创”等13个生字,会写“创、观、湖、珠”等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鲁班爱观察、善联想、能创造的优秀品质。教学重点:
1、会写本课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孩子们,你们喜欢伞吗?它能帮我们干些什么呢?你想知道是谁发明了伞吗?
二、简介鲁班
鲁班是建筑业的祖师爷,他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修了很多著名建筑。(斧头、锯子)
三、初读课文,学习。
1、抽生读课文,其他同学划出他读的不对的地方。
2、齐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
3、学生大声自读生字。
4、生齐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
5、让学生给生字组词,交流记字方法。
6、学生自读课文并划出这些生字的词,让学生以各种方式读词语。
四、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课后的会写字,说说字的结构及部首。
2、重点提示:匠
3、学生练习写字。
4、同桌互评,检查书写。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抽生读生字卡片,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2、听写生字。
3、请几位同学分段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
1、让学生自由大声读课文,要求速度慢,读准字音。
2、让学生再读课文,要求速度比刚才快,并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你没有读懂?
3、抽生复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引导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思考:这须讲的是谁?他是什2样的人?(板书:鲁班)
2、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勤、:鲁班去了什么地方?遇到了什么事?(板书:西湖——大雨)
3、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你读出了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
4、让一位同学表演,一位同学朗读,来学习第四自然段,体会鲁班的`心理。表演朗读,重点注意:哗吸引地、默默地。
5、提问:正在这时,鲁班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学习第五自然段的。(1)指名读刚才回答的句子。(板书:荷叶——雨珠)(2)鲁班看到这一切后,有没有想到什么?书上怎么写的?(3)“兴奋”一词说明了什么?指导朗读,把鲁班兴奋的样子读出来。
6、引导学生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1)师范读
(2)思考:他怎样帮人们解决了问题?他造出了什么?鲁班怎么想到伞的样子的?(板书:伞——能开能合)(3)齐读最后自然段。
7、说一说你对鲁班的看法。
四、作业
1、根据课文填空
游人被水淋得四处()
雨中的西湖山清水秀,更加()人们坐在()里()风景。
2、回去把鲁班造伞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调换顺序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2、能自主根据形声字特点进行识字。积累运用词语。
3、能自己读懂小故事。
4、以“我们的小制作”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
5、自主学习,乐于展示。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认字、口语交际、积累词语
2、难点:进义词词义的区分,口语交际。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交流共享。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词语。
奶牛牛奶图画画图蜜蜂蜂蜜牙刷刷牙水池池水山上上山
2、自读词语,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3、全班交流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每组词语的两个字都相同,只是交换了前后的位置。第一大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因为颠倒了字的顺序,所以表达的意思不同了。第二大组的第一竖行是表示事物名称或地理位置的词,交换了字的位置,就变成了表示动作的词。
4、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看哪一组说得多。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然后用多种方法朗读。
二、日积月累
(一)是“读读认认”;
1、自由读两组字:你发现了什么?(形声字;用熟字加熟字的方法识记新字。)
2、小组合作交流,说说你记住了哪个字?是怎么记住的?
3、游戏识字。
卡片认读生字提示“姓、警”的正确读法;任意抽卡片认读送信游戏
同桌互读,全读对的给同桌画颗星。
4、自由练习读词语,扩词练习。
(二)是“我会填”;(“我会填”是选择近义词填空的练习。)
1、读句子,说说每组的两个词语是什么关系?(近义词)
2、结合生活分别用这两个词造句。
3、说说差别。
4、填空,互相检查。
(三)是“我会读”。
1、默读短文,自主识字。
2、朗读感悟:鲁班是什么样的人?(善于思考,动手创造)
3、谈谈自己读完短闻后的心得和体会。
4、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
1、生将课前布置制作的小制作拿出。如,用毛线编织蝴蝶结,用塑料瓶做成花篮,用红辣椒做成玩具鞭炮,用纸叠成的??
2、展示自己做成的可爱的小制作。
3、小组交流、汇报制作过程。别人讲的时候,听的同学可以提出问题,讲的同学要作解答。
4、小组推荐做得好、说得好的同学在班上展示、介绍自己的小制作。
5、评一评谁的小制作做得好,谁介绍得好。
6、将学生的小制作办成一个展览。
第三课时
展示台
1、导语:小朋友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当你碰到美的东西你会怎样?(生交流。)
2、展示:与组内的同学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图片与材料。(内容不限)
3、全班交流自己的搜集途径。
4、总结:每个人交流一个苹果,得到的还是一个苹果;每个人交流一个思想你便得到许许多多的思想,原同学们,时时处处不忘留心美的事物,不忘将美与他人分享。
5、为此专题办个展览。
作业布置:搜集李白与杜甫的相关资料。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篇5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看图复述雷奈克医生发明“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经过。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从小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爱科学,学科学,树立长大为人类做贡献的理想。
3、学会13个生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教具准备:
电脑、CAI课件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一幅图)同学们,请你们一起告诉老师,图上画的是什么吗?对。这就是医生给病人看病时经常用到的听诊器。(板书:听诊器)
2、(简介听诊器)听诊器也叫听筒,用它可以听到人体内的各种声音,比如:呼吸声、心跳声。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0课听诊器的由来。(板书20的由来)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一遍。
4、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同学们想知道的问题可真不少,老师把这些问题归纳了一下,有这样三个问题:(1)第一个发明听诊器的人是谁?(2)他为什么想到要发明听诊器?(3)听诊器是怎样发明出来的?
