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社会活动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腊八节社会活动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腊八节社会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品尝腊八粥,知道腊八粥是甜甜的,真好吃。
2、初步了解腊八粥里有什么,分清豆类和米类。
活动准备:
1、腊八粥,各种常见的豆类和米类。
2、勺、夹子、不同大小的容器。
活动过程:
1、腊八粥里的.秘密
——幼儿品尝腊八粥,看看嘴里都吃到些什么?猜猜会是什么东西呢?(初步感知它的味道)
——看看腊八粥,尝试去发现里面有些什么?(可以从颜色、形状、味道上去分析)
——小结:原来腊八粥里有那么多的东西(有各种各样的豆类、不同颜色的米类,还有像花生一样的果仁)。
2、豆宝宝、米宝宝来分家
——幼儿分豆宝宝和米宝宝(每桌一筐混和着米和豆各一种的教具,让幼儿用小勺或夹子将豆和米分开来,并将豆和米放入不同开口大小的容器中)
——展示幼儿分的结果:
A、看看这些豆宝宝你认识吗?你知道它的名字吗?(出示常见的豆类,鼓励幼儿从颜色、大小、形状进行区分,并知道它们的名字)
B、豆宝宝有名字,米宝宝也有不同的名字,大家来看一看:看看这些米宝宝都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会有什么好听的名字呢?(用显示屏观察比较,初步知道大米、糯米和血糯米)
——将米宝宝和豆宝宝送到厨房间,让营养员阿姨做腊八粥。
腊八节社会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腊八节的含义,知道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2.了解了“腊八节”的由来。
3.参加区域活动。
浓情腊八粥,巧手贺新年
腊八节,俗称“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认拾八节
了解了“腊八节”的由
活动来源:
每年的腊月初八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在这个传统的节日里,家家户户在这一天做腊八粥、喝腊八粥。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的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及风俗,我们开展了好吃的腊八粥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一腊八节,初步了解腊入节的来历和习俗。
2.认识腊八粥的材料,能够尝试利用各种粗粮制作腊八粥。
3.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集体过腊八节的快乐。
活动重点:
了解腊入节的来历和习俗。
活动难点:
认识腊八粥的材料。
活动准备:
1.腊八节的由来视频(后附)
2.歌曲《腊八节》、课件《腊八粥》(后附)
3.腊八粥制作材料(实物):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成品腊八粥,电饭煲。
4.请两位家长助教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腊八节,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1.听一听:师幼共同欣赏歌曲《腊八节》,感受过节的快乐气氛。
2.说一说:幼儿相互交谈自己对腊八节的了解。
师:刚才我们听了一首好听的歌曲里面说到了腊八,你们知道腊八是什么节日吗?
师小结: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就是我国的传节日叫做腊八节。从古时候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民间大都流行喝腊八粥。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许多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3.看一看:教师播放视频,幼儿观看视频,了解腊八节的由来与习俗。
二、进一步感知腊八粥
1.听一听:幼儿倾听绘本故事,请家长助教讲述绘本《香香甜甜腊八粥》。
提问:制作腊八粥都需要哪些材料?
