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乌塔》想到的
文学网整理的由《乌塔》想到的(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由《乌塔》想到的 篇1
读过《乌塔》这篇课文后,我获益匪浅。从这当中,我认为乌塔是个独立的小孩,她以便提前准备此次旅游,自身提前准备了三年的時间呀,在这里三年里,她将会勤奋地学习英语,做一个计划表,把每一分每一秒的時间都订完要做什么了,并且去旅行必须的钱财都不依靠爸爸妈妈。再从我的具体情况看,我认为我和她类似,还记得那一次,父母很晚回家了,我一个人在家里待着无趣无比,并且家中又乱七八糟的,因此一个好点子就从脑海中里闪出:把家中清扫整洁给父母一个意外惊喜。因此我也举起扫帚一丝不苟地刚开始打扫,我先扫最脏较难扫的餐厅厨房,走入餐厅厨房,我一下子愣住了,尽收眼底的是:青菜叶稻米都掉在地面上,桌子上撒满了水……我一点一点地扫,扫到小米粒,如何扫都扫不太好,将会由于稻米都粘再地面上了吧!没法,只能一点一点地捡了,跟废弃物作战了好长时间才获胜,然后……做了家务活后,父母也恰好回家,她们看到了这一干净整洁整洁的家,感觉十分出现意外也十分高兴,母亲抱住我,赶忙夸我:“闺女,太棒了!真能干!”我的心里也甜滋滋的。念完这篇课文,我认为大家也应当迅速行动,把念头付诸实践,做好自己的小主人。
由《乌塔》想到的 篇2
最近,我学了《乌塔》这篇课文。从这篇课文中,我才发现原来中国教育存在着这么多不足。
首先,中国的家长们普遍认为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失去了就会断子绝孙,所以他们就悉心照顾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而如果要让他们独立,就要像乌塔的家长一样,放开孩子的手,让他感受到外面的世界,这样孩子们以后才不会成为家长的负担。
然后,我从乌塔说的“中国的孩子缺少许多乐趣吧”发现,中国的家长总想要让孩子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可从没想到让孩子亲自去体验世界带来的快乐。像乌塔,一个年仅14岁的德国小姑娘,竟然已经被美丽的意大利感动了,也就是说,乌塔已经真正体会到世界给她带来的快乐。
接着,再说说我。我小时候也是被溺爱长大的,但家长们经常带我出去玩,不过因为我还小,所以就没让我独自出远门。渐渐地,我长大了,家长们就开始锻炼我的独立能力了。到现在,我已经会自己煮饭、热牛奶等事情了。不过,我早退乌塔比,还差远了,所以我要学习乌塔的独立精神,也要动员家长们一起学习乌塔的家人。
现在,我已经总结出了一条:中国的孩子要学乌塔,中国的家长要学乌塔的家人。只有这样,中国的孩子才能个个长大有出息。
由《乌塔》想到的 篇3
学习了《乌塔》这篇课文,我想到了对孩子百依百顺的中国家长们,我想对你们说,我知道你们爱自己的子女,爱他们胜过一切,但是外国孩子能独自游玩欧洲,而中国的下一代却不能!就像小鸟总有一天要飞向蓝天,小狮子总有一天会成为狮子王。我们中国父母要再这么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终究成不了大器!尊敬的家长们,你们想过吗?过度的爱孩子,只会增加他们的依赖性,放开你们那一双双粗糙的手吧!让祖国的花朵在娇阳下茁壮成长,在寒冰中坚强长大,从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丰富自我吧,家长们放开你们呵护的双手吧!让我们沐浴着明媚的阳光,躺在青翠浓郁的草地上,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放开你们的双手吧!
记得有一个故事,一次长途夏令营,去得是群中国和日本的孩子。中国孩子带着父母去,什么事都不管,只知道游玩享乐,而日本的孩子却什么事情都自立。摔伤了,爷爷开车过来看他,焦急地问他:“还能坚持住吗?”他坚强地回答道:“我能。”爷爷就开车走了。联想到以后,如果抗日战争重现的话,那中国又会怎样呢?
