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一摆》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摆一摆》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摆一摆》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教材第51页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摆小圆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猜想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3.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感悟位值思想。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感悟有序思考的价值。
教具准备:
两位数的数位表,4个小圆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我们用珠子和数位表上一节数学课。
2.复习。
[教师:在数位表中,右边起第一位叫什么位?(个位)第二位叫什么位?(十位)
教师拿出一个数字卡片1放在个位表示多少?(一个一)
若数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个十)
教师强调:1放在不同的数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个一,一个十,一个百]
二、在操作中感受位值思想
1.出示两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学具)现在大家四人一小组进行分工协作,三个人摆不同的数,一个人负责记录,然后每组派代表汇报。]
2.为什么两个圆片放人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数不同?
因为放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不同,个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十一,十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个十。如果一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一个放在十位表示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11。
看来小圆片在数位表中所在的位置太重要了,我们把圆片挪来挪去就表示大小不同的三个数,分别是2、11和20。
3.出示三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的学具)分小组学生动手操作,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后汇报:用3个圆片可以摆出5个数。分别是3、12、21和30。你知道怎样摆能表示最小的数吗?怎样摆能表示最大的数?]
4.若4个小圆片呢?(学生继续动手摆)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5.在操作中学生体会有序思考
教师提问,学生摆后回答
(1)两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3个数)
(2)三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4个数)
(3)四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5个数)
《摆一摆》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知:对前面所学的观察物体、平面图形、乘法计算等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2.能力:学生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提出各种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拼一拼、说一说等,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事物,找出事物间的联系。
3.情感:结合党的十六大召开,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的教育;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通过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形象感知只有多站在别人角度看待问题才能和大家友好相处的生活哲理;同时渗透美育。
教学重点:复习巩固观察物体、平面图形等知识内容。
教学用具:课件;各种玩具、头饰;学生每人准备20根小棒、1个活动角、1把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渗透德育
1.(事先让一名学生藏起来)昨天下午,全校都放学了,我看见一位同学还一个人默默的捡着花坛里的垃圾,他是谁呢?(这名同学背对大家出现,让学生猜测)
2.我们要确定他是谁,还必须怎样呢?
3.换一个角度,再看一看(让这名同学转过来,面对大家。同时揭题:看一看)。
二、看看摆摆,引导发现
1.(出示课件,图片1:十六大会场全景照片。)
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正在干什么?对,20xx年11月8日,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主席台上就坐,率领全国各地的代表们,正在商讨着国家大事。
2.(出示图片2:十六大会场代表席照片。)
这又是什么地方呢?
(图片3、图片4依次出示十六大会场不同角度的照片。)
3.(4张图片同时出示)
同样一个地方,在照片上的形状怎么不一样呢?
对,记者们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角度拍下了十六大召开的盛况。
4.想像:每一张照片记者们站在什么位置拍下的?
5.小结:站在不同的位置,所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6.(出示小屋)老师带来什么?
你们在不同的位置上,分别看到小屋哪些面?
7.(出示课件)
你能将你所看到的形状用小棒摆出来吗?
8.(反馈)如果每边的同学都硬要说小屋就是自己摆成的这个形状,行不行呀?
不仅观察事物是这样,看待一件事情也是这样,我们要学会多站在别人角度看待问题,这样大家才能团结、友好相处。
9.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复习了观察物体的有关知识。(揭题:摆一摆)
三、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出示课件:蓝猫和它的伙伴们出现在屏幕上)
蓝猫和它的伙伴们听说我们在这里开展摆一摆的活动,它们也赶来了,就请各个代表队来介绍自己吧!
(各组组长戴上头饰,一一作介绍。)
2.蓝猫提出第一个问题:你们认识过哪些平面图形?能用小棒摆一摆吗?
3.动手操作后,让部分学生代表将摆出的图形展示在黑板上数学问题。
(上台展示的学生提问,大家回答。)
复习关于等有关图形的特征。
4.淘气也摆了一个图形,看!(出示课件)
他摆了一个什么图形?用了几根小棒?摆这样的3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怎么知道的?
你能用9根小棒摆出更多这样的三角形吗?
小组操作比赛。
按计算,摆出4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减少了几根?为什么?
