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我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

2025/09/23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我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我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 篇1

主题目标:

1.知道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

2.充分感受到动物的可爱,激发学生喜欢动物的情感,愿意和动物交朋友。

3.明确认识如何与动物相处,能够善待动物,知道戏弄、虐待动物的行为是错误的。

课前准备:

1.小狗、金鱼、兔子等小动物。

2.数码照相机。

3.玩偶。

4.多媒体课件。

课前活动──猜谜语,奖玩偶: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活动一下,好不好?我们来猜谜语,比比谁是谜语大王!

学生(高兴):好!

师:“身穿皮袍黄又黄,呼啸一声百兽慌,虽然没率兵和将,威风凛凛山大王。”

生(高呼):老虎。

师:你真聪明!老师就把这个老虎小玩偶奖给你们这组,让它今天陪着你们一块上课。我们继续猜!“大眼睛,阔嘴巴,说起话来呱呱呱,会捉害虫人人夸。”

生:青蛙。

师:对极了。让这个青蛙小玩偶作你们这组的学习伙伴吧!

“面孔像猫,起飞像鸟,天天上夜班,捉鼠本领高。”

生:猫头鹰。

师:真棒!奖给你们猫头鹰,那你们就是猫头鹰小组了。其他组加油。“手是脚来脚是手,屁股红红脸儿丑。调皮捣蛋赛顽童,爬竿上树是能手。”

生:猴子。

师:对,现在会爬树的小猴子就是这一组的学习伙伴了。

“头发乱蓬蓬,样子很威风。开口吼一声,百兽躲进洞。”

生:狮子。

师:同学们你们真聪明,把老师的谜语全都猜出来了。看,现在我们的课堂上就有了老虎组、狮子组、猫头鹰组、猴子组、青蛙组。今天我们就比比哪组同学表现得最棒!

课上活动过程:

活动一:看一看,猜一猜,导入新课。

1.师:课前,老师发给了每组一个小玩偶。想一想,它们都是什么?

生:动物。

师:你们想不想到动物王国去瞧一瞧,看看那里还有谁呢?

生(齐呼):想。

(播放动画:美丽的动物王国)

师(画面介绍):美丽的动物王国里,有着茂盛的树木和活泼的小溪。瞧,欢快的马儿跑来了!洁白的兔子多惹人爱啊!乌龟弟弟也出来散步了!咆哮的老虎这时也舒服地伸起了懒腰!胖呼呼的小猪多淘气啊!灵敏的小猴在跟我们打招呼呢!看,这不是可爱的小狗吗?

2.师:同学们,动物们可爱吗?说说看,你最喜欢谁?

生(开心):我最喜欢小兔子,因为它非常得漂亮,红红的眼睛就像两颗红宝石。

生(自豪):我最喜欢老虎,因为它很威武,森林里的动物都怕它。

师:那你能不能跟我们学学老虎威武凛凛的样子?

生(大叫一声):嗷!

师:哇,真威风啊,果然是百兽之王。

3.师:动物们这么可爱,又这么地讨人喜欢,那你们有什么愿望吗?

生:我们也想和动物交朋友。

师:真的想吗?

生(齐说):真的想!

师:那老师先要考考你们,看看你们对动物是不是很了解。你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测试吗?

生(肯定):愿意!

(播放课件:猜猜它是谁)

(生听鸵鸟、壁虎、百灵鸟、小猫、大象、熊猫的声音或介绍,猜出动物的名称。)

师:你们真棒!认识这么多的动物!那好,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和动物交朋友!

(板书课题:我和动物交朋友)

(点评:课前教师以猜动物谜的方式引入主题,并根据学生猜出的谜底发放动物玩偶,在游戏中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音像动画多媒体课件的播放,使孩子们很自然地产生要与可爱的动物交朋友的愿望,新课导入十分自然。)

活动二:和动物亲密接触,激发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师:生活中老师拍下了许多人和动物交朋友的精彩画面,我们先一块去看看,好吗?

(播放录象:人类和动物亲密接触的精彩画面。)

师:刚才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大家在看录象时都露出了甜蜜、幸福的微笑!什么让你们那么高兴啊?