幼儿根据自己的原有经验,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并请个别幼儿简单介绍腊八粥的食料。(红枣、红豆、绿豆、桂圆……
师小结:腊八粥里面会有8样不同的食材。
2.看一看,摸一摸:教师展示实物材料,幼儿从视觉、触觉上来认识这些材料。
3.讲一讲:自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食材,向同伴介绍腊八粥所需的材料。
三、制作腊八粥
1.想一想:幼儿与同伴共同研究制作腊八粥的步骤。
2.做一做:请家长助教带领幼儿共同制作腊八粥。
四、延伸活动
1.在欢快的《腊八粥》音乐中,品尝腊八粥,谈谈自己的感受。
2.科学区: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粗粮实物,放在科学区,观察认识了解其营养价值。
3.图书区:收集腊八节饮食习俗的图片和古诗图片,幼儿大胆讲述。
4.美工区:用橡皮泥制作腊八粥,并绘画《快乐的腊八节》。
腊八节社会活动教案 篇3
教育目标:
1、了解腊八节的来历,了解民俗腊八节的常识。
2、认识腊八粥的材料,学习制作腊八粥,提高幼儿的生活能力。
4、愿意与同伴合作,体验劳动的快乐。
5、激发幼儿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老人的尊重的理解。
6、学念儿歌:腊八粥,感受过节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幼儿认识制作材料,以愉快的心情制作腊八粥
教学准备:
1、准备课件《腊八粥》
2、腊八粥制作材料(实物):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成品腊八粥。
3、腊八粥制作工具:电饭煲或者普通锅、火、水等等
4、识字卡片:米、腊八节、枣、红糖、豆、莲子、花生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激发兴趣
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过腊八节,让幼儿了解腊八节的由来。
二、认识腊八粥的制作材料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材料,解说腊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红枣、红小豆、绿小豆、莲子、花生米、红糖等很多种材料熬成的。
2、展示实物材料,让幼儿从视觉、触觉认识这几种材料。
3、分组合成材料。每组一份材料,互相看看是否合适。
三、我做腊八粥
1、认识电饭煲,清洗材料,学习使用电饭煲。
2、引导讨论制作腊八粥的方法,熬制腊八粥。
3、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成品粥。让幼儿了解腊八粥的多样性。
四、品尝腊八粥
1、观看课件《腊八粥》中的——品尝腊八粥,让孩子们说说课件里的小朋友们们在做什么?他们高兴吗?为什么?你们做的腊八粥分给谁一起品尝?(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还有小朋友们),培养幼儿对老人的尊敬和关心。
2、学念儿歌:腊八粥
腊八节社会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品尝腊八粥,知道腊八粥是甜甜的,真好吃。
2、初步了解腊八粥里有什么,分清豆类和米类。
活动准备:
1、腊八粥,各种常见的豆类和米类。
2、勺、夹子、不同大小的容器。
活动过程:
1、腊八粥里的秘密
——幼儿品尝腊八粥,看看嘴里都吃到些什么?猜猜会是什么东西呢?(初步感知它的味道)
——看看腊八粥,尝试去发现里面有些什么?(可以从颜色、形状、味道上去分析)
——小结:原来腊八粥里有那么多的东西(有各种各样的豆类、不同颜色的米类,还有像花生一样的果仁)。
2、豆宝宝、米宝宝来分家
——幼儿分豆宝宝和米宝宝(每桌一筐混和着米和豆各一种的`教具,让幼儿用小勺或夹子将豆和米分开来,并将豆和米放入不同开口大小的容器中)
——展示幼儿分的结果:
A、看看这些豆宝宝你认识吗?你知道它的名字吗?(出示常见的豆类,鼓励幼儿从颜色、大小、形状进行区分,并知道它们的名字)
B、豆宝宝有名字,米宝宝也有不同的名字,大家来看一看:看看这些米宝宝都是什么形状的?什么颜色的?会有什么好听的名字呢?(用显示屏观察比较,初步知道大米、糯米和血糯米)
——将米宝宝和豆宝宝送到厨房间,让营养员阿姨做腊八粥。
腊八节社会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对腊八节感到好奇,乐于参加分享腊八粥和感恩惜物义卖会的活动。
简单了解腊八节的来历,知道腊八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知道腊八节要吃腊八粥,了解腊八粥所包含的食材。
与家人一起为义卖活动做准备,学会布置自已的义卖摊位。
能主动积极地参与义卖活动,并尝试解决义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愿意将自己在义卖活动中通过努力获得的收人贡献出去,帮助更需要的人。
活动准备
(一)活动时间
农历十二月初八下午。
(二)活动地点
1.制作并分享腊八粥
各班教室。
2.感恩惜物义卖会
幼儿园户外操场、廊道及班级.
(三)参与对象
1.分享腊八粥
全体小朋友、各班的家长志愿者。
2.感恩惜物义卖会
全体幼儿,教师及家长.