分组讨论后,反馈。
5.摆出6个,最少用多少根小棒?
6.菲菲摆了一个。
(菲菲摆小棒图。)
他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
摆这样的两个,最少需要多少根?为什么?
比较两种不同的摆法:
质疑讨论:为什么两种摆法所用的小棒根数不一样?
四、拓展深化,有机整合
1.出示课件:外星人将每组桌内放入了一个武器,我们要记录下它们的形状,向羊博士汇报。可是,手头的材料只有小棒。
2.6个组进行比赛。分组活动:先观察,分析从哪个角度去摆最像,最后合作完成。
3.反馈,汇报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的;互相评价。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和蓝猫家族的小伙伴们一起,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学会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数学王国里奇妙的问题可多了,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的更多呀?数学王国的大门专门为爱动脑筋的人敞开着。让我们共同努力,去探究,去发现,不断取得进步!
《摆一摆》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结合前面所学的数的分解、组成的知识,经历动手摆一摆的实践活动,直观形象地理解并巩固10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数位”、“数值”的'概念。
2.在合作中主动探索数学、数学方法以及寻找事物规律的方法,能够完整地写出N个棋子可以摆出的(N+1)个数,培养学生初步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在愉快的操作中感受数学的奥秘,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在摆棋写数的活动中发现用棋子表示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能根据发现的规律看数画棋,直接写出用8、9、颗棋子所表示的数。
教学准备:课件、磁铁、学生练习纸、学具——圆片(象棋棋子或五子棋棋子)若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变一变
1、你们喜欢玩吗?今天我们要玩出花样、玩出水平。
2、用数表示一个磁铁
老师这里有一个磁铁,你能用什么数来表示?——1、10
有了“数位顺序表”的帮助,这个磁铁像孙悟空一样会变的,放在数位表的个位上,表示1,放在数位表的十位上,就表示10。它放在不同的位置就会表示不同的数。
3、 用数表示两个磁铁
现在有两个磁铁,你又用什么数来表示呢? ——2、20、11
说说你是怎么摆的?
二、教学互动活动设计——摆棋探秘
(一)摆3颗棋。
1、让学生自己摆3颗棋子。
要求:(1)用3颗棋子独立摆一摆,可以摆出哪些数?写下来。
(2)想一想,怎样摆,才能不重复、不遗漏?
2、跟同桌交流摆的方法。
3、汇报。思考: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4、有规律、有顺序的是怎样摆出来的?
5、3颗棋摆出了哪几个数?3、12、21、30
(二)自己选择棋子颗数摆数
1、选择4颗、5颗或者6颗棋子在数位表上摆一摆。
2、汇报展示
3、你们摆的时候,老师也摆了一下,不过没有动手,是放脑子里摆,摆出的数是:6、15、24、34、33、51、60
请为老师评判——34需要7颗棋摆出的,漏了42。
4、根据前面的规律,摆54需几颗棋?62呢?72呢?
5、观察 6、15、24、33、42、51、60,还发现什么规律?
(三)猜一猜:7颗、8颗、9颗棋子可能摆几个数?
①猜想
②验证——摆一摆或写一写
(四)观察完成的表格,你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
三、课外延伸
学生猜想10颗、11颗、12颗……可能摆出几个数?并让学生课后自己验证。
四、
同学们谈谈这节课学了些什么?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摆一摆》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摆一摆》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摆一摆》教案 篇4
教学目的:
1、通过游戏让学生巩固有关角和图形的认识及乘法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动手巩固角和图形的认识,明白乘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软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小朋友,今天小动物们邀请我们一起去参观它们的家--图形王国。
不过,去图形王国的路可不太好走,一路有好多的关卡。小朋友,有信心走过吗?图形王国里有什么?〈课件:小棒拼成的各种图形〉(城堡、小鸟、人)你们喜欢这里吗?好,那我们这就出发吧!哎呀!前面小猴挡住了我们的去路,我们去问问小猴吧。〈放小猴的话:“这里还有许多我们的老朋友呢,你能从中找到哪些我们学过的图形?”〉谁能说说它们是用什么拼成的呢?是呀,用小棒可以拚出许许多多的图案,大家想不想试一试呢?〈课件“那就请你动动手动动脑试试用同样长的小棒拼出我们学过的图形!”〉注意:要和你的同桌不一样啊!
