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犟龟》教学设计

2025/09/29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犟龟》教学设计(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犟龟》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2、理解童话的主题,培养学生为实现理想而支持不懈的精神;

3、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作品形象不同性格特点。

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为难点;

2、理解主题和作品各个形象的不同性格特点,为重点。

教学方法:

讨论,朗读表演,辩论等。

教学道具:

多媒体辅助手段。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及其步骤:

一、组织教学:

放歌曲《爱拼才会赢》来营造氛围,然后从鼓励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寿命最长的动物是什么?(乌龟)

指名学生讲一个有关乌龟的故事,问:有哪个同学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请讲一讲。然后显示明确:

叙述——道理——启示

坚持不懈 骄兵必败

今天,我们不妨一起来听听德国当代文学家米切尔?恩德讲述的犟龟的故事,看看这只小乌龟与我们熟知的《龟兔赛跑》的小乌龟有什么异同之处?为何说是“犟”的呢?同学们,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下这个“犟龟”吧。

三、整体感知(学生先阅读课文)

思考:

1、扫清字词障碍:问学生有没有不懂的字词。

2、本文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尽量用最精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3、小乌龟碰到哪几种小动物?请按先后顺序说出来。

4、这些小动物的性格特点和对事物的态度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请说一说。

明确:

1、略;

2、小乌龟经过百般阻挠,最终成功参加了最热闹的婚礼;

3、蜘蛛——蜗牛——壁虎——乌鸦——猴子——狮子;

4、乌龟:固执倔强,坚持不懈,执着追求;

蜘蛛:自以为是,讥讽嘲笑;

蜗牛:真诚友好,善意挽留;

壁虎:清高自大,鄙视小瞧;

乌鸦:自作聪明,藐视对方;

猴子:活泼可爱,热情大方。

四、朗读表演:加深对故事内容和各动物形象的理解。

㈠、准备活动

1、分成四组:每组的任务各是朗读一个故事片断(即:遇蜘蛛、遇蜗牛、遇壁虎、遇乌鸦)。

2、每组再分2人一小组进行朗读表演,分别扮演角色:犟龟与蜘蛛、犟龟与蜗牛、犟龟与壁虎、犟龟与乌鸦。

3、要注意各自扮演的动物角色的性格、态度、语气、神态、动作。

㈡、我来表演,你来评(任意选取一个故事片断)

1、表演者定要进入角色,把握各动物形象的'语气、神态等;

2、其余同学定要做文明观众,认真欣赏,然后作出合理的评价。

五、深入探究(见仁见智,各抒已见)

思考:

1、文中哪里最能体现乌龟“犟”的特点?请说说。

2、小乌龟“犟”的性格说明了什么道理?给我们什么启示?(提示:从“目标”、“信心”、“勇气”、“恒心”、“战胜困难”、“不能半途而废”等角度说起。)

3、小乌龟凭着“犟”劲到达了目的地吗?参加了最热闹的“狮王婚礼”吗?(呈现一幅“狮王婚礼”的画面,表现出场面的热闹非凡。)

明确:

1、小乌龟的语言、动作和其它动物的语言、神态等;

2、支持不懈,勇往直前;不能轻易地听取别人的意见;也要虚心地接受别人正确的意见……

3、略。

六、辩论:今日说“犟”

辩题:小乌龟“犟”的精神体现的是一个胜利者还是失败者?(分成两组针锋相对地进行辩论。)

七、拓展与发散

1、参加狮王婚礼后,小乌龟回归时又碰到了那些劝阻过它的小动物,这时,那些动物又会说些什么样呢?小乌龟怎样回答?

2、这只德国小乌龟与我们熟知的《龟兔赛跑》中的小乌龟有什么异同之处?

八、课堂小结

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只认准目标、坚持不懈、面对各种阻挠、不轻言放弃的小乌龟。希望同学们能从小乌龟身上汲取一些可贵的精神,用来指导自己走向中考,直至成功。

九、播放林玉英歌曲《勇敢的人》;

十、送话:

祝大家一路走好,前程似锦!

