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水浒传有感
文学网整理的读水浒传有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读水浒传有感 篇1
最近我读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里面一百零八个好汉都是替天行道的勇者。他们武艺高强,行侠仗义,个个都是好汉,虽然常常被官府迫害,却总能突破重围。后来他们南征北战,保家卫国,轰轰烈烈地干了一番事业。虽然这些好汉最后有的被毒死 、有的被杀死,落得了一个凄惨的结局。但他们替天行道,除暴安良,帮助弱小,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读完了这本书,我觉得除暴安良的人都是心怀正义的,他们或许不是警察,但他们都坚持正义,这样社会才会更稳定,更和平一些。我更觉得为人要学会帮助别人,敢打抱不平,这样就等于向弱小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惩恶扬善。
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都是有正义感的,和梁山好汉们一样,我们身边就有几位“好汉”。一次,我和爸爸去逛街,刚走到步行街的广场,看见三位中年人举着三个牌子,我们上前仔细一看,竟然是一个女孩子得了白血病,需要很多的钱来治疗,而这三位竟都是和她毫无关系的志愿者,我一时大为感动。这时,老爸上前一步,把一张百元大钞投入了捐款箱,这三个人都深深地鞠了一个躬。我心想:老爸和这些人都是“好汉”哪!
我相信,如果有更多的人来读《水浒传》,那肯定也会想替天行道一番,也有可能产生为人打抱不平的心态,这样,今后就有很多人会帮助他人,人人都做“好汉”。
读水浒传有感 篇2
我读过许多中国古典小说,我喜欢《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三国演义》中的赵子龙、诸葛亮,但我更喜欢《水浒传》中的李逵。
一提到李逵,大家一定都知道他是《水浒传》一百零八个好汉中的一员,他的绰号叫黑旋风,他能使两把板斧,又会拳棒。
《水浒传》中李逵从酒楼会宋江出场,到劫法场、上梁山、回家探母、从宋江而受招安、被毒死,李逵始终是这个李逵。在小说中,作者没有特别着意描写过他,至于他性格的表现,也总是交织在描写别人的故事中。
从李逵一出场,就突出的显示了他的性格特征。见宋江时的鲁莽、堵场的赖帐、江边的抢鱼、酒楼上的闯祸,生动地反映出他纯真、敦厚的性格。李逵毫不虚伪,即使一时“猴急”做出不直的事,也正反映出他的真诚和直爽。他胸中永远燃烧着对不公平社会仇恨的怒火随时都付之于行动,不能忍受任何压迫和欺侮。他绝对忠实于山寨,忠实于义军的利益。为了山寨,任何事情他都走在前面,不怕困难,出生入死。他不能容忍敌人,也不能容忍自己的兄弟做违反“替天行道”的事情。在“元夜闹东京”之后,他和宋江的小误会,就生动地表现了他这方面的性格特点。
李逵是一个不矫揉造作、大胆坦诚的好汉,我喜欢他,佩服他,更希望在现实生活中多一些像他这样的朋友,不虚伪,不伪装,爱憎分明,肝胆相照,有一副侠义心肠。
读水浒传有感 篇3
我国有四大名著,它们是《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与《水浒传》。其中,我最喜欢施耐庵写的《水浒传》,为什么呢?请接下去看吧。
《水浒传》塑造了许多位梁山好汉:林冲、宋江、鲁智深、武松……在书中,施耐庵把这些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都刻造得惟妙惟肖,真给人们身临其境的感觉。
书中的一百零八将个个能文能武,理直气壮。对朝廷的昏官,他们针锋相对;对老百姓,他们却是百姓的好帮手。这本书如果你不深入地去读,就读不出文字背后的东西。在明朝,中国的人民还是受到昏官的压迫。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施耐庵就写下了这本著作,讽刺昏庸无道的朝廷。
