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小竹排画中游》优秀教案

2025/09/20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小小竹排画中游》优秀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小小竹排画中游》优秀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3个字,认识两个笔画和3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初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2、理解江南是鱼米之乡,物产丰富,风景如画,所以说小小竹排是在“画中游”。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口、日”,3个偏旁。

2、正确朗读课文,读通课文。

【课时重难点】

认字写字,读通全文。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出示课件)你们知道它是什么?(示:竹排)小朋友们坐过竹排吗?

其实,在水乡,竹排就像我们平时乘的汽车、轮船一样,是重要的交通工具。

读“竹排”,你用什么办法记住“排”?

预设:加一加的办法

陆战棋中的排长

电影票“几排几号”

利用图形记忆……

2、师:今天我们就乘着小小竹排游游如诗如画的江南鱼米乡。(指名读课题,正音。学习“游”)

二、看图说话训练,自主识字。

1、(出示课文图片)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江南鱼米乡,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

2、这么美的地方,真该去看看,(示文章)这么美的文章就更不该错过。赶快读读课文。

3、能试着读好吗?先把不认识的字用笔画下来,借助拼音或请教别人读准字音,再把课文连起来读准确读通顺。

4、请小朋友看看上面的`这些生字朋友,你都认识它们吗?赶快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带拼音)

5、现在请四人小组合作,你们想想好办法来记住这些字,看哪组记得最多。

小组交流识字情况,快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6、游戏:钓鱼(课件出示)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朗读课文:谁愿意来读一读这篇课文?

3、小组合作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4、小组交流汇报

5、全班齐读课文

四、书写指导,掌握结构

1、谈话导入:小朋友,我们已经会写了好多字,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来学写几个新的字,你们有信心吗?

2、出示“口”,学生认读并组词

3、仔细观察,掌握结构

师:观察“口”这个字,我们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怎样写才好看?

4、师范写,生书空

5、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6、展示学生作业,生评议

7、继续写,争取比前一个有进步

8、同样方法学写“日”的汉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词,会写“中”。

2、知道祖国的江南十分美丽、富饶,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课时重难点】

朗读课文,理解“江南鱼米乡”。

【教学过程】

一、创设语境,回顾旧知。

1、出示生字词;

2、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

3、阅读短文(把本课生字编成阅读材料,换环境识字)。

夏天,我坐上小竹排,去江南游玩。看,小河两岸的色多美。树木茂密,花儿开,绿色的禾田,唱歌的小鸟,河水清清的,水中的鱼儿游来游去,这就好像一幅画,江南鱼米乡真美啊!我们爱江南。

二、品词析句,朗读体会无限美感。

1、自读:你都看到了那些美丽的景物?

2、汇报:先用书上的诗句说一说。如“两岸树木密”等。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的鸟儿,()的鱼儿……

点拨:看着这么美丽的景物,“我”的心情怎么样?

3、美读:让我们怀着高兴、快乐的心情读课文,把你的美丽心情读出来。学生练读

(1)汇报读、指读、对读。。

(2)交流讨论:大家的朗读使人心情舒畅!看着这美景,你想说些什么?用一句话赞美江南。为什么说小小竹排是在画中游呢?

(教师要充分了解各小组的讨论情况,注意引导、诱导、辅导,使学生主动思考、学习)

4、写字:中

1)出示“中”字。读一读,你怎样记住这个字?(书空)

2)引导观察田字格中的“中”字,你发现了什么?(“口”写得要扁一点,最后一笔竖写在竖中线上。3)教师示范写字,让学生注意扁“口”的写法。

4)练写。先描红,然后自由练写。

5)评议。(展示学生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议。)

5、诵读。

(1)教师配乐诗朗诵;

(2)生模仿练读;

(3)指读、轮读;

(4)你问我答:引导学生看板书回答。师问:什么顺水流?(小竹排顺水流)谁在唱?(鸟儿唱)两岸有什么?(两岸树木密)什么绿油油?(禾苗绿油油)……

(5)背诵:注意学生自己悟出背诵的方法,如看图背诵、看板书背诵等,引导学学会巧背。

(6)朗诵会:评选未来的主持人。

6、说话

播放课件,小竹排载着大家到了江南的其它风景区,你能说几句赞美的话吗?(进行情境说话练习,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做到讲话完整通顺,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7、小结。

