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2025/09/28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篇1

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一本好书的人物是作者的影子,从而更能了解作者,学习作者。

有一本书,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小女孩,她的命运很悲惨,但好在她遇到了两个真心对她好的人——玛丽拉和马修兄妹俩。想必你们都知道这本书的名字了吧?对,就是受广大女生热爱的《绿山墙的安妮》。

安妮是个富有想象力的小女孩,举止言行也活泼有趣。她是个十岁左右的孩子,上身穿着又脏又难看、过于短小的浅黄色绒布罩衫,头上戴着一顶已经退了色的褐色水兵帽,大眼睛、大嘴巴、红头发,仿佛成了她的标志。她的两只眼充满了朝气与活力,安妮身上散发着一股非凡的气质……我在读她时,就立刻喜欢上了这位可爱的妹妹。

自从读了这本书,安妮便成了我的影子。每天放学回到家,鞋子总会在那懒懒的翻着身子,再也不会起来;书包随便一扔,书本随便乱放,我仿佛成了一只桀骜不驯的小野猫,在家里扫荡。妈妈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回到家,看到乱七八糟的房间,忍不住数落我和弟弟一番。我不服气,就像安妮跟马丽拉雷切尔太太吵架那样,吵不过就跑。每次读到安妮,我就想到了妈妈,想对她说声对不起,但是我一直没说,我想用行动来弥补我的过错。

安妮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和雷切尔太太吵完架后又主动上门“负荆请罪”。再后来,安妮受到玛丽拉、马修的鼓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女王学院,并拿到了丰厚的艾弗里奖学金。当读到这里,我便潸然。安妮要付出多少的努力和心血,才能获得这么大的成就啊!马修的去世,让安妮感到悲愤欲绝,她知道要多陪陪家人和朋友了!她突然明白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成功,而是追求幸福。如果家人一个个离你而去,即使成功了还有什么用!安妮就这样放弃了自己在外学习的机会,回了绿山庄,跟玛丽拉永远生活在了一起。

还记得从“小草”变成“大树”的勃朗特三姐妹吗?安妮就是上演了一出从“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大剧!

安妮的勇敢顽强拼搏的精神和乐观向上的品质实在让我佩服!我希望影子会永远伴随在我的身边:鼓励我,鞭策我,陪我走完这精彩的一生!

《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是我们女生必读的书,希望所有女孩儿早日捧起它!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篇2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喜欢阅读,暑假读了几本书,使我感触最深的一本书是《绿山墙的安妮》。

《绿山墙的安妮》是加拿大著名作家露西·蒙哥马利的作品,女主人安妮从小父母双亡,被玛丽拉兄妹从孤儿院领养后长大成人的暖心故事。安妮是一个红头发、高高瘦瘦,脸上长着雀斑的小女孩,她的鼻子美得出奇。她爱生活、爱读书、爱幻想、可爱、坚强、率真有活力。安妮的率真和爱幻想闹了不少笑话,犯了不少错,但她的善良和可爱赢得了友谊和真正的爱。

安妮的想象力就像一种神奇的魔法,她说林荫道是“白色的欢乐之道”,小道是“情人小径”,巴里先生的池塘是“闪光的湖”,门前的樱桃树是“白雪皇后”,她的想象将生活填满五彩缤纷的色彩。

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这一章,好朋友戴安娜急匆匆地赶来找安妮,请求她帮帮自己的`弟弟。安妮赶到她家,戴安娜弟弟得了喉头炎,而且非常的严重。正在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安妮凭着自己带过几个孩子的经验,对小弟弟做了急救。安妮怕病情反复,就在床边守候了一夜,直到医生来后才放心,安妮是个多么善良的姑娘啊!大家想一想,如果一个人不善良又怎会苦苦守候一夜,只为别人的健康?

安妮的善良的品质就像一束阳光照耀在我的心房,让我们向安妮学习,成为一个善良、乐观、勤奋、努力的人。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篇3

夕阳西下,天空顿时披上了一层红纱。静静坐在柔软的“绿毯”上,望着鸟儿在柳枝上嬉戏,风儿吹皱湖面,我不禁又一次读起《绿山墙的安妮》这本深得人们喜欢的书来。

安妮是一个身世凄凉的女孩,从小父母双亡,孤独地生活在孤儿院里,没有人愿意和她做朋友。但是,安妮并没有因为自己的遭遇而黯然神伤,而是阳光、快乐地度过美好的时光,在她脸上看到的永远是自信、快乐和幸福。后来,她被玛莎拉和马修收养,住在绿山墙里,她的生活就改变了,因为他们都很爱安妮。

