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珍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1000字
文学网整理的学会珍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1000字(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学会珍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1000字 篇1
轻轻打开一扇窗,窗外风景依旧美好,可对于班上有的同学来说,它们已模糊不清。那绿叶中昂首挺立的鹤望兰,在我的眼前是橙艳得发亮,而那些“四眼猫”们摘掉眼镜后就无法辨认。
从窗边回到了课桌边,我继续读起了海伦·凯勒的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举世震惊的好书,是她用心、用手、用身体体会光明,才写出来的。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里,海伦对光明特别在乎,尤其渴望。在书的最后一章节中,她设想了自己三天的光明生活:第一天,她希望自己能够看一眼身边最亲近的人,看看那些曾经帮助她的朋友,把他们的音容笑貌铭刻在心中;第二天,她希望向世界,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眼——白天参观博物馆,晚上在电影院或剧院里渡过,走进人与自然的.历史;第三天,也就是最后一天,她希望游览城市,感受人们一天忙碌的生活。
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只有聋人才珍惜失而复得的听觉?为什么只有盲人才珍惜重见天日的幸福?我边想,边从书中抬起了头。目光落在同桌张玮身上,天呐,他的眼睛都快贴到作业本上了。我马上伸出左手,轻轻地扶起他的前额,慢慢地向上抬起。玮玮抬起头,那双大眼睛茫然地望着我。我笑道:“腰板要挺直,注意写字的正确姿势!”他的脸一下子红如六月的太阳,立刻把身子挺直。
噢,第三桌的小涛正眯着眼,记录着今天的作业任务。他最近经常眯眼看黑板,有时还频繁眨眼,可能是眼睛出现问题了吧!我走过去,柔声问他:“小涛,黑板上的字你看不清吗?”“有的时候看得清,有时候又看不清。”小涛说着,又不自觉地眯了一下眼睛。”“让***妈抽空带给你去正规的医院看看眼睛吧,看看视力下降了没有!”我建议道。小涛像小鸡啄米似的点点头。
看看班上,戴上眼镜的“四眼猫”不下十人。上周一,我后桌的林远刚配戴了眼镜。昨天,小蓝的鼻梁上也架起了眼镜。现在,正是课间休息时间。有的同学歪着头看书;有的同学趴着看书;有的同学写着作业,不知不觉间眼睛就“亲近”了作业本……有谁在乎自己的眼睛?照这样下去,小学毕业时,班上有多少人不用戴眼镜呢?我的心里笼上了一层愁云,袭过了一阵揪心的疼痛。我想起了中国之声《央广新闻》的报道,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称,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几乎是中国总人口数量的一半。我国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并逐年增加,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相比之下,美国中小学生近视率仅为10%。
“失明的我可以给那些看得见的人们一个提示——对那些能够充分利用天赋视觉的人们一个忠告:善用你的眼睛吧,犹如明天的你将遭到失明的灾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书的最后,海伦的话语如警钟敲响在我的耳边。我这个一班之长,也给大家一个忠告:在乎你们自己的眼睛吧,保护明亮的心灵之窗,不要让明天的生活失去色彩!
学会珍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1000字 篇2
闭上《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我思绪万千,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被书中作者那坚强乐观的心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所深深震撼,对海伦·凯勒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由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所著,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写出了她在聋哑瞎的情况下,通过自身努力奋斗而最终实现了不平凡的一生。在海伦·凯勒只有19个月大的时候,一场可怕的疾病夺取了她的视觉、听觉,也让她失去了说话的能力。在当时,她与有声有色的世界隔绝起来,她开始变得痛苦、绝望、暴躁。这时候,莎莉文老师来到了海伦·凯勒的身边。作为良师益友的莎莉文老师教会了她世界上每个事物都有名称,激发了她浓烈的求知欲,她开始跟着莎莉文老师如饥食渴的学习......终于,她考上了哈佛大学,学会了多国语言。最后海伦·凯勒成为了十九世纪全球著名的演说家、教育家。
