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性质
文学网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性质(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性质 篇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2.使学生初步了解小数性质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判断能力。
教学重、难点:小数的性质实质上是说明小数在什么情况下是相等的,它是小数运算的基础,因此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是教学重点。应用小数的性质把一个数化简或需要在小数末尾添0时,学生容易出错,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创设情境
我们已经理解了小数的意义,当你们在商场中看到每件商品的标签这样写,你知道这是多少钱吗?为什么可以这样写呢?
二、学习新课
今天继续研究小数的性质。(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
1.理解小数的性质。
(1)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启发提问:
①0.1米是几个几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比较小的单位来表示?(1个十分之一米,1分米)
②0.10米是几个几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比较小的单位来表示?(10个百分之一米,10厘米)
③0.100米是几个几分之一米?可以用哪个比较小的单位来表示?(100个千分之一米,是100毫米)
④观察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它们的长度怎样?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它们的长度是一样的)可以得出:
[因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所以0.1米=0.10米=0.100米。(板书)]
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3个小数。
①小数的末尾有什么变化?
②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③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2)例2比较0.30和0.3的大小。
出示投影片:
启发提问:
①0.30表示几个几分之一?左图应平均分成多少份?用多少份来表示?
③两个图形所占面积大小怎样?(移动投影片,学生易看出0.30=0.3)
④为什么这两个数相等?
启发学生归纳出:在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引导学生归纳、概括。
通过对例1、例2的研究,你能把上面的两个结论归纳成为一句话吗?
启发学生概括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教师板书)
理解小数性质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要在小数的末尾添“0”或去“0”,小数中间的0不能去掉)。
(4)加深理解概念。
提问:
①如果在整数5后面添上一个“0”或者在50的后面去掉一个“0”,原数大小变了吗?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通过讨论使学生懂得:在整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数就扩大10倍......:去掉一个“0”就缩小10倍......因为数字所在的数位发生了变化,所以原数大小也就变了。
②如果在0.6这个小数的小数点后面添上一个“0”,原数大小发生变化了吗?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同样通过学生实践,讨论后明确:在小数点后面点上“0”,小数中的数字所在的数位发生了变化,所以小数大小才发生了变化。因此,只有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才能使小数的大小不变。
2.小数性质的应用。(板书:将课题补充完整)
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
(1)教学例3把0.70和105.0900化简。
启发学生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得出:
0.70=0.7105.0900=105.09
有时根据需要,可以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还可以在整数的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再添上“0”,把整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
例如2.5元可改写成2.50元。3元改写成3.00元。
(2)教学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学生独立改写,集体订正。
0.2=0.20xx.08=4.0803=3.000
反馈:第92页“做一做”。
3.小结。
启发性提问:
(1)什么叫小数的性质?
(2)学习了小数的性质怎样应用?
(3)运用小数性质时应注意什么?
三、巩固反馈
1.做练习二十一第1题,第2题。
2.判断下面几种说法对不对?
(1)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在小数点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它的计数单位就发生了变化。()
四、作业
练习二十一第3-6题。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性质 篇2
教学目标
1.理解与掌握小数的性质,并学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或根据需要把小数和整数化成指定小数位数的数。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小数性质的应用。
教学疑点:小数的”末尾“和”后面“的确切含义。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
1.口答。
(1)l分米=()厘米=()毫米。
(2)把5角、8元5角,1元零5分,写成用”元“为单位的数。
2.出示准备题--课本第93页插图的投影放大图,教师讲述题意:一天,丽丽和妈妈到百货商店买东西,看到了什么?(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三件衣服的标价分别是8.00元,7.00元,15.00元。
两条裙子的标价分别是8.00元和12.00元。
一只书包的标价是8.50元。
丽丽想:“这里的8.50元,12.00元......各表示多少钱,小数点后面为什么可以添上一、两个”0“?