(四)活动准备
1.环境场地准备
在幼儿园大门口悬挂红灯笼,,在廊道里张贴幼儿平时的剪纸作品或其他美术创意作品,营造出“过了腊八就是年”的节日气氛。
2.活动材料准备
(1)煮腊八粥所需食材,如红枣,花生,精米,红豆,芝麻、黑米,银耳,莲子、薏米、大米、小米、桂圆干等。
(2)义卖活动中需要桌子若干,主席台一个,捐赠箱一个.
3.知识经验准备
(1)认识人民币的常见面值,会简单的货币换算。
(2)有购物的经验,知道简单的卖场推销语言。
4.家长配合准备
(1)提前发放“邀请函”和“家长须知”,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提醒家长在安全、着装、流程及规则上的配合事宜。【详见附件】
(2)以图片的形式引导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自己的义卖摊位招牌。
招牌制作建议一:用幼儿的名字作为摊位名称,如“宝宝杂货铺”,招牌尺寸建议在100 cm x200 cm以内,制作好后粘贴在KT板上,最后用透明胶将招牌粘贴在小椅子或桌子上,以吸引他人注意。
招牌制作建议二:准备一张A3大白纸,然后用彩色马克笔在上面用POP字体书写店名和商品介绍,招牌做完后将其衬在一个衣架上,以方便展示。
(3)提醒幼儿和家长准备一些面值为1元、5元和10元的零钱,用于义卖现场的交易活动。
(4)提醒家长和幼儿整理家中的闲置物品,如书籍、衣物、玩具、装饰品等,并提前为这些物品定好售价,贴上价格标签,如1件衣服10元、1本旧书1元、1件玩具5元等。
活动流程
活动一:制作和分享腊八粥
1.认物熬粥
(1)活动材料:
电饭煲(根据班级人数来确定电饭煲的数量),分装有各种食材的透明玻璃碗,腊八粥所需食材,一个操作台。
(2)活动流程:
【1】活动导入
教师引导语:孩子们,今天是腊八节,我们要做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你们吃过腊八粥吗?你们知道做腊八粥需要哪些食材吗?你们认识哪些做腊八粥的食材呢?(师生互动)
【2】介绍腊八粥所需食材
请教师或有经验的家长介绍制作腊八粥的食材,如红枣,花生,糯米,红豆、芝麻、黑米、银耳、莲子、薏慧米、桂圆干、核桃仁、葡萄干等。
【3】食堂阿姨示范并讲解熬粥步骤
第一步,将食材放入锅里(冰糖先不放),加人适量纯净水;
第二步,盖上锅盖后按下煮粥的旋钮;
第三步,熬制40分钟左右后打开锅盖进行搅拌,以防止粘锅(可根据粥的黏稠程度适当加水);
第四步,加入适量冰糖;
第五步继续熬制20分钟左右即可。
【4】熬粥过程中的互动游戏
教师引导词:亲爱的孩子们,腊八粥已经煮上了,但还需要将近一个小时才能煮好,在这段煮粥的时间里,让我们来和腊八粥大家族的米和豆子们一起做游戏吧!
游戏一:找出指定的食材。
将食材展示在前面的桌子上,老师边拍手打节奏边问:“奶奶要煮腊八粥,红豆红豆在哪里?”请幼儿同样用拍手打节奏的方式回答:“奶奶奶奶别着急,红豆红豆在那里.”幼儿说到“那里”的时候要用手指出红豆来。
游戏二:蒙着眼睛猜豆子。
请一名幼儿走到场地中央,教师将该名幼儿的眼睛蒙上,然后选一种食材请该幼儿通过闻一闻、摸一摸等方式猜出食材的名字。待幼儿熟悉规则后,可以请幼儿两两组队玩猜豆子的游戏。
游戏三:花生花生在哪头。
请教师左手捏拳代表公鸡头,右手捏拳代表母鸡头,并偷偷将一粒熟花生米藏在某一个拳头里,然后念儿歌:“公鸡头,母鸡头,花生花生在哪头?”请幼儿猜花生藏在哪个拳头里,幼儿若猜错了就继续猜,猜中了就可以吃掉这粒花生米。
游戏四:猜谜游戏。
请教师准备与腊八食材相关的谜语,请幼儿和家长猜谜语。【详见附件】
2.腊八粥分享
(1)引导幼儿观察腊八粥的形态和颜色。
教师提问:孩子们,闻一闻,熬好的腊八粥香不香?看一看,腊八粥是什么颜色的,什么样子的?