海伦·凯勒的不幸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无法体会的。对于一个小女孩来说,突然从光明陷入黑暗,那是多么的绝望和害怕;口不能言、耳不能听,无法表达自己,无法了解外界,那是多么的无助和煎熬。可她却意志坚强的生存下来,乐观积极的面对现实。我们都拥有着海伦·凯勒所没有的正常视觉和听觉,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她那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坚强乐观的心态。想想自己有时候在作业中遇到一点难题就不认真思考,直接问老师或者放弃;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或挫折就绕道而行,跟海伦·凯勒一对比,我就感到万分愧疚。今后我一定要向海伦·凯勒学习,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积极乐观的生活。
海伦·凯勒坚持不懈的精神也是我们大多数人所没有的。她就像一只蝉,看不见听不到,却努力学习、成长,只为有一天能在太阳下“大声歌唱”。她为了学习“water”这个单词,上百遍的演练摸索,终于知道并能说出这个单词。她身体里发出的生命强音比世间任何一种歌声都更动听迷人。在今后的人生中,我要学习她这种持之以恒、专注学习的精神,努力奋斗拼搏,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海伦·凯勒说过:“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第一天,我要去看人的善良、温厚。第二天,我要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变成白昼。第三天,我要在当前的日常世界中度过一天。”对正常人来说,三天能做的事寥寥无几,但对海伦·凯勒来说,这三天就像三十年,就是一个人生。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明白了很多道理。从现在开始我要向海伦·凯勒学习,珍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坚持不断学习的劲头,刻苦专研,向人生的理想努力奋斗。
学会珍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1000字 篇3
有一个女孩,她天真、好动、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但是,才仅仅生下十九个月,她就遭遇了巨大的不幸: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封闭了她的眼睛和耳朵。她,就是海伦·凯勒,一个身残志坚、从不向命运低头的女孩儿。
虽然,海伦看不见东西,也听不见声音,但是,在海伦还小的时候,她也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做事不计后果,总是随心所欲地行事。
当海伦渐渐长大,双目失明、既聋又哑的她,在周围亲友,尤其是沙利文小姐的帮助和关爱下,她变得坚强而自信。海伦努力使别人眼中的太阳成为自己的光明,别人耳朵里的音响成为自己的乐章,别人脸上的微笑成为自己的快乐。她凭着自己非凡的努力,跨越了生活中数不清的局限和障碍,最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失去光明的海伦多么想拥抱光明和美好啊!在书的最后,海伦这样写道:如果只有三天的时间让我用自己的眼睛看看这个世界,那么我将这样度过。在第一天,我想看见爱我的陪伴我的使我的生命有价值的人、动物和身边各种亲切的小物件。第二天,我要去博物馆看一看世界的过去和现在。第三天,我会逛逛繁忙的人类世界DD纽约是我的目的地……
读了海伦的书,我认真地想了很多。我试着闭上眼睛、捂住耳朵,想象自己成了和海伦一样的人,眼前五彩斑斓的世界顷刻间变得无声无息、漆黑一片。一想到,我生活的世界真的陷入无边的黑暗,我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到,深深的恐惧和绝望油然而生。
我不由地开始想象:如果我是海伦,如果给我三天光明,我最想看到的是什么?我将怎样度过这三天?
不久,我有了答案。
第一天清晨,我会跑去海边,迎接第一缕阳光带来的温暖与震憾。上午,我会去图书馆看书,那是我一直喜欢做的事,沉浸在书的海洋里,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剩下的半天,我会跟着家人一起去参观中国美术学院——对于一个热爱绘画的女孩,那儿一直是我向往的地方;晚上,我会去影院看一两部电影,和陌生人们一起为剧中的人物欢笑流泪,去感受别样的生活;第二天上午,我会和父母、亲人、老师、同学待在一起,记住他们的音容笑貌,永久地珍藏在我的记忆里。下午,我会去农庄体验农民的生活,感受生活的乐趣。傍晚,我会到西湖边看看美丽的夕阳,逛逛夜西湖,把这个美丽的家园,细细地品味记忆。然后,第三天……只剩下一天了吗?我真不愿就这样离开五彩的世界,限入永恒的黑暗。我还有许许多多的愿望没有实现;我留恋这美好的有声有色的世界;我宁愿第三天永远不到来……
我睁开眼睛,合上书卷。是啊,现实世界没有"如果",眼前的生活,纵然有挫折和不如意,但是,只要我们用心体会、享受每一天,那么,每一天——一定都是特别的!
现在,我常常在内心深处对自己说:“读一读海伦·凯勒吧,想一想海伦·凯勒吧!”———她将让你一生受益!