看完这个故事,我很欣赏安妮,因为她像我们中国的梅花一样,无论在多么恶劣的环境里都不肯低头折节,我很敬佩这种高尚的品质。不能因为一点小困难,小挫折就放弃,胜利就在前方,所以,安妮在绿山墙里过着安宁的日子。清晨,打开窗户,浓郁的花香引来了许多蝴蝶,它们在花间玩耍,有时停在安妮的'手指上休息。中午,坐在柳树下,柳枝摇晃着枝条,给安妮荡秋千。傍晚,坐在河边,观赏湖光山色。这让我知道,人生都是先苦后甜,只有度过难关,才能取得胜利。就如《井底的驴》告诉我们,要走出困境,走向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将挫折统统抖落,踩在脚下。因为挫折和困难就如一架梯子,都是磨练我们的意志,每一步都是一个考验,都是激发我们的潜能和动力,长大好为祖国效力。

月色朦胧,仍很寂静,鸟儿已回巢入睡,湖面又如镜一般清晰。望着书本圆满的句号,月光似乎在微笑,这时,月色更加皎洁,更加美丽……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篇4

上学期,语文书上的‘课外书屋’给我们介绍了一本叫《绿山墙的安妮》的书,很有趣、很感人。于是,我经不住诱惑到书店买来看看。

这本书主要讲述:安妮出世不久就父母双亡,成了孤儿。好心的`邻居把她养到6岁。她开始到一户人家看孩子,后来又被送到孤儿院。11岁的时候,住在绿山墙岛上的马修和玛莉拉收养了她。安妮天性活泼乐观,她因为天真和爱幻想闹了不少笑话。又因为善良和直率赢得了友谊和真诚的爱。她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学,但为了照顾生病的玛莉拉,她又放弃了学业,留在家乡当了小学教师。

我轻轻合上这本书,内心涌动着一份感动、一份钦佩、一份同情。虽然与书中的人物告别了,但书中所叙述的事情,所描述的情景,所表达的感情,却已在我心中生了根,使我深受感动。安妮虽然在出世后不久就父母双亡了,成了孤儿,但她却非常乐观、坚强,克服了种种困难。

在生活中,我认为我们应该多向安妮学习,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我们每天都能得到父母的宠爱、关心,但有时却不懂得珍惜,甚至还与父母顶嘴,而安妮呢,现在连话都没有机会跟他们说了。

安妮的父母虽然双亡了,但她也还是很坚强,我们也要一样,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认真克服。

《绿山墙的安妮》是本不错的书,有时间可以买来看一看,比较安妮与你,或许会有许多启发呢!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篇5

暑假期间,我读了加拿大作家蒙格玛丽写的《绿山墙的安妮》后,我感受颇深。

安妮是个身世凄凉的小女孩,出生不久后就父母双亡,成了孤儿。好心的邻居把她养到6岁,于是她找到了一份工作——到一户人家看孩子。但最后被送到了孤儿院。11岁的时候,住在绿山墙上的马修和玛莉拉收养了她,她感激不尽。安妮天性活泼乐观。她因为天真和爱幻想闹了不少笑话,又因为善良和直率“赢”得了友谊和真挚的爱。这些年里她每天用功学习,终于,她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但是后来为了照顾生病的玛莉拉,她最后决定放弃学业,回到家乡去当小学教师。这是一个孤儿长大成人的故事。故事中许多描写都很有趣,很感人。

读了这本书后,我想起了一件事:一天,我的外祖父大病一场,到合肥检查后,我的外祖母吓得当场晕了过去。我去了外祖母家后才知道外祖父得了癌症。可不是吗!癌症!那可是不治之症!我的眼泪不知不觉地掉了下来。

我的`爸爸妈妈急忙坐车从上海赶回来。可是,他们连外祖父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外祖父就……

那天把外祖父安葬的时候,外祖母、爸爸、妈妈、我、小舅……眼泪汪汪,几乎可以把世界淹没。祖母差一点就把眼睛哭瞎了。

你们看,安妮父母双亡都没有哭,而我比她大,却只是因为祖父去世就大哭一场。安妮是多么坚强啊!