二、复习乘法口诀。
(一)2的口诀。
1、学生操作,老师巡视,找出拼出角、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的学生,按摆小棒的根数多少分类用纸托起。
2、用实物投影展示:角
小朋友们摆出的图形可真多啊!看看他摆出的是什么图形?(角)这是什么角?你用了几根同样长的小棒呢?用2根同样长的小棒只能拼出直角吗?怎么证明?(用三角尺比)只能拼出直角吗?(还能拼出钝角、锐角)
钝角都比直角--大。锐角都比直角--小。那我把边加长,怎么样这个角变大了吗?再加长,角能变大吗?所以角的大小与它的边的长短有关吗?那么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怎样把这个角变大?(将边往外张开)刚才他是怎么做的?怎样变小呢?所以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对,角的大小与这个角的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3、拼一个单独的角最少用了2根小棒,那拼两个单独的角需要几根小棒呢?
3个呢?你是怎么算的?(加法需再问:还有更简单的算法吗?)5个怎么算?7个呢?你的乘法口诀记得真好。总之,拼几个这样单独的角就用几乘2。
(二)3的口诀。
1、好多小朋友拼的都是三角形,他用了几根小棒?
2、摆一个单独的三角形最少要用3根同样长的小棒,那摆2个单独的三角形最少要用几根小棒呢?是吗?动手摆一摆。
老师说要摆的三角形个数,你能很快说出需要的小棒根数吗?抢答。
刚才我们都是用3的口诀算的。
3、前面我们摆2个三角形都用了6根同样长的小棒,可小熊只用了5根小棒,你知道它是怎么摆的吗?哎哟!不少小朋友马上就想到了,别出声,把它摆出来,用手捂住别让同桌看见了。好多小朋友都是这样摆的`(展示)。你们的方法和小熊一样吗?
(三)4的乘法口诀。
1、刚才我们拼一个单独的三角形用了3根同样长的小棒,猜一猜再添一根能摆出什么图
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都有4条边,统称四边形。
2、拼一个正方形最少需要4根同样长的小棒,那8根小棒能拼出几个这样单独的正方形
呢?你用什么方法算的?12根?24根?刚才我们都是用的几的乘法口诀?
3、拼几个这样单独的四边形就用几乘4。
(四)6的乘法口诀。
1、长方形也是四边形,那也能用4根同样长的小棒吧?为什么不行?
2、求摆几个单独的长方形需要几根同样长的小棒都用几个口诀呢?
(五)还有别人没拼过的图形吗?小朋友的手真巧!拼出了这么多图形,好多连我都没想到呢!〈课件:看小猴正恭喜我们呢!〉掌声送给你们!
:前面,我们用小棒摆出了许多我们学过图形,我们不仅会摆,而且会利用乘法来计算,既动了脑筋,又动了手,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三、拓展。
1、小老虎也摆了一幅图,出示2个个回字形的三角形,你认为这幅图像什么呢?
2、这里面一共有几个三角形?小熊用了几根同样长的小棒呢?里面的小三角形用了几根,外面的大三角形用了几根?
3、告诉你一个秘密,只要移动里面的小三角形,就能使它变出4个同样大的三角形,比一比,谁最先想到?想不出的可以动手摆摆看。
7、谁敢上台来摆看!你真了不起,小熊的礼物送给你!
8、你们也是这样摆的吗?这幅图里一共有几个三角形呢?你是怎么数的呢?(4个小三角形和1个大三角形)
9、看!鲜花送给你们!
四、模仿、创造。
1、刚才,我们用小棒摆出了许多数学中的图形,其实用小棒还可以摆生活中的美丽图案,想一想,可以摆些什么呢?小朋友看,马上就要到达图形王国了。我们就用小棒来拼一件作品送给图形王国的小动物们好不好?比一比谁的作品最漂亮!
2、4人一组动手创作。注意:小棒可以折断、根数不限。需要的话还可以用水彩笔画些装饰。
3、一起欣赏我们班的小设计师的作品吧!你喜欢哪一幅设计,为什么?
