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读《俗世奇人》有感

2025/09/17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读《俗世奇人》有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读《俗世奇人》有感 篇1

这些是天津卫上拥有绝活的人们,读《俗世奇人》有感800字。天津卫是个码头,人来人往,多得像一波波洪潮,想在人海中有口饭吃,还得看你有没有绝活。

天津卫的人喜欢起绰号,像“苏七块”“死鸟”“刷子李”“蓝眼”“泥人张”等等,其中“泥人张”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奇人”。

“泥人张”大名曰“张明山”,捏泥人出了名,要说这名气有多响,还真是惊人!

一天下雨,泥人张独坐饭馆喝酒,打外边来了三个阔绰的胖子,其中一个大脑袋,中溜个,挺肚皮,架式倒牛,横冲直撞,店小二一瞅,急忙吆喝招待,吃客们也纷纷怔住,原来是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张五爷原名张锦文,钱多如海,又被海仁将军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亦有海张五一称。

但是,唯有泥人张,没瞧见似的`,不管不问,不一会儿海张五那儿就开始拿他找乐子,说坏话了,可人家装没听见,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右手吃饭,眼盯着碗,左手便灵巧地摆弄起泥巴来了,读后感《读《俗世奇人》有感800字》。吃完饭,泥人张起身结账,随手把泥团往桌上一戳就走了。

人们伸脖一瞧,呵!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

海张五隔了两丈远就看出是他,嚣张地叫道:“就这破手艺还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

第二天,大街小巷的摊子上摆起了海张五的泥人,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着,而且是翻模子扣的,足有两三百个。上头还都贴个纸条,写:

“贱卖海张五”大伙都乐了。

三天后,海张五花了大价钱买走了所有的泥人,据说连模子也买走了——泥人张可不是好惹的!

码头上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但都是俗世奇人。

小说里的人,不奇传不成,一奇就演出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但全是真人真事。

看完这个故事,我想“泥人张”之所以练出这样的绝活,背后一定也是付出了很多的艰辛。所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如今,我们想要收获,何尝不是要付出艰苦和努力。学习更是如此

读《俗世奇人》有感 篇2

《俗世奇人》中写的都是在这平凡世界中奇特的人,如:苏七块、背头杨、杨巴……这些奇人中,我认为最绝的就是泥人张了!

泥人张大名叫张明山,在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就属他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泥人张通常都会去戏院或天庆馆看各种人物,捏各种形态各异的人物。有一天在天庆馆吃饭的泥人张听到权贵海张五戏弄自己,还说自己捏的泥人贱卖都没人要,结果第二天就出现了两百多个海张五的泥人,上面还写着“贱卖海张五”。

我觉得泥人张是一个手艺高超、不畏权势的人。他能一只手用一块核桃大的泥巴捏成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样子,而且不用眼睛看手,这种技艺恐怕也没几个人能达到吧!泥人张听到一个没人敢惹的人戏弄他,他不因害怕而不敢反抗,他用自己的一手绝活有力的反击了海张五,不但没法让海张五给自己找麻烦,还给自己出了一口恶气,真让人痛快。

我要向泥人张学习,学习他用有一手绝活,让自己有能力也有资本称得上是第一,学习他不畏权贵,让自己有一颗正义无畏的心。

读《俗世奇人》有感 篇3

《俗世奇人》写的是清末民初天津卫的一些奇人怪事,小说通过一个个小故事的形式,把奇人们的故事写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不禁令人拍案叫绝。

这是一本讲俗世的书,里面讲的都是一些俗世的事,比如连书中主人公们的名字都很“俗气”,有很喜欢喝酒的酒婆,有特别会刷墙的刷子李,有力大无边的张大力等等。虽然,喝酒、刷墙、力气大等,这些都离我们生活非常的贴近,但是作者却把这些俗事写的'如此引人入胜,真是令人佩服!

