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上网的调查报告
文学网整理的学生上网的调查报告(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学生上网的调查报告 篇1
寒假里的一天,我坐在电脑前,快速地浏览着网页上的信息。突然,“当今的网络带给少年儿童的危害甚大”这几个大字映入我的眼帘。于是我想:当今的网络到底对我们的危害有多大呢?少年儿童对网络的看法又如何呢?不如我来做个调查吧!
说干就干,我设计好了调查表,里面的.问题涉及到了上网时间、上网内容等等。接着,我拿上调查表和笔,去调查了!本次调查的地点是在新华书店,调查的对象是2~6年级的小学生。经过两小时的奋斗,调查结果出来了。在这次调查中,我一共调查了11名女生,9名男生。根据统计显示:作业量相对较少的低年级同学竟然比作业多的高年级同学上网的时间少!有一位5年级的同学每天上网的时间竟然要达到4小时以上!而且他上网就是玩游戏,我可真替他担忧呀!
在这次调查中,大部分同学的上网时间都在1~2小时或更少,但上网的内容还是以玩游戏居多,写博客的最少。在这次调查的20人当中,家长们都挺支持自己的孩子上网的。令人欣慰的是,大部分同学都把时间掌握得很好,都知道自己上网该干些什么,玩多少时间。同学们都觉得网络是很完美的,不需要改进。但是,我在这儿要提醒大家,网络上有一些不适合我们的东西,可千万不要去看哦!
我建议同学们要正确、科学地上网,改掉以前那些不良的坏习惯。只有这样,网络才会成为你今后的好帮手!
学生上网的调查报告 篇2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网络是一个充斥着各种知识的百科海洋,手机上网越来越普及,方便我们获取各种知识。现在几乎人手一部手机,几乎每部手机都有上网功能,手机已经成为了继电脑之后的又一个重要的上网平台,特别是各大手机品牌都推出智能手机之后,上网变得更加容易,更加快速。特别是大学生,几乎是掀起了一股智能手机上网的热潮,我们可以用手机在网上查找我们需要资料,还可以利用手机网上交友交流感情,还可以玩网络游戏等等。在各种知识混杂的手机网络世界,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是否有足够的甄别力?是否能在获取有用知识的同时抵制手机网络中的各种诱惑?我们又该怎样正确的使用手机网络这一资源?就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旨在给大学生手机上网找出好的建议,使得手机网络能被更好的利用。
二、我的一些看法
手机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相当于是掌上电脑,能获取几乎电脑可获取的一切资源,包括有用的,有益的,当然也有有害的,对于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是有个极大的诱惑。如果能正确的利用手机网络,必定可以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但是手机网络上的一些负面的如带有暴力、色情的东西,甚至是一些欺骗性的信息,都很可能使我们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对待手机网络上的形形色色的事物,形形色色的人我们必须提高自己的鉴别力和自制力,才能让手机网络真正的便利我们的生活。
三、调查及细节
(一)、调查方式
此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调查表1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份。
(二)、调查对象
由于可用的人力物力有限,此次调查问卷主要集中于郑州轻工业学院东风路校区内,学生分布:大一学生52份,大二学生36份,大三学生12份。
(三)、资料收集方法
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由选择题和简单的阐述题构成。
(四)、资料分析方法
整理出有效的问卷,根据问题的答案,统计出各个观点的分布比例,特别注意阐述题中提出的观点和看法。
四、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多数的被调查者都积极配合,积极的回答了问卷上的问题,并且对大学生手机上网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观点如下:
基本上所有的被调查者都能认识到手机网络的两面性,并且知道要扬长避短,取其所长为我所用,避其短处,不为诱惑所迷。有人写道,手机网络世界和电脑网络世界都是与我们现实的世界是相似的,网络世界不是如天堂般美好,也不会如地狱般阴暗,或者说,手机网络世界就是另一个现实世界,有有阳光照得到的地方,也有阳光照不到的地方,阴暗面在所在所难免,我们不能一味的`认为手机网络世界就是好的或者就是不好的,应该以一种包容的心态接受真实的手机网络世界,才能真正的认识手机网络,也才能充分的发挥出手机上网的真正功能。