大家从小就听过《武松打虎》的故事吧。一天,武松在景阳冈上喝了些酒,摇摇晃晃地过景阳冈。但景阳冈中有只老虎,十分凶猛。晚上,天阴森森的。武松在大石头上,老虎忽然跳出来,把他吓了一跳。在写争斗的过程中,作者用了学多动词,有“躲”、“绕”、“打”等,从它们之间难道不能看出武松的机智与勇敢吗?就是通过这些词语让读者们觉得这是一篇非常棒的文章,可见作者的才华是怎样才能形容的啊。
总而言之,很多人认为《水浒传》是本不错的书,让人爱不释手。的确,它不愧为四大名著,建议同学们多读读。
读水浒传有感 篇4
水浒传是我最爱读的书之一,它里面有许多我崇拜的人物:小旋风-柴进、呼保义-宋江、行者-武松、花和尚-鲁智深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武松,他一身虎胆,武艺高超,疾恶如仇,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武松醉打蒋门神就显现出他疾恶如仇,行侠仗义的特点。
故事是这样的,自从武松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后,就被发配至孟州牢营,在牢中因受到金眼彪-施恩的特别照顾,天天好酒喝着、好菜吃着,过了一段时间,武松再不好意思,得知施恩的快活林酒店被恶霸蒋门神霸占,便愿意将快活林从蒋门神手中拿过来还给施恩。第二天,武松一路喝酒,喝到快活林,明明只有五分酒,却装成十分醉。
见一个高大的汉子在槐树下乘凉,猜想这就是蒋门神。武松用了打草惊蛇的法子,东倒西歪地先进了客店,故意找茬,使蒋门神大怒,俩人互打了起来,武松直打得蒋门神连声求饶。武松教训了他一顿,"你把抢来的客店还给人家,今天就离开快活林,再不许回来!"快活林酒店又归还给了施恩。
通过这个故事,体现了武松刚勇豪爽,毫无畏惧知、恩图报,疾恶如仇的英雄气概。
读水浒传有感 篇5
我对中国古典名著《水浒传》情有独钟。《水浒传》是本老少皆宜、雅俗共赏的巨著。它引人入胜的章节中塑造了很多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在这些英雄豪杰的斗争中,隐藏着施耐庵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这108个人,每一个都是作者精神追求与内心情的寄托。
不必说宋江和柴进的仗义疏财,也不必说吴用的足智多谋,单说李逵,他一身鲁莽庄稼汉的习气,动不动就发火,不问青红皂白,但是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最重要的是他那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仗义,这更是一种英雄气概。
李逵是一团抗争的烈火,在他身上,永远体现着性格的彻底自由与无拘无束。他是放荡不驯的人,一切的封建束缚他都不放在眼里,他要用他那两把板斧砍尽天下不平事。然而,他一生追随宋江,忠仁不二,即使对宋江的招安想法不满,最终仍然选择服从,因为在他心中,宋江永远是他的大哥。
作者把自己对于正义不得声张的不满淋漓尽致地挥洒在李逵身上,李逵体现的,更有“忠义”二字,我们现代人正缺的“忠义”。
读水浒传有感 篇6
他是一个嫉恶如仇勇猛机智的好汉。在鲁提辖三拳打死镇关西这一回,鲁智深一会儿要瘦肉泥,一会儿要肥肉渣,一会又要软骨末,真是九曲黄河万里沙——转弯抹角地耗费郑屠的精力。我真羡慕鲁智深这般的粗中有细,他是不是学了孙子兵法,竟然会用西面敲,东面响——声东击西这一招。鲁智深那痛快淋漓的三拳,也看得我这个莽哥热血沸腾,真想来一回时空大穿越,身临其境地行侠仗义一回。鲁智深倒拨垂杨柳——力大无穷也让我羡慕、嫉妒、恨啊。
与林冲仅仅几面之缘,只因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他在林冲的刺配之路上紧紧相随,并在野猪林奋不顾身出手相救,不惜劳苦一路护送。他本无心为官,为了与哥哥的情义,依然紧紧追随,奉命征辽、征田虎、征王庆、征方腊。他只是一位勇夫义士,不慕名利、不贪钱财,他的性格有些暴躁,但是却从不会欺凌弱小。
从花和尚鲁智深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他简单的让我不得不喜欢,他仁义的'让我不得不钦佩,他死亡的让我不得不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