这是一本讲“奇人”的书,其中有一个故事名叫《苏七块》,讲的是一个叫苏金散的大夫,他定下看病的规矩,病人要把七块银元放在他眼前,他才肯出手看病。众人因此送给他一个绰号:苏七块,暗地里嘲笑他眼里只有钱,私下贬他只值七块银元。话说,有一回苏七块和华大夫正在打牌,车夫张四受伤找苏七块看病,因为拿不出七块钱被拒,华大夫便偷偷借了时,主动免了他的药费。最后,苏七块将看病收的七块银元悄悄地还给了华大夫,并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规矩不能改。一个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苏七块形象立马树立了起来,让七块银元给张四,苏七块就飞也似得把张四的病看好了,在张四无钱付药费人印象深刻。

在《俗世奇人》中,每个故事都很精彩。如果说俗世真有奇人的话,那么《俗世奇人》也真算是一本奇书了。

读《俗世奇人》有感 篇4

好容易来世间走一遭,在匆匆奔完短暂的一生的同时,总要看看沿路两边的人文风情。

看到的只有灰蒙蒙的天?

那就请把目光放低一点。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所以,在那短短几十年光景里遇到的,都是有缘人。请珍惜这样一段难得的因缘,就算你是达官贵人,他是落魄乞丐,他也能轻松寻到你一辈子找不着的自在。那么,何必把自己当做非梧桐而不惜的凤凰呢?

他们并不是红遍紫禁城的明星,不是皇帝身边的宠儿,但他们依旧逍遥,依旧受人尊重。依旧是最好的戏子,依旧拥有如云的看客。他们在这个不起眼的小城里,用绝技把生命唱成诗篇。长在江南的野花也很美,就是不如洛阳的牡丹,收到那么多人的赞颂。可到最后,那龙椅上坐着的真命天子,名气不见得有那持一把刷子闯天涯的刷子李响。

所以,朋友们,请垂下你们高贵的头,看看身边的的那些别样风情。

生中有太多太多的人,把自己的位置摆的太过于高高在上,抱着一种为我独尊的心态,从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自然,陪伴他们的,除了青天和阴云,又还有什么呢?有还能有什么呢?或者说,在他们狂妄的心里,又还能容得下什么呢?

忽然记活起来那句带点玩笑,却幽默的点出了生命历程的话——“飞的'越高,摔得越惨。”

酒婆,没有金钱装点得尊贵,没有容颜雕琢的清秀,绝对是处在社会底层的人,但她一口灌下一壶酒的豪爽,过马路时能清醒的奇特,照旧把她留在了历史的印记里,奏响了整个小城别样的音符。

那些开着凤凰花的小城呵,

那些住在欢笑里的人们呵。

他们演绎着古朴的味道呵,

他们装点着悠闲的生活呵。

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见证了那些在俗世里徘徊的人,他们在大千世界里,以独特的姿态生活着,活出了别样风情。

若是对这些人嗤之以鼻的话,又怎能见到他们谱写的精彩呢?

看到了,看到了,看到从未见过的美丽了!

看到了的话,请记住,把目光放低一点。

读《俗世奇人》有感 篇5

这本课外书主要讲了天津码头的奇人奇事,有武功高强让读者连连叫好的,也有一些聪明绝顶让人围得团团转的。这本书把天津许多的“奇人”描写得淋漓尽致,好似天津每分每秒都会出现奇人怪事,非常值得一看。

俗话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些“奇人”的强也不是天生的呀,而是经过无数次失败练就出来的。“奇人”在练就中,脑海中只有一种想法,只要坚持不懈,就可以成功。这让我想起了以前学骑自行车的一个故事。