超过半数人认为,大学教育不应该是仅仅限于书本和老师,对于即将迈入社会的人来说,更多的了解这个社会是十分必要的,现实的社会尚且不完善,何必太苛刻的要求手机网络世界必须纯净,或者说各个方面充斥的手机网络可以使我们看到真实世界的缩影,通过网络了解一个真实的世界,无论她是否如我们要求的完美,当我们踏实社会时,不至于会使我们手足无措。
调查表明大学生手机上网开始的时间小于一年,一年到三年,三年以上的学生分别占到56%、40%、4%。
调查中每天手机上网时间大概多久这一问题,小于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到三个小时,大于三个小时的比例分别占到12%、60%、28%。
调查中对于如今流行的微信,米聊等交友工具的看法,持支持观点的占到36%,认为无所谓,持中立态度的占到50%,认为不可信,持反对态度的占到14%。
五、调查的结论
手机网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了了不小的负面影响,通过调查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身体损害
手机上网对眼睛的损伤比较大,特别是晚上熄灯之后,照明条件不佳的条件下,会加倍对眼睛的伤害,而且会使睡眠的时间缩短,会使反应迟钝,不利于健康。
(二)、影响学习
调查中很多同学承认在在上课时间用手机上网,特别是自己不太喜欢的课时,会不自觉的用手机上网,在网上漫无目的的逛一逛,非常影响学习。
(三)、有害的思想影响
在手机网络世界中很多信息内容涉及到色情、暴力的情节,很多微信聊天中不乏色情内容,长期处于这种思想的笼罩之中,使人不思进取,精神颓废,甚至会痴迷其中不能自拔。
六、对于手机上网的几点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手机上网负面影响的危害,让每一个人都有地址不良信息的意识。
(二)、建立一个手机上网平台,对网上不良信息进行拦截,优化上网环境。
(三)、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健康的氛围,让学生有更多的课外活动项目,以减少手机上网的时间。
学生上网的调查报告 篇3
一、问题的提出
现在,电脑已经成为了家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正因为这样,所以有些家长正在对孩子们上网有利还是有弊深思熟虑,不过没关系,不管有利,还是有弊,让我们先做一个研究报告来整理整理吧!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的书籍。
2、询问父母、长辈。
3、通过互联网查找有关发面的资料
三、调查资料的整理
信息来源利弊
查阅书籍
有助于开阔学生们的思路和视野。
网上有些不健康的内容会导致青少年误入歧途。
上网查资料
在网上经常举办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材的活动,吸引青少年的积极参与
如果沉迷网络,就会荒废学业,沉迷于网络世界,不能自拔。
询问父母
可以随时查到自己不懂的问题,也可以在网上和同学沟通。
长时间使用电脑对眼睛有害。
四、结论
上网有利也有弊,利在于学习,弊在于沉迷,所以我们要合理安排时间,学
要学得深入,玩要玩得尽兴,注意劳逸结合。最后,让我们高声念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关于小学生上网的研究报告五年级
因为现在网络比较普及,我们学生家里大多都有电脑。而电脑是两面性的,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好的一面是:获得了知识,增长了眼界。坏的`一面是:因为玩游戏上瘾,而弄得学习成绩下降。因此我做了一个关于学生上网的调查报告。
五年级中男生有百分之四十四在网吧上网,百分之三十五在学校电脑房,百分之二十一在其他地方,其中百分之四十在玩儿游戏,百分之五十在聊天,百分之二点七在查资料,还有百分之四点三在干别的事。
通过以上数字说明:上网对小学生来说,弊大于利。我认为每天上网不应该超过三十分钟,只查找一些对学习有帮助的资料或是阅读优秀的文章,来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使自己学习天天向上。
(主要针对金钥匙第六单元作文)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走进了百姓家庭,在满足人们对影视、音乐、网络需求的同时,电脑游戏也在不断满足着广大电脑用户的娱乐需求,而小学生更是被游戏独特的魅力深深的吸引着。为什么电脑游戏对孩子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呢?