从《乌塔》我想到了很多,多得无法用手中的笔叙述尽,但我会一直把“独立自主”这四个字铭记在心中,一直到永远。
由《乌塔》想到的 篇4
我读了一篇叫《乌塔》的文章,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小作者在罗马旅游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叫乌塔的小姑娘。乌塔是一个人来欧洲游历的,她们还一起谈了自己国家的孩子们缺少兴趣的问题。
其实,在我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也觉得很奇怪。在我们中国,有哪一个14岁的孩子敢一个人游历欧洲呢?如果是的孩子敢去,那我们的父母、家人也肯定不会同意的啊!从这点上看,我想乌塔必定是个独立性很强和勇敢的孩子。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想乌塔这次旅行是她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如果是我们这样的孩子,肯定不会像乌塔一样有这样的机会,乌塔也肯定从这次旅行中学到了不少的知识。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其实在我的生活中,有很多机会让我培养自己。比如:上次我们说好一起去潮州玩,我非常高兴,但一听到爸爸妈妈不去,我立刻退缩。爸爸妈妈也让我去的,只是我怕我管不好自己,所以我才不肯去的。现在回想起来还真的有些后悔,如果我和乌塔比,我肯定胜不过她了。
说起来我的独立性也不是很好。有的时候不习惯叠被子,只是妈妈催才肯叠;冷的时候又不加衣服;还有的时候不记得带红领巾回学校,只能再买一条了……再看看乌塔吧,为了去这次施行,她准备了三年时间,阅读其它国家的书籍;为了挣旅费,乌塔又去帮餐馆或超市发广告……如果我有这样的机会,我想爸爸妈妈一定放心我一个人出外的。
独立生活、独立学习是每个小学生必做的事,让我们一起学习乌塔吧!
由《乌塔》想到的 篇5
一说到乌塔,大家有可能会以为是黑黑的塔,或乌鸦的塔。不,它其实是一个女孩的名字。
乌塔是一个既大胆又独立的女孩。她仅仅有14岁,就独自一人去了那么多地方。如果是中国,一般都是爸爸妈妈带着出去玩的。有的时候别说小孩子了,就是连大人都有可能去不了那么多地方。可见,乌塔是一个多么大胆的孩子。
乌塔用了三年的时间才准备好这次旅行。在这三年中,她不愿意花自己爸爸妈妈辛苦挣下的钱,而是靠给别人发传单,陪小孩儿玩,自己努力挣钱。如果在中国,孩子们花的都是父母的钱,根本不会自己挣钱。
从小,我们就是温室里的花朵,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什么也得依靠父母。刚生下来,父母操心我们的身体健康;上学时,父母操心我们的学习;成人时,父母操心我们的工作。但这是一种爱吗?不,这看似是一种爱,却让我们失去了很多的锻炼机会。
读完这篇文章,我们应该反省一下自己,不能再过多的依赖父母,要学会自己一个人解决问题。
由《乌塔》想到的 篇6
今天,我读了《乌塔》这一篇课文。里面讲述的是一个德国小女孩,她叫乌塔。十四岁就独自一人在暑假期间游历欧洲的事迹。一个十四岁的孩子,独自一人游欧州。文中作者说:“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决不会相信。”其实我也难以置信。
在我们中国,像她这个年龄的小孩都是家里的宝贝,父母基本上都是让我们待在家里,不让我们到远处去游玩,怕我们会出意外,即使出去也有大人陪同,更别说独自一人游欧洲了。乌塔还说,她为了这次旅行准备了三年,阅读了很多关于她要去游玩的几个国家的相关书籍。并自己挣旅游费没花父母的一分钱,还设计好了旅行路线和日程,以及一些安全自救的意识……
听了乌塔说的话,我觉得乌塔想得很周到。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很有计划,安排的井井有条。我佩服她的勇气和耐心!而像我们这些孩子什么事情都依赖着父母,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根本不会自己独立去完成一些较难的事情。其实有些时候我们也想自己去冒冒险独立完成一些事情,可是大人们总是说,你还太小,等你长大再做吧。
我觉得我们中国的父母以后也应该像乌塔的父母一样,放心大胆地让我们尝试着独立做些事情。做一个有自立精神、有主见、有生活能力的人。离开那种依赖大人的生活,这也是一种宠爱宝贝的表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