《犟龟》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理清文章思路,理解“犟”的深层含义及文章主题。过程与方法:在领悟、发现过程中,培养学生听、说、读、想象、理解、评价以及联系实际发散思维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文主旨的理解与把握,培养学生坚持目标、不怕困难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犟”在文中的深层含义。

教学难点:

对犟龟“犟”的评价。

教学方法:

朗读品析研讨点拨

教学手段:

图片辅助情境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生说《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

问:小乌龟为什么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它有什么精神最值得我们学习?(坚持不懈的信念)

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只小乌龟,它的名字叫《犟龟》

二、解题

1、简介作者、文体(出示文字投影)米切尔恩德德国当代儿童文学家。

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教育儿童的一种儿童文学体裁。

过渡语:阅读童话,要注意把握童话故事情节,通过故事中人格化

形象的语言、动作、心理等分析童话人物的'性格,进而理解童话的主旨。

2、解释“犟”的内涵:

强(jiàng)倔强像牛一样

犟牛,牛脾气倔强执拗,不听人劝

三、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听录音朗读。或配上动画说故事。

(1)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出示投影检测

(1)你会读吗?(开火车读)

犟(jiàng)龟哀悼(dào)邀(yāo)请瞌(kē)睡遗憾(hàn)丧(sāng)服

(2)你会写吗?指名到黑板上写。(根据拼音写汉字,写完后齐读两遍)

(3)你会填吗?

弄清记叙文要素,概括故事情节,完成填空。小乌龟因为听了鸽子谈话,决定参加狮王的婚礼,路上遇到了种种困难和障碍,小乌龟一一战胜了。最终参加了从未有过的、最美丽、最盛大的庆典。

出示板书:

起因:决定参加

经过:战胜困难

结果:看到庆典

四、乌龟去参加婚礼,遇到哪些困难?

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来,用笔把它勾画下来。同桌之间可相互讨论,并且用最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

(生看书勾画。)讲析中出示图画、板书(演示小乌龟一路走来的历程

1、它在参加婚礼的行程中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什么?路长腿短“路长腿短”是谁告诉它的?

蜘蛛。蜘蛛本身的特征是什么?是怎样劝阻的?请同学们找出相应的段落,认真揣摩一下该怎样朗读?(抽生朗读)4—5段评读(哈哈大笑:嘲笑乌龟;同情的说:好象有点感动了,开始同情它了。)这是小乌龟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小乌龟离狮王洞太远了而小乌龟的速度呢又太慢了,可以说是路长腿短,它怎么能参加最热闹的婚礼呢?小乌龟放弃了吗?它是怎样回答的?

很遗憾,我不能这样,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2、小乌龟于是又继续向前走,又遇到了第二个困难,是什么呢?方向走反

这是谁告诉它的,在课文的第几段?蜗牛,7段

大家一起来朗读一下这个自然段。生朗读。

本来已经路长腿短了,现在方向还走反了,而婚礼后天就要开始了,小乌龟放弃了吗?它是怎样做的?慢慢掉转方向。

3、第三个困难是什么呢?婚礼取消

在课文的第几段?9段

大家一起朗读来朗读一下这个自然段。生朗读。

婚礼取消了,这下小乌龟该回去了吧?它回去没有?没有回去。它是怎样回答的?生(齐读):很遗憾,我不能这样,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4、看来这只小乌龟到还真的有些犟。除了这三个困难,它还有没有遇到其它的困难呢?是什么?狮王去世

“狮王去世”又是谁告诉它的?在课文的第几段?乌鸦。11段大家一起朗读来朗读一下这个自然段。

小乌龟放弃了吗?它是怎样回答的?

5、狮王二世去世了,还会举行婚礼吗?为什么小乌龟还要坚持走下去呢?

(引导学生理解小乌龟的目标,以及出发前,它想了一天一夜,究竟想了些什么?)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小乌龟总是固执的坚持自己的意见,它在面对蜘蛛、壁虎和乌鸦的劝阻,小乌龟都用了一句话来回答,是什么?大家一起来朗读一下。在朗读的时候注意小乌龟的语气。(齐读):很遗憾,我不能这样,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很遗憾,我不能这样,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3次。

《犟龟》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一)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二)分析“犟龟”形象,理解深层含义。

(三)品味语言特点,学会心理描写。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童话的世界是瑰丽而生动的,在童话作品中,天地日月、风云雷电、山川鸟兽、花草虫鱼,都可以被赋予“人”的性格,“人”的思想感情,并以其鲜明的形象和独特的个性活跃在幻想生活的舞台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德国当代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米切尔·恩德的童话《犟龟》。

(二)自读

1.先请学生把作品自读一遍,注意捕捉作品中的语言信息,梳理作品的结构。

2.请几个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角色各自的不同特点;注意在不同语言环境下朗读语气、语速的把握。

(三)讨论

1.故事的叙述应该有始有终,这篇童话叙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明确:起因——小乌龟听了鸽子的谈话,决定参加狮王的婚礼。

经过——路上所遇到的种种阻碍,以及战胜困难的过程。

结果——小乌龟看到了从未有过的、最美丽、最盛大的庆典。

2.作者并非只是单纯编织了这样一个童话故事,还鲜明地塑造了一个极为可爱的小乌龟的形象,这一形象有什么特点?用一个字概括。

明确:犟。

3.作品中的“犟”有怎样具体的内涵?

