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经典报告 > 正文

物理实验报告

2025/10/01经典报告

文学网整理的物理实验报告(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物理实验报告 篇1

【制作方法】

1.电磁铁:用两个木线轴作绕线架,在一个木线轴上以直径0.35毫米的漆包线顺次绕三层,再在另一个木线轴上同样绕三层。取一根铁棒弯成“U”形,插入两个木线轴的圆孔内作为电磁铁(如图19.11-l(a)所示)。在电磁铁上压一块长方形小木板,用木螺丝穿过木板插入两轴之间,固定在18×10×0.8厘米3的底板上,如图19.11-2所示。

2.衔铁:剪一块宽1厘米,长10厘米的铁片作为衔铁。一端焊一根直径1.5毫米的铁丝,铁丝的顶端弯一个小圆圈作铃槌,另外剪一块5厘米长的铁片与衔铁等宽,弯成弧形把它焊在衔铁上,如图19.11-1(b)、(c)所示。弯一个3厘米高的直角形支架把衔铁铆在支架上,再用木螺丝把支架固定在底板上,使衔铁正对电磁铁的两极,但不能接触。

3.触点:靠近弧形铁片处固定一个直角形铁片,在铁片的上端对准弧形铁片钻一个孔、拧一个小螺丝钉,使钉尖正触及弧形铁片,小螺丝可以调节接触弧形铁片的松紧度。在铁丝铃锤的旁边固定一个铃盖。安装方法如图19.11-2所示。

【使用方法】

用手按开关使电路接通,电磁铁应吸引衔铁,铁丝锤打铃,当衔铁被吸之后,弧形铁片便与接触的小螺丝钉分开,于是电流中断,电磁铁失去磁性、衔铁又回复原位,此时弧形铁片又与螺丝钉接触,电流又接通,铃声又响。这样反复不已,铃声就继续不断。

物理实验报告 篇2

实验目的:

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

实验器材:

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纸板、温度计、水、秒表

实验装置图:

实验步骤:

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向烧杯中加入温水,水位高为烧杯的1/2左右。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观察水的温度变化,水发出的声音变化,水中的气泡变化)

描述实验中水的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情景:

(1)水中气泡在沸腾前,沸腾时

(2)水的声音在沸腾前,沸腾时

3、当水温达到90℃时开始计时,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填入下表中,至沸腾后两分钟停止。

实验记录表:

时间(分)0 0.5 1 1.5 2 2.5 3……

温度(℃)

4、观察撤火后水是否还继续保持沸腾?

5、实验结果分析:

①以时间为横坐标,温度为纵坐标,根据记录用描点法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②请学生叙述实验现象。

沸腾前水中有升到水面上来,水声;继续加热时,水中发生剧烈的现象,大量上升并且变(填“大”或“小”),升到水面上破裂,放出水蒸气,散到空气中,水声变(填“大”或“小”)。

沸腾的概念:

③实验中是否一加热,水就沸腾?

④水沸腾时温度如何变化?

⑤停止加热,水是否还继续沸腾?说明什么?

XXX

20xx年X月XX日

物理实验报告 篇3

自然界中,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叫共振。俄罗斯横跨伏尔加河伏尔加格勒市的大桥全长154米,20xx年5月22日,大桥路面突然开始蠕动,类似于波浪形,并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正在大桥上行驶的车辆在滚动中跳动。这个有趣而又有点危险的现象就是由于共振引起的。

共振是指一个物理系统在特定频率下,以最大振幅做振动的情形。共振在声学中亦称“共鸣”。

我们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耦合摆球”的实验来演示这个现象及研究影响它的因素。

操作步骤:选中右侧第一个单摆,使其摆动起来,经过几个周期后,看到与其摆长相等的一单摆在它的影响下振幅达到最大,而其他单摆几乎不摆动;让摆动停止,在选中右侧第二个单摆,使其摆动起来,经过几个周期后,也看到与其摆长相等的另一单摆在它的影响下振幅达到最大,而其它单摆几乎不动。

这个结果表明:单摆的共振与其摆长有关。通过查询资料得知,是否共振与单摆的频率有关,当频率相同时,会产生共振现象;因为其它条件一定时,单摆的频率与其摆长有关,所以摆长相同的单摆会产生共振。

在上述实验过程中,还可观察到当产生共振时,刚开始振动的单摆振幅逐渐减小,共振的单摆振幅逐渐增大。这表明:在产生共振时,会有能量的吸收与转移。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共振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如常用的微波炉。共振在医学上也有应用。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共振有时还会给人类造成巨大危害。这其中最为人们所知晓的便是桥梁垮塌。近几十年来,美国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还发生了许多起高楼因大风造成的共振而剧烈摇摆的事件。

在这次物理实验中,我了解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也学到了许多知识,收获很大。

物理实验报告 篇4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

三、实验原理:简明扼要地阐述实验的理论依据、计算公式、画出电路图或光路图

四、实验步骤或内容: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

五、数据记录:实验中测得的原始数据和一些简单的结果尽可能用表格形式列出,并要求正确表示有效数字和单位

六、数据处理:根据实验目的对测量结果进行计算或作图表示,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评定,计算误差或不确定度.