学生上网的调查报告 篇4
萍乡实验中学 708 王靖欢
我是二组的队员。我们组的课题为“中学生上网好不好?”。现在有许多中学生迷恋上网,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而有的同学利用上网,学到了很多知识。针对这个课题,我们对中学生上网课题进行研究。为了了解情况,我们曾几次进行讨论,制定了计划,并进行了调查。我们觉得课题重点与难点是“中学生上网到底有利还是有弊?”,决定对这个难点进行深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采访我们发现,上网有利也有弊。其中:
中学生上网的好处
⒈开阔视野
⒉加强对外交流
⒊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
⒋拓展当今中学生受教育的空间
中学生上网的弊端
⒈网络信息的丰富性易对中学生造成“信息污染”。
⒉网络信息传播的任意性容易弱化中学生的道德意识。
⒊网络的虚拟性造成中学生社会化的“不足”。
⒋网络的诱惑性造成中学生“网络上瘾”、“网络孤独”等症状。
我们采访了一位专家,他说:“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对中学生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敬而远之。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学生上互联网的研究,探索新情况,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增强中学生上网的成效。我们要引导和规范相结合,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用‘脑’和上网习惯。通过各种途径告诉中学生网络的虚幻性、信息的庞杂性,对其上网继续指导和适当规范,使其有防范意识,学会区分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的区别,培养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对中学生进行网络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他们的网络信息意识。同时给予适当的关心和爱护,多听听他们到底在想什么。既带好路,又提供‘保护’,在目前网络法规和技术不完善的情况下,这也许是目前家庭和学校解决上网不利影响的较为可行的一条重要途径。”
的确,网络,一个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作为我们中学生,理所应当对其进行追求、探索。这尽管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但它的方便、快捷、灵活等多种优点,拓展了我们的知识面,给予了我们敖游的空间。它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思想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坐在家中即可浏览众多网上图书馆丰富的图书收藏;几秒种内,便可收到相隔万里的来信,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各地各种祥细的、自已想知道的信息;通过各学校开办的.远程教育网了解的知识等等。正由于网络的这些优点,才受到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的青睐。我们还发现,如果将上网用于学习,则利大于弊;如果将上网用于聊天、游戏,则弊大于利。我们应该在上网和学习之间找到平衡。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上网有利的结论:在现在,是信息时代,光抱着书本死啃是没出息的。网上有许多益智的资讯,对中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很有帮助;上网有弊的结论:中学生沉迷网中不能自拔,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学习,还容易受网上不良信息的误导,影响身心健康。
最后,我想说,只有更好地利用电脑,才能使电脑对我们有利而无弊,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好帮手和必不可少的工具。
指导老师:赖艳青
学生上网的调查报告 篇5
调查原因:
因为我们非常喜欢上网,但也经常听到一些大人说,小孩子上网不好,有的同学家里不让上网。我们想知道,跟我们一样大的小学生,有多少人在上网呢?他们上网在干什么呢?他们的父母都是什么样的看法呢?上网到底好不好呢?所以我们做了这个调查。
调查对象和范围:
我们的调查范围是我们学校五年级一班和二班,还有我们网上的博客好友。一共发出了140张调查问卷(给学校同学发出70张,网上发出70张),一共收回52张(学校同学收回43张,网上收回9张)。
在53张收回的问卷中,3人是小学一、二年级(低年级),3人是小学三、四年级(中年级),46人是五年级(高年级),没有六年级的。
其中,男生24人,占46%,女生28人,占54%。
调查内容和结果:
一、上网的比例
上网人数45人,占86.5%,不上网人数7人,占13.5%。
上网的45人中,有35人表示自己喜欢上网,10个表示无所谓。
在不上网的同学中,只有1个是父母不让上网,4个是自己不想上,1个是想上没时间,没有人是因为家里没有电脑的。
二、上网的时间
上网的45人中,上小学之前就开始上网的有12人, 小学一、二年级开始上网的有12人,小学三、四年级开始上网的22人,没有小学五、六年级才开始上网的。
每周上网的次数,20人是1—2次,13人是3—4次,8人是5—6次,4人是7次以上。
每次上网的时间,6人在半小时以内,18人在半小时到1小时,13人在1小时到2小时,8人在2小时以上。
三、上网的内容
这项问题是多项选择,23人选择了查资料,20人选择了网上聊天,43人选择了玩游戏,21人选择了看电影、电视、新闻或其他视频节目,14人选择了看或写博客,4人选择了网上购物,2人选择了收发信件。
四、父母对上网的限制
这是多项选择,有12人的父母不限制孩子上网,34人的父母限制时间,7人的父母限制内容。
五、小学生认为上网的好处