教师与幼儿互动后小结:腊八粥变得黏黏的、稠稠的,颜色也交红了,这是因为糯米、薏米、黑米有粘黏的特性,而红豆、黑米会把粥的颜色变红。
(2)学会感恩。
教师和家长志愿者一起盛出腊八粥,请幼儿分享腊八粥,并提醒幼儿对熬粥的老师说“谢谢”。(教师注意提醒幼儿将腊八粥放凉一些再吃)
(3)分享腊八粥,了解腊八的知识。
(4)餐后清理。
请家长、幼儿,教师一起清理教室,保持教室环境干净卫生。
活动二:感恩惜物义卖会
1.义卖布场
(1)义卖地点:
幼儿园户外操场、廊道及班级内。
(2)布场建议:
【1】幼儿园提前按年级组划分义卖区域,家长和幼儿一起将桌子或地垫按长条形摆放在操场或廊道等地方,并在指定位置设置自己的摊位。
【2】为了进行义卖后的捐赠活动,教师还需在场地的前方布置一个主席台,并在主席台上摆放一个捐赠箱。
【3】播放喜庆热闹的背景音乐,如民族音乐《喜洋洋》《步步高》《花好月圆》等。
2.义卖互动
(1)活动开场
主持人:亲爱的孩子们、家长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就到岁末了!腊八已至,祝大家吉祥如意,团圆和睦!腊八节是家人团聚、整理旧物、迎接新年的日子,是感恩怀德、分享快乐的日子。在这一天,我们除了和家人分享腊八粥,还会和家人一起开展爱心义卖活动,将义卖所得款项捐赠给xx 基金会,将自己的爱心献给需要帮助的人。现在我宣布,“感恩惜物义卖会”正式开始! 让我们一起奉献自己的爱心,传递人间的温情吧!
(2)全场自由互动,各工作人员组织和指导活动
【1】各班班主任组织和协调各班家长和幼儿在指定位置摆好自己的摊位,架起招牌,并确保每个家庭都有摊位。
【2】班级老师提醒各位家长不要急于引导幼儿买东西,而是引导幼儿先将自己准备的物品在摊位处摆放整齐,并定好每件物品的'售价。
【3】家长先帮忙守摊,让幼儿观察了解他人的义卖物品,发现并确定自己想要的物品。
【4】请家长不要随意干预幼儿的交易行为,让幼儿自己解决义卖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5】主持人走人现场进行采访,并对热门商品进行推荐。例如:“这里是中班组的卖场,有一家非常棒的绘本小摊,欢迎大家来选购!”或者对最高成交额进行播报,例如:“刚才有一个芭比娃娃以20元的价格卖出去了!恭喜交易成功!”主持人需要活跃卖场气氛。
【6】工作人员做好全场巡视,及时帮助家庭解决问题,提醒幼儿不随意乱扔垃圾,保管好自已的钱财,并通过采访的方式帮助幼儿巩固知识点,尤其是中、大班的幼儿,如:“你买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你卖出了多少件商品?一共挣了多少钱?”或者“有没有买不起的商品?如果想要买下来你准备怎么办?”