有一天,我和妈妈去公园游玩,看见一群骑自行车的哥哥姐姐,看得我非常着迷。我说:“妈妈我也要学骑车。”第二天我就推着辆小自行车开始学习骑自行车。第一次我刚试着放开双脚,“咚”连人带车就一起倒在地上了,接着我再次扶起车子,再次试着放开双脚,“咚”的一声,连人带车又再次摔在了地上。接着继续扶起倒在地上的自行车,就这样反反复复,坚持不懈,慢慢地可以骑上一小段,到后来越骑越远,直到完全熟练。

这段学习自行车的`亲身经历,告诉我遇上困难并不可怕,贵在坚持克服困难,办法总比困难多得多,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此外还有许多人,不怕苦,不怕累,最终成了举世闻名的“奇人”。他们这种精神正是我心中最敬佩的!

读《俗世奇人》有感 篇6

有句老话讲“吐沫星子淹死人”。的确,面对流言蜚语,意志力再坚强的人都可能会被说的心智消磨。众人的说辞,一次也许不太当回事,两次会令人开始动摇,如果有第三次,那一定是压死骆驼最后一根强有力的稻草。想摧毁一个厉害之人并不需要有同等武力,只需要让他质疑自己,从此就可以一蹶不振。

读到冯骥才所著的《俗世奇人》,一个在清末民国年间的天津卫,因为眼戴厚的似啤酒瓶底还泛着蓝光的眼镜而得名“蓝眼”的故事,不禁为最后他的结局感到惋惜,但同时也认为这一切都是因自己信不过自己而导致。

这位俗称“蓝眼”的奇人生前有个绝招,那就是能辩得字画真伪。但凡是假的,蓝眼的眼镜片黯然无光,只要是真迹,一到蓝光即可闪过。这招独门绝技让他拥有了不少好彩头。直到有一天,他鉴定了一幅名为“大涤子湖天春色图”为真画,并花了十八两黄金买下。可谁知,画刚到手,就听外面有人传言说他拿的这幅是假的,真迹在他人之手。这下蓝眼有点慌了,连卖给他画的咚五爷也心中发毛,立刻一同前去一辩真伪。蓝眼看到所谓的真画,觉得自己这回自己可真的走了眼,并和咚五爷商量花七十两黄金买下。结果,等到家一和原画对比,发现真迹还是自己第一次买的那幅。自此蓝眼一场大病,卧病在床,也再未起来过。

从小就在被各种所倡导的教育理念所影响,要求我们做一个充满自信的人。以前觉得自信只是一个与自卑相反的名词,只要不过于贬低自己的能力就是一个正常的人。等到大学毕业,走向社会,有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才发现,自信不仅仅是自卑的反义词,也是需要远离自负的最佳状态。

做一个真正充满自信的人并非易事。太过相信自己往往会变成自以为是,不尊重他人意见的自负。而自己对自己的.信念不够也终将会一事无成。在《蓝眼》这则故事里,“蓝眼”大半生都处在被人追捧的环境中,应该也是从一届草根渐渐变成了行道里的专家。内心从自卑到自信,直至之后变为自负。

冯骥才的文笔精彩绝伦之处就在于,他从未有只言片语去描述一个人的心理动态,但却让看到的人能深刻体会到其中的意味。其实“蓝眼”应是从他被名为其名,又被众人所追捧之时开始便觉得自己天下无敌。这时的他定是个自负之人,否则不会招惹旁人暗地里设计,在他耳边吹邪风;也不会在听见流言蜚语时怯怯担心自己名誉扫地;就更不会被人像耍猴似的出丑。

过尤而不及。不论是太过自信还是信不过自己,最终都是导致身陷绝境的重要原因。就像在工作中,如果事事能够尽心尽责,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每一件事,小人也不敢从中作祟。因为放在明面上的正义一定会压倒黑暗中的龌龊;如果相信自己在孩子的面前是个不断追求进步的大人,这样的正能量一定会带给孩子正面的影响。说到底,事情的成败的关键都要看自身是否拥有强大的自我信任意识,只要坚持自己所相信的,旁的一切都不是摧毁自己的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