学会珍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1000字 篇4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十九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海伦·凯勒”。第一次“接触”海伦,是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之中,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到了!作者海伦·凯勒是美国著名盲聋女作家,一岁半时即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在家庭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盲文,还学会了说话。在20岁时,考进哈佛大学女子学院,她用自己的毅力缔造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神话!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海伦·凯勒的自传体小说。书中,作者为自己假想了三天拥有光明的时间,短短的三天,却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字里行间,无不洋溢着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她祈祷能用三天的光明去感受这个世界,熟悉身边的一草一物。然而,命运却和她开了个大玩笑,现实中海伦的一生只有十九个月可以感受到光明与声音,她根本无法拥有正常人最平凡最普通的生活。但苦难对她而言,却成了一块很好的垫脚石,一切的不幸成就了她坚强的性格,支撑她克服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使她成为了一名杰出的慈善家、演讲家、教育家。
当海伦处于人生的低谷之时,是知识给了她生活的勇气,是知识给了她接受挑战生命的力量,是知识使她能以惊人的毅力面对困境。所以,在《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中,海伦说了这么一段话:“知识给人以爱,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智慧,应该说知识就是幸福,因为有了知识,就是摸到了有史以来人类活动的脉搏,否则就不懂人类生命的音乐!”
在书中,海伦还用细腻的笔触,对大自然的景色进行描写,使人难以相信这是出自一位盲聋人之笔;她去骑马、划船、游泳、划雪橇,甚至独自一人月夜泛舟,用心去领略月下荷塘的美景;她去参观博物馆,“听”音乐会,甚至去“欣赏”歌剧……在知识的世界里,她学会用心来感受这个世界,用心来享受生命。她远比我们这些正常人活得幸福、活得充实、活得有意义!
读这本小说,我们不难感受到:海伦的一生都在用知识与世界沟通,知识为她铺设了一条成功之路。因为有了知识,海伦才能透过心灵之窗去感知世界,进入人生的最高境界。她在用行动证明了人类战胜生命的勇气,给世人留下了一曲永远不能遗忘的生命之歌!
这本小说给我们带来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海伦让我们知道:在这样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有其存在的意义。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更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充实地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让我们一起用知识去点亮自己心中的那盏灯,照亮通往前进的方向吧!
学会珍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1000字 篇5
人的一生中总有许多挫折,许多不幸。有些人选择勇敢面对,他们获得了成功,获得了喜悦;但也有人选择了放弃,止住了步伐,他们最终只能获得失败,永远是困难的奴隶。所以,莫向命运低头。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讲述了一位又聋又哑又瞎的女孩成长的经历,她叫海伦·凯勒。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对海伦·凯勒来说,她的出生是不幸的,一个一周岁的女孩就要生活在黑暗的世界中,还没来得及去好好看看这个奇妙的世界,上天便不再去眷顾她了。我相信,一开始凯勒一定放弃了希望,但是后来,莎莉文老师的到来又为她点燃了希望的火苗。她不屈服于命运,顽强地抗争,不被生活奴隶,不被困难绊倒,正是这样倔强,永不服输的性格,成就了她不平凡的一生。我们要去仔细想一想“困难”这个词,“困”是牵绊束缚,“难”是不容易。在一个强者前面,它只是一块不起眼的石头,一跨便过去了,在弱者面前,永远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尽其所能”也不能成功。凯勒是强者,强在她有一颗敢于拼搏的心。常常有灰心丧气者感叹命运不公。要我说,命运是可以逆转的,因为命运有一半在自己的手里,身体的残缺并不代表心灵的残缺,只要有坚强不退缩的心,人人都可以干出一番事业,都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凯勒身残志坚,她的精神是不朽的。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可以活得轰轰烈烈,也可以平淡无奇,一个残疾人的人生都如此辉煌,难道健全人的一生还要像杯白开水甚至像柠檬汁般普通、酸涩吗?一个轻易向苦难低头软弱的人又怎可能会成大事?凯勒与命运抗争,最终取得了胜利,命运夺走了她的视觉、听觉,甚至她的声音,她却不甘心被困难束缚,成为它的阶下囚。她努力地学习说话,用自己的双手写出了长篇自传,更写出了奇迹。这样一个自强不息的人,又怎能不让我们肃然起敬呢?
在这本书中,凯勒不仅是一个顽强的女子,还是一位慈善家。她和当时一些朋友经过长期的组织和策划成立了全国性的盲人机构,她还用3年的时间到处演讲,为其他盲人募集善款。这样的残疾人还尽其所能用爱去关心那些同样身残的人,如此令人感动的大爱,难道我们见了那些残疾人还要袖手旁观、冷眼相待吗?相对于凯勒,我们更有能力和义务去关心身边的残疾人。可我们做了多少?落实到行动上并不难,之所以还那么多残疾人被冷落,是因为我们没有这份心。
在今天这样的社会中,更要学习凯勒这种永不服输的大爱精神,生活中有太多困难,需要我们去克服,有太多人需要我们用爱去温暖他们的心,就让我们一起行动,做一个主宰自己命运拥有大爱的人吧!莫向命运低头,才能把握命运,关心他人,才能被他人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