3.公开捐赠、清理场地
(1)义卖活动结束,盘点物品,清点现金。
准时响起结束音乐,请幼儿在工作人员的提示下,盘点义卖所得钱款并自愿捐出。
主持人:亲爱的孩子们和家长朋友们,义卖活动即将结束,相信大家都收获满满!现在请所有的家庭盘点剩余物品,清点现金,并将义卖挣得的现金自愿投放到主席台前的捐赠箱中。
捐完款后,请大家在原地稍作休息,10分钟后,我们将开始捐赠公开仪式。
(2)捐赠公开仪式。
【1】工作人员配合义卖公证员现场清点并公布捐款数额,并将捐款数额报给主持人。
主持人:今天我们全体师生和家长共募集善款 xx元!感谢所有的孩子们、家长朋友们和老师们!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现场每一位的付出!
【2】义卖公证员向全体师生,家长说明善款去向和后期反馈事宜。
(3)整理清场。
家长和幼儿按照小班、中班、大班的离场顺序有序离场,待所有家长和幼儿离场后,全体员工共同清理现场。
主持人:美好腊八节,义卖献爱心。腊八节的甜蜜分享活动即将结束,让我们共同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也将自己的爱与温暖分享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们!接下来,首先请小班组的家庭离场,然后请中班和大班的家庭依次离场,离场时请大家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带走残留的垃圾。
并请各班的爸爸志愿者帮助老师把户外场地上的桌子搬回班级教室,谢谢你们的支持!最后,祝福所有的家庭腊八节快乐、阖家欢乐,幸福安康!
腊八节社会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了解腊八节的来历,了解腊八粥的起源与意义。
尝试制作腊八粥,体验制作腊八粥的乐趣。
感受腊八节的文化氛围,萌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活动准备:
收集腊八节、腊八粥的相关资料。
腊八粥的材料:大米、糯米、红枣、桂圆、绿豆、黄豆、薏米、冰糖等。
制作腊八粥的厨具:锅、勺子、碗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了解腊八节的起源和意义。
教师介绍腊八节的由来,让幼儿了解腊八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腊八节的意义,让幼儿认识到腊八节是一个感恩、敬老、祈福的节日,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2、引导幼儿了解腊八粥的制作方法和材料。
教师出示腊八粥的材料,让幼儿认识这些材料的`名称和特点。
教师演示制作腊八粥的过程,让幼儿了解制作方法和步骤。
3、组织幼儿制作腊八粥。
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根据教师的提示和演示,自己动手制作腊八粥。
教师提醒幼儿注意安全,避免烫伤等意外事故。
4、品尝腊八粥,分享感受。
教师组织幼儿一起品尝自己制作的腊八粥,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劳动成果。
教师引导幼儿分享制作腊八粥的感受和体验,增强幼儿的交流和互动。
5、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活动内容,强调腊八节的意义和文化价值。
教师鼓励幼儿继续关注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腊八节社会活动教案 篇7
一、活动目的
如今,随着生活条件改善,工作节奏加快,年轻一辈的家长们已很少会记得过腊八节,煮腊八粥,感受传统节日,通过听听、说说、吃吃、看看过一个热热闹闹的腊八节。
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而我们的孩子对这些习俗和节日不甚了解。所以我们生成“腊八节”这一节日主题课程,让孩子从多方面了解腊八节的习俗和饮食习惯,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学会关爱需要帮助的人们,在寒冷的冬天,感受节日带来的温暖和快乐。
二、教育目标
1.知道腊八节的时间、来历和风俗习惯,感受传统民俗节日的气氛。
2.了解认识各种粗粮的名称,感知它们的`外形和营养价值。
3.能积极主动的参与主题活动的环境布置和材料收集。
4.积极主动的关爱身边人,与家庭成员共同分享腊八粥。
三、领域目标
健康:认识各种常见粗粮,知道人体需要吸收不同的食物营养,了解一些食物搭配的相关知识
语言:乐意主动地欣赏诗歌体裁的作品,能在集体面前大胆的讲话,态度自然,声音响亮。
科学:对周围的事物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孩子节约粮食的意识。
艺术:在美术活动中自由自在的表达,引导幼儿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感受不同音乐形式的演唱风格,对音乐活动产生学习的兴趣。
社会:体验人与人相互交流、合作、沟通、关爱的重要和快乐,乐于与人交流。
四、参考课程
健康《多吃粗粮身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