生(开心):我觉得人和狗拔河特别有意思,我也想跟小狗比比力气。

生(惊奇):我真没想到小朋友竟然能抱起小老虎,太有趣了。

2.师:看到别人和动物那么亲密无间地在一起,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生:我们也想和动物在一起。

师:好,老师就满足你的愿望。今天,我还真的请到了一位动物小客人。它是谁呢?大家先把眼睛闭上,我数到3大家再睁大眼睛瞧瞧它是谁!

(生兴奋紧张地闭上眼睛,老师抱出小狗)

师(摇着小狗的小爪):小朋友们好!

生(惊喜):小狗狗好!

师:多么可爱的小狗呀!同学们,快说说你想怎么和它交朋友啊?

生(请求):我想摸摸它!

师:行,我们小组轮流来摸摸小狗!(老师请小组轮流摸小狗。)

师:你们觉得小狗狗的毛怎么样啊?

生(争说):太暖和,太柔软啦!

师:轻轻地摸了小狗,现在,你们还想干什么呀?

生(请求):我想和它说说话。

师:那你们有什么话想对小狗说呢?

生(上台握握小狗的爪子):小狗,很高兴见到你,我们交个朋友吧!

生(上台摸摸小狗的头):小狗,你真漂亮,我太爱你了!

生(请求):我想给小狗取名字,叫它毛毛,因为它的毛太暖和了。

生:我给它取名叫逗逗,因为它逗得我们大家都很开心。

师:这个名字取得真好,我们就叫它逗逗吧,这说明我们都很喜欢它。

生(请求):老师,我能不能喂喂小狗呢?

师:行,这还有小狗爱吃的火腿肠,你来喂喂它吧!

(生上台喂小狗吃食物。)

师:大家猜猜,小狗为什么会吃小朋友喂的食物呢?

生(骄傲):因为小狗饿了,而且它喜欢我们,所以愿意吃我们喂的食物!

师:今天小狗和我们见面,你们觉得它表现得怎么样?

生(甜蜜地说):它好乖哦!

师:对,它可乖了!我们奖励奖励它,给它戴顶小帽(师给小狗戴上小帽)大家夸夸它吧,“小狗,小狗,你真酷!”

生(大笑,伸出大拇指):小狗,小狗,你真酷!

3.师:好啦!小狗很小,和我们交流了这么久,很累的,咱们让它回窝里休息一下吧!(老师把小狗放回窝里)小狗虽然休息了,但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们是怎么和小狗交朋友的呢?

生(高兴):我们给它喂了食物!

生:我们给它取了名字,还抚摸了它!

生:我们跟它说了知心话!

(点评:在学生进一步感受人类和动物亲密接触的精彩画面的基础上,教师抱出了真正的小狗,并在与小狗的亲密接触中不断地与学生交流怎样和动物交朋友,发现和捕捉儿童在研讨中的闪光点如“摸摸它、和它说说话、给他取名字、喂它吃食物”等等都是爱护动物的表现,接着又让学生在与动物的交往中去感受去体验,老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观察,真心实意蹲下身来,倾听孩子,理解孩子,欣赏孩子并随机给予积极的引导,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师:你们猜小狗愿不愿意和我们交朋友呢?对,它特别愿意!因此它还请来了它的动物伙伴呢!你们想不想和它们也认识一下?

生(惊喜):愿意!

师出示小动物,生大声喊出动物名字:金鱼、小白兔、乌龟、白鼠、鸽子。

师:你们想不想也和这些小动物交朋友呢?和它们交朋友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生:我们不能伤害它们,动作要温柔,声音要轻!

生:而且我们也要注意不被小动物抓伤!

师:说得真好,既要有礼貌地对待动物,也不能让它们伤害我们。下面就请小组和小动物们亲密接触!并且老师还要用照相机把你们和动物交往的过程拍下来,我们比比哪组小动物和大家交朋友最开心!

(小组和动物交朋友,亲密接触;老师抓拍照片。)

4.师:同学们和小动物交上了朋友吗?祝贺你们又多了新朋友新伙伴!那这些新朋友也很小很易累,我们把它们先请台上休息休息!

(小组长把小动物送到台上来休息。)

师:看到同学们细心地照顾小动物,老师感觉此刻的教室仿佛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因此,我把最令自己感动的画面也抓拍了下来,下面我们互相来交流交流!

