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节气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大雪节气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大雪节气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大雪节气后,南北方气候的变化。
2、了解各地相应的习俗(给树木保温、腌腊肉、吃糍粑等)。
3、知道冬季树木保温的方法。
4、体验串山楂,提高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
1、用草秸包裹树木的图片、腌制腊肉、制作糍粑的过程图、草秸草绳(或薄膜纸、绳子)、山楂、木签。
2、谚语:节到大雪天下雪;趁地未封冻,赶快把树种;瑞雪兆丰年;大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等。
三、活动过程
1、通过图片简单了解大雪节气时各地的习俗。
2、一起学习几个谚语,理解谚语的`意思。
3、户外实践:到户外帮助树木保暖。
4、室内实践:串山楂活动。
四、活动延伸
了解有制作腌菜习惯的幼儿家庭,请幼儿回家与父母共同制作腊肉,并带来幼儿园观察腊肉的变化。
大雪节气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雪节气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大雪节气教案 篇2
社会活动:
各地小学
活动目标
1、了解大雪节气后,南北方气候的变化。
2、了解各地相应的习俗(给树木保温、腌腊肉、吃糍粑等)。
3、知道冬季树木保温的方法。
4、体验串山楂,提高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用草秸包裹树木的图片、腌制腊肉、制作糍粑的'过程图、草秸草绳(或薄膜纸、绳子)、山楂、木签。
2、谚语:节到大雪天下雪;趁地未封冻,赶快把树种;瑞雪兆丰年;大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等。
活动过程
1、通过图片简单了解大雪节气时各地的习俗。
2、一起学习几个谚语,理解谚语的意思。
3、户外实践:到户外帮助树木保暖。
4、室内实践:串山楂活动。
活动延伸
了解有制作腌菜习惯的幼儿家庭,请幼儿回家与父母共同制作腊肉,并带来幼儿园观察腊肉的变化。
大雪节气教案 篇3
课程简介:
在“共制酒酿大雪”课程中,孩子们将对大雪节气时,酿大雪酒习俗的由来有初步的了解,并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简易酒酿的制作。该课程在疫情背景下开展,结合孩子们物获短缺、获取困难的亲身经历,为孩子们在艰苦条件下,运用有限的条件提升生活质量提供新思路。属科学、语言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
课程目标:
1、知识方面:了解二十四节气大雪节气酿大雪酒的民间习俗;
2、技能方面:学习简单的酿造流程,制作简易酒酿;
3、情感方面:感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与独特;学会与父母有效交流、合作完成任务。
课程内容:
1、酿大雪酒习俗由来讲述(10分钟)
活动过程:讲解大雪节气酿大雪酒习俗由来
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的节气叫做大雪。小朋友们之前有没有了解过大雪这一节气呢?大雪节气期间,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开始出现初霜,天气逐渐变得更干燥,也正由于气候的变化,民间形成了许许多多独特的节气习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大雪时要“酿大雪酒”的这个习俗。在大雪节气后酿的酒,都叫做大雪酒,这些酒酿制后,会一直储存到第二年,再拿出来饮用。为什么选在这个时间酿酒呢?因为古时人们在第二年打开这些酒时,发现这些酒与其他时节酿造的酒相比,成色更加清澈,味道更加清新香醇。科技发达后,我们才知道这原来是与大雪节气时逐渐降低的气温有关,气温使得水质清澈,好水自然酿出了好酒。这就是大雪时节酿大雪酒习俗的由来啦,小朋友们明白了吗?
2、制作简易酒酿(40分钟)
所需材料:糯米/大米,酒曲,容器,筷子,棉被/毛巾,温度计
活动过程:
(1)活动引入
刚刚我们了解了酿大雪酒习俗的由来,相信有些小朋友已经跃跃欲试,想要自己动手尝试一下,但是真实酿酒的流程是非常复杂的,在家里会有些难以操作。但是不用担心,我们可以尝试制作简易酒酿,一起体验真实的酿酒场景,说不定还能为自己的晚餐加一道小甜点。下面就请小朋友们竖起小耳朵仔细听,看看谁学得又快又好!
