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偷影子的人》读后感

2025/09/25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偷影子的人》读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偷影子的人》读后感 篇1

《偷影子的人》是由法国作家马克.李维写的,书的封面上印着这样一行字“一部令整个法国为之动容的温情疗愈小说”,许是太久没看过这样的小说了,就拿起书看了起来,没想到自己一气呵成把整本书都看完了。看完后心情很是愉悦欢快。大概讲一下主要的内容:一个在班上经常被欺凌的男孩有一天发现自己拥有别人所不具备的特异功能--能偷别人的影子,当他的影子和别人的影子重叠的时候,男孩就能够知道他人心中的真实想法。当他发现自己有这样的一种奇异的能力后,他慢慢地成为帮助身边的人的心灵伙伴,为偷来的影子带去了生命中的一点点光芒,这种能力从童年伴随他到长大成人,在这个过程中,所记述男孩与妈妈之间的亲情为人动容,妈妈的老去也让人落泪;男孩与自己从小的玩伴之间的友情,至真至诚;最后,男孩在苏菲与克蕾儿的爱情抉择,告诉了我,选择自己心中最放不下的那个,不要被暂时的假象的爱迷惑了自己的心。而这种选择付出的代价是痛心的,庆幸的是,最后故事是个美好的结局。

整本书,所有的事件,作者娓娓道来,在描写男孩童年的那段内容中,充满着童年的欢快和天真,让我不知不觉中也跟随这样的描述想起那些童年的欢乐时光。男孩拥有的超然的能力,其实也是透过“偷影子”这一特别的功能来告诉读者,不管在你面前的人显得多么的跋扈嚣张,就像欺负男孩的马格,一个高大打篮球很厉害喜欢着自己也喜欢的伊丽莎白的大男孩,也有自己心中的痛楚,他内心真实的世界并非像在大家面前的那么强大。记得柴静《看见》书中也提到类似的'这个道理,我们看到的很多事情其实仅仅是事件的表面,今天我们看到的是弱者被欺凌,但在被欺凌的背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隐情。这也让我明白,在这个世界存活着,少点计较,要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怀着理解、宽容的心去谅解他人的缺点、过失。而不是用自己定下的标准去指责抱怨对方。在这个越来越强调“自我”的年代,作者能通过这些小细节告诉我们这样的道理,实属不易,也点中了泪点。

我最大的感触就是:要及时行孝。里面有一段话说的很对“青少年时期,我们总梦想着离开父母的一天,而改天,却换成父母离开我们了。于是我们就只能梦想着,能否有一时片刻,重新变回寄居父母屋檐下的孩子,能抱抱他们,不害羞地告诉他们,我们爱他们,为了让自己安心而仅仅依偎在他们身边。”

想起小时候,每次生病时,爸爸总是会陪在我身边,在我床边照顾着我。每次受伤时,父母总是第一个担心我的人。他们为我们付出了这么多,却从未要求过什么回报,只希望我们能健健康康地长大成人,能有自己的事业,最终看着我们和心爱的人一起组建家庭。可是,我们渐渐地让父母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但在父母的眼中,我们还是他们的全部。不是有一句话这样说嘛:不管你是十八岁还是八十岁,在父母的眼中,你还是小孩子。并不是要等到长大了,有工作了,有能力去买东西给父母用那才是孝顺,帮忙做一次家务,好好学习,少让父母操心这也是孝顺的表现。所以从现在起,及时行孝吧。

《偷影子的人》读后感 篇2

幸福的倒影——读《偷影子的人》有感

如果我的影子会说话,它会不会告诉那个男孩我的小自卑,我的小秘密甚至我的小自私?不管它会不会,我想它会是个更坦诚的自己。如果我能倾听他人影子的,我会不会像男孩那样勇敢承担起他人的悲伤,会不会去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努力去帮他人实现心中的梦想?就算努力了没能帮他人完成心愿,那也是值得的,因为我知道不努力就连获得幸福的可能性都没有。

