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一年级静夜思教学反思

2025/09/24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一年级静夜思教学反思(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一年级静夜思教学反思 篇1

《静夜思》是我们第一册语文中学到的第二首古诗,整首诗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堪称李白诗中的经典,所以大部分学生都会背诵了,故教学重点放在了读准字音和理解古诗上。

家长教孩子背古诗,一般不会注重字音有没有念准了,所以听孩子们背诵这首诗,要么全都是前鼻音,要么全都是平舌音,所以纠正字音,要花一定的功夫。首先课题中的“静”,很多孩子都没读准,它是后鼻音,比较难度,“思”是平舌音,个别孩子常读成翘舌音了,把古诗的题目读正确,也花费了不少时间。

其次在理解诗意时,大部分孩子都对第二行有疑问——疑是地上霜。抓住了这个难点,我首先让孩子们了解什么是霜,恰好今天早上发现塑胶跑道上有一层白白的霜,就带孩子们去看了看,并加以解释,当气温下降到0℃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附在地面的土块、石块、树叶、草木、低房的瓦片等物体上,就凝结成了冰晶的白霜。接着让孩子们读读第一行和第二行,说说李白觉得什么像地上的霜,到底是一年级的孩子,很多孩子没认真读就开始乱猜“月亮”、“床”,甚至猜到了“李白”,于是我让孩子们别急,再仔细读读一、二两行,第二次读,很多孩子都有了新的.体会,“月光像地上霜。”是啊,李白觉得月光洒在床前就像地上的霜一样。

此时如何让孩子们体会到,当时李白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见的手,无声地拨动着作者的心弦,此时的凄凉孤寂让孩子们去体会可能困难了点。于是我试着让孩子们想一想,你们觉得月光洒在地上像什么,孩子们对这种充满想象力的问题最有兴趣了,有的说像一层白白的纱,有的说像白糖,有的说像条白裙子……

是啊,为什么作者不把月光比作白纱、白裙,而是比作寒冷的霜呢?说明当时李白的心情如何?孩子们慢慢地体会到,李白当时孤单、寂寞的感觉,这样对读好这一句和理解第二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有很大的帮助。正因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无法立刻回去和他们团聚,所以才有“疑是地上霜”的感觉。

像这样突破难点,以点带面的教学方法,在本课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年级静夜思教学反思 篇2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对待自己的工作一丝不苟,总是希望在讲课前做好一切准备,绝不允许自己在学生面前出错。一直都坚信,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今天教《静夜思》这首古诗,指导朗读,理解诗意,一切都按我预定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接下来就是指导写字了,我让学生观察三个字中哪个最难写。学生们有的说“是”难写,下半部分容易丢笔画;有的说“乡”字写,不容易写好看。唯独没有说“头”字的,其实我心里也认为“头”字最好写了。可谁知,当我示范书写完一个“头”字时,突然听到一个学生说:“老师,您写错了!”我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说愣住了,仔细看看自己写的字,没错啊!可是既然学生那么说了,我还得问个究竟。“老师错在哪儿啦?”说话的常宇驰见我没生气,胆子也大了些,声音也更响亮了。“书上的‘头’字最后一笔是点,老师写的是捺!”听他这么一说,其他同学也都好奇地翻开书来看,很快,就有几名同学应和着“真的',书上的是点!”见此情景,我的心里不仅没有被学生否定的不快,反而由衷地感到一阵惊喜。这说明孩子们具有很强的观察力呀,而且他们敢想敢说,敢于向权威挑战!(至少老师在他们眼里是权威)这是值得表扬和肯定的!于是我认真地擦掉了写错的“头”,重新一笔一画地写好了,都低下头,认认真真地观察自己的字,还做了修改。后面的写字练习进行得比以往任何一节课都好。

真没想到,一个“错误”竟然变成了促成孩子们自主学习的动力,这是我想都没想过的。谁说老师犯错就会失去威信?教学活动中教师出错在所难免,而每个错误中都蕴藏着一个很好的教学时机。如果我们对学生的错误横加指责,对自己的错含糊其辞,那么不光会错失教学时机,还会拉大师生的心理距离,反而会使教师失去威信。

一年级静夜思教学反思 篇3

有趣的谜语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环节识字教学中,因为对孩子们的充分信任,放手让孩子们自己识字,互帮互学,但是,大部分学生凭借对诗歌早已耳熟能详的自信,没有认真学习生字,以至于第三环节复现生字时占用了大量的时间。这个失误让我明白了,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应该充分了解学情,才能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另外这堂课的纪律不是很好,坐在前面的大部分孩子都能跟着老师一起学习,但是后排的一些男孩子就有些管不住自己。怎样掌控好低年级课堂纪律,让孩子们动而不乱,活而有序呢?我想这还有待自己通过不断的学习,获取更多的`教学机智和更好的教学设计。