(老师展示照片,小组阐述自己是怎样和动物交朋友的。)

生(兴奋):我们让3只乌龟赛跑,还把龟宝宝放到了龟爸爸龟妈妈的背上,它们的壳可真硬啊!

生:我们摸了小白兔的毛,它好温顺,还一直吃白菜!

生:我们拿小玩偶猴子跟金鱼说话,我们一直夸它们好漂亮!

生:我们小组给小白鼠取了个名字,叫“精灵鼠小弟”,它太可爱了,就像米老鼠的弟弟!

生:小鸽子开始很害怕,可是后来它还是吃了我们喂的食物,它肯定也愿意和我们交朋友!

师:同学们,你们做得可真好!老师看出来了,你们真的很喜欢动物,对,要想和动物交朋友,首先要喜欢动物。

(板书:喜欢动物)

5.师:想一想,除了我们刚才为动物所做的,我们还能用哪些方式表达我们对动物的喜欢?

生:我们可以把自己喜欢的动物画下来。

生:我们可以用橡皮泥捏动物的模样。

生:我们可以唱歌。

师:你会唱什么有关动物的歌呢?带大家一块唱唱吧!

生(集体得意地表演唱“两只老虎”)

生:我还会跳舞,我来跳孔雀舞。(生扭扭腰,伸伸手高兴地学孔雀)

生:我们可以写作文,比如把今天这节课写下来。

师:对,我们可以在文章中写出我们对动物的心里话,表达我们的爱意。

(点评: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现实生活,实现教材内容的扩展。本环节中教师用数码相机及时记录下学生与动物亲密接触过程的画面,让学生在阐述画面的过程中交流,由此唤发出“我”的真真切切的感受,让教材里的生活情境和学生真实的生活共鸣,从而真切地体会与动物友好相处的快乐。让学生真实的生活生成教材,通过这种对话,教材的范例性充分地得到了体现。)

活动三:听一听动物和人类相处的故事,激发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1.师:我们喜欢动物,和动物交朋友。在生活中我们还要学会和它们相处。我们该怎样和动物相处呢?老师这有个小故事,我们一块来听听!

(播放故事:长颈鹿、小猫和小鸟的遭遇)

师:听到长颈鹿和小猫的哭诉,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难过):我太难过了!小鹿死得太不值了,小朋友不应该随便给它们喂食。

师:你知道小鹿是怎么死的吗?

生:因为它吃了食物的'包装袋,消化不良,连医生都治不好它。

生(伤心):我也很伤心,小猫的主人对它一点都不好,它身上有那么多伤。

师:听完快乐小鸟的故事,你们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生(开心):我很为小鸟高兴,它非常的幸运。

生:我觉得小鸟能飞回大森林,得到自由,一定特别开心。

师:通过这三个动物的遭遇,同学们明白了什么吗?

生:我们不能随便打骂动物,要善待它们。

生:我们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

师:对,动物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就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善待它们,爱护它们。

(板书:爱护动物)

2.师:你们有没有和动物交往的经历呢?你平时是怎样对待动物的呢?

生(兴奋):我家养了一只小狗,叫菲菲。我天天给它喂食,从不让它饿着。我还跟它做游戏呢!

师:是啊,悉心地照顾动物就是爱护动物的表现。

生:我曾养过小猫,我从来不打它。

师:你不伤害动物,做得非常好,大家要向你学习。

生:我以前到动物园里曾给猴子喂食,以后我再也不会了,要不然它们也会消化不良的。

师:是的,我们要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这也是在爱护动物。

(点评: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与教材内容的互动。长颈鹿、小猫、小鸟的遭遇材料来自教材,但教师却通过多媒体课件将教材中的三个小故事连贯起来,让刚刚与动物们亲密接触的孩子们有了更深的体会。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更贴近学生生活。)

活动四:集体领养动物,延伸课堂教学行为。

1.师:同学们,你们做得很好!老师现在要奖励你们,我想让大家集体领养这缸小金鱼。你们愿意照顾它们吗?

生(开心大叫):愿意。

师:说说,小金鱼在我们班生活,你们会怎么照顾它呢?

生:我会天天给它换水。

生:我会跟它说话,不让它孤独。

生:我会给它喂鱼食,而且不喂多。

2.师:看来你养过金鱼,我就选你为养金鱼的小组长!老师这还有一张“养金鱼知识卡”,上面写了小金鱼的一些生活习性,你带领大家好好地照顾金鱼,好吗?同学们要好好照顾它,老师可要抽空来看看它哟!