三、课后拓展

收集有关江南风光的图片和照片或诗词,课后交流。

《小小竹排画中游》优秀教案 篇2

课时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能喜爱江南,热爱自己的家乡。

2、会写“口、 日、中”3个字,认识2个笔画和三个偏旁。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开小火车认读12个生字。

2、游戏:一字开花(口头扩词)

二、学习生字、偏旁、笔画。

1、先出示“日”教师范写,学生书空。认识笔画横折钩并书写三个。

2、引导学生找找“中”的压线笔,再跟老师一起书空,认识新笔画横折。

3、学生自己书写"口",互相评价交流。再写三个。

4、认识3个偏旁,找找带有该偏旁的字。(课文中学过的、自己知道的)

三、背诵课文。

指名读,自由准备,同桌互背,指名背,集体齐背。

四、 扩展延伸

1、出示“绿油油”齐读,请学生自由说说“绿油油的什么”。

2、照样子说说ABB形式的词,如:“绿油油的禾苗”“黄澄澄的梨子”“红通通的柿子”“圆溜溜的乒乓球”“胖乎乎的脸蛋”“蓝盈盈的天空”“翠生生的秧苗”“酸溜溜的梅子”等,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3、请学生展示搜集的有关旅游资料和照片,进行介绍,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

附:板书

小小竹排画中游

鸟唱 鱼游

树木 密

禾苗 绿

鱼米乡 画中游

《小小竹排画中游》优秀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小竹排画中游》优秀教案 ,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小竹排画中游》优秀教案 篇3

一、看图,揭示课题

1、学生一边听表现江南风光的民族乐曲,一边看图。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如,小竹排是什么?小竹排怎么能在画中游?)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出生字,自学字音并读通句子。

2、指名试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三、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播放乐曲,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江南水乡美丽的风光。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复习巩固生字词

六、指导学生写字

七、完成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我会读”,并练习用本课要认的字口头组词。

《小小竹排画中游》优秀教案 篇4

教具准备:词卡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认12 个生字,认识木字旁、草字头、绞丝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题示标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那你都到过哪些地方(指名答)?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去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去看看,好,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3课。(板题齐读)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有两个:1、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会认12 个生字,认识木字旁、草字头、绞丝旁。大家有信心完成吗?

二、初读课文,扫除生子(第一次“先学后教”)

现在给大家3分钟时间,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自己拼读,待会我们来比赛。

1、生自由读。

2、指名读(后进生),有错及时纠正。(读的同学我们比谁的字音准确,声音响亮,听的同学我们比谁的坐姿最端正,谁听得最认真。)

3、指名纠错。

4、齐读易错音。

三、会认字(第二次“先学后教”)

课文读得这么准确了,课文中挑出来的生字大家认识吗?

A 出示带拼音词语。

zhú pái zhōng jiān shù miáo yóu yǒng liú shuǐ chàng gē liǎng àn 竹 排中 间 树 苗 游 泳 流 水唱 歌 两 岸lǜ sa jiāng nán

绿 色江南

1、生自由读。

2、同桌互读。

3、指名读(后进生)。

B 出示去拼音词语。 (那老师把拼音去掉你们还认识么?)

竹 排中 间 树 苗 游 泳 流 水唱 歌 两 岸绿 色江南

1、自由读。(读会了么?快考考你的同桌吧。)

2、同桌互读。

3、指名读(后进生)。

C 出示单独生字(读得这么好,老师要加大难度考你们了)。

排、中、游、流、唱、两

岸、树、苗、绿、江、南

1、生自由读,遇到不会的可以问同桌。(要求组词)

2、同桌互读。

3、指名读(后进生)。

重难点:树=木+对(木字旁最后一笔是点而不是捺)

苗=草字头+田

比一比:雨——两

四、再读课文,要求流利(第三次“先学后教”)

会认字我们都认会了,那回到课文中,相信大家一定能够读得流利。

1、生自由读。

2、指名领读(谁敢来当小老师给大家领读)(优等生0。

3、同桌互读。

4、小组赛读。

5、指名读(后进生)。

6、齐读。

五、师生合作,赏读课文

1、讲解句号,数一数这首诗有几句话。

2、读中感悟。

自由练读→指名读出自己喜欢的那句话。

3、讨论、你觉得这首诗美吗?朗读时注意什么?(听录音)