这节课,我主要体现了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读书、学习这一教学理念。在新的课堂环境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明显增强。教学第四环节设计比较合适。这首诗很短,含义又及深,很难让一年级的学生全面理解,怎样深入感知课文中的情感?我没有用分析的办法逐字逐句地讲解,而是利用诗意的画面和故事,用播放音乐和观看朗读视频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使学生整体感知,这样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别是农村里百分之九十多的留守儿童感受得会更深。当问及“小朋友,此时的你们看到这一轮明月想到了什么呢?”孩子们都纷纷回答,在创造性想像中,学生们更真切地领会了诗的灵魂,并与诗人在富有创造性的诗意情境中相会、相融了,他们的心灵也和诗人的心灵变得一样诗意。他们在这在浓浓的诗意中感悟、体验着、想像着、创造着、发展着。最后一个环节欣赏学唱《静夜思》这首儿歌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都大声地深情地歌唱着,我相信每一个学生今后都会用一生的时间去品读这首诗。

尽管教学是个不完美的艺术,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深入研读教材,就可以把缺陷减少一点,再减少一点。把文本与孩子的生活拉近,孩子就会喜欢,就会爱上语文。

一年级静夜思教学反思 篇4

封闭的古诗教学中,教师往往从“零”教起,无视学生的原有经验、原有水平。而在开放的古诗教学中,学生已有的知识、本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是他们学习古诗的资源。《静夜思》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名篇,差不多每个学生都会背,所以,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出发,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把重点放在识字和吟诵上。

1、自主识字学词,形式多样,趣味性强。

本课要求认识的字共9个,放在诗中都会认,挑出来认就有些困难了。这一次,我事先布置了学生做字卡,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互认字卡,口头组词。全班交流时,采用了摘苹果的游戏。把生字写在吹塑纸做成的苹果上,学生摘个说一说字的识记方法,再组词。学生兴致很高,摘到苹果我就把苹果送给了他们。虽然只是个被教师们用滥了的小把戏,但孩子们仍然兴致盎然,想必这些字他也已牢牢记在心间了。

2、演读唱诵,体会意境。

学习古诗,重在吟诵。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味和完美的意境。而意境的引入,需要多种手段。课前,我参考了一些舞蹈动作,编入这首诗的诵读中。课堂上,我边诵边演,在优美姿势的配合下,吟诵的味道出来了,诗人月下思乡的意境也体会到了。

谷建芬的新学堂歌,有《静夜思》的曲目。这首诗配上了优美的旋律,引导学生唱出来、演出来,诗的韵味更浓了,情感得到了升华,我觉得这是这节课最大的成功。

一年级静夜思教学反思 篇5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对待自己的工作一丝不苟,总是希望在讲课前做好一切准备,绝不允许自己在学生面前出错。一直都坚信,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威信。

今天教《静夜思》这首古诗,指导朗读,理解诗意,一切都按我预定的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接下来就是指导写字了,我让学生观察三个字中哪个最难写。学生们有的说“是”难写,下半部分容易丢笔画;有的说“乡”字写,不容易写好看。唯独没有说“头”字的,其实我心里也认为“头”字最好写了。可谁知,当我示范书写完一个“头”字时,突然听到一个学生说:“老师,您写错了!”我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说愣住了,仔细看看自己写的字,没错啊!可是既然学生那么说了,我还得问个究竟。“老师错在哪儿啦?”说话的常宇驰见我没生气,胆子也大了些,声音也更响亮了。“书上的‘头’字最后一笔是点,老师写的`是捺!”听他这么一说,其他同学也都好奇地翻开书来看,很快,就有几名同学应和着“真的,书上的是点!”见此情景,我的心里不仅没有被学生否定的不快,反而由衷地感到一阵惊喜。这说明孩子们具有很强的观察力呀,而且他们敢想敢说,敢于向权威挑战!(至少老师在他们眼里是权威)这是值得表扬和肯定的!于是我认真地擦掉了写错的“头”,重新一笔一画地写好了,都低下头,认认真真地观察自己的字,还做了修改。后面的写字练习进行得比以往任何一节课都好。

真没想到,一个“错误”竟然变成了促成孩子们自主学习的动力,这是我想都没想过的。谁说老师犯错就会失去威信?教学活动中教师出错在所难免,而每个错误中都蕴藏着一个很好的教学时机。如果我们对学生的错误横加指责,对自己的错含糊其辞,那么不光会错失教学时机,还会拉大师生的心理距离,反而会使教师失去威信。

一年级静夜思教学反思 篇6

由于当前的一些早期教育,同学在入学前后,对于《静夜思》这样浅显易懂、妇孺皆知的经典篇章,早已烂熟于心。假如课堂上教师仍然按着常规,从头讲到尾,大局部同学肯定会兴趣索然,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

因此针对这一实际,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采取了“分层教学”法,即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出“高层次”的要求,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对于低层次的同学,主要采取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形式,循序渐进的提出要求,最终使生生有所得,生生有创新。下面是教学的感悟和反思。