(点评:《品德与生活》课程倡导“回归生活”,教师在新课结束前送可爱的小金鱼,不仅给孩子们一个惊喜,而且孩子们在领养这缸小金鱼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如何才能真正与动物做朋友,把课堂教学延伸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

活动五:诵读拍手歌“我和动物交朋友”,总结全课。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收获可真多!我们既表达了对动物的喜欢之情,还懂得了要爱护动物。最后,老师这有一首“我和动物交朋友”的拍手歌。现在,你们想请哪个小动物和我们一块读呢?

生:我们想和小狗一块读。

师(微笑):好,用掌声请出小狗吧!同学们拿起小玩偶,我们大家一块拍手读!

(老师抱出小狗,同学拿出玩偶,大家和动物互相拍手读歌谣。)

2.师:听,下课铃响了,今天我们这节课结束了,但我们和动物交朋友的情谊结束了吗?对,下节课我们还要一块来交流生活中自己和动物发生的有趣的故事。现在,就让我们和小狗再见吧!

生(挥着手,依依不舍):小狗狗,再见!

师:小狗可想和大家握手再见哟!谁想跟它握手告别呀?

(学生上台围着小狗告别,结束新课。)

(点评:结尾再次抱出可爱的小狗与孩子们拍手共读爱护动物的歌谣,深化了主题。)

(总评:《品德与生活》是面向小学低年级(即1-2年级)儿童设置的一门与时俱进,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的新课程。可以说是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低龄儿童品德教育的积极而大胆的尝试,是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综合课程的范畴。即《品德与生活》的课程目标并非局限于一个活动领域,而是涉及到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各个领域,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提出的要求。它是在对我国小学低年级原有《思想品德》课程、《自然》、《社会》课程和《活动》课程等进行高度整合的基础上产生的课程,所以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思想品德》课,《自然课》或《生活》课程了,而是兼具了品德教育、科学教育、社会教育以及生活教育等多重价值。

本节课在九江市“品德与生活”优质课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第一名,并在江西省义务教育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实验经验交流会上得到人教社专家的高度赞扬及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综观本课教学过程,其最大特点之一是让小动物走进课堂,让孩子在与真实动物的亲密接触中感受着与动物做朋友的乐趣,构建了一个真实互动的生活化课堂,使课堂教学更有现实感,更贴近学生生活。其次,本课通过创设活动情境,如“看一看,猜一猜,摸一摸,说一说,听一听”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动物知识,培养学生亲近动物,热爱动物与动物分享快乐的情感,初步体验人与动物的关系,在活动中体验、感知、感悟,提升自我。最后设计“领养小金鱼”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内在的积极性,通过实践强化和巩固了所学的内容。

《我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 篇2

设计思路:

活动目标:

1、能按曲调的节奏模仿小动物的叫声。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3、感受歌曲中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歌词中的动物玩具每种一个,人手一个头饰。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孩子们进入教室。(边走边唱《不要妈妈抱》)

师:宝宝们,今天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一起去动物园好吗?要不要妈妈抱着去啊?(不要)

孩子们边走边唱歌不要妈妈抱。

2、找个小动物做朋友

师:啊呀,动物园里动物那么多,我们一起找一个动物朋友好吗?

幼儿唱歌《我的朋友在哪里》

师:有的朋友还没有找到自己喜欢的`朋友,想一想,继续找,好吗?再唱一遍歌曲。

3、幼儿将动物头饰带在头上,并模仿小动物叫声

提问:你的动物朋友是谁啊?它是怎么叫的?

大家共同练习小动物叫声。

老师把它的叫声唱成好听的歌曲,幼儿跟唱。

4、教师一边摸着小动物头,一边范唱歌曲,幼儿欣赏。

5、幼儿学唱歌曲数遍,亦可用问答式练习唱歌。

要求幼儿按节奏演唱歌曲。

6、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叫声,边叫边离开活动室。

活动延伸:

在表演区提供音乐,头饰,供幼儿表演。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我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动物,知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

2、能够善待动物,知道戏弄、虐待动物的行为是错误的。

3、充分感受动物的可爱,激起学生喜欢动物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喜欢和动物交朋友,能够善待动物,知道戏弄动物的行为是错误的。

教学难点

在生活中去热爱、保护动物,与动物和谐相处。

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介绍动物资料。

2、多媒体课件。

3、动物头饰。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播放歌曲《小动物唱歌》

二、谜语导入

1、我们班的小朋友最喜欢猜谜语,现在老师出几条谜语来考考你们,看谁猜得快,猜得准!

