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青铜葵花》读后感——痛苦的背后

2025/09/29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青铜葵花》读后感——痛苦的背后(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青铜葵花》读后感——痛苦的背后 篇1

以前,我是一个“敢于”退缩的人,只要遇到困难,我就败下阵,但是现在我逐渐坚强了起来,遇事能够独立面对,那是因为我读了《青铜葵花》这本书。

书中讲述了一个农村男孩青铜和一个城市女孩葵花的故事。葵花七岁时随父亲到青铜所在地农村生活,然后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直到葵花12岁的那年,她被命运召唤到了属于她的城市。然而青铜,从此只能仰望芦花尽头,遥望着葵花所在的城市。

读完整本书,我觉得最感人的是葵花的故事。她为了给奶奶看病,到了江南去捡银杏卖,每次读到这儿时,我不禁为葵花的孝心所感动,她为了奶奶、为了全家,孤身一人去江南捡银杏情景至今浮现在我的脑海,甚至为之流泪。

还有男孩青铜,他为了家庭的生活站在一尺厚的积雪里卖芦花鞋的故事。青铜为了卖出最后的几双芦花鞋,坚持站在积雪里,直到那几双芦花鞋全部卖出去后,才捏着手里那一团皱巴巴的钱回家。在回家途中,遇到一个人要买芦花鞋,他二话不说把自己脚上穿着的那双芦花鞋脱下来卖给了他,并不多收一分钱,最后光着脚丫回家的情景让我的心灵震撼。

是的,在生活中,他们遇到困难,没有退缩,而是勇敢面对,最终他们战胜了困难。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遇到一点挫折和困难就退缩不前,甚至不敢面对,缺少坚强的意志和毅。

自从读了《青铜葵花》这本书,我觉得我长大了,也变得坚强起来,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是我最大的收获。

《青铜葵花》读后感——痛苦的背后 篇2

苦难,一个代表着灾难和困苦的词语,在现实生活中苦难是不可避免的,而《青铜葵花》这本书更是将苦难写到了极致。

《青铜葵花》的作者是曹文轩老师,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城中女孩葵花和大麦地乡村的男孩青铜。这是一对名义上的兄妹,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但十二岁那年,女孩葵花被命运召回了她的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着芦荡的尽头,遥望着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他们也共同经历了很多苦难。书中最令我难忘是是讲述他们苦难的部分,一场大火夺走了青铜的说话能力,而葵花的爸爸在一次台风来临的时候,因为捡掉入水中的一大沓葵花画,不料被淹没在了河中。他们都是苦难的人,而最后他们相遇在了一起,用爱解决了一切。在如此困苦的环境中,他们心中始终却充满着一种满足与幸福,深深为他们感动。

这本书让我明白人总会经历苦难,就像凤凰浴火重生一样,只有渡过苦难,才会变得更加强大。而且有一种比苦难更强大的东西,那就是爱。就像刚刚发生的九寨沟大地震来说,虽然灾难的来临我们不可抵抗,让很多人失去了亲人,著名景点火花海、熊猫海也被摧毁。但国家及社会各方救援力量挺进灾区,积极开展救援工作,才让灾难伤害降到最小,爱让灾区的人民有勇气有力量去面对灾难战胜灾难。

读了《青铜葵花》让我对之前自己的任性,不珍惜父母的爱感到深深的内疚和自责。

我们无法阻止灾难的发生,我们或许也都会经历各种困难,只有面对困难、正视困难、渡过困难才能让自己成长。

《青铜葵花》读后感——痛苦的背后 篇3

寒假是读书的好时期,我去新华书店选书,一眼就看见了《青铜葵花》,这是一本写苦难,写友情,写亲情的书。

大麦地是一个又大又穷的村庄,葵花是个城市女孩,一次遭遇,让她来到了农村的`青铜家。青铜是一个哑巴,他们家是大麦地最穷的,但他们毅然决然接受了葵花。从此,葵花成了奶奶的孙女,爸爸妈妈的女儿,青铜的妹妹。他们一家经历了许许多多的苦难:大暴雨、大火、蝗灾、饥荒……但他们依然幸福快乐地生活,不抱怨,不放弃。

青铜一家处处呵护着葵花。奶奶为了给孩子们做新衣,千里迢迢去捡棉花,却病倒了没再爬起来。青铜看见葵花晚上做作业没有灯,就去捉了许多萤火虫装在花里,做了几只灯,那是大麦地最大最亮的灯。葵花要演出时,家人合力为她做了一件新衣,看到她的人都说,如果有银项链就更好看了。青铜见了,把屋檐上的冰凌取下来,用麦杆穿洞,为葵花做了一条冰项链,灯光下银光闪闪,漂亮极了。村里来了马戏团,青铜带着葵花看马戏。但人太多了,站着根本看不到。青铜让葵花坐在他背上看,而自己却又累又热,眼前发黑……一件件事情感人肺腑。但是在葵花十二岁那年,命运将她召回城里。从此以后,青铜一直望着葵花所在的地方出神,最终奇迹般地叫出了“葵花”二字。

