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不同形状的三角形,使得幼儿很感兴趣。通过动手操,将3根一样长或不一样长的小棍,拼做三角形,使幼儿进一步认识到了有三个角,三条边的就是三角形
活动目标
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开有三条边,三个角,复习手口一致点数到了,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比较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三角形,并知道三角形有许多形状
2、区分三角形与正方形
活动准备
教具:三角形的彩纸或吹塑纸,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1张。够每个幼儿做1-2个三角形的小棍(长短不同),正方形彩纸一张
活动过程
1、 三角形是什么样子的?老师出示一个等腰三角形,告诉幼儿这是一个三角形,。请幼儿数一数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教师小结:这是一个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凡是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我们都把它叫做三角形。
2、 复习对三角形的认识。教师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请幼儿想一想这是什么形状?为什么?
3、 和正方形比一比,看有什么不同。教师一个正文形请幼儿说出名称,并找出正方形和三角形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教师小结:
正方形有四条边,三角形有三条边,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三角形的三条边不一样长;正方形有四个角,三角形有三个角;正方形的四个角一样大,三角形的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教师边说边演示)
4、 它们都是三角形吗?教师出示各种三角形,请幼儿说说它们是不是三角形,为什么?(幼儿只要答出“是三角形,因为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就可以了。
教师小结:
①、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②、三角形有许多兄弟,它们虽然长得不一样,可是它们都有三条边,三个角
③、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④、只要一个图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它们就是三角形
5、让幼儿寻找常见实物中有什么东西像三角形
6、幼儿操作。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幼儿数3根小棍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做得快的可以做第二个,第三个)。
教学反思
我上这节数学课,就是让孩子们认识三角形,难点就是让幼儿如何区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这教学过程中,我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们的桌上,让孩子们数3 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通过让他们动手操作,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了1、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2、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小班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与反思》摘要:
1、形,我们都把它叫做三角形。
2、 复习对三角形的认识。教师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请幼儿想一想这是什么形状?为什么?
3、 和正方形比一比,看有什么不同。教师一个正文形请幼儿说出名称,并找出正方形和三角形有哪些...
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理解三角形、三角形的边、顶点、内角、外角等概念.
2.会将三角形按角分类.3.理解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概念.
重点、难点
1.重点:三角形内角、外角、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概念.2.难点:三角形的外角.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在我们生活中几乎随时可以看见三角形,它简单、有趣,也十分有用,三角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周围世界,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本章我们将学习三角形的基本性质.
二、新授
1.三角形的概念:
(1)什么是三角形呢?
三角形是由三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连结组成的平面图形,这三条线段就是三角形的边.如图:AB、BC、AC是这个三角形的三边,两边的公共点叫三角形的顶点.(如点A)三角形约顶点用大写字母表示,整个三角形表示为△ABC.
A(顶点)
边
B C
(2)三角形的内角,外角的概念:每两条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如∠BAC.
每个三角形有几个内角?
三角形中内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如下图中∠ACD是∠ABC的一个外角,它与内角∠ACB相邻.
A
外角
B C D
与△ABC的内角∠ACB相邻的外角有几个?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练习:(1)下图中有几个三角形?并把它们表示出来.
A
D
B C
(2)指出△ADC的三个内角、三条边.
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问:∠ADC能写成∠D吗?∠ACD能写成∠C吗?为什么?
(3)有人说CD是△ACD和△BCD的公共的边,对吗?AD是△ACD和△ABC的公共边,对吗?
(4)∠BDC是△BCD的什么角?是△ACD的什么角?∠BCD是△ACD的外角,对吗?
(5)请你画出与△BCD的内角∠B相邻的外角.
2.三角形按角分类.
让学生观察以下三个三角形的内角,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并用量角器或三角板加以验证.
1 2 3
第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第二个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第三个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钝角.
所有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分类可分为:
锐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直角)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内角是钝角)
3.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概念:让学生观察以下三个三角形,它们的边各有什么特点?
1 2 3
经过观察,测量可知:第一个三角形的三边互不相等;第二个三角形有两条边相等(AB=AC);第三个三角形的三边都相等.