(课件出示谜面,生猜谜底,屏幕相机出示图片。)

(1)“凸眼睛,阔嘴巴,尾巴要比身体大。碧绿水草衬着它,好像一朵大红花。”——鱼

(2)“走起路来落梅花,从早到晚守着家,看见生人就想咬,见了主人摇尾巴。” ——狗

(3)“八字须,往上翘,说话好像娃娃叫,只洗脸,不梳头,夜行不用灯光照。” ——猫

(4)“耳朵长,尾巴短,红眼睛,白毛衫,三瓣嘴,蹦得欢。” ——小白兔

2、导入新课:大家真是猜谜高手。这些小动物真可爱呀,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和这些可爱的动物们交个朋友吧!(板书课题:我和动物交朋友)

三、活动体验

活动一:我们喜欢的动物

1、说一说你喜欢的动物:同学们,我们和动物都是地球村的成员,共同生活在地球妈妈的怀抱中,你们喜欢哪些动物呢?(提示:可以是书上、电视里看到的,也可以是我们身边的。)

生1:我喜欢海豚,它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动物。我从《中小学生人文和科学素养》读本中知道:海豚是人类的好朋友,被人们称为“见义勇为的海上救生员”。

生2:我喜欢乌龟。我从《图说天下世界之最》书中知道乌龟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动物,目前还健在的最长寿的乌龟已经活了170多年了,是有名的“长寿星”。

生3:我喜欢灰喜鹊。我从《中小学生人文和科学素养》读本中知道:灰喜鹊是安徽省的省鸟,灰喜鹊是最著名的益鸟之一,一只灰喜鹊一年可以消灭松毛虫15000条左右,可以保护一亩松林免受虫害。

生4:我喜欢小狗。这是我画的我家的小狗“欢欢”,每当我上学时“欢欢”就送我出门,我放学到家,它就舔舔我的裤脚,摇摇尾巴,好像在和我打招呼呢。

生5:我喜欢小猫。我们小区里有一只流浪猫,我经常给它骨头、鱼吃,吃饱了猫就用脚洗洗脸,有时还在地上打滚,有一次小猫还吃草坪里的嫩草,妈妈用手机把小猫吃草的样子拍下来了,小猫真可爱。

生6:我喜欢大熊猫。它是珍稀动物,现在剩下不到1000只,我们要保护它。

师:(过渡语)同学们从课前搜集的资料中了解许多有关动物的知识,真了不起!你们想不想到动物王国里去。(生:想)好,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奇妙的动物王国,到那里去看一看!

2、播放动画:美丽的动物王国

(1)师:同学们,动物们可爱吗?说说你最喜欢谁,为什么?生自由发言。

(2)小结:我们身边生存着很多动物,世界上的动物有很多很多,它们有的'可爱、有的美丽、有的温柔、有的凶猛,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我们的生活才变得丰富多彩、饶有趣味。它们的存在对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爱护动物,善待动物。

活动二:爱护动物善待动物

1、夸夸我的动物朋友

(1)师:请用一两句话夸一夸你的动物朋友。生1:猫头鹰捉田鼠,它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生2:蜘蛛结网,网住蚊虫。生3:小狗能看门。生4:导盲犬能给盲人引路。 ……

(2)师补充介绍一些动物对人类的巨大贡献。(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帮助,对人类进行科学发明的启发等等。)

师小结: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觉得我们的动物朋友更加了不起了。既然动物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那我们应该怎样和动物相处呢?

2、听故事,学会与动物友好相处。故事一:长颈鹿妈妈的哭泣。(播放动画:长颈鹿妈妈的诉说)

(1)讨论:小长颈鹿怎么了?长颈鹿妈妈为什么会伤心?