这是多项选择。有41人选择了“好玩,解闷,非常高兴”,21人选择了“增长知识,学习技能”,23人选择了“交朋友, 多交流,了解他人”,8人选择了“在网上看电影省钱,网上购物也省钱”。
六、小学生认为上网的坏处
这也是多项选择,有32人选择了“影响视力”,15人选择了“占用很多时间,影响学习成绩”,5人选择了“上网会多花钱,比如买电脑、上网费,网上买东西也要花钱……”,20人选择了“有些网上有坏内容,也可能交上坏朋友、骗子”,还有3人自己填写了“没有坏处”,2人写“容易上瘾”,1人写“上网容易让电脑中病毒”。
关于上网对视力的影响,在上网的45人当中,18人的视力是5.0(即1.0)或以上,属于正常视力;15人是4.8—5.0(即0.6—1.0),属于弱视;10人是4.5—4.8(即0.3—0.6),属于近视;2人是4.5(即0.3)以下,属于深度近视。
但视力问题是否就是因为上网引起的,还是有别的原因,我们不太清楚。
调查结论: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的结论是:
1、大多数小学生,不分男生、女生,都喜欢上网,并都有机会和条件上网,大多数家长也允许小学生上网。
2、绝大多数上网的小学生,从小学五年级之前,就开始上网了。但很少有小学生每天都上网的,大部分是一周上1—4次之间。每次上网的时间,绝大多数是2小时以下,1小时以下的占了一半以上,很少有连续太长时间上网的。但连续上网时间在1—2小时的比例也不小,我们这是需要改正的,因为连续看电脑1小时以上肯定会影响视力。在被调查的同学中,只有4%的人视力正常,绝大多数是弱视或近视,还有少数是深度近视,这是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我们建议:
(1)上网时用闹钟设置时间,就像上课一样,45分钟或更短的时间休息一次,一定不要超过1小时。休息时望远、做眼保健操或有利于缓解眼睛疲劳的游戏,比如扔沙包。
(2)调整好电脑屏幕的亮度,不要太亮或太暗,周围环境的光线也要柔和。
(3)电脑摆放的位置要使屏幕与眼睛水平或略低,最好是视线向下30度,这样可以缓解颈部的紧张,并使眼球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为最小,有助于保护视力。屏幕与眼睛的距离不能太近,要在60—70厘米以上,大约就是我们伸直了手臂也够不到的位置。
(4)如果眼睛有干涩、发红、怕光、视力减退,头疼等症状,就要停止上网,等状况消失了再上。如果状况持续,就要去看眼科医生。
3、小学生上网主要是为了玩游戏,查资料、聊天、看节目的比例也很高。用于通讯联系的很少。我们觉得需要引导小学生少玩游戏,多用上网的时间增广见闻,学习知识。我们建议:
(1)小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聊天。建议大家和同学、老师加网络好友,不要随便加陌生人。大家彼此熟悉,共同语言会更多,聊起来更愉快,既可以增进同学、老师间的交流,也可以防止加上网络坏人,受到坏的`影响。
(2)建立班级空间或博客,老师或者选出同学轮流做管理员,大家可以在上面发表自己的见闻、想法和信息,交流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发表作文,发起讨论,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现象,分享各自的网络资源,等等,这比起其他普通的网络空间或社区,对小学生的针对性更强,也更安全。自己做自己网络社区的主人,大家一定很感兴趣。
(3)个人博客也是很好的交流形式,可以代替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跟别人分享。我们自己就有博客,非常有趣。
4、大部分父母对孩子上网是关心的,不是什么都不管,但限制时间的比较多,限制内容的比较少。我们觉得对上网的时间,是一定应该限制的,对上网的内容,家长也应该适当地引导。我们建议,家长见多识广,可以给我们推荐一些有益的网站。
5、大多数小学生上网是为了好玩,也有很多是为了交朋友,学知识。我们觉得这些主要的目的都是好的。小学生对上网的坏处也有基本正确的认识,大多数人知道上网会影响视力,也知道要防范坏内容、坏朋友,也知道上网之间太多会影响学习。我们觉得现在的小学生都是很聪明的,他们能有正确的认识和观念。只要老师和家长多多引导,同学们之间也互相提醒,加强交流和监督,是可以发挥上网的优势,避免上网的害处的。
学生上网的调查报告 篇6
在现代资讯发达的时代,网络在人们的生活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中学生肯在网上学习是一件好事,因为网上的确有许多许多有用的知识等待我们去学习,查资料,听音乐,看电影,这是善用网络的一个方面,我们应该对此鼓励和支持。
调查主题:中学生上网情况
调查人员:xxx
调查时间:20xx年1月-20xx年2月
一、课题背景
随着电脑的普及风暴,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时尚,走进了千家万户。网络世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青少年已成为网民中的很大一部分。但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平添了许多烦恼。我们今天的研究课题是-中学生上网情况。
二、研究目的
通过对中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探究中学生的上网情况,分析网络的利与弊,告诉青少年应如何对待网络,让网络这把双仞剑更多地成为学生的好帮手,让祖国的新一代茁壮成长。
三、研究过程
一、确定研究目的:提出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和网络查找来了解有关青少年的一些信息。
二、整理数据:把调查的数据分析并整理,然后一一删减。
三、具体分析:整合数据,写成论文
四、调查方法
1.网上搜集、查询
2.查阅报刊、杂志
3.问卷调查、实地调查
五、研究成果报告
改革的春风催人欲醉,时代在进步,经济在发展。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互联网已走进了千家万户。网络已经成为包括中学生在内的民众获取相关信息,进行信息沟通的必然选择。互联网,好比浩瀚的信息、知识和娱乐的数字化迷宫,对求知欲强烈的青少年有着强烈的吸引力。网络,简单的来说,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