这本小说讲述了一个儿时内心有些自备胆怯在班上常被欺负的男孩的成长故事。与众不同的是每当他的影子与他人重叠时,他便能听到那个影子的诉说,感知到对方真实的内心世界,那些被埋藏在心底的苦难悲伤抑或难以启齿的秘密。而这些则沉重得像桎梏一般难以背负,压得人透不过气来。然而,从小就带着淡淡忧伤的他却总在不经意间分享承担着他人的悲伤,渐渐的这种愁绪因为内心的善良转化为一种伸出援手的温暖与友爱,自然而然地将一种负担升华成美好。书中我最喜欢的片段就是小男孩与海滩上聋哑女孩克蕾儿的邂逅。女孩的影子向男孩诉说了心中的梦想悲伤,就是这场意外的相遇,却改变了两个人一生的命运。海滩天际舞动的风筝将两个人相牵相连,男孩因美丽的克蕾儿而变得自信开朗,聋哑女孩因男孩而走出缺陷的阴霾,大胆去追求热爱的音乐。随着暑假的结束,他们许下来年相见的约定,但年幼的他们不得不各自天涯。女孩在纸上写到:“你偷走了我的影子,不论你在哪里,我都会一直想着你。”白驹过隙时光荏苒,长大的男孩成了一位出色的医生,遇到了一个既漂亮能力又强的女孩苏菲。他是喜欢苏菲的,苏菲是爱他的,但喜欢不等于爱更不表示合适,最后男孩没有选择和苏菲在一起,而是回去实现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儿时约定。这个抉择告诉了我们,选择心中最放不下的那个,不要被暂时甜蜜的假象迷惑了自己的心。但这种选择付出的代价往往是痛心的。他放弃了现在所拥有的去追寻真正想要的.幸福,尽管可能无果而终,但却不会抱憾终生。庆幸的是他们有情人终成眷属,苏菲也找到了真爱。我想这个“幸福”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奇迹”。如果说儿时的相遇是短暂的美好,那么现在的相拥则定格为一生的相守。

莎翁言:“有些人只拥吻影子,于是只拥有幸福的幻影。”我们要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努力追逐,而非在幻影中虚度年华。与之异曲同工的是男孩的好友吕克在她的帮助下终于离开面包店踏上了梦寐以求的学医之路,但最后却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仍是做一个用甜点带给别人快乐的面包师,最终放弃学医回到小镇的面包店。能在工作中感受到幸福是幸运的,我不觉得吕克的选择不值得,而认为这是一种成长。有时候我们想象憧憬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真正喜欢的适合自己的,能让自己觉得有价值的幸福的,就是适合自己的好工作,能在工作中享受快乐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情啊!

一无所知的世界,走下去,才会有惊喜。这是一本温情治愈的小说,淡淡的哀伤愁绪中却蕴含着满满的爱与温馨。清新纯真的语句中流淌着小小的幸福,不禁让我回忆起孩童青春时的那份无邪与悸动。我想,幸福也是一种信仰。

《偷影子的人》读后感 篇3

《偷影子的人》是法国作家马克李维的一部很有意思的小说,讲的是在法国一个小城镇,有一个小男孩儿,他有一种超能力,他会偷别人的影子,然后从影子口中听到主人的秘密。然而,小男孩儿对别人的生活并不感兴趣,这个超能力很困扰他,幸运的是,他有一个好妈妈,赋予了他足够的爱,让他慢慢学会面对现实,为每个偷来的影子找到点亮生命的小光芒。

男孩发现他有这个能力的时候是在一次转学后的`课间,那天他因为爸爸妈妈离婚的事在操场的长椅上黯然神伤,忽然马格坐过来对他一番羞辱,马格因为竞选班长的事情一直将小男孩视为敌人,总是找机会欺负他,这时两人一起并肩坐在长椅上,男孩看到两个影子,于是太想着把自己的影子压在马格的影子上,于是他挪动了身体,想着这样我也算赢过他一次。

可是后来的事情让小男孩不安起来,马格走后,小男孩发现马格的影子并没有跟着一起走,而是留下来,自己的影子变的又胖又大,这是什么情况,马格的影子变成了自己的影子。让小男孩很是崩溃。他不想自己被马格欺负,连影子都被他欺负。男孩的妈妈发现了男孩的异样,有一天晚上找到小男孩和他在阁楼里谈心。