(2)学生分角色表演:“长颈鹿妈妈的诉说。”鼓励学生展开自由的想象,对故事情节加以拓展和延伸。

(3)小结:希望长颈鹿妈妈的眼泪能时刻提醒我们,我们到动物园游玩时,不能随便喂动物吃东西,不要再因为自己无心的行为让动物们受到伤害了。如在家中养金鱼一天也只能喂食一次,要不然就会

像图中的小朋友那样,因为不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好心却办了坏事。

故事二:明明和小鸟的故事。

(1)、和小长颈鹿比起来,有一只小鸟可就幸运多啦!(播放动画:明明和小鸟)

(2)、看了这个故事,你又想说些什么呢?明明为什么把自己喜欢的小鸟放走?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怎样的做法呢?(生自由发言)

(3)小结:明明把小鸟当成自己的朋友,所以才放了它。动物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就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它们。

(4)、请学生戴上小鸟头饰表演:明明和小鸟的故事。师小结;同学们表演既精彩又有创意。小鸟也会感谢你们的!看来呀,我们要想和动物交上朋友,还得要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生存环境,善待它们,不伤害、不捕杀它们。

3、抢答游戏,巩固认知。

游戏规则:老师读题,学生听题抢答。(进行游戏)

(1)小明特别爱爬上树捣鸟蛋

(2)、春天到了,池塘里有许多可爱的小蝌蚪,我把它们装在瓶子里养着。

(3)、小丽帮助受伤的小鸽子治伤。

(4)、牛牛去动物园总爱拿石子砸小动物。

(5)、天冷了,给小动物窝里垫点草。

4、情景辨析:怎样与动物相处

(课件出示图片)

(1)提问:对于我们看到的这几种现象,哪种对?哪种错?

(2)追问:如果是我们遇到这样的现象,你会怎样做?

(3)联系实际说说生活中你是如何对待动物的?

师小结:大家说得可真有意思!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没有动物,我们的生活将不堪设想。因此,我们要爱护动物,善待它们,戏弄动物的行为是错误的。(板书:善待动物)

5、播放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课件。

生活中有许多人和动物交朋友的精彩画面,我们一块去看看,好吗?(学生观看人类和动物亲密接触的精彩画面。师提醒学生与动物相处时要注意自我保护,防止被抓伤、咬伤或传染上疾病。)是啊!动物和我们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让我们向画面中那样永远与动物和谐相处!(板书:和谐相处)

四、儿歌导行

老师这里有一首《我和动物交朋友》的拍手歌,大家一起来读读。(师生边拍手边朗读儿歌)屏幕出示:

你拍一,我拍一,保护动物要牢记。

你拍二,我拍二,孔雀锦鸡是伙伴。

你拍三,我拍三,雄鹰翱翔在蓝天。

你拍四,我拍四,天空雁群会写字。

你拍五,我拍五,森林深处有老虎。

你拍六,我拍六,黄鹂百灵唱不休。

你拍七,我拍七,竹林熊猫在嬉戏。

你拍八,我拍八,大小动物都有家。

你拍九,我拍九,人和动物是朋友。

你拍十,我拍十,保护动物是大事。

五、总结拓展

1、连一连(播放音乐《我爱我的小动物》)你知道哪些珍稀动物?认一认,把它们用线连起来。

2、总结:

同学们,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保护动物从我做起!让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都来关心动物,永远和动物交朋友。板书设计

我和动物交朋友爱护动物善待动物和谐相处从我做起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不是让教师的“知性”去扼杀学生的“感性”,而是给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让他们去体验、去探究、去获得属于他们自己鲜活的体悟与认知。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我以猜谜形式导入新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学生说说喜欢的动物,夸一夸动物朋友,从孩子身边的事入手,体

现教学“回归生活”,这些活动贴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由此焕发出了“我”的真真切切的感受,让教材里的生活情境和学生真实的生活产生共鸣,从而真切的体会与动物友好相处的快乐,让学生真实的生活生成教材,实现教材内容的扩展。教学既利用课本,又敢于跳出课本,活用教材;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教学中充分利用电教手段,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动物的可爱,要善待动物,要与动物和谐相处;节约了课堂教学的时间,提高了教学的效果。最后的总结把课堂的学习延升到学生的生活中,真正做到“生活即教育”。

当然,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由于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大量资料,课堂上学生积极发言,平时不爱发言的学生也急得站起来小手举得高高的,为了不让学生失望,给了他们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导致后部分教学时间显得仓促,课堂教学安排没能调控好,有待以后改进。