明确:认准一个目标便一往无前,坚持到底,遇到任何困难都不改变初衷。

4.对形象特点的概括应该有一定的依据,这个依据的来源是作品本身。文中哪些地方最能体现小乌龟这一特点?

示例:

(1)文中多次写到小乌龟说“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突出了小乌龟朝着既定目标义无反顾前进的决心。

(2)当蜗牛告诉小乌龟“你走的方向完全反了”时,小乌龟也没有动摇他的信念,而是掉转方向继续走自己的路。

(3)文中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小乌龟的一句话“我会准时赶到的”,表明小乌龟自始至终的坚定信心。

5.小乌龟“犟”的内涵中含有一种不怕困难的精神,那么,文章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乌龟参加狮王的婚礼是十分困难的`呢?

示例:

(1)文章开头的“狮子洞路途遥远,而庆典不久就要开始”从距离和时间上交代了小乌龟实现理想的困难。

(2)途中小乌龟走错了路,也给这次行程增添了难度。

6.小乌龟的这种“犟”是否还有什么新的内涵?提示一下,也就是说这种“犟”并不是一味地固执己见,一条道走到黑,我们能找出例子证明这一点吗?

明确:小乌龟并非不听别人的正确劝阻,相反,只要是有助于目标实现的意见,他还是乐意接受的。当听到蜗牛说“你

走的方向完全反了”后,小乌龟就非常感谢他指路。

7.我们如何来评介这样的“犟”呢?

(此问的答案大体可以趋向一致,如有同学提出相反的看法,只要言之有理也可。)

8.童话的世界决不是一个孤独的生活舞台,那里还活跃着许多鲜活的生命,这些生命同样也具有社会中人的思想和言行、道德与爱憎。下课后,同学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出一两个实例加以分析说明,完成“思考与练习三”。

第二课时

(一)设疑

在学习中,同学们肯定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疑问。这些疑问,其实就是对作品的深层次的思考。下面请同学们就这篇童话,说说你的疑惑之处,然后我们一起进行分析。

教师归纳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

1.小乌龟并未赶上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算不算一个胜利者?

解疑:这个思考很有价值,从作者创作的意图看,无疑是要褒扬一种不畏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具备了这样一种精神,他就一定会劳有所获。再看文章开头作者描写小乌龟心理的文字:“为什么我不去参加这有史以来最热闹的婚礼呢?”就避开了“狮王二十八世婚礼”的说法,也为后面小乌龟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2.乌龟在途中已知道狮王在与老虎的恶战中去世了,可他到了狮子洞,问猴子的话却是:“这里是在庆祝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吗?”这是不是有些矛盾?

解疑:回答这个问题,要仔细阅读小乌龟提出这一疑问的前因,(可请学生们一起朗读文章第13小节)再看小乌龟问猴子时的神态是“不解”,这样看来该是不矛盾的。

3.既然狮王二十八世已经战死,婚礼没有举行,怎么会有狮王二十九世的婚礼呢?

解疑: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解决这个问题可能得从童话这种文学体裁自身的特点来说。童话是幻想成分最多的一种故事,它常常大胆超越常识,常常大胆突破常规思维模式,因此一些超越现实的离奇的情节,只要是合乎童心的,那它就是合理的,也许这也就是童话的魅力所在吧。

4.我们从小乌龟身上可以看到一个有“坚定信心”的人的具体表现。那么,是不是做任何事情,在任何情况下,只要“坚定信心”,就一定能成为成功者?