看完这本书,泪水已浸湿我的眼眶。我不禁感慨,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被命运召唤在一起,称兄道妹,共同经历苦难,共同享受欢乐,这种感情,既是友情,又是亲情。它让一个哑巴说出了话,让所有人都感动了。通过这本书,我明白了,苦难不能打倒一切,只有经历过苦难,才能走向欢乐;只有面对苦难不抱怨,才会感受到苦难后的欢乐。就像学骑自行车,如果没有一次次的失败,怎么会有最后的成功。

面对苦难时,单靠个人的坚强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亲情、友情的力量,大家团结一致,就什么都不怕。

《青铜葵花》读后感——痛苦的背后 篇4

美丽的痛苦,诗意的苦难:《青铜葵花》

因为曹文轩老师的文学作品一如既往地被广大读者所喜爱,又因为我一如既往地喜欢曹老师的纯美作品,所以在推荐了曹老师的纯美小说《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细米》、《根鸟》之后,我再一次推荐曹文轩老师的这部拥有最美丽的痛苦、最诗意的苦难的儿童文学作品——《青铜葵花》。

《青铜葵花》是曹文轩老师经历了艰辛而漫长的日子才创作出来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一如既往地秉承了曹老师的写作风格,纯净、唯美,即使是写苦难,也是那么地富有诗意。《青铜葵花》讲述了一个乡村男孩青铜和城市女孩葵花的感人故事。一次命运的安排,一次特别的机缘,城市女孩葵花来到了不会说哈的乡下男孩青铜的身边,并且成为以兄妹相称的好朋友。他们在大麦地里一起生活,一起长大,青梅竹马。不管是是遭遇洪水还是蝗虫来袭,他们在苦难中彼此鼓励支持,乐观、坚强地成长着。然而,12岁那年,命运将葵花召回了她原本所在的城市,青铜葵花不得不分开。那一次,男孩青铜失去了葵花,不会说话的他竟然开口高喊了一声“葵花”,震撼了所有人的心灵。从此以后,男孩青铜常常遥望着芦荡的尽头,遥望着女孩葵花所在的地方,期盼着她能够归来……

在《青铜葵花》一书中,曹文轩老师将苦难、大美、至爱三位一体,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深刻的大苦难,极致的大美,充满生机与情意的至爱,都在曹老师纯净优雅的笔调下娓娓道来,感人肺腑,震撼人心。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明独特,意境高雅清远,情感真挚深沉,那唯美的文字,把痛苦写得如此美丽,把苦难写得如此诗意,却更能体现出人间的真情和人道主义的光辉。浓浓的爱意洋溢在整部作品中,直抵人们柔软的心弦,让人忍不住泪流满面……

《青铜葵花》是曹文轩老师颇为自得的一部心爱之作。书中青铜和葵花经受的苦难和各自显示的风度,时时刻刻都在牵动着读者的心。而曹老师在作品对苦难、对真情、对美好人性的细腻描写和咏叹,像春水般滋润着、温暖着人们的心田,牵引着我们去追寻生命中那永恒的真、善、美。

曹老师说:“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一个时代的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 《青铜葵花》一书呼唤了个人和民族对待苦难时应表现出强劲的风度,让痛苦变美丽,让苦难变诗意。

《青铜葵花》是一部充满力量感的作品,非常值得我们一读再读。

《青铜葵花》读后感——痛苦的背后 篇5

天边的彩霞越来越浓了,霞光和着蓬勃向上的葵花,格外融洽。远处,有个小男孩在葵花田里奔跑着,呐喊着“葵花”……我一下子惊醒了,又一次捧起《青铜葵花》。它是我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我深深地为书中主人公青铜所折服。

《青铜葵花》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乡下男孩青铜与一个城市女孩葵花成为兄妹的故事。他们互相依靠,一起面对苦难,并战胜苦难,更重要的是他们还在大难中找到了大爱!

青铜和葵花过的并不是我们这样衣食无忧的日子,他们虽然贫穷,内心却是强大的。青铜敢于正视苦难、并挑战苦难,在苦难中乐观向上,无私地把大爱带给葵花,这是多么崇高啊!

当青铜与葵花相让上学机会的时候,青铜巧施妙计,把上学机会给了葵花。我真是对青铜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竟毅然决然地把难得的上学机会拱手相让于葵花,怎么会有那样宽广的胸怀?当葵花面对上学如此昂贵的学费是,青铜的行为也让我自叹不如。他 竟 放 下 尊严,忍受着路人的白眼,在冰天雪地中艰难地行走,卖着那一双双被雪花覆盖的芦花鞋!那一刻,我顿时深深地被青铜折服了,他实在是太伟大了!

青铜只是一个与我们同龄的孩子,是一个还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愿望的孩子,怎么能承受得了如此之大的苦难呢?也许,正是青铜以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顽强不屈的精神,才能在苦难中依然寻找着快乐,并征服了苦难!

读着这本书,我不由地想到了那件事。那一天,表妹来我家做客,我生怕她弄坏我的玩具,就什么也不给她玩我还为此感到十分高兴。但是当我看着表妹那天真无暇的笑脸时,突然想到了青铜,想到他身在苦难中还去无私地关爱妹妹,我顿时惭愧至极,立刻把玩具与表妹一起分享,并决心在今后当个好姐姐。

《青铜葵花》之所以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就是因为我在青铜身上学到了要敢于面对苦难并顽强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