《我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观察一种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抓住它的特点写下来。

2、写出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激发热爱动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这样一群朋友:他们有的在天上飞,有的在地上跑,有的在水里游;他们有的高大强壮,有的小巧玲珑;有的凶猛,有的温顺。它们与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你们知道它们是谁吗?(动物)

2、在这一单元里,我们认识了老舍笔下性格古怪可爱的猫、“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母鸡,丰子恺笔下高傲的白鹅,叶·诺索夫笔下具有“海军上将派头”的白公鹅。

3、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更多的动物朋友,首先大家一起来看个视频,观看过程中注意观察它们的特点。(播放动物视频)

4、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我们的动物朋友,让更多的人来认识它们,了解它们。

二、明确习作要求。

1、写文章首先要审题,只有明确习作要求,才能按要求选材。

2、学生读要求。提问: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突出这种动物的特点。)

3、习作内容:齐读课题“我的动物朋友”,突出“朋友”。

4、联系实际,说说你的动物朋友是谁,你为什么把它当作朋友。

三、习作指导。

1、大家想知道我的动物朋友是谁吗?(出示小狗的图片)你们想了解我的动物朋友的哪些方面呢?(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

2、观察小动物的外形时,我们可以按照什么顺序?(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从上到下、从头到尾等)

3、我们要怎样介绍小动物的外形才能更加生动形象?(介绍外形时要多运用各种形容词,如油光发亮的毛、大大的眼睛、尖尖的牙齿、灵敏的鼻子等;还可以运用比喻手法,如眼睛圆溜溜的,像两颗黑珍珠等。)

4、观看小狗吃食、嬉戏、休息的视频。在描写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时,要抓住什么来写才能突出它的特点?(动作,准确的动作描写可以很好地突出小狗的特点。)

5、小结:动物的生活习性包括很多方面,同学们在描写时可以抓住某一个方面来写具体,也可以写两到三个方面,写多个方面时要注意分清主次、有详有略。

6、观察动物的活动情况,想象会发生哪些事情?

7、通过刚才的介绍,你对这个动物朋友产生了什么感受?

四、自由表达。

1、通过刚才的交流,我觉得我的`动物朋友更可爱了!每一种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介绍不同的动物要抓住不同的特点。你能像刚才介绍我的动物朋友这样介绍一下你的动物朋友吗?

2、小组交流:可以拿着你的动物朋友的照片来介绍。

3、小组内可从以下方面进行交流:

(1)你的动物朋友是谁?

(2)为什么喜欢这个动物朋友?

(3)它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点?

(4)它有哪些生活习性?

(5)你和它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

4、学生自主习作,把自己喜欢的动物朋友写下来。

五、习作点评。

1、欣赏自己的作品。

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在觉得自己写得好的地方画上波浪线。

2、选出两篇优秀习作,集体点评,再次强调习作要求。

3、引导学生根据习作要求进行修改完善。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介绍自己熟悉的动物朋友,从外形、生活习性和共同经历的事情等方面来写,突出了动物的特点,表达了对动物朋友的喜爱之情。

七、拓展延伸。

1、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组员之间,互相评一评,看谁写得更精彩,哪个地方值得大家学习,哪个地方还要修改。

2、小组推选写得好的习作读一读,读出感情来。

板书设计

我的动物朋友

外形 生活习性 经历

事情 顺序 特点

教学反思

1、指导学生写好动物的外形。在课堂上,先出示一种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有序观察: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从上到下、从头到尾等。再运用优美恰当的形容词和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动物的外形特点。

2、学生平时对动物的观察不够仔细,词语积累不够丰富,所以在描写动物特点时,显得不那么清楚、具体。

《我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 篇5

一、教学要求:

1、观察一种动物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并写下来。

2、按一定的顺序写,写出对动物的喜爱之情。了解动物和人之间的关系,激发热爱小动物的感情。

二、重点难点:

1、写出一种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观察一种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2、小鸡的影像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象,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老师把自己的饿好朋友请到了咱们的教师里,你们想见见吗?

2、播放小鸡的录象。

3、这就是我的动物朋友——小鸡叮叮。(板书课题)瞧!它多可爱啊!你们想认识它,了解它,成为它的好朋友吗?

