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读《基督山伯爵》有感

2025/09/26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读《基督山伯爵》有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读《基督山伯爵》有感 篇1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是《基督山伯爵》告诉我的。

书中的主人公邓蒂斯,也就是“基督山伯爵”。先遭别人诬告,又被打入秘密地牢,越狱之后,他用那一大笔财富报答了恩人,制裁了仇人。在这之间近二十年的时间,但是邓蒂斯却没有忘记自己的.恩人和仇人,并最终用相应的办法结了心愿。

邓蒂斯在被打入地牢后,并没有认为自己没救了,而且在任何时候都想方设法的逃出去,去报仇。他结识了神父法利亚,一起商量越狱逃跑计划。可 14 年后,神父法利亚却突然发病身亡,这对邓蒂斯无疑是一次沉痛的打击。但是,他却得到了好处,他与死去的法利亚同躺在一个袋子里,被抬出了地牢。临终前,法利亚向他吐说了基督山无人岛埋着一笔巨大的财富。最终,他以巨资报答了恩人,制裁了仇人。

读《基督山伯爵》有感 篇2

01基本内容

故事讲述19世纪法国皇帝拿破仑“百日王朝”时期,法老号大副爱德蒙·唐代斯受船长委托,为拿破仑党人送了一封信,遭到两个卑鄙小人和法官的陷害,被打入黑牢,受尽折磨。而这三个卑鄙小人却依靠着投机取巧、卖主求荣等不光彩的行径,跻身进入社会的高层,唐代斯深爱的未婚妻也嫁给了菲尔南,并为其生下了一个儿子。读到这里,我们不免想起北岛的那首诗“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然而故事并没有结束,唐代斯在绝望之际结识了狱友法利亚神甫,他向唐代斯传授各种知识,并在临终前把埋于基督山岛上的一批宝藏的秘密告诉了他。唐代斯越狱后找到了宝藏,成为巨富,从此化名基督山伯爵,经过精心策划,报答了恩人,惩罚了仇人。这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故事最终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02书中精彩

该书无论写人、写景、记事,都独具特色、高人一等。一是景色描写,用词贴切,情景交融,让读者身临其境;二是人物描写,恰如其分,入木三分,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三是心理描写,细致入微,洞察力强,让读者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洞悉人物的内心隐秘和感情冲突;四是情节描写,跌宕起伏,迂回曲折,引人入胜,让读者捧起书本舍不得放下。

书中精彩之处颇多,在此不一一列举,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自己去读名著,去感受文学的美。

03精准翻译

看世界名著,同一本书会有许多不同的版本,哪本最好那就要看翻译的本事了。我读的这本基督山伯爵翻译我打100分,里面的情境、人物、语言描写用词都十分到位,显示出这位翻译除了法文功底不错,还具有很高的中国传统文学修养。

比如描写那位为了钱财,假扮别人父亲的人,仅用“拘执刻板”一词,就可以读出他的唯利是图、滑稽可笑,给人感觉有点像是披了羊皮的狼,非常传神,跃然纸上。还有一处关于此人的描写:“总之,一身无可挑剔的老军人打扮,这便是我们见过的那位慈祥的父亲,巴尔托洛梅奥、卡瓦尔坎蒂少校的亮相”,讽刺之味溢于言表。小人物描写都这么出彩,更不用说那些作者费心劳力、浓墨重彩描写的主要人物了。

04我的笔记

以前我读书,从来不做读书笔记, 因为我觉得,做读书笔记读书速度太慢,没有任何作用,特别是读小说,迫切想要知道故事情节,读慢了对自己的.耐心是一种折磨。事实上,读快了也就知道情节,其余一概没有深入,难以探寻世界名著真正的精髓。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们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受住了考验,散发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德国诗人、剧作家歌德有一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也是我选择读名著的原因。

自从读了《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本书以后我才懂得了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才开始下决心动手做读书笔记,在《朗读者》中,有位爱读书的老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自己读书特别慢,看到他的读书速度比我还慢,我就放心了。”我想,这位先生读过的书那应该到处是划线、标识和感悟,不像我读的书,读完后跟新的差不多,可以作为爱书人的典范,却不可为读书人效仿。可见读书的速度不能求快,而要求精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以前读完书一本书好像完成了一个任务,卸下了一个负担,现在做读书笔记,读完后感觉意犹未尽,学到了一些书中的精华,但又没有完全学透的感觉。

我想这大概就是进步了,不是“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而是阅尽繁花,取其精华,雁过有声,踏雪有痕。看,这就是一个好的开始,是蝶变!

未来能否成为一名写手尚不可知,然心中有梦,脚下有行,足矣!

读《基督山伯爵》有感 篇3

彼方的水手,漂泊在汪洋大海之上,他跟着远方的地平线,等啊….