(1)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相等的两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腰,如上图(2)AB、AC是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
(2)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
问:等边三角形是不是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但等腰三角形不一定都是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按边来分,可分为:
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
只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巩固练习
教科书图9.1.6中找出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锐角三角边、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四、小结
l、三角形的概念,一个三角形有三个顶点,三条边,三个内角,六个外角,和三角形一个内角相邻的外角有2个,它们是对顶角,若一个顶点只取一个外角,那么只有3个外角.
2.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为三类:①锐角三角形,②直角三角形,③钝角三角形.按边分为三类:①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②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只是等腰三角形中的一种特殊的三角形.
五、作业
教科书第61页练习1、2.
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三角形。
2、引导幼儿分辨出三角形的物品。
二、活动准备
1、三角形模型
2、三角形相关物品
3、三角形泡棉
4、幼儿操作卡
三、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点心时间到了,小动物们都围在桌子旁边吃着点心。
请你们看看点心的形状都是不同的,你认识这些形状吗?
2、交流探索:引导幼儿认识三角形,分辨出三角形物品。
(1)教师带领幼儿进入认知环节,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三角形。
(2)看,小老虎和小狗的点心形状是一样的,你知道这是什么形状的吗?
3、教师引导幼儿认识三角形的主要特征。
(1)教师出示三角形卡片和三角形的泡棉学具,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的主要特征。
(2)小朋友们,请仔细观察,说一说三角形是什么样的?
(3)想一想,正方形和三角形有什么不同?
4、实践操作:引导幼儿操作卡片上内容。引导幼儿区分物品的形状,找出三角形物品。
5、小结总结: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封闭图形是三角形,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三角形的物品,就像小红旗、衣架、屋顶等。
四、活动建议
引导幼儿自助操作练习卡,学习探索,找出拼合图形之中的三角形。
五、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从活动室、家里或者其他场所寻找三角形物品。
(2)在区角中,引导幼儿用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积木或卡片拼搭图形。
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小班的幼儿略微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这一阶段的幼儿通过老师引导能正确的认识圆形,三角形和正方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因此,我让幼儿在游戏中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形式感知图形的不同特征。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图形的基本特征,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
2、运用多种感官来调动幼儿的思维想象能力的观察力,激发幼儿的探索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引发幼儿学习图形的兴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圆形三角形和方形的认识和区别
活动准备
小动物的图片,几何图形组成的图画和三种几何图形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1小朋友老师今天带你们拼拼图,你们愿不愿意图?随后,我会出示用这三种图片组成的各种图片展示给幼儿,激发幼儿的兴趣。我会和幼儿一起继续通过想象摆出各种图形。
2提问;这么多好看的图形你们知道它们使用什么图形组成的吗?
3幼儿回答完我会根据小朋友的回答用儿歌的形式把三种图形的特点 和名称说给小朋友们听。
二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认识三种图形。
1游戏;摸一摸。用摸得形式让小朋友体会这三种图形的不同之处,并说出图形的名称。
2游戏;谁的本领大。出示由图形拼成的各种图案让小朋友找出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3游戏;小动物找家。出示小动物图片,我会告诉小朋友它们哭了,原因是找不到自己的家了,请小朋友帮帮它找找它们的家。例如;我会扮演小动物说说自己的房子是什么形状的,请小朋友来帮忙。
4游戏;找图形宝宝。在教室地板上摆放三个图形宝宝,我喊口令小朋友找图形站好看谁找的快又好。
三.结束。今天我们玩得很开心,小朋友们能告诉老师你们都认识了什么图形,它们都有什么特点?你们回家观察一下,你家里什么东西是由我们今天认识的图形组成的,明天来了告诉老师。
四放排排队的歌,带小朋友去卫生间。
教学反思
当我进行实际教学过程时,我从孩子们身上看到了这样的现象:1.幼儿对各种图形非常感兴趣,幼儿对身边的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有渴望了解图形宝宝的欲望 2. 在活动中,幼儿的情绪很活跃,能把自己发现的主动地告诉老师和周边的小伙伴,使幼儿的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我还从孩子们的操作中,1. 在这次活动中孩子乐于参与,积极发现。2. 孩子们兴致浓厚,也愿意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参与。我觉得我原来的设计可以这样的调整:幼儿自我操作时间不足,没有创设幼儿合作交流的机会,语言还要精炼等,在以后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应加以改进,为幼儿传递良好的语感,培养幼儿善于表达的能力。
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小班上学期虽然还没有进行数的形成教学,但在日常活动中已经渗透了许多数的概念教育,因此,通过数形结合认识三角形的特征幼儿有一定的基础。3岁幼儿经常会把几何形体理解为他们所熟悉的实物,因此,教幼儿把三角形和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进行比较找出和三角形相似的物体有利于发展幼儿对应能力。
活动目标:
1.能说出三角形的名称,感知三角形的主要特征。
2.能从周围的环境中找出与三角形相似的物体。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正方形、三角形每人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正方形,引出三角形,并利用蒙层功能激发幼儿的兴趣。幼儿自主探究如何将正方形变成三角形。
教师:小朋友可以自由选择操作材料,试一试用正方形如何变成一个三角形?
