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调查报告
文学网整理的五年级调查报告(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五年级调查报告 篇1
朗读,是借助语音形式,生动形象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语言活动,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语言艺术,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①通过朗读能更深刻地体会文学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朗读水平的高低也能一定程度的反映出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高低,因此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并且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规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各学段学生应达到的朗读水平,如小学五六年级,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因此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很重要。可是五年级小学生的朗读能力现状如何呢?笔者进行了一次调查,并且进行了数据分析。由于朗读是一种复杂的行为过程,要对朗读能力进行全面检测是比较困难的。本测试主要把测试内容划分为朗读水平、朗读兴趣、朗读改进三方面,对被试者的朗读行为进行量化分析。本次调查与测试对象是:讷河市实验学校和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分别从两个学校抽取一百人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200份,收回195份,有效问卷191份。以有效调查问卷作为分析对象,用SPSS1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并做出定性分析结论如下。
一、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学生的朗读水平
1。对学生朗读水平的调查,为正确朗读、流利朗读、有感情朗读三个方面。其中能够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大声朗读的学生占27。5%,认为自己总是能大声给同学们朗读的占17。6%,有时能大声朗读的占34。1%,说明能够勇敢地大声朗读的学生还是占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希望在同学面前通过大声使自己的朗读取得好的效果的。关于朗读的效果方面,在朗读的过程中,会读错字的学生占23。1%,经常会读错的学生占7。7%,有时会读错的学生占51。6%,说明读错字还是朗读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也是影响朗读效果的主要原因。另外,能把文章流利地朗读出来的学生占37。4%,能非常流利地朗读文章的占18。7%,说明这方面学生认为自己能非常流利地朗读文章的学生还比较少,这个问题可能会受读错字的一些影响。第三方面,认为朗读还存在读不出感情的问题的学生占31。9%,认为朗读总是出现这种问题的占6。6%,有时会出现的占36。3%,说明学生还是能够正视自己在朗读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
2。朗读习惯、朗读配合、教师评价等方面也会影响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朗读习惯方面,读课文时,有时会用手指读的学生占15。4%,总是出现这种情况的占6。6%。这说明学生的朗读习惯还是比较好的。同时要注意,指读是一个不好的习惯,一方面会影响速度,另一方面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应及时纠正。在朗读的配合方面,分角色朗读时,能很好与他人配合的学生占28。6%,能很好与他人配合的占29。7。说明学生还是有愿望读出很好的效果的。在教师评价方面,读完课文后,能得到老师称赞的学生占34。1%,总是能得到称赞的学生占35。2%。但朗读的习惯、配合和教师的评价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朗读的效果,反映朗读水平高低还主要是看朗读过程中是不是经常读错字,是否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而这些方面,通过调查显示,学生在这三方面还需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朗读水平也有待提高。
(二)学生的朗读兴趣
对于学生朗读的兴趣,调查也设计了七个问题。主要涉及两个方面:
1。在内在心理方面,喜欢朗读语文课文的学生占36。3%,非常喜欢朗读课文的学生占33。0%,表明学生还是很喜欢朗读语文课文的。这可能是由于语文课文的可读性比较强,大多是文学作品,而且其中有很多名家名篇,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其内容的感染力也是比较强的。但表现在课堂上,喜欢主动举手给大家朗读课文的学生占18。7%,非常喜欢主动给大家朗读的占26。4%。说明学生还是不愿意主动表现自己,而更习惯于通过老师的提问,然后做出很好的表现,从而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同时,学生很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数据表明,这样的学生占34。1%,非常希望得到称赞的占35。2%,说明学生在朗读方面有强烈的愿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另外有占24。2%的学生认为朗读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有46。2%的学生认为朗读语文课文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表明他们对于朗读语文课文的兴趣还是颇高的,并且有35。2%的学生认为大家朗读得都很好,认为大家朗读得都非常好的占25。3%,学生普遍对他人的朗读能力还是予以肯定的。这说明虽然他们还是小学生,但对于他人还是能够给予客观评价的。