明确:“坚定信心”,是成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但不是惟一的条件。许多事情成功的背后,还聚合了诸多的其他因素。

(二)拓展

应该说《犟龟》这篇童话,渗透了一些新时代的特征,它与传统的童话作品有许多区别,请学生阅读《乌龟和兔子》、《龟兔第二次赛跑》,比较它们之间的异同。

(此训练是开放性的,可从形象、结构上入手,也可从寓意、语言上揣摩,但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

乌龟和兔子

有一天,一只兔子嘲笑乌龟的脚短,步伐慢。乌龟笑着说:“虽然你走路像风一样快,但我会在赛跑上赢你的。”

兔子认为他的想法简直是不可能的,就同意他的提议:请狐狸选择跑道,指定目标。到了赛跑的那一天,他们一同出发。乌龟片刻不停地用他那慢而稳的步伐,向跑道的终点直直前进。兔子自信天生跑得快,一点也不将赛事放在心上,并在中途躺下睡着了。后来,兔子醒了,尽力向前跑去,他看到乌龟早已到达终点,并且正舒适地在那里打盹呢!

龟兔第二次赛跑

大家都知道乌龟和兔子赛跑,结果骄傲的兔子输了。其实这件事还没完呢!赛后兔子对乌龟说:“这次你侥幸取胜!有本事的,明年春天再赛一次!”乌龟爽快地答应了。

转眼间,春天又到了。小动物们带着鲜花,拿着气球,兴致勃勃地观看比赛来了。它们纷纷预测着比赛结果。狐狸说:“上次是乌龟赢的,这次乌龟也会赢。”“那不一定。”猫头鹰接过话头,“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兔子上次吃了亏,这次一定会吸取教训,打败乌龟。”“有道理!”老鼠也插嘴了……

《犟龟》教学设计 篇4

一、设计说明

《犟龟》是一篇典型的拟人体童话作品,文中所描写的动物都带有鲜明的人格化特点。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初步了解童话的特点,还要引导学生学会从童话的语言表达中提炼深刻的主题。建议本文的教学以文章内容的探讨及主题的理解为主,以品味语言为辅。可以使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会童话蕴涵的深刻哲理。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童话通过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特点。

2、欣赏、品味童话语言。

3、在师生互动中探讨本文的主题,理解小犟龟的“犟”劲。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这副对联描述的是汉朝使臣苏武,出使匈奴被扣,在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一带牧羊长达19年之久的生活情景。牧羊期间苏武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汉武帝赐给他的节杖始终没有丢弃,一直等到归国复命的那一天。《犟龟》这篇童话中的主人公小乌龟和苏武有着某种共同点,希望同学们读完文章之后,能说说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二)整体把握

1、从标题和书下注释切入

文章题目为“犟龟”,如何理解这个“犟”字呢?课文注释中对“犟”的解释是“固执,不听人劝”。你觉得文章中小犟龟的“犟”除了这种解释,还有没有别的解释?如果你不同意书下注释对“犟”的解释,请你结合犟龟的故事解释文章中“犟”的含义。

以对“犟”的新解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探究文章内容和主题,更深刻地了解“犟”在本文中体现出的特定含义。

2、从文体特征切入

《犟龟》是一篇童话,作者在小乌龟身上赋予了很多人的特征。这种拟人化的手法在文中其他小动物身上也有运用,尝试分析这些小动物的性格特征,并联系生活中的实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从童话的文体特征入手,引导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出童话的一些基本特点,并将自己的阅读经验延续到本单元其他三篇文章的阅读中。

3、从阅读反思与质疑切入

这篇文章的文字对于初一学生而言并没有太大障碍,由此学生很容易走进浅阅读或假阅读的层面,从而忽视了文本的实际内容。在教学中可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阅读反思与质疑。

方式一:教师提问,学生思考。

小乌龟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并没有实现参加狮王二十八世婚礼的`愿望,为什么在最后一段中小犟龟却说它“感到非常幸福”呢?如何评价小乌龟的“犟”?让“犟龟”感到幸福的究竟是什么呢?