幼儿操作、讨论、分享发现。
小结:通过操作,我们发现对折正方形的对角线就可以变成三角形。
二、分组操作,幼儿尝试用喜欢的标志把自己发现的三角形记录下来。
过渡语:刚才我们一起用一个正方形对折变成了三角形,那这个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呢?请小朋友自由选择操作材料,并用自己喜欢的标志记录你的发现。
小结:三角形都有3条边和3个角。
三、通过希沃白板以游戏的方式,复习和巩固对三角形的认识。
游戏一:通过七巧板拼成的图片,让幼儿找出图片中藏起来的.三角形宝宝。引导语:请小朋友小眼睛认真观察并找出下面图片中藏着的三角形宝宝。
游戏二:通过蒙层擦除,让幼儿分别辨别三角形,最后出示完整小动物。
游戏三:帮助三角形找家。
游戏四:比比谁能够快速的找到三角形宝宝
引导语:大家说说日常生活中我们看见过哪些像三角形的东西?
引导幼儿观察、找出三角形的特征。
游戏五:在各种图形中找出三角形。
教师:请找出图片中的三角形,并把它放到三角形的家里。
活动延伸:
到幼儿园、家里再找一找三角形宝宝。
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能正确地度量角的度数。
2.认识常见的几种角,知道各种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3.会画指定度数的角,并能用三角板画30度、45度、60度、90度的角。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通过师生、生生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互动中进行说话,在交流中引导学生用普通话表达,使学生的普通话表达能力获得充分训练,交际能力得到提高。
德育目标
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
度量角的方法及角的分类
三、教学难点:
角的度量
四、教具准备:
三角板、小黑板、大板纸、量角器
五、学具准备:
纸板、三角板、量角器
六、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老师我们今天你去施工工地参观好吗?这是一幅施工工地忙碌的图片,想欣赏吗?(出示情境图)
二、新授内容
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你能够发现什么数学问题?
1.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铲车臂在工作中可以形成什么样的角?
小组讨论,并用准备的活动角演示,集体交流并演示,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的角,让学生判断各是什么角。
谁能够告诉大家(1)是锐角,(2)是直角,(3)是钝角,(4)和(5)是什么角?