妈妈知道了这一切之后,告诉男孩要学会克服恐惧,面对现实,总有办法可以解决的。男孩因为爸爸的离开而自责,妈妈告诉他和他没有一点关系。妈妈带着他吃好吃的蛋糕,看好看的亚马逊纪录片,让小男孩走出阴霾,变的开朗,勇敢。

男孩在学校交到的第一个朋友是校警伊凡,有一天男孩被马格锁在储物柜,还好伊凡听到呼救将他救出,而后学校煤气炉爆炸,男孩凭着他的超能力,解救了困在工具间的伊凡,于是他们成了好朋友。伊凡的心底有个很悲伤的井,他告诉男孩工具间被烧,母亲寄给他的照片和信都烧毁了,男孩透过伊凡的影子知道伊凡妈妈早在他认字前就死了,而那个悲伤的井就是伊凡的妈妈,男孩让妈妈给自己写一封信,然后用妈妈的信伪造成一封伊凡妈妈的信藏在工具间的灰烬里,引导伊凡找到他,几天后,伊凡约男孩在操场见面他要离开了。他要把自己从悲伤的井里揪出来,让自己找到真正的幸福,那封信治愈了伊凡的内心,让他勇敢的告别过去。其实伊凡也知道那不是妈妈写给他的信,但是所有的妈妈应该都会对自己的孩子赋予寄托。

后来男孩长大成了医学院的学生,他去外地求学。他最好的朋友贝克继承了家里的面包房当了一名面包师。五年后的一个暑假,贝克和男孩相遇,贝克变的陌生。贝克的影子告诉他贝克希望也可以当一名医生,遇见喜欢的人,而不是每天凌晨三点起来揉面,晚上八点睡觉。

男孩知道了之后告诉了贝克的爸爸,贝克爸爸一个人在厨房抱头痛哭,他为儿子的过分懂事而难过,为自己耽误儿子而内疚,他决定让贝克去上学,贝克担心父亲身体,贝克爸爸用扫把将他撵走。于是贝克考取了医学院过上了自己喜欢的生活。男孩也过上了自己喜欢的生活。

在书里,马克李维写了这样一段深情款款的话:“少年时,我们总梦想着离开父母的一天。

而忽然有一天,却换成父母离开了我们。于是我们只能梦想着,能否有一时片刻,重新变回寄居父母檐下的孩子。抱抱他们,不害羞地和他们说:我爱你。为了让自己安心而紧紧依偎在他们身边。”

《偷影子的人》读后感 篇4

你,踩过影子吗?在阳光下,在灯光里。小时候的我总想试着去踩踩影子的脑袋,影子的肩膀亦或是胸膛,我静静的站在那儿,看着一动不动的影子,冷不丁的一脚踏去,溅起了满脚背的阳光和灯光,可它的反应总是那么快,咻一下地就躲开了,永远快过我,然后我和它没心没肺的笑了。你知道吧,那是永远不可能的,但我们偶尔还是会抱着童话般的侥幸,一丁点天马行空的想法,留给自己的小世界。

《偷影子的人》这本书之所以打动我,是因为时时刻刻能引起我的共鸣,让我重新感受了一把童年,再尝了一遍成长的酸甜苦辣。有时候我们对于长大,毫无准备。长大的我们慌忙地应付着成长的懵懂,应接不暇,把这个老朋友一忘就是十几二十年。不知道是哪一天,也许是某个加班的夜归路上,也许是聚会散后的独行,也许是失恋后难过的那一低头……总之,你突然又看到了它,你会发现它比以前健壮多了。它不说话,只安静地陪着你,时而在你前方,时而和你并肩,时而在你身后,它藏着你无法诉说的一切。成长的代价之一是有些真话已经不敢毫无顾忌地说出口。如果真有偷影子的事情,我希望他们能把我不敢自己说出的话,通过影子悄悄地传递给我想对话的人。