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而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网络协议、信息交换方式及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可称为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青少年学生获取各种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也摆在我们面前:即由互联网这把双刃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让部分青少年沉迷其中,无法自拔。而如今,网络犯罪在21世纪的案例中占了重大比例,可见,网络不仅可以让我们受益无穷,也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危害。
根据网络调查,我们了解到中学生是电脑网民中占比例最多的一大部分。而且,中学生犯罪的比例也随之增多,所产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在所产生的问题中,大多是由网络引起的。在近几年中,网络所引起的犯罪的速度也是变的比以前快。可见,网络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并不是骇人听闻。这应该引起大家对网络问题的关注。因为网络早在人们的生活中成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一、青少年的上网地点:48.5%的青少年在家上网;31.5%的青少年在朋友家或亲戚家上网;11.2%在网吧或电子游戏厅上网;在学校上网占8.8%
二、青少年的上网目的:玩游戏占48%;聊天的占24%;查资料占16%;其他占12%
三、青少年上网时间和对上网时间的满意度: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212分钟左右,如果平均到每日,约30分钟左右。37.0%的用户认为自己上网时间正好,认为上网时间比较多还能满足的用户占12.0%,认为上网时间太多了的仅为0.7%。31.7%的用户认为上网时间比较少;,18.5%的青少年用户认为上网时间太少了。-以上数据由互联网提供
互联网的正面影响:网络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而且网上的东西丰富多彩,对我们中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而且所查的内容很广泛,让我们有“足不出户,始于足下”的感觉,能让我们了解更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不到的东西,让我们的知识更加丰富。互联网为我们学生提供了学习和求知的平台;互联网为我们青少年获得各种信息提供了新渠道,满足了我们的需求;通过上网,可以培养他们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互联网有助于青少年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因为在当今社会中,计算机技术是现代人必须掌握的五项技能之一。
互联网的负面影响: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有关专家调查,网上信息47%与色情有关,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网上无意中接触到黄色信息。还有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也在网上发布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蛊惑青少年。这种信息垃圾将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污染青少年心灵,误导青少年行为。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一方面,少数青少年浏览黄色和非法网站,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增多,例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通过银行和信用卡盗窃、诈骗等。这些犯罪主体以青少年为主,大多数动机单纯,有的甚至是为了“好玩”、“过瘾”和“显示才华”。另外,有关网络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给青少年违法犯罪以可乘之机。
防治网络弊端的建议:
1.坚决抵制不健康网站,不浏览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网站。
2.控制上网时间,适度上网。
3.加大宣传力度,让网络的利处得以发扬。
4.明确上网目的,不沉迷网络游戏。
总结:网络社会已经悄然而至,我们既不能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和对中学生发展的巨大正面作用,而忽视它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也不能因为它的负面作用而敬而远之。我们应该加强对中学生上互联网的研究,探索新情况,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增强中学生上网的成效。我们要引导和规范相结合,使中学生养成良好的用脑和上网习惯。通过各种途径告诉中学生网络的虚幻性、信息的庞杂性,对其上网继续指导和适当规范,使其有防范意识,学会区分现实生活和网络世界的区别,培养他们的网络道德意识。对中学生进行网络知识的普及教育,增强他们的网络信息意识。同时给予适当的关心和爱护,多听听他们到底在想什么。既带好路,又提供方向,在目前网络法规和技术不完善的情况下,这也许是目前家庭和学校解决上网不利影响的较为可行的一条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