(2)活动开展
制作酒酿的方法可以分为三个大步骤煮米饭,拌酒曲,发酵。
①煮米饭
煮米饭就是把糯米或大米在水里泡上半天,漂洗干净后,放在容器里煮成熟米饭。米饭煮好后放到碗里放凉到30度左右。下面就请小朋友们起身准备适量糯米或者大米,让他们在水里泡个温泉吧!泡完温泉后,记得把它们及时放入电饭煲中蒸个桑拿,最后再让它们回到空调房冷静一下。一定要冷却到30度,千万别忘记,但冷却的温度也不要太低啦,不利于发酵!
②拌酒曲
现在我们手里已经有了放凉的米饭,下一步我们要在米饭里拌入酒曲。这时候肯定有小朋友要问了,酒曲的作用是什么呀?酒曲是一种霉菌,它能让米饭长出菌丝,同时产生一种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叫做淀粉酶,在淀粉酶的帮助下就能酿出又甜又香的米酒。
现在回到我们制作酒酿的步骤中来,请大家拿出酒曲,按照手中酒曲的'使用说明,根据米饭重量取出适量酒曲均匀地搅拌在米饭里,搅拌完后记得把米饭的表面抹平,在正中间压出一个凹陷,再在凹陷里放上一些酒曲,最后倒上一点点凉开水,把容器密封起来。
③发酵
现在我们要做的最后一步就是发酵,发酵需要满足的条件是30℃恒温,如果温度难以保持,我们可以用厚毛巾或者棉被把容器包起来保温。
④结果反馈
下面我们要做的就是耐心地等待!大约两三天后我们就能看到自己制作的酒酿啦!是不是很期待?
父母与孩子在发酵的几天内一同观察酒酿酿制情况,如出酒量、是否有霉菌等,尝试分析成功/失败的原因并做记录,若未成功可进行二次尝试。
注意:酒酿里面含有酒,如果一次性吃太多,会对我们的身体有伤害,所以小朋友们一次只能吃一点点哦!
大雪节气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优美词句,了解下雪对人类的好处。
2、使幼儿认识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培养幼儿勇于探索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在雪地里的照片。
2、将幼儿带回的照片,布置在活动室的墙壁上。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
老师:请幼儿拿出自己带回的照片,说说滚雪球、打雪仗、堆雪人的快乐,引入课题。
老师:你在照相时看到的雪景是怎样的?
老师:跟别人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2、结合图片,配乐欣赏散文《冬爷爷的.礼物》,初步感受散文内容。
老师:小朋友,听完这篇散文后,你觉得怎样?像不像一幅美丽的.冬天图画?
欣赏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
老师:谁到世界上来了?他带来了什么礼物?他认为人们一定会喜欢他的礼物,是真的吗?
欣赏第二部分(第三、四、五、六自然段)
老师:谁不喜欢他?为什么?
老师:有谁喜欢他?为什么?
欣赏第三部分(最后部分)
老师:冬爷爷来到哪里?看到了什么?
"有的……有的……"引导幼儿用这个句式说话。
3、学习散文中优美的词句
老师:诗中用了哪些优美的词语、句子来赞美冬爷爷?请幼儿大胆地说出来。请幼儿谈谈下雪对人类有什么好处。
老师:小朋友,雪对人类还有什么好处呢?
老师:再次欣赏散文,幼儿边听边点读或边表演。
四、小结
1、各领域渗透科学:了解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冬天南方不下雪,北方才下雪。
2、生活中渗透鼓励幼儿冬天不怕冷,积极勇敢地参加体育锻炼。
3、环境中渗透在活动室中布置一幅雪景墙,由幼儿自己用各地照片来布置;在小画廊展出"冬天到"幼儿作品。
4、家庭中渗透节假日让家长带幼儿外出旅行,欣赏雪景,为幼儿拍照。
大雪节气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听音乐做雪花飘的动作。
2、学习走跑交替,并会听信号做相应的动作。
3、鼓励幼儿进行纸的多种玩法,体验游戏与创造的乐趣。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在教室里布置好“雪花挂饰”。
2、废报纸折好若干。
3、录音机及磁带(快慢不同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对雪花的兴趣
提问:
(1)冬爷爷给我们教室里送来了许多新朋友,它们是谁?(大雪花)
(2)大雪花,大雪花轻轻的从天空飘下来,飘到了我们的教室里,一片、一片、又一片,小朋友看一看大雪花是什么样的?(幼儿自由回答)
(3)大雪花有几个小花瓣?一起来数一数。
(4)大雪花有六个瓣,跟着风儿跑,飘到这儿,飘到那儿,可高兴了,小朋友我们来学学大雪花飘起来好吗?