影子里真的有秘密吧?有吧!他知道,故事的小男孩选择在孤单、受气、灰色的童年,借以给寻找生活的坐标和勇气,这种看似走神的行为,就算是不被理解,也会是智慧的表现,甚至会有奇迹出现——和影子交谈,不仅是自己的,还有所有人的。这种特异功能让他如同掌握了读心术一般,轻而易举的了解别人的亲身经历、真实想法甚至各种隐私。而长大后的他,更是利用这一功能尽可能的帮助别人,而且尽可能的做好事不留名。他拥有一定的超能力,却理解别人、体谅别人、悲悯别人,也是最打动我们之处,通过一次次的“偷影子”,我们了解到的是一些人心灵的阴影和伤疤,这些人都是我们平常能见到、身边会出现的普通人,他们都有这样那样的'不完美,也有此时彼时的小确幸,他们儿时亲情的冷暖、成长中爱情的离合、人生中友情的得失,都会触动我们的心灵,产生共鸣,于是对他们的悲悯其实就是对我们自己的悲悯。也许我们向来都特别擅长悲悯自己,哪怕下了同一场雨,似乎都觉得自己比别人淋得更多了一些。更别提那些“只有自己被溅到的泥”。安慰一个人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就是告诉他,看,我比你还惨。人总是如此,看到了别人更深的伤悲,才能发现自己身上的小确幸。人人都可以拥有偷走别人影子的能力,只要你保有一颗足够友善与真诚的心。人人都应当去拥有这样的能力,这样,你才能体会到你的人生其实已足够幸运。到这儿才终于知道,作者为何从头至尾都没有给主人公取一个名字。

小男孩通过走神思考了人生,也学会了悲悯,作者通过走神给我们讲了一个好故事,让我们共鸣,而我们,看完这个故事难免也掩卷走神,品味这个平淡无奇的故事里蕴含的不平常的哲理。

《偷影子的人》读后感 篇5

在儿子的书架上放着琳琅满目的书,在这些书中筛选出一本好书并不容易,我抽出一本,翻开看看,摇摇头,放回书架,又抽出一本,又看看,再放回书架……最后,我终于找到了一本心仪的书——《偷影子的人》。看到书名,我心中便开始猜测,偷影子?难道这是本科幻之作?再一看内容简介,我便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许是太久没看过小说了,没想到自己一气呵成把整本书都看完了。看完后心情很是愉悦欢快。

故事大概是:一个在班上经常被欺凌的男孩有一天发现自己拥有别人所不具备的特异功能--能偷别人的影子,当他的影子和别人的影子重叠的时候,男孩就能够知道他人心中的真实想法。当他发现自己有这样的一种奇异的功能后,他慢慢地成为帮助身边人的心灵伙伴,为偷来的影子带去了生命中的一点点光芒,这种能力从童年伴随他到长大成人。

故事发展虽然以奇幻为线索,但却走的是温馨情感路线,读者陪伴着男孩从懵懂到成熟,感受了亲情、友情和爱情的无限能量。对偷影子的小男孩来说,没有去珍惜已拥有的。母亲对他倾注了多少深沉的爱,想要去弥补他的缺憾。男孩心里满含着对母亲的爱,但是,这种爱他一直没有表达出来。成年之后的生活实在是丰富多彩,工作也很充实。他已经习惯了母亲对他的关怀,却粗心大意的,从来也没有关注到母亲已经渐渐老去,他甚至从来都没有偷过母亲的影子。他知道了那么多秘密,帮助了那么多人,却惟独,没有了解过母亲的心。孩童时,母亲静悄悄地保持和校长的沟通,关注孩子一切发展成长动向;大学实习后,定期的探望与守候,默默的支持;甚至病重,也不愿给孩子添麻烦,独自承担,直到逝去!小主人公后悔不已,何不抽出点时间去陪伴自己的母亲?