安妮这种不怕困难、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读《绿山墙的安妮》有感 篇6

今年国庆期间,我重新看了一遍《绿山墙的安妮》。

本书的作者是加拿大女作家蒙格马利。其实在六年级的时候,我就已经把这本书看完了,当时看完了也没有什么太多的想法。如果回过头再看一遍,倒是让我感受颇多。

《绿山墙的安妮》的主要故事是:绿山墙的兄妹俩决定领养一个男孩,帮着做田里的农活。不料,阴差阳错,孤儿院送来了一个爱幻想、喋喋不休的红发孩——安妮。

性格严肃冷淡的玛莉拉原本打算把安妮送回孤儿院,但经过一天的短暂相处后,她发现这个红头发的孩子性格乐观向上,讨人喜欢,于是决定收留她。而极端内向的马修,内心是个坚持自我的人,他一见到安妮就深深地被安妮吸引住了。

安妮给我的印象是:爱幻想,爱说话,真实直爽。也正是因此,安妮给自己惹来了一连串的麻烦,她不断地闯祸,也不断改正错误。但安妮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她对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树一木,都充满了爱心,并一个个帮它们取了名字。她对亲人,朋友,同学,师长,都怀揣着一颗善良,纯洁,热忱的心。她对知识和学习都有一股狂热的劲头,那种积极向上,拼搏奋斗的精神。

安妮聪明、勤奋,凭着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大学,不想马修已经去世,为了照顾玛莉拉,她又放弃了学业。和玛莉拉一起生活在绿山墙农舍里。

最终,她在朋友、家人和老师的关爱中,小孤女安妮渐渐长大,成熟。

其实刚开始独自本书的时候,我并不能明白安妮真实的想法。

当我再一次是品味的时候,我暮然发现,其实安妮很孤独。就像这样的一句话“越是爱说话、爱幻想的人越寂寞。”安妮很爱说话,因为一旦她不话可说时,她也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她很爱幻想,因为没有朋友,大家都觉得她是个怪人,所以当她无话可说时,只能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

或许只有这样子,才能让自己看起来不孤独吧!

书中曾成提起过,马莉拉刚开始并不喜欢安妮,但她十分的同情安妮,于是把她留了下来。很多的时候,马莉拉看起来对安妮很凶,但每一次都会让安妮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这就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妈妈,她就是这么一个人。人看起来,总是凶巴巴的,老实说,我这个做的不好,那个做的不对。但是我知道,其实她都是为了我好。每当我想要什么东西的时候,她都会尽量的满足我。

为了更加深刻的了解《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我特意去查找了作者以及创作的背景。

这本书的作者是露西·莫德·蒙哥马丽,她生于加拿大的爱德华王子岛的克利夫顿(现在的新伦敦),从小就由外祖父母抚养,与外祖父母一起生活在卡文迪许村一所老式的四周都是苹果园的农舍里,参与各种农活的小露西,接受着外祖父母严厉和无情的教育。可幸的是,爱德华王子岛是加拿大最美丽的省份之一,它培育了小露西对大自然的终身热爱,这一点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了强烈的诗意表现,所以书中的安妮总是幻想着自然。

蒙格玛利嫁为人妇的时候,已经是颇有名望的作家了。她的创作秘诀出自每日琐碎的家务,在她的围裙口袋里总是有一个小本本,灵感乍现,立刻记录。在一次浏览小本本的时候,她发现了这样一条消息引发了她的创作灵感:“一对年迈的夫妇向孤儿院申请领养一个男孩,阴差阳错,一个女孩被送了过来”。正是从这只言片语中,蒙格玛利整合出了她的第一本小说,并于908年出版为《绿山墙的安妮》。

这是我受到了启发,其实我们可以记录生活中的趣事,整理归纳,然后可以写在作文中。

总体来说,读完《绿山墙的安妮》。我也得到了些许的收获。明白了,要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困难。更要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生活才会更好,明天才会更加精彩。

其实这一次我也没有太认真的读,但毕竟是已经读过一次的,可是现在情节大多数已经记不住了,这次也只是囫囵吞枣。我打算再仔细品味品味,并揣摩其中其他的角色。因为我觉得每一个角色角没有像明面上那么简单,就好比说林德太太。刚开始从她对安妮的态度中,让人感觉到她的刁钻刻薄。知道慢慢读下去,才发现,虽然她的言语十分的尖锐刻薄,但她的为人处事却也是雷厉风行,简洁快速。

所以说啊,作者手下的每一个角色,都是经过精雕细磨而打造出来的,只有熟知这个故事才能真正的理解每一个角色,感受到角色的独特魅力。

其实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每一个女孩和男孩都何尝不是另一种的安妮呢?

有时候读着读着,我就会感觉这里面的安妮好是自己。因为我们都十分的敏感,但安妮都会直接的表现出来。而我只是表面上无所谓,只是默默地把这件事藏在心底。

我们往往能从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所以,我们也可以学习故事中主人公的精神。就像安妮积极向上,乐观开朗那样,快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