学生对文章主旨的认识,一般建立在对主人公形象的认识上,“犟龟”的形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引导学生走进“犟龟”的内心世界,就不难发现犟龟的幸福来自追求目标的过程。

方式二:学生提问,学生回答。

给每个学生发一张纸条。学生在充分阅读文章的基础上,在纸条上写下1—2道不明白的小问题。写完上交到讲台前的一个小盒子里,然后再用五分钟的时间猜测别人设置的问题,并在书上寻找答案。接下来,每组选一个同学上台从盒子里拿一张纸条答题,由老师和学生一起做出评定,给出分数,最终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完成对文本的细读。

(三)重难点突破

1、从形象对比突破

方式:用列图表的方法来比较犟龟和其他小动物的不同态度。

2、从情景创设突破

《犟龟》一文写了许多小动物,每个都代表着生活中的一类人。文中对话大约占三分之一的篇幅,可预先布置学生将本文编排成课本剧,以简单的道具为辅助手段,鼓励学生将文章中人物的动作、神态、对话都以表演的方式呈现出来,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从语言表达突破

学生在基本理清文章脉络和了解文章主旨的前提下,结合自己平时的阅读实践,回家准备一个能讲三分钟左右的童话在课堂上和同学交流,要求:

(1)语言表达流利简洁;

(2)人物形象生动活泼;

(3)童话故事主旨鲜明,有较为深刻的寓意。

这一教学环节可以放在第二课时,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童话的基本要素,并且激发学生阅读和创作童话的兴趣,为本单元后面的教学作铺垫。

四、拓展延伸

1、这篇童话的作者抓住了乌龟动作迟缓和永不放弃的特点塑造了犟龟的形象,请你也试着结合一种动物的特征,创作一则富有深意的童话故事。

2、改编本篇课文,以其他小动物的口吻写一篇题为“……眼中的小犟龟”的文章,看看有没有更新颖的观点和角度。

3、结合本文拓展阅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中描写小动物的篇目,以读书会的形式在班内交流这三个作家笔下的小动物形象的异同点。

《犟龟》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犟龟》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犟龟》教学设计 篇5

一、教育目标

㈠ 知识储备点

1、了解童话这种文学作品的特点。

2、通过反复朗读、讨论,领会课文主题。

㈡ 能力培养点

1、理清作者思路,把握文章结构。

2、了解此类文章的写法,培养学生的口头和笔头表达能力。

㈢ 情感体验点

领会本文含义:做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不仅要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还要有勇气战胜各种艰难险阻。

二、教学重、难点

1、弄清小乌龟在路上遇到的种种困难以及他是如何处理这些困难的从而正确理解文章主题。

2、通过小乌龟的种种表现,把握文章主旨。

三、课时安排

两课时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㈠ 本课目标

1、了解童话的一般特点。

2、分角色朗读课文,理清层次,把握结构。

㈡ 教学流程

1、情景导入

回顾《龟兔赛跑》的故事,初步领会小乌龟的特征。

2、语文活动――讲故事,说形象

每学习小组讲述一个关于小乌龟的故事,并讨论其中小乌龟的形象。

3、合作探究

⑴ 整体感知:教师播放朗读全文的动画片,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⑵ 双边互动

『互动1』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① 标记生字新词,读一读,写一写

② 体会各种动物说话的语气、语调﹑语速以及它们的动作﹑表情。

『互动2』

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进一步体会各种动物说话的语气、语调﹑语速以及它们的动作﹑表情。

『互动3』

童话对话的朗读,要求:各组推选出最佳角色

4、学习小结。

5、实践探索

以小组为单位,表演《犟龟》。

第二课时

㈠ 本课目标

分析小乌龟形象,弄清主题。

㈡ 教学流程

1、复习导入

同学们回忆一下,小乌龟在参加狮王二十八世婚礼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它是怎样说的?

2、双边互动

『互动1』

课文朗读与表演,要求:

① 朗读的同学注意语气、语调﹑语速;

② 表演的同学注意动作、表情;

③ 其余的同学事后加以评价。

『互动2』

小组讨论:小乌龟“想了一天一夜”,它都想了些什么呢?

『互动3』

课文的标题是“犟龟”,小乌龟的“犟”表现在哪些地方?你如何评价这样的性格?

『互动4』

小乌龟并未赶上狮王二十八世的'婚礼,算不算个胜利者?

3、学习总结:

学了本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4、延伸拓展

在你的身边,有没有类似“犟龟”的人和事?谈谈你的感受。

5、布置作业

小乌龟参加完婚礼后,回来时又碰到了那些劝阻过它的小动物,请同学们好好想想,这时那些小动物会说些什么呢?小乌龟又是怎样回答的呢?揣摩它们的语言、神态、心理等,并用文字表达出来,写在自己的周记本上。

6、板书设计

17、犟龟

1、腿短路长

2、走反方向 我的决定

3、婚礼取消 不可改变

4、狮王去世

《犟龟》教学设计 篇6

《犟龟》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4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犟龟》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