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的悲伤,仿佛看到了在父亲去世时的自己那种无助与痛心,甚至直到现在也无法相信这个事实,也许这个伤痛会随着时间慢慢减少,但却永远不会愈合。一想到再也没有人对自己关怀备至,再也没有人在自己耳边唠唠叨叨,我会陷入无限的'孤寂里。看到作者痛哭流泣的样子,我再也忍不住了,曾经的一切都重现在眼前,眼泪夺眶而出。我的父亲是一个非常能干的人,他曾经当过工人,由于家里需要照顾,他放弃自己的工作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担。他当过生产队队长,带领村民一起致富,并且成为我们村首批的“万元户”,他还当过瓦工、木匠,养过猪,养过蚯蚓,种过苹果、药材……父亲的一生可以说受尽了千辛万苦,当生活富裕后,他的身体却垮了,心脏病一直困扰着他,虽然我们带父亲走了很多家医院,但还是未能留住父亲。我后悔没有在爸爸跟前尽儿女之孝,没有陪爸爸到全国各地去走一走,没有给爸爸治好病……可是这一切再也不能重来了。

我真的好希望:这个世界上的人,都能够好好地报答自己恩深似海的父母,当我们有机会孝敬父母之时,千万不要错过机会,哪怕是自己再苦再累再忙,都应该为自己的父母付出我们的一片心情。比起父母的养育之情,我们的回报永远都是难以相比的。(文:凤翔县城关镇铁丰小学胡凌琼)

《偷影子的人》读后感 篇6

其实,有时候那些传说中的怪人,他们只是需要一盏灯,或是一星点光芒,点亮他们的生命罢了。——题记

“你偷走了我的影子,不论你在哪里,我都会一直想你。”我轻声读出了写在封面上的话,嫣然一笑。是啊,这本书,不正是想告诉我们这些吗?温馨、诙谐、喜悦和哀伤,细腻的笔法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本饱含着无数人童年和青春的书。

一个受同学欺负的瘦弱男孩,因为有了一种超能力而强大,他偷走别人的影子,倾听人们心中不愿说出的秘密。他就像森林之神一样,提着一盏灯,为迷失在森林的人们指引方向,使他们找到点亮自己生命的小小光芒。灿烂的夏天,他在海滩边邂逅了聋哑女孩克蕾儿,从此与她在千丝万缕关系的他,体味尽了人生的苦涩。

从来没有一本书,让我淌着泪读完,却又舍不得合上的。那些掩埋在记忆深处的碎片,被她一一捡起,复原,锁进了记忆匣子里,一辈子珍藏。在这个爱与友情并存的世界,想象力超越了一切!然而不知为何,在心中,我却又感觉到了一丝暖暖的热流,蔓延到了我的全身。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幸福突然占据了我的头脑。

小时候的那个女孩,今天蜕变成了女人。青梅竹马的诺言,今天还可否算数?

被无数人阻拦的“我”和克蕾儿﹒诺曼,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书的最后说“太阳升起,我们的影子肩并肩拖长在人行道上。突然我看到了我的影子倾身,亲吻了克蕾儿的影子。于是,无视于我的羞怯,我摘下眼镜,模仿影子的动作”。当我读到这里,内心的情绪真的十分复杂,想起了《哑舍》中的一句话:“既鹿比虞,惟入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还好,他们都没有舍弃谁,都一路走到了最后。眼泪滴落到了书中,然而嘴角,却扯起了一丝微笑。望向窗外,仿佛看到了“我”和克蕾儿,携手远去的背影。单薄中透露着坚强,孤单中透露出幸福。原来,一个连时间之神都无法应允的愿望,最后还是实现了。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属于自己的幸福。尽管等待的.时间漫长,却依然坚信:他(她)会来的!

故事中的主人公信任彼此,然而现实中的我们呢?现在的电信网络诈骗越来越多了。骗子就是利用人与人之间最淳朴的信任作怪的。现在的人们是用金钱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可未来呢?信任被出卖了,那么如果在未来家人、健康都可以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东西的话,是不是人们也会毫不犹豫地交换呢?想想在几十年后,所有的人都成了百万富翁,可都病态尽显,家人怎么照料都无力回天了;又或者自己有好多的钱,身边却连一个可以信任的人都没有,孤苦无依,最后患上了忧郁症而死。我想没有一个人希望自己最后的结局是这样的!所以,我希望从现在起,大家一起坦诚待人,信守承诺,为自己所做的事负起责任。

合上这本书,也就合上了自己记忆深处的秘密。抬眸,手再次抚上这本书的封面,嫣然一笑,为马克·李维,也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