七、实验结果:扼要地写出实验结论

八、误差分析:当实验数据的误差达到一定程度后,要求对误差进行分析,找出产生误差的原因.

九、问题讨论:讨论实验中观察到的异常现象及可能的解释,分析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对实验仪器的选择和实验方法的改进提出建议,简述自己做实验的心得体会,回答实验思考题.

物理探究实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技能准备:弹簧测力计,长木板,棉布,毛巾,带钩长方体木块,砝码,刻度尺,秒表。

知识准备:

1.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平衡。

2.在平衡力的作用下,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运动的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4.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的大小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拉力的数值可从弹簧测力计上读出,这样就测出了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摩擦力。

探究导引

探究指导:

关闭发动机的列车会停下来,自由摆动的秋千会停下来,踢出去的足球会停下来,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了摩擦力。

运动物体产生摩擦力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物体间要相互接触,且挤压;2.接触面要粗糙;3.两物体间要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摩擦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由力的三要素可知:摩擦力除了有作用点、方向外,还有大小。

提出问题: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猜想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

猜想2: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猜想3: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产生摩擦力的两种物体间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

探究方案:

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长木板滑动,从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改变木块与长木板的接触面,从而改变接触面积。

物理实验报告·化学实验报告·生物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格式·实验报告模板

探究过程:

1.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

2.在木块上加50g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8N

3.在木块上加200g的砝码,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2N

4.在木板上铺上棉布,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1.1N

5.加快匀速拉动木块的速度,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

6.将木块翻转,使另一个面积更小的面与长木板接触,测出此时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0.7N

探究结论:

1.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表面受到的压力越大,摩擦力就越大。

2.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3.摩擦力的大小跟物体间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无关。

4.摩擦力的大小跟相对运动的速度无关。

物理实验报告 篇5

实验:研究电磁铁

初三( )班 姓名: 座号:

一、实验目的:探讨电流的通、断、强弱对电磁铁的影响;探讨增加线圈匝数对电磁铁磁性的影响。

二、实验器材:电磁铁、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和一小堆大头针。

三、实验步骤:

1、 将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电流表与电磁铁连成串联电路。

2、 将开关合上或打开,观察通电、断电时,电磁铁对大头针的吸引情况,判断电磁铁磁性的有无。

3、 将开关合上,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增大和减小(观察电流表指针的示数),从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情况对比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

4、 将开关合上,使电路中的电流不变(电流表的示数不变)改变电磁铁的接线,增加通电线圈的匝数,观察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变化。

四、实验记录:

通电

断电

电流增大

电流减小

线圈匝数增多

电磁铁的

磁性强弱

五、实验结论:

(1)电磁铁通电时 磁性,断电时 磁性。

(2)通入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 。

(3)在电流一定时,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 。

物理实验报告 篇6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日 期

实验课题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实验目的 1.描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 2.求出平抛物体的初速度.

实验原理 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只需测出运动轨迹上某一点的(x,y由x=V0t y= 得:V0=x

器 材 斜槽、白纸、图钉、木扳、有孔的硬纸卡片、小球、重锤线、米尺

实验步骤

1. 用图钉把白纸钉在竖直木板上。

2. 在木板左上角固定斜槽并使其末端点O的切

3. 线水平。在纸上记录O点,

4. 利用重垂线画出通过O点的竖直线。

5. 在木板的平面上用手按住卡片,

6. 使卡片上有空的一面保持水平,

7. 调整卡片的位置,

8. 使槽上滚下的小球正好穿过卡片的孔,

9. 然后用铅笔在卡片的缺口上点个黑点,

10. 这就记下了小球平抛的轨迹通过的点。多次实验,

11. 描下多个点。

12. 用平滑的曲线将小球通过的点连接起来,

13. 就得到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

14. 以O为圆点,

15. 画出竖直向下的y轴和水平向右的x轴.

16. 从曲线上选取A、B、C、D四个不同

17. 的点,

18. 测出它们的坐标,

19. 记在表内。

根据公式v0=x 求出每次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再求出V0的平均值。

实验记录

X(米) y(米) V0(米/秒) V0(平均值)

A

B

C

D

实验分析

1.实验注意点:

a. 固定白纸的木板要 。

b. 固定斜槽时,要保证斜槽未端的 。

c.小球每次从槽上 滑下。

d.在白纸上准确记下槽口位置,该位置作为 。

2.实验误差:

(1)计算小球初速度时应在轨迹上选距离抛出点稍远一点的地方。

(2)木板、斜槽固定好后,实验过程中不改变位置。

实 验

整理文章……

练 习 1.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中,已测出落下的高度h与对应的射程x如下表,则物体平抛初速度为 。(g=9.8m/s2)

h (m)

5.00

11.25

20.00

24.20

x (m)

.为什么实验中斜槽的末端的切线必须是水平的?

答:

.请你依据平抛运动的实验思想,自己设计一个测定玩具手弹速度的方法。

(1) 器材:

(2) 步骤:

(3) 手弹速度V0= 。(用字母表示)

教 师

评 语

记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