(二)指导观察,训练说话

1、你们想了解它哪些方面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叙述,相机归纳板书:外形特点,生活习性)

2、自由表达,点拨方法。

(1)放录象,选择小鸡的全身特写定格,指名说小鸡的外形。

1)指导学生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如:从整体到部分,从部分到整体,从上到下等。(板书:按顺序)

2)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点拨学生运用优美的词语,如“又黑又小、圆溜溜、尖尖的”等,运用生动的比喻,如“小鸡浑身毛茸茸的,像个小毛球”,“黑乎乎的眼睛,像两颗小黑点”等来形象的描绘。

(2)继续播放小鸡捕食、嬉戏、休息的录象,指导学生说生活习性。

1)刚才咱们观看了录请同学们抓住小鸡生活习性中你最感兴趣或最熟悉的一个方面来说一说。师指导学生抓住小鸡的动作,御用准确的动词将小鸡的活动说具体。板书:抓特点、写具体)

2)动物的生活习性包括很多方面,同学们在描写时可以抓住某一个方面来写具体,也可以写两到三个方面,但一定要注意有详有略)

(3)经过我们仔细地观察,终于对叮叮有所了解了,你想对它说写什么吗?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直抒感情,同时还告诉学生可在描述它的外形时,把自己的感情融入进去。(板书:写出喜爱之情)

(三)迁移练习,分组交流

1、自主选择,自邀伙伴刚才同学们一起认识了老师的动物朋友,那么你们最喜欢或最感兴趣的是什么小动物呢?(选择交流伙伴,根据自己喜欢的动物自愿组合,合作交流)

2、明确要求,合作讨论。小组内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充分交流:

(1)你的动物朋友是谁?

(2)为什么喜欢这个动物朋友?

(3)它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点?

(4)它有哪些生活习性?

(5)你和它之间发生过哪些有趣的事情?

(四)情境模拟,大胆表达

1、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动物保护协会想在我们班上选拔一名动物爱心大使,谁字关心、爱护、了解动物,谁就能当选。你们愿意来试试,啊?那好,下面评选开始,台下的同学就是评委。

2、出示评分规则:能详细描述动物的外形(1分)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1分)让评委感受到你对动物的`喜爱之情(1分)描述时具体、生动(2分)总分(满分5分)

3、民主评议,选出“爱心大使”。

(五)敞开心扉,自由习作

1、回忆自己观察的小动物,从外形、活动情况等方面来写,鼓励他们自主地进行片断练习。

2、适时地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点拨与指导。

第二课时

(一)欣赏交流,自评互评

1、欣赏自己的作品。学生朗读自己的作文,觉得自己写得好的地方画上波浪线。

2、评价同学的文章。

(1)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朗读自己的习作。组员之间,互相评一评,看谁写得精彩,哪个地方值得大家学习,哪个地方还有修改。

(2)指名在全班朗读自己的习作,师生共评。

(二)修改成文,佳作欣赏

1、引导学生对习作修改补充。

2、小组推选写得好的习作读一读,读出感情来。

《我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能简要说出课文内容。

2、能初步认识文章中小标题的特点和作用。

3、感受人和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乐趣,同时认识野生动物的危险性。

教学重点:感受小作者与野生动物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了解小标题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

1、你对野生动物有什么了解?交流有关野生动物的知识

2、想象一下,与野生动物交朋友会怎样?

3、大家只是想像,有一位女孩真的拥有许多野生动物朋友。她就是蒂皮。

4、(出示书及图片)让学生谈对蒂皮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了解小标题的作用

1、课文介绍了几位我的野生动物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2、回忆上学期所学的.《我们家的男子汉》一文中的写作方法,说说小标题的作用。

三、再读课文,感受人和野生动物和谐相处的乐趣

1、自由读课文,讨论交流:从文中找出作者与野生动物相处的语句?用“()”表示。

2、归纳,小结,朗读指导。

3、文中写到的三种野生动物的性格各有什么特点?

板书:大象:身体庞大,与人友好

狒狒:儿时难舍难分,日久不认人

豹子:有时伤人,但听蒂皮的话

4、说说野生动物的共性?(即通人性,也有危险性)对待它们的正确态度是怎样?(绝不要害怕,但永远要小心)。

四、课外拓展

1、出示蒂皮写给中国小朋友的一封信,读一读,说说感受。

2、作为一名中国小学生,给蒂皮写一封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