4、练读,赏读(自由读,指名读,男女赛读)。

5、熟读成诵。

六、小结

七、布置作业

认会本课的12个会认字。

八、板书设计

3.小小竹排画中游

江南 江水 禾苗 树苗 数目 树叶

竹排 木排 两岸 两天 绿色 绿地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背诵课文;

2、会写3个字。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第3课《小小竹排画中游》,本节课我们有2个学习目标有两个:1、背诵课文;2、会写3个字。

二、背诵课文

首先咱们来比背课文,老师给大家3分钟时间背课文,3分钟后我们来比赛。

1、自由背。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后进生)。

4、齐背。

三、书写指导

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谁能把会写字写得最漂亮。

1、生观察,指名回答。

2、生描红。

3、指名上台写(后进生)。

4、师生共评。

5、生练写,强调书写姿势(眼离桌一尺,胸离桌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重难点:口:新笔画横折,要领:口字要写好,上大下要小;

日:新笔画横折钩:注意“日”的两竖要直;

中:最后一笔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让学生谈谈对“江南”的赞美之情;

2.生自由讨论,赞美自己的故乡。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口、日、中每个生字写3遍组2个词

七、板书设计

3.小小竹排画中游

鸟儿唱 鱼儿游 鱼米乡 画中游 树木密 禾苗绿

《小小竹排画中游》优秀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3个字。认识2个笔画“、”和3个偏旁“山、、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是认记生字和朗读课文。要通过指导学生读课文,让他们体会到祖国的江南是个风景秀丽、物产丰富的地方。

教学难点:图文结合看懂图意,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挂图(投影片)。

教学时间:教学本课用2—3课时。

预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一、揭示课题

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特别江南地区,河流众多,盛产大米,所以称之为鱼米之乡。今天我们和图中的小朋友,乘着小竹排,一起到江南地区去看看那儿美丽的风光。

二、图文结合,弄懂图意。

1、学生一边听表现江南风光的民族乐曲,一边看图,看看图上画了什么?

2、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按照从河面到两岸的顺序说一说。

(1)小朋友撑的.东西叫什么?(小竹排)

(2)小朋友撑着竹排在河中游听到什么?看到什么?

(听到了小鸟的叫声,看到鱼儿在水里游,还看到两岸树木都长得很茂密,田里的禾苗绿油油。)

小结:江南水清鱼多;气温高,一年水稻能收两季,米也多,蔬菜丰富;由于雨水充足,树木也长得很茂密。所以人们称江南是“鱼米乡”。

《小小竹排画中游》优秀教案 篇6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你去过什么地方游玩?那里的风景怎么样?

二、看图,揭题,随机教学部分词语。

a)今天老师也要让大家欣赏一幅图,小眼睛看上面,画片显示,欣赏图片,说说看了这幅图,自己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b)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在黑板上呈现小竹排、鸟儿唱、鱼儿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这些带拼音的词句,引导学生随机正音。

(解决竹排有什么用。)

出示:老师这儿还有两个词语呢?快来拼一拼,两岸、江南这两个词,引导正确朗读,请同学在画上指出来。(重点在于江南的理解)

大声地拼一拼(自由拼),请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读黑板上的词句。自己认为会念哪个就念哪个,注意读得响亮正确,(去掉拼音读一读)。

c)小朋友,看了图画,读了句子,你觉得江南怎么样?

d)那,我们就乘上小竹排,去游一游像画一样美的江南,好不好?(出示课题:指名读,齐读)注意“中”的'读音,再读课题,能不能读得美一点。

这么美丽的江南景色,有人就把他写成了一首儿歌,请小朋友美美地读一读吧。

三、初读课文,读通顺课文。

a)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从小朋友美美的表情中,老师知道小朋友心中的江南一定

很美。)小朋友,你知道这首儿歌有几句话吗?那老师告诉你,一个句号说是一句话,小眼睛肯定发现了,跟着老师一起标。

b)有3句话(显示不同的颜色),请你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美美地读给大家听,小小评委竖起耳朵听仔细,哪个字读得特别棒,谁能向他一样读一读。

c)谁能把整首儿歌连起来念,用你的朗读,把江南的美传递给我们在坐的每一个人。我们一起来读。

d)小朋友,我们读了这么多遍课文,跟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见了一次又一次的面,读到这儿,小脑筋中有什么问题吗?(争取板书:江南鱼米乡)你懂吗?