4、恭喜小朋友顺利到达图形王国!看!小动物正在家门口迎接我们呢!(出示图,及“欢乐颂”曲)。图形王国中的小朋友可喜欢你们的设计呢!看--小猪住进了你们搭的城堡了;小猴爬上你们做的小松树了;小狗可喜欢你们设计的小汽车啦,这不,它都开来和你们见面了!小狗:小朋友,你们真能干!能用小棒摆角、图形,还可以摆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图案(板书)希望同学们今后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摆一摆》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记住歌曲名称,理解歌曲内容,学会跟唱歌曲。
2、通过欣赏梳头、扣纽扣、拉手等动作,激发幼儿学动作的兴趣。
3、让幼儿理解同伴间应互相帮助,友爱相处。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好朋友》歌曲磁带,录音机。
2、《拍拍手、点点头》磁带,《举你的右手摆一摆》磁带
3、幻灯片(图片)一套,(梳头、扣纽扣等图片)。
4、音游:小兔躲雨(音乐及材料)
活动过程
一、入场《拍拍手、点点头》及练声《小鸭和小鸡》。
小结:幼儿园里有许多小朋友,大家在一起拍拍手、点点头、跳跳舞,真高兴。引入练声《小鸭和小鸡》。
二、引入游戏《举你的右手摆一摆》让幼儿感受在一起玩的欢乐。
三、今天,我们除了玩游戏以外,老师这里还有许多图片,你们想看吗?
出示幻灯片(或图片)问:她们在干什么?(她们在梳头、扣纽扣),欣赏其动作。学句子:你帮我来梳梳头,我帮你来扣纽扣。边动作边学句子。
品德教育:在幼儿园里,大家都是好朋友,你帮我来梳梳头,我帮你来扣纽扣,还可以怎样互相帮助?请你用“你帮我来……我帮你来……”说一句话。
小结:大家都怎样?(引出团结友爱)怎样用动作表示团结友爱?(手拉手),让幼儿学动作,学句子。边手拉手边提问:团结友爱手拉手,我们都是什么?(我们都是好朋友),学句子,幼儿园小朋友在一起,都是好朋友,同伴间除有玩具大家一起玩,还应互相帮助,友爱相处。
四、学唱歌曲《好朋友》
1、欣赏一次,幼儿个别、集体分别学讲歌名。
2、欣赏二次,熟悉歌曲旋律、歌词,学打拍子。
3、集体跟唱(在位置上做简单的舞蹈动作)。
4、集体表演唱(边唱边做动作)。
五、音游:小兔躲雨
今天,我们在一起学了一首什么歌?(好朋友),你们看小兔子也想和我们玩游戏,我们也和它们做好朋友吧。音乐开始:这是什么游戏?(小兔躲雨),请幼儿听音乐戴好头饰,准备游戏。
小兔音乐:(小兔跳)
兔妈妈: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去游玩吧!
(轰轰轰……)雷声
兔妈妈:下雨了,小兔子快躲进山洞吧!(小兔马上找洞避雨),找到洞避雨的`小兔要帮助未找到洞避雨的小兔。
小兔:让我来帮助你,小兔子快快来。
小兔妈妈:太阳公公出来了,天晴了,小兔子,我们回家吧!(小兔跳音乐)。
小兔子说:我们都是好朋友,团结友爱手拉手。
小兔跳音乐离场。
活动反思
现在一直在提倡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玩才是孩子们的天性。这节音乐课《举你的右手摆一摆》正是很好的迎合这个教育理念。其次,老师在上课中的激情和投入度很重要,只有老师真的投入了,充满激情,宝贝们才能全部high起来。
《摆一摆》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摆一摆、想一想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摆小圆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观察、猜想等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3.体会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间合作能力、探究精神。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在数位表中,右边起第一位叫什么位?(个位)第二位叫什么位?(十位)
教师拿出一个数字卡片1放在个位表示多少?(一个一)
若数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个十)
教师强调:1放在不同的数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个一,一个十,一个百
二、新课
1.出示两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学具)现在大家四人一小组进行分工协作,三个人摆不同的数,一个人负责记录,然后每组派代表汇报。
2.为什么两个圆片放人不同的地方,表示的数不同?