故事讲述19世纪法国皇帝拿破仑“百日王朝”时期,法老号大副爱德蒙·唐泰斯受船长委托,为拿破仑党人送了一封信,遭到两个卑鄙小人唐格拉尔、费尔南和法官的陷害,被打入黑牢。

十四年伊夫堡牢狱之灾,整日面对的,只有那漆黑如同噩耗的湿冷墙壁,一开始,始终坚信自己是清白的,日复一日,迎来的只有孤岛身处海岸边的嘲笑一般的浪击声,爱德蒙的双眼如同被迷雾弥漫的灯塔,失去了光芒。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同为狱友的法利亚神甫挖着越狱的隧道却计算失误,挖通了爱德蒙的狱房。迷茫中的爱德蒙得到了法利亚神甫的帮助学习了知识,逃出了监狱,挖出宝藏变成了亿万富翁。十四年的煎熬,谁人能懂。爱德蒙用它坚强的信念挺了过去,心中只是相信,等待,会有结果。

做着复仇计划的他,眼中的迷茫不见了,而是变为一匹白虎,蓄势待发。然而,复仇并没有蒙蔽爱德蒙的双眼,他首先选择了报恩,报答了曾经的老船长替他还清了债务,送给他女儿一笔优厚的嫁妆。“我已经代天报偿了善人。现在复仇之神授我以他的权力,命我去惩罚恶人”报恩后的爱德蒙只留下这样一句话。

他设计报复了陷害他的所有人,并让马克西利安与瓦朗蒂娜终成眷属。带着养女海黛远走高飞。

整篇作品生动,引人入胜。不由得向往到爱德蒙的真实体验中。读完故事,我只想到了一句话“善恶终有报”,上天不会错过一个善良的人,不会放过一个恶人,文中的伯爵就象征是上帝的使者,惩恶扬善。仲马曾经对他的创作风格作了这样一个自述:“在文学上我不承认什么体系,也不属于什么体系,更不树什么旗帜,娱乐和趣味,这就是唯一的`原则。”大仲马的意思大概是表明他的小说只是通俗小说。浪漫主义思潮是催生的社会思潮产物。法国大革命标榜“自由、平等、博爱”,这一思想深入到社会各阶层,推动了个性解放和情感抒发的要求。不难看出,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塑造的邓蒂斯-基督山这一人物形象,正是浪漫主义文学所追求的超凡人物。大仲马也确实以他编织故事的高超技巧,从一桩案件记录引申出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3个仇人,或者说3个反面人物的丑恶灵魂把主人公,或者说正面人物的正直、疾恶如仇的形象充分凸现,达到入木三分强烈的艺术效果。

人生充满了等待,不要怕失去,未来会给你答案。

逝去的青春送来消息,他对我说:“在微笑成熟为泪花,时间为未出唇的歌声而痛苦的尚未降临人间的震颤里,我在等着你。”踏过已消失的时光的轨迹,穿过死亡之门,到我身边来吧。因为梦境消逝,希望落空,你采集的岁月的果实也腐烂了,但我却是永恒的真实。

最后,等待,并心怀希望吧。

读《基督山伯爵》有感 篇4

在十九世纪中叶,大仲马可谓是当时法国叱咤风云的大文豪,而《基督山伯爵》正是在那个时候所被创作,急剧发展的故事情节,清晰明朗的完整结构,生动有力的语言,灵活机智的对话使其成为大仲马小说中的经典之作。

而吸引我的,也正大仲马笔下塑造出的这样一位如同灵魂般震撼的人物——基督山伯爵。

小说的背景是在法国皇帝拿破仑的“百日王朝”时期,而主人公爱德蒙是一位阳光开朗,又十分幸运的青年。他的经历应该是我们同样愿意去实现的——接替船长的职务,迎娶娇美可爱的新娘,赡养忠厚老实的父亲......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但大仲马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对人物的情感和剧情的反转拿捏的恰到好处,刚好悬住了读者的心。

自然,有了善良的主角,自然也有那些让我们咬牙切齿的“反派”。大仲马巧借拿破仑统治时期的局限性,以信封谋反罪,将爱德蒙从婚礼上拖到了监狱。从人间天堂到了与魔鬼同在的地狱,在那里,没有阳光,没有知识,没有亲人!但他没有放弃!他更是将监狱,变为了自己灵魂转折的渡口,在狱友法利亚神甫的帮助下,他不仅学到了更多知识,他还学会了蛰伏,他意识到了复仇的烈火,但也意识到,何时,才是烈火翻腾之时。

相比我们,好像确实还不理解,能够潜心等待是多么重要。的确,想要熬住出头的愿望很难,没有人不愿意方为人上人,没有人不愿意实现心中的愿望。但,过程是煎熬的,煎熬会带来痛苦。但,爱德蒙承受住了!