一、释题,了解学情。

同学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根据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同学的个体差别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沛激发同学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所以,在导入诗题后,我首先了解学情:小朋友们,听过这首古诗吗?对这首古诗你有哪些了解呢?(同学有的知道作者、有的会读、有的'已经会背)正是在这种了解同学“所知”的基础上,我尝试了分层教学法。

二、循情,因材施教。

为了尊重同学的个体差别和个性化学习方式,我首先提出要求:

(1)已经会读会背的同学找学习伙伴开展竞赛,看谁读得准,背得好。

(2)不会的同学找值得信赖的学习伙伴(包括老师)一起借助拼音合作学习。

其次,教师巡视,了解不同层次同学的学习效果。

最后,同学交流时也分层次进行,先让低层次的同学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再让高层次的同学与伙伴开展竞赛,同学自身评议。这期间,教师一定要兼顾不同同学的发展需求,力求使不同的同学都能感受到胜利的乐趣,并能锲而不舍,使其成为同学头脑中的一种精神积淀。

另外,对于诗意的理解和朗读指导也不要牵强,不能用教师的分析代替同学的实践感悟,应该让同学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考虑,受到情感熏陶。在《静夜思》这首古诗的朗读教学上,我注重联系同学对生活的切实体验:“你们有过想念亲人的体验吗?具体说说当时的感受。那么大诗人李白和你们一样也是在这种心情下写了这首古诗。”可以说,情感的共鸣,独特的感受,会使同学在浓浓的思乡情中再次诵读这首古诗。

三、指导书写,巩固识字。

课标中要求写字写笔画简单的字,不求多,贵在精。教师应指导同学写好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本课共四个字,都是以前学过的。教师先让同学认读,再选择自身最喜欢的字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但不要做过多的字形分析。然后由教师指导书写。范写在一年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笔顺规则,但不要求同学死记硬背。最后让同学练写,练写上可体现弹性,给同学自主选择的空间,没必要提出相同的要求(至少写2个)。写完后还可以让同学把自身认为写得最满意的字向学习伙伴和老师展示,使同学进一步体验到识字和写字的乐趣。

四、巩固练习,强化积累。

为了巩固这节课的内容,我又设计了以下练习:

1、同学领读生字,扩词。

2、游戏:小刺猬摘苹果。

3、拓展积累: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

4、教师拓展资料,把搜集到的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发给同学,要求同学会读,有能力的可以尝试背诵。

五、总结全文,安排实践作业。

在作业布置上,我安排同学观察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说给同学听,同时又让学有余力的同学收集李白的其他古诗并摘记描写思念家乡的诗句。

这样既关注了同学的个体发展,又培养了同学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了阅读面,真正做到了为同学而教!

一年级静夜思教学反思 篇7

《静夜思》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写的,学生在幼儿园时就能背诵自如,所以一上课当我刚揭示课题时,学生就在下面说开了,有的甚至就背诵起了《静夜思》,看到这种情况,我停止了原先的教学安排,而是话题一转,问学生:“你能站起来背背你所知道的古诗吗?”这下教室里可热闹了,学生纷纷举手,都想站起来一背方休,但请了几个同学后,我发现他们背的都是课文中学过的古诗,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又微笑着问学生:“你能背诵一些老师没有介绍过,你也没有从课文中学过的古诗吗?”这下举起的小手减少了一些,但不一会,就有学生蠢蠢欲动了,先后有学生站起来了背诵、讲解了《春晓》、《锄禾》、《静夜思》等,但仍局限与书本中学过的诗句,其中沈思言同学站起来了背诵了一首同学们都没有听过的诗经上的诗篇,但解释不出来,只能照着所有的课外书念,因为有些字不认识,再加上不理解,所以解释的让人一头雾水,连我都听着累,何况学生呢!针对这样的情况,联系到平时不主动去看课外书的情况,我问学生:“这个时候,你最想的是什么?”学生纷纷表示“以后回家都看点书本以外的知识,增加自己的知识量,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那么下次就可以在课堂上侃侃而谈了。”我想此时的教育可能比平时空洞的说教,空洞的要他们看半小时课外书的魅力更足、效果更佳。

接下来,我就针对学生的情况让学生自由地读〈静夜思〉,看着学生摇头晃脑的诵读着诗句,听着学生琅琅地朗读,我想诗句的意思学生都懂,要不要再按照事先备好的`课讲解呢?最后我决定摒弃教案上的东西,让学生在找朋友说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安排学生自己找朋友,准备表演《静夜思》,事先我作了说明怎么表演,一组三人,一人背诵古诗,一人在旁边讲解,还有一人表演诗人李白的情况。如在一生摇头晃脑的诵读中,负责解释诗句意思的同学在边上开始合着节拍一句一句的解释,而此时李白也在台上表演开了,一会举头望明月,一会低头思故乡等等。学生准备时的热情空前高涨,人人都积极参与,出谋划策,真正实现了新课程的学生主动参与,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一年级静夜思教学反思 篇8

一年级静夜思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年级静夜思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