2、老师决定把这些问题交给同学们自己读书解决,大家有信心吗?请同学们看自学提示:
(电脑演示)自学要求:
(1)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思考(1)第一个发明听诊器的人是谁?(2)他为什么要发明听诊器?(3)听诊器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并用铅笔在书上做上记号。
(2)完成练习1后,再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
三、检查交流上述三个问题。
1、谁来汇报第一题?大家同意他的看法吗?请告诉大家你是从课文哪个自然段知道的?你能读读吗?请同学们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板书:创造了第一个听诊器)
2、雷奈克为什么想要发明听诊器呢?你又是从哪个自然段的哪句话得到答案的呢?老师导读,然后男生读看到的那句话,女生读想
到的那句话。(板书:难过)
课文第一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雷奈克是法国的一位医生。老师通过上网了解到:1816年,雷奈克发明了听诊器,由于听诊器的发明,使雷奈克能诊断出许多不同的胸腔疾病,他也被后人称为胸腔医学之父。
3、(电脑演示书上插图)大家看图,课文哪个自然段描写了图上的内容?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读读这几个自然段。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插图的意思?好,同学们先自己说,然后同座的同学互相讲讲。指名说。说的时候,声音要响亮,吐词要清晰。(板书:吸引试了试)
4、一块木板真的能传递声音吗?我们来试一试,好吗?
请把耳朵贴在桌子上,用脚轻轻地敲一敲桌脚,听到什么了吗?太有意思了。
四、指导朗读
接下来,请同学们轻声的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课文中你喜欢或是你认为写得好的词、句子读一读,并且和周围的同学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老师在读了课文后,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找了出来,看一看:
(电脑演示)
1、只见他们一个站在这头,弯着腰,把耳朵紧贴着跷跷板;一个蹲在那头,用一枚铁钉在跷跷板上轻轻地划着。原来,通过木板能清楚地听到另一头划木板的声音!
老师读,你们仔细看看老师划了横线的这几个词,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试读。
2、他高兴极了,马上跑回医院,找了一跟小木棍,一头靠着病人的胸腔,另一头凑近自己的耳朵。啊!呼吸声,心跳声,都听到了。
这里为什么要用!号呢?
五、总结全文。
正是由于一心为病人着想的雷奈克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所以才有了发明听诊器的创举。雷奈克身上所有的这种品质,十分值得我们学习。齐读课文。
六、指导课外阅读。
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收集那些科学家发明了什么。大家找到了吗?好!我们来交流交流吧。
如果大家还想多了解一些有关科学家发明的故事,老师推荐大家看《科学家的故事》、《发明的故事》之类的书,下星期五的阅读课上,我们交流评比,比比谁收集的科学家的哪些发明最多,可以吗。
最后,我衷心地祝愿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勤观察,多思考,争做小小发明家。
15.听诊器的由来
雷奈克
(难过吸引试了试)
创造了听诊器
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3、理解课文内容,准确把握机器人的特征及用途。教学重点:
1、认识1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朗读课文,认识机器人的特性和用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以一段电影导入。
孩子们,机器人能干吗?还有些机器人也在不同的领域为我们人类服务(出示课件)。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会做家务的机器人。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范读课文,学生划出不懂的词,不认识的字。
2、让学生提问不认识的不理解的生字。
3、让知道的同学回答其它同学的提问。
4、抽生读文中的生字。
5、让全班齐读,开火车读生字词。
6、学生自由读文,注意读出语气,把字音读准。
7、抽生分角色朗读。
三、指导书写
1、学生认读生字,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认清位置与结构、部首。
2、指导:“临”字右下是横“日”不是横“目”。日字头的书写。(显、最)
3、学生练习书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内容,导入新课。
1、检查生字识记情况,让学生复习后听写生字。
二、理解课文,深入感知。
1、齐读1——6自然段。
(1)机器人长什么样子?在文中找出句子,并画出来。板书:怪模怪样
(2)说说你新学到的词语。
情不自禁—不由自主打量:上上下下的看。滑稽—可笑(3)抽生表演汤姆不由得笑的动作及吓了一跳的动作。
2、齐度7、8自然段。
(!)思考机器人是怎么擦窗户的?(2)汤姆的反应怎样?(看呆了)
(3)机器人还做了哪些事?收拾房间、扫地、疏通下水道、割草。(4)汤姆的心里怎么想的?佩服极了。(指导朗读)
3、齐读第9自然段。
(1)机器人又做了什么让人惊奇的事?
(2)指导朗读最后一句,并理解“绅士”一词。
三、小结,思维扩展。
1、你想要设计一个什么样的机器人?说一说,画一画。
2、收集有关机器人的知识。
作业:
1、用词语造句。
2、画出自己设计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