小朋友,真会思考,有了问题,后能解决问题,学习才能进步,我们往下学,你们一定能解决问题的。

四、再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a)刚才谁不明白“顺水流”,请你在来读这句话,看看图,你明白了吗?谁有些明白?你能不能用手势告诉大家顺水流吗?多棒呐,你已经明白了。来大家伸出手来,边做手势边读句子试试。指名读一读。

b)“鸟儿唱,鱼儿游。”

鸟儿在唱什么呀?(小燕子被江南的美景陶醉了呀)你们看小鱼儿跳出了水面,好像跟我们打招呼呢,来,跟小鱼儿打个招呼吧!听你们这么说,小鱼儿游得更高兴了,我们来读读这句话。

3、“两岸树木密。” “禾苗绿油油”

你能明白树木怎么样了才是密吗?你还看到过什么也是密密的?随机教学“禾苗绿油

油”谁能来读一读。

我们江南除了课文中写到的美景之外,还有什么吗?

4、“江南鱼米乡”

小朋友,这就是我们的江南,处处是美景,小河多,河里的鱼虾多,田野里种满了水稻,

所以把江南称为是——

5、下面让我们拿起书本一起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来夸夸我们美丽的家乡。

五、写字。

a)范写“中、口、日”。

b)学生写。

《小小竹排画中游》优秀教案 篇7

【教学设计思路】

“课的第一锤重音要敲在学生的心坎上”。从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际引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指导学生按照整体一部分──整体的顺序观察,教给方法。民主的交流、声情并茂的解说,配以美丽迷人的画面,给学生美的享受,陶冶了性情,更为读文做情感的铺垫和示范。针对孩子的知识点和基础,激发自主识字的信心,并通过小组协作学习,交流达到知识共享,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三个生字,认识“木、艹、幺”三个偏旁。

2、正确地朗读课文。

3、知道江南是十分美丽、富饶的地方,萌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认识三个生字,正确地朗读课文。

正确地朗读,感受江南之美,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江南风光的民族音乐、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揭示课题

1、边看课件(竹排画中游),边欣赏江南特色的民族乐曲。

2、看了这么美的画面,想不想走进去看一看?

我们可以乘什么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板书:小小竹排。)

3、老师请大家乘坐江南水乡的一种交通工具小竹排到画中去游一游。

(板:画中游)齐读课题,注意引导学生读得美些。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⑴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把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记住生字的读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⑵开火车检查自读情况,学生评价,相机指导读准音节。

重点指导:翘舌音:中、唱、树;三拼音:江、苗、两。

指导读准“绿油油”的油,念第一声。

⑶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带拼音指名读。

不看拼音,小老师带读。

小组擂台赛,读带有生字的词语,互相正音。

学生自读课文。

把名生读,其他学生认真听,帮助正音。

教师范读。(配乐播放课件:竹排画中游的画面。)

2、指名分句读课文,其余学生注意听。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江南真美啊!你坐在小小的竹排上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巡视,然后指名回答。)

2、随机出示

⑴句子:小竹排,顺水流,鸟儿唱,鱼儿游。

理解“顺中流”运用课件演示“顺水流”的过程,你为什么喜欢这个“流”字?

指导朗读,注意语感。

⑵两岸树木密,禾苗绿油油。

出示树木“密”和“疏”进行比较。

指导朗读,注意语感。

⑶江南鱼米乡,小小竹排画中游。

找找你还有不理解的地方吗?理解“江南鱼米乡”,课文哪个地方讲到鱼儿?(鱼儿游)哪个地方告诉我们这儿稻米多?稻米香?(禾苗绿油油)

“小小竹排画中游”的“画中”是真的画吗?为什么说是在画中游?

师读:江南的小河多,有许多鱼虾,种了很多水稻,是个特产丰富的地方,所以称为鱼米乡,哪里的景色十分美,人在其中就像走进画中一样,所以就说“小小竹排画中游”。

3、再次朗读课文。

课中操:听蒋大为的歌曲,可编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