逃出监狱,他不再是那个年轻气盛的少年。重获自由,他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羔羊。十多年的风吹雨打,使他体格变得健硕;十多年的身陷囹圄,使他肤色变得苍白。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时间带走他的容颜,带不走他不变的信念。等待终将结果,希望已初见萌芽。得到了过世的神甫巨额财产,他——化名为基督山伯爵!但在拿起了复仇之刃的同时,正义的天平却从来没有倾倒。

在与仇人面对面复仇时,他没有被仇恨冲昏了头脑,他的良知从未泯灭,他的人格亦未扭曲,他始终保留高贵善良的心。当他帮助莫雷尔一家摆脱困境的时候,当他从一个该诅咒的'家族中救出他的一个女儿的时候,当他答应梅尔塞苔丝不杀仇人之子的时候,这个高贵的心灵映出了其金子般的光辉。

大仲马在塑造这个人物时,并不是凭空所捏造的,在伯爵的敢爱敢恨,豪爽气派,坚毅勇敢中,我们似乎也能看到作者本身的影子,虽然整部作品贯穿的理念,是放在基督山伯爵门厅前大仲马的半身像上刻上的座右铭—— “我爱爱我的人”。但我却更深的品味出这个故事真正所反映的主题,不仅仅是善恶之间的对决,也正表现着那绝处逢生的希望,是由苦苦的等待所支撑的,而漫长的等待,终会换来蓬勃的希望。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人生就应该像爱德蒙说的那样:“经历过常人没经历过的,再耐心的等待加之希望带来的动力,必能迎来黎明的曙光。”

读《基督山伯爵》有感 篇5

《基督山伯爵》是法国“通俗小说之王”大仲马写的。

合上书本,脑海里思绪万千。我无法想象,唐代斯是如何在牢狱中分秒如年地熬过了那段生不如死的时光。刚入狱的他日日期盼着牢中的狱卒能够早日查到真相,还自己一个清白,但人性与善良在金钱面前根本不值一提。陷害唐代斯的三个“伪君子”,费尔南、维尔福和唐格拉尔在奸计得逞后飞黄腾达,更是让人悲愤不已。令我最咬牙切齿的就是维尔福及他的家人。维尔福自私自利,并不惜为金钱颠倒是非,出卖陷害了无数老百姓。而他的夫人甚至为了一点遗产不惜手刃了四条活生生的'人命。

虽然书中的背景不是那么美好,但在主人公的身上,我们依旧能看到如金子般的闪光点。唐代斯为了能早日报复仇人,忍辱负重十四年,在这十四年间,唐代斯始终在“等待希望”,即使自己已经遍体鳞伤却仍抱着希望,等待黎明的到来。就像书中写的:“直至上帝向人揭示出未来之日,人类全部智慧就包含在两个词中:等待与希望。”有人说,等待很容易,只是三根短针不停歇地转圈;有人说,等待很困难,它必须接受沉默与恐惧的考验。如果唐代斯不等待,他就逃不出地牢的枷锁;如果唐代斯不等待,他就不能获取财富;如果唐代斯不等待,他就不能报仇雪恨。成千上万的“等待”铸就了唐代斯的沉稳,也让他走向了成功。

我们也在等待,孩子在等待着假期,大人在等待着酬劳。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许多人选择停住脚步,等待一条笔直大道通往终点。这真的是那个“等待”吗?要我说“等”和“待”是完全不同的。“等”只是一个行为,而“待”却代表着为了结果有所准备,有所期待,寻找机遇的过程,而它往往是最接近成功的。困难与挫折是路上的绊脚石,遇到困难不可怕,被困难绊倒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重新站起来后仍没有准备地去踩另一块石头。那么困难一次两次压不倒你,但长此以往的话,一定会出现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等待,利用等待,并且利用有意义的等待,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成功。

“等待”是我在大仲马智慧的火花中学到的词,而它告诉我耐心等待加之希望带来的动力,必然能看见黎明的曙光。

读《基督山伯爵》有感 篇6

想象一下,当你正沉浸在婚宴的喜悦时,一群警察突然闯入并给你扣上了“莫须有”的罪名,将你关入了黑暗阴冷的监狱中,永远见不到光明。没错,这就是主人公唐太斯的悲惨经历。在经历了种种困难之后,他成功地逃出监狱,踏上了复仇之路。最终,害他的人受到了惩罚,爱他的人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在这本由法国作家大仲马写的作品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一句话: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本来看上去善良的人,因为自私、贪财,一下子撕破了伪装的面具,露出丑恶的人心。虽然我并没有真正经历过被朋友抛弃,但从书中的生动的描写中,我依然能够感受到唐太斯的'痛苦。

当然,主人公唐太斯还有一点也令我敬佩不已,那就是一个那就是在一颗复仇的心下,还有适当的宽容。比如说,在要让仇人家破人亡的时候,唐太斯放过了成为仇人的妻子和儿子,让他们远走他乡。唐太斯并没有因为复仇而蒙蔽了他的善良、宽容、大度的心灵,爱也彻底,恨也特彻底,不会因为某些原因而心慈手软,也不会就此放过那些需要被惩罚的人。这是主人公最令我敬佩的一点。因为我在生活中有些难以下定决心,别人可能一说,我就会有些动摇。虽然我一直有在尝试改变,但是无法做到像唐太斯那样,一旦下定决心,无论是谁说都无法改变他的决定。

只有铭记生活的痛苦,才能品尝生活的甜蜜,这就是《基督山伯爵》告诉我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