2。在外在表现上,早读课老师不在时,能主动朗读课文的学生占15。4%,能完全确定自觉朗读的学生占16。5%,说明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是差一些,这可能与他们的年龄还小有关,不能自觉自动地读课文,还是想干一些更有意思的事。如课下时间有时也会读课文的学生占14。3%,能确定有时会在课下读课文的学生占9。9%,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解释了学生朗读水平为什么不高,缺少练习,是其主要的原因之一。
(三)学生在朗读改进方面的表现
学生在朗读改进方面的表现我认为很重要,因为通过调查表明,学生的朗读水平还有待提高,改进朗读是提高朗读水平的重要方面,所以从对待改进意见的态度和能付诸行动去改进两个方面进行调查,设计了六个问题。
1。在对待改进意见的态度方面,能采纳老师改进意见的学生占27。5%,能很好地接受老师的改进意见的学生占40。4%,有时会接受的占24。2%,可以充分地说明学生还是能够接受老师的改进意见的,一方面认为老师说的对,老师有一些权威性在里面,另一方面还是愿意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的。当同学之间提出改进建议能够慎重考虑的学生占26。4%,愿意慎重考虑的学生占31。9%,有时会考虑的占31。9%。对于同学之间建议的接受程度比对于老师的建议的接受程度要差一些,原因可能就是对于老师的信任度更高一些,但后一个数据表明学生有时还是会重视同学的改进意见的。另外能给别人一些改进意见的学生占19。8%,确定能给同学一些改进意见的学生占19。8%,有时会给同学一些改进意见的学生占35。2%,这可能存在学生自己本身的一些原因,可能认为自己的朗读水平不高,所以给别人提意见的学生自然就少了,但有时还是愿意给别人提一些意见,帮助他人提高的。
2。在付诸行动改进方面,能根据老师的改进意见在朗读方面改进的学生占36。3%,能确定会改进的学生占28。6%,也许会改进的学生占25。3%,表明学生还是愿意接受老师意见并且付诸行动改进的。对于同学的正确的改进意见26。4%的学生会按照意见改进,有时会听从同学意见改进的占18。6%,看来学生还是比较信任老师提出的改进意见,这也可以说明为什么同学之间提意见会很少。还有从老师的角度,读完课文后能得到老师改进意见的学生占38。5%,经常能得到老师改进意见的学生占24。2%,有时会得到的占25。3%。说明老师还是能够认真对待朗读教学的,能够注意给学生提一些意见,但为什么学生的朗读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基于以上调查结果分析可能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二、调查结果总述及成因分析
1。学生的朗读水平有待提高
通过调查表明学生目前并没有完全达到或大多数学生没有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五年级小学生所要求的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朗读是一项复杂的语言艺术,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要求基础知识扎实,语言表达能力强。而这两方面,一是需要语文知识的积累储备,二是需要一定的朗读技巧的指导和练习。通过调查显示,学生读错字的情况还是很普遍,说明基础知识还是不十分扎实,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朗读水平的提高。另外练习少也是一个原因,课下学生很少练习朗读,这就使学生很难读得流利、有感情。从客观原因上来看,课上由于班额的限制不可能很多同学得到朗读课文的机会,加上大多数学生是不愿主动举手要求朗读的,更希望老师点名,所以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但是当被点名叫到给同学们朗读,学生还是很希望读得好的,并希望老师给一些评价,但大多数老师更多地给予表扬,没有更多地在朗读技巧方面给予指导,而且课堂上更多地侧重阅读教学,不太重视朗读教学,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这些原因综合起来使得学生的朗读水平不是很高。
2。学生的朗读兴趣浓厚,并愿意提高朗读水平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很喜欢朗读语文课文,可能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因。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比其他学科教材内容更有可读性,有时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教材发下来首先把语文书翻开,读一下自己喜欢的课文。因为课文中有一些课文是故事或童话,这是小学生比较愿意看的,很吸引他们去阅读,所以学生读的兴趣很浓厚,而其他学科就没有这个特点。另外学生喜欢积极参与一些事情,在课堂上朗读,内心深处还是愿意的,除非当受到伤害的时候,所以老师要多给予称赞,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还是很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的,并且在老师和同学给一些意见的时候会接受并改进,可能希望下次被叫到的时候表现得更好,得到老师的称赞和同学的肯定。因此建议老师能够在朗读教学方面多给学生称赞和指导,并要求学生在课下多做一些练习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五年级调查报告 篇2
最近,我发现学校门前的小摊档很多,怎么赶也赶不走。我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学校门前的小摊子这么多呢?