2.认识平角和周角
(1)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平角和周角并用活动角进行演示。
(2)总结: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通常用符号表示。如图(1)可以记作1,读作角一。
(3)师出画出两个角1和2大家观察两个角,谁大谁小?可以采用哪些方法进行比较?学生回答。角2比角1大多少?要知道角2比角1大多少,就要知道角2和
备注:角1各有多大,那就要对这两个角进行度量,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角的度量)。
3.角的度量
(1)认识量角器和1的角
教师:同学们知道,度量线段的长度要用直尺和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米、厘米等。同样,度量角的大小也要用到一种工具,那就是量角器。(学生看一下量角器)常用的计量角大小的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板书:度)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6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记作1。大家知道量角器是一个半圆形的,这个半圆的中心就是量角器的中心,它是一个点。同学们试着找一下量角器的中心,找出0刻度线,大家想一想在量角器上怎样找到1的角?(小组讨论并交流,是总结):以半圆的圆心为中心,把半圆分成了180等份,每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也就是半圆边上的一个小格,记作1
(2)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小
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所对的刻度是几,就是几度的角。师演示。
4、角的分类
量一量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的度数,你有什么发现?(小组合作进行),然后今集体交流,是总结:直角是90,平角是180,周角是360,锐角小于90,钝角小于180,1平角=2直角,1周角=2平角。
三、巩固应用
1、基本练习:做自主练习的第1、3、4、5、10题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拓展练习:做练习的第9、13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七、板书设计:
角的分类:锐角(小于90度)
直角(等于90度)
钝角(大于90度)
一个平角=两个直角
一个周角=四个直角
角的度量和分类
1、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2、角的画法:从一点起,画两条射线,就组成一个角。
3、角和表示:用符号表示。
4、角的度量:计量单位度用符号表示。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记作1。
八、课后反思:
在教学角的度量时,量角器上有内刻度和外刻度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找出这样的规律:如果角的顶点在左边用内刻度,在右边用完刻度;在量的过程中遇到了角的边短从量角器上没有办法看到是多少度,学生能够想到把角的边延长这种方法量出角的大小,我进行了表扬,这时我们班的李伟涛举起手了说:老师我还有个办法,比这个更简单,就是用三角板对准角的边可以直接从量角器上读出角的度数。我感到很吃惊,因为他平时学习并不太好,可是能够想到怎么好的办法,我及时地表扬了他,从这以后上课比较喜欢发言,学习比以前也有了进步。
实践证明:要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即通过听、看、想、说等活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促进思考。
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在探索操作活动中,初步感知三角形,知道其名称和形状特征,认识三角形的多样性;
2、能不受其他图形干扰找出三角形;
3、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
教具:
1、各种不同的三角形;数字卡;
2、星星、正方形、菱形各1。
学具:
1、3条长度不同的纸条(幼儿每人一套);
2、各种图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若干;
3、图形拼图;
4、胶垫人手一块
活动过程:
一、探索操作:
1、请幼儿拿3条不同长度的纸条拼摆图形。幼儿探索活动,教师指导。
2、幼儿展示自己的图形,教师集体说说,摆了什么样的.图形,用了几条纸条,有几个角。
二、认识三角形的特征
1、"小朋友真棒!现在我们请出今天的图形客人。"出示三角形引导幼儿数数三角形的角与边各有多少?(教师根据幼儿数出的角、边,在三角形上标上数字)
2、出示星星、正方形、菱形、让幼儿分辨它们是否三角形?
3、出示各种图形,让幼儿把三角形归类放到一边。(二次操作,巩固对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4、操作:幼儿人手一图形拼画,请幼儿找出画中的三角形,涂色。
5、向爸爸妈妈展示自己的画。
三、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我上这节数学课,就是让孩子们认识三角形,难点就是让幼儿如何区分三角形和正方形。在这教学过程中,我将许多长短不同的小棍放在孩子们的桌上,让孩子们数3根小棍拼做三角形(可以找一样长的小棍,也可以找不一样长的)。通过让他们动手操作,让孩子们进一步认识到了:
1、三角形有三个角、三条边;
2、三角形的三条边可以不一样长,三个角可以不一样大。
数学认识三角形教案 篇8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认识三角形。
2、引导幼儿分辨出三角形的物品。
二、活动准备
1、三角形模型
2、三角形相关物品
3、三角形泡棉
4、幼儿操作卡
三、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点心时间到了,小动物们都围在桌子旁边吃着点心。
请你们看看点心的形状都是不同的,你认识这些形状吗?
2、交流探索:引导幼儿认识三角形,分辨出三角形物品。
(1)教师带领幼儿进入认知环节,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三角形。
(2)看,小老虎和小狗的点心形状是一样的,你知道这是什么形状的吗?
3、教师引导幼儿认识三角形的主要特征。
(1)教师出示三角形卡片和三角形的`泡棉学具,引导幼儿说出三角形的主要特征。
(2)小朋友们,请仔细观察,说一说三角形是什么样的?
(3)想一想,正方形和三角形有什么不同?
4、实践操作:引导幼儿操作卡片上内容。引导幼儿区分物品的形状,找出三角形物品。
5、小结总结: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封闭图形是三角形,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三角形的物品,就像小红旗、衣架、屋顶等。
四、活动建议
引导幼儿自助操作练习卡,学习探索,找出拼合图形之中的三角形。
五、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从活动室、家里或者其他场所寻找三角形物品。
(2)在区角中,引导幼儿用圆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积木或卡片拼搭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