因为放在不同数位表示的数不同,个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十一,十位上的两个小圆片表示2个十。如果一个小圆片放在个位、一个放在十位表示1个十和1个一组成的数是11。
3.出示三个小圆片,(学生拿出相应的学具)分小组学生动手操作,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4.若4个小圆片呢?(学生继续动手摆)摆出的数各表示什么。
5.小结
教师提问
(1)两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3个数)
(2)三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4个数)
(3)四个小圆片可摆出几个数?(5个数)
(4)谁能说一说五个小圆片可摆出不同几个数?(6个数)
教师:圆片的个数和所摆出的数的个数有什么联系呢?
圆片的个数十l=摆出的数的个数
提问:用8个小圆片,可以摆出几个不同的数?(9个数)
三、课堂作业
在○里填上、或=。
35○53
78○69
13○31
70 9○79
63-3○70
80○81
65○65+5
37○37-1
100○90+9
四、课外实践作业
每个同学回家后分别拿9个和10个小圆片,摆出不同的数给爸爸、妈妈看,看谁摆的又快又对。
教学反思:
今天的`这堂课,我为各小组准备了学具卡片,小组内分好工后便开始了学习,我到各组查看时,也发现了许多问题,但是这一次,我不在直接指出知识上的错误,而是指导各组怎样更好的合作交流,换句话说,我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留下的是过程性的点评。在集体汇报环节,我请一组同学汇报,其他组倾听,并及时给出意见,虽然可能还有个别小组会出现不愿参与别的小组现象,但整体上,却有了进步,一个小组汇报时,其他小组会指出意见不统一的地方,汇报不在是说给老师听,我想,我们的学本式又有了一些进步。
《摆一摆》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发现过程。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推理、概括等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勇于探索和实践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具准备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
下面两图,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你能用数方格的方法说出它们的面积各是多少吗?
同学们已经会用数方格的方法求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了。如果用这种方法去求一个较大的图形的面积,你会感到怎样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求面积的方法,大家想知道吗?
(二)玩中学
1.估一估。
引导学生估计三个长方形的面积,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1)先回忆一下上节课所学习的几个面积单位,在头脑中再次建立表象。
(2)让学生说一说选择哪个面积单位进行估计最合适。
(3)学生独立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进行估计,然后将估计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
2.摆一摆,填一填。
(1)引导学生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放在这3个长方形上摆一摆,看需要摆几行几列,数一数上面三个长方形分别要用几个小正方形才能摆满,检验估计的结果。
(2)学生独立操作后,将获得的每个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的相关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3)认真观察填好的表格,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4)在观察、比较之后,发现其中规律,用数学符号表示出来,建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3.试一试。
(1)教师出示一个正方形。引导学生先估计一下它的面积。然后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摆一摆。
(2)说一说怎样计算正方形的面积。
(三)学中做。
1.完成49页“练一练”第1、3题。
学生能够应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师应该注意强调不能丢掉面积单位。
2.一个游泳池的长是50米,宽是25米,这个游泳池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完成49页“练一练”第2题。
4.先估一估哪个图形面积大,再量一量,计算它们的面积。
(四)做中得。
1.综合练习。
(1)完成49页“练一练”第4(1)题,学生的答案会有很多种,如:
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讨论,使学生明确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但它们的面积相等。
(2)有一块长8分米、宽4分米的相架,要配上一块和木板面积同样大的玻璃,需要多大块的玻璃?
(3)把一张正方形的硬纸剪成8块,拼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并使它们的面积相等,怎样剪呢?
(4)教室前面的墙壁长6米,宽4米。墙上有一块4平方米的黑板。现在要粉刷这面墙,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实践应用。
(1)完成49页“练一练”第4(2)题估计教室地面的面积,测量它的长和宽,计算出面积。
(2)下面是教学楼的平面图,你有哪些方法可以求出这个平面图的面积?
(3)室的窗户长18分米,宽15分米,三个相同的窗户至少要做多大的窗帘呢?
(五)思维题
有一张长100厘米、宽64厘米的纸,把它对折四次后裁开,有多少张小纸?每张纸的面积是多少?
作业设计
1.小黑板的作业。
2.“口算”书对应的练习和五星级的同步的练习。
板书设计(略)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