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篇1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了好几本书。但是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宝葫的秘密》这本书。它是中国著名儿童文学家张天翼1958年创作的童话。这本书的故事围绕王葆的梦来描写的。故事内容非常贴近我们生活,十分有趣,具有很好的教育和启迪意义。
王葆是一个天真活泼、富有想象力的少年。王葆最喜欢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而他自己也想拥有一个故事中那样的宝葫芦。有一天,王葆在钓鱼时,意外地钓到一个宝葫芦。他高兴地在地上一连打了好几个滚。觉得自己可以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了。刚开始他觉得有个宝葫芦真好,可是,到了后来他却发现这些东西都是宝葫芦偷来的。这给他带来了很多的难堪和烦恼。这让王葆心里十分难受,经过反复思考,王葆认识到了错误,把宝葫芦的秘密告诉了大家。
从这个故事中让我明白了任何劳动成果都是需要辛勤付出的,不能期望不劳而获,要明辨是非,知错就改。我们要让自己成为一个爱劳动,珍惜别人劳动成果,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篇2
这本书说的是:主人公王葆做了个宝葫芦的梦:他出去钓鱼钓到了宝葫芦,它让他要什么有什么……
除了王葆,还有许多人物:姚俊、郑小登、老大姐、萧泯生、爸爸、奶奶、妈妈、杨叔叔、刘先生(王葆的班主任、数学老师)、杨拴儿(杨叔叔的.侄子)和最重要的宝葫芦。
宝葫芦除了会说话,还会发出“格咕噜”“咕噜”。宝葫芦只会“偷”,不会变。宝葫芦也很厉害,被王葆劈成碎片还能变得完好无损,被烧还能变得完好无损。
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什么事都要自己做,不能依靠别人。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篇3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内容有趣,很有教育意义。故事里面的宝葫芦无所不能,只要王葆想要什么,它就变出什么。但是,宝葫芦却给王葆带来了许多麻烦。下象棋时,王葆一心想吃掉对方的“马”,可宝葫芦却把“马”塞进了他的嘴里让他吃。可见宝葫芦有时也领会不了主人的意思。
读了这个故事,相信大家也明白了:世界上没有捷径,做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的努力。我们不能像故事中的`王葆一样懒惰,什么东西都想要现成的,从来不想自己动手。伸出自己的双手,抛开懒惰与依赖,用自己的努力去获得成功。
许多人对成功的秘诀抱有疑问。人们渴望成功的心理当然可以理解,但获得成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长期的努力,如果你不努力,做再多的事也是白搭。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篇4
今年暑假,我读了一本特别有意思的童话故事——《宝葫芦的秘密》。
故事讲了一个名叫王葆的小学生,因为奶奶经常给他讲宝葫芦的故事,所以天天盼着自己也能拥有一个宝葫芦,在一次钓鱼时,他真的钓到一个万能的宝葫芦。
王葆有了宝葫芦的帮助,真的过上了“要什么有什么”的生活。王葆和同学比赛下棋,心里想着“吃马”,宝葫芦竟把象棋中的马塞进了王葆的嘴里;王葆想进电影院,就被宝葫芦偷拿了郑小登的电影票送进了电影院;一次数学考试,王葆因为不会做题,一筹莫展,宝葫芦探得王葆心思后,把同学苏鸣凤的试卷变到了王葆面前,王葆以为宝葫芦帮他写出了答案,赶紧写上自己的.名字就交给了老师,结果被老师同学发现了;宝葫芦给王葆帮了很多倒忙。王葆明白了:自己的事情一定要自己做。
“宝葫芦”是王葆做的一个梦,让我明白了,在学习、生活中,我们不能抱有不劳而获的念头,要脚踏实地的去做好每一件事。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篇5
电影的主人公王葆喜欢胡思乱想。
看,他今天又做白日梦了。
王葆的妈妈今天出差,王葆睡醒后,急忙跟妈妈说再见。跟妈妈道别后,他就上学去了。
看来他今天学习过程不顺利啊!预习没预习、手工手工没做……
他喜欢钓鱼,却总是钓不到鱼。直到有一天,他钓到一个宝葫芦,于是王葆和宝葫芦的`故事就此展开。
宝葫芦他全身都是宝,可上天摘星、可入地寻宝,任何科技都比不过。但宝葫芦也不是人们想像的那样神奇,他没有脑子,所以主人想要的东西他也只能肓目地变到那里。
宝葫芦帮王葆写作业、偷书、偷试卷上的字(相当于偷试卷)……
可到了最后,宝葫芦终于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不要想着不劳而获是最好的,因为天上不会掉馅饼,有些事情如果你认真去做的话就可能会成功,你才能从其中获得最大的利益、最大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