调查
我利用放学的时间,观察了各个小摊档,观察发现,学校门前不到100米的路段共有6。7个小摊档。卖着各种各样物品。玩具。食品。饰品等等。而且价格便宜。多不到5元 少至5角
此外,我还问了同学,做了调查记录了同学购买的原因,时间等。
分析
经过我调查发现,这些小摊档的主要顾客的都是学生,因而摊主进驻摆摊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上学时和放学时。
在我问同学后才发现,这些小摊档都有赊账的购物方式,主要是面向哪些但又很想买东西但又没钱的学生。他们一般会记录,每次购买的物价和价钱,等待学生有钱的时候,一次清算付账。
结论
学校门前的摊子越来越多的原因主要有:
1。学生的自按能力差,用钱没有计划,没有节制。
2。小摊站在门前摆卖,不用交纳任何租金或管理费用,小摊位的利润高
3。由于我们的校道不是交通要道,街巷也多,造成警察。城管等人的清理不便,监督漏洞。
其实,在调查中,我发现导到导致小摊档多起来的原因是因为学生的零用钱越来越多,家长对孩子的零用钱没有控制。
建议
学校。家长。警察或城管部门要联合起来,一方面要加强监督,坚决不让小摊档出现在学校门口。另一方面,对学生的零用钱使用情况。学生不再买小摊档的东西。小摊档也会自动在校门前消失
五年级调查报告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放学了,学校门口的小卖部里挤满了人,他们有的人买零食,有的人买玩具,有的人买文具。而且有很多高年级同学一带就带几十元钱。
他们的零花钱用来做什么?他们的零花钱是父母给的还是自己挣的?到底应不应该给零花钱?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决定来问问我身边熟悉的高年级同学。
二、调查的结果
我一共调查了十六个人,并对以上情况作了分析。
1、其中有七个人买零食,四个人买玩具,五个人买文具。
2、大多数的零花钱都是家长给的。
3、大多数同学每天零花钱都控制在1元~2元之间,但也有同学每天都花十几元。
4、有的没有零花钱。
三、建议
1、大家应该多把零花钱花在买文具上或攒起来。因为,买零食既浪费钱,吃了以后又对身体不好。
2、大家可以自己挣钱,比如在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事,在街上卖一些小玩意等,体会一下自己挣钱的乐趣。
3、对于零花钱的控制,我们要合理运用,不能花太多。
4、对于没有零花钱的同学,家长可以合理地给一点,也可以自己去挣。
最后希望大家可以自己挣钱并合理地利用自己的零花钱。
五年级调查报告 篇4
一、问题的提出
我们班有好几个近视学生,他们戴着眼镜,我对他们作一次调查
二、调查方法
采访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姓名、近视等级、近视原因,李雪近视的很严重,是后天性近视,刘着臣近视的轻一点,是玩电脑玩了的,何文龙有点近视,看书靠得太近,将磊严重近视,玩电脑玩了的……
四、结论
这些同学有的是先天性的,有的是玩电脑多了,看电视躺着看,还有的是看书时靠得太近。他们都不注意眼睛,长大了这会成为最大的缺点。
我得帮帮他们,让他们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让他们少玩电脑,少看电视,看书不要靠得太近,还要多看绿色植物。
五年级调查报告 篇5
千年生态系统
过去50年,人口急剧增长,对生态资源采取了过度开发和使用的方式。1945年以来将土地变为耕地的面积几乎等于18世纪和19世纪的总和。1985年以后,复合氮肥的使用更加剧了土壤环境的恶化。报告说,地球上10%到30%的珍稀野生动物已濒临灭绝。
人类活动已给地球上60%的草地、森林、农耕地、河流和湖泊带来了消极影响。造成近几十年中,疾病、洪水和火灾的发生也更为频繁,一些病毒就会泛滥,还会出现一些新型病毒,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不断上升。比如登封近年来过度开采地下矿藏,不仅破坏基本农田,还对市民基本生活用水造成影响,虽然现在政府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植树造林,但是市里缺水现象依然得不到缓解。我们家住五楼感受最深,这个暑假楼上楼下提水可把我害惨了。据科学家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球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气候变暖危险临界
据专家的预测在10年或更短时间内,持续升高的全球气温就会到达临界点,这将引起大范围的旱灾、农作物歉收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全球生态灾难的降临已经进入倒计时!这种预测是一枚正在嘀嗒作响的生态定时炸弹。在指出人类面临生态灾难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诸多建设性的环境改善举措。呼吁人类要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随处可见的人为垃圾
在繁华的购物中心烟头、垃圾、吐痰痕迹随处可见,先暂且不说恶心和影响市容,乱扔垃圾,随地吐痰对身体也是有害的!乱扔垃圾:垃圾中会有很多已腐烂物品,腐烂时,它就会带来一系列病毒,是很多传染病的传染途径。痰的威力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这小东西把人体的所有病菌融为一体,通过空气传染到人体中,危害极大。在此我呼吁广大市民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请管住手,请管住口,还有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也很大,也应该重视。
以上是我调查的三个目前比较严重的问题,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