(5)大雪花飘的这段音乐好听吗?一起来听一听。小朋友这段音乐的前面部分和后面部分一样吗?你觉的在前面的音乐中大雪花该怎么飘?后面的音乐中大雪花又该怎么飘?
(二)幼儿听节奏慢的音乐做动作
提问:
(1)小耳朵听的真仔细,让大雪花跟着音乐飘起来吧!
(2)谁愿意把你学大雪花飘的样子做给大家看?(个别表演,其他幼儿学习做)
(三)幼儿听节奏快的音乐做动作
提问:
(1)千朵花、万朵花,开在蓝天下,飘飘洒洒(放音乐),哎呀!大风吹来了,大雪花会怎样飘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谁愿意把大风来大雪花飘的样子做给大家看?(个别表演,其他幼儿学习)
(3)学大雪花飘来飘去可真美,现在让我们听着音乐,学着大雪花飘起来吧!(完整表演音乐)
(四)幼儿撕雪花
提问:
(1)师:小朋友学大雪花飘得真好看,想不想把自己变成一朵大雪花?
(2)老师介绍玩法: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大雪花的纸片,小朋友用你们的小手来撕一斯,撕成一朵大雪花,把它带在自己的身上,让我们大家都变成一朵美丽的雪花好吗?(幼儿撕纸,老师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
(五)和大雪花做的游戏
提问:
(1)小朋友你们都变好了吗?准备游戏。
(2)大雪花说:小朋友们,我非常喜欢你们,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游戏吗?
(3)鼓励幼儿用多种玩法和大雪花玩。(即纸的多种玩法)
活动反思:
音乐教育应该渗透于一日生活的全部教育之中。生活中到处都有音乐,生活中也经常蕴含着音乐教育的因素,要多利用平时的各种机会将教育活动和幼儿的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所以,只要给孩子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我想他们一定会学的更好。
大雪节气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孩子了解大雪节气的特点。
2、在做手工中加深对节气的认识。
活动准备
雪花剪纸图样、儿童剪刀、大雪图片
活动过程
1、图片导入:展示雪花图片
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看一下这张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现在是什么季节呢?
师:这个季节有什么特点呢?
师:我们今天就要一起学习的一个冬天里面的节气,叫大雪,在大雪这天,天气会变得很冷,会出现降雪、霜冻、雾霾等天气。
2、雪花剪纸师:天气这么冷,圣诞节马上到了,老师需要小朋友们的`帮助,手工来装扮一下我们的教室,我们一起来把今天学习的大雪花做成剪纸窗花,贴在教室里。发放物品,提示小朋友不要剪到手指。
活动总结
今天小朋友们知道了大雪节气的特点,还做了剪纸,真的是特别优秀呢,回家之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做做手工,让我们的小手更加的灵活哦。
大雪节气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让幼儿知道大雪节气。
2、通过活动,促进亲子交流,增进幼儿与父母间的感情。
3、引导幼儿通过天气变化,植物变化等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了解大雪节气。
活动形式:
班级集体活动。
活动内容:
介绍大雪节气的风俗、农事活动、节气故事、节气儿歌、手工制作、亲子活动等。
大雪的由来:
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大雪。
大雪节气的相关民俗:
腌腊肉: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大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大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
晒鱼干:
大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大雪节气有三候:
一候:由于不再有雨,彩虹便不会出现了;
二候: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面的阴气下降;
三候:万物失去生机,进入严寒的冬天。
我国古代将大雪分为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由于天空中的阳气上升,地中的阴气下降,导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所以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寒的冬天。
小朋友们学到了那么多,都跃跃欲试的想要做一些有关大雪的东西啦!
通过开展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传统文化,感受了家乡传统节日的氛围,更让孩子们懂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需要在他们身上不断的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