学了今天这节课你就会解释丽丽的'问题了。导人新课,揭示课题:“小数的性质”。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1: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并比较大小。
(1)独立练习,得到:1分米=0.1米
10厘米=0.10米100毫米=0.100米
(2)对照准备题1:l分米=10厘米=100毫米,你发现了什么规律?0.1米=0.10米=0.100米
(3)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找到1分米、10厘米和10毫米的长度进行验证。
(4)引导学生观察。
①从左往右看,3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②从右往左看,3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
③从中间那个数向两边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初步发现小数的基本性质。
2.教学例2。出示:比较0.50和0.5的大小。
(1)四人小组讨论说理。
(2)集体讲评。用投影演示。得出:0.50=0.5
3.综合归纳。
从例1、例2小数末尾0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阅读书本第94页结论和下面一段的说明。
请回答上课时丽丽提出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化简练习。
(1)试一试。
先独立完成第1题,完成后反馈讲评。问10.070中十分位上的0可以省略吗?
(2)“练一练”第2题。
(3)“练一练”第1题。
2.改写练习。
(1)“试一试”第2题。
讲评:完成后反馈讲评,问改写后大小不变,但什么变了?
(2)“练一练”第3题。(独立完成后反馈讲评)
(四)归纳小结
1.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
2.小数的性质是什么?小数的性质有什么应用?
3.还有什么疑问?
(五)综合练习
1.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并改正)
(1)10.105=10.15.............................................()
(2)3.5=3.50=3.050..........................................()
(3)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六)作业:《作业本》第68页(六十六)。
说明:学生对小数性质的应用较容易,但对小数性质的理解与推导感到困难。因此在设计时,从学生熟悉的长度单位的化聚中发现规律,再归纳规律,并用数形结合加以验证。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小数大小与计数单位之间的辩证关系。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性质 篇3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小数大小比较方法和小数的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会利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自主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小组探索归纳概括小数大小比较方法,和小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数学概括能力。
3、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来得出小数的性质,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小数大小比较方法和小数性质
教学难点:
小数性质的算理
教学突破:
借助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理解和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并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小数的意义引导学生用图形表示小数,通过比较和归纳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 铺垫旧知,导入新课。
1、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并说说是怎么比较的。
6589和589 123和213 12345和12354
教师:根据上面几组数说出整数的大小比较分为几类情况?每一类怎样比较?
学生1:整数的大小比较分为两类:位数相同和位数不相同。
学生2:位数不同的两个整数,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大,相同位数的数相比较,先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那个数就大,最高位相同的,就比较第二位……
2、 说出下面小数表示的意义。
0.32 0.4 0.40 0.11
二、探索新知
1.小数大小比较
师:读出课本55页的情景图中的内容
板书:11.85与24.3 11.84与11.68
师:根据你的经验知识,比较每组小数的大小,并说出比较的方法。
全班交流:
学生:11.85整数部分是11,24.3整数部分是24,从整数部分就可以比较出大小,因为24>11,所以24.3>11.85.
师:怎样比较11.84和11.68的大小?
学生:整数部分相同,比小数部分,一个小数部分的十分位是6,另一个小数部分十分位是8,因为8>6,所以11.84>11.68
师:根据两组数的特点,总结出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小组内先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小数大不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如果十分位相同,比较百分位……
知识应用反馈
(1)课本自主练习1,让学生轮流回答,发现问题当场纠正。
(2)课本自主练习2,学生先做再说结果,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2.小数的性质
猜想0.4与0.40的大小关系?
学生先猜想是相等的关系,在此猜想基础上,让学生用生活和课本中的有关例子,来解释说明它们的等量关系.
小组内先交流各自的例子,选出认为最合适的例子汇报.
学生1:4角=4/10元=0.4元;40分= 40/100元=0.40元,因为4角=40分;所以0.4元=0.40元
学生2:两个面积相等的正方形,一个平均分成10份,选出其中的4份,为4/10=0.4,另一个平均分成100份,挑出其中的40份,为40/100=0.40,选出的面积是相等的,所以0.4=0.40。
学生3:两个一样的蛋糕,一个平均切成10份,拿出其中的4份,另一个平均分成100份,拿出其中的40份,它们分别占整个蛋糕的'4/10和40/100,即0.4和0.40,拿出的蛋糕数量是相等的,所以0.4=0.40
学生4:……
师:从生活中知道了0.4=0.40,那0.4与0.400的关系呢?猜想结果并举例子。
学生:可以把以上的例子中的100份改成1000份就可以验正0.4=0.400。
师:从两个等式0.4=0.40, 0.4=0.400中,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板书:小数的性质: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学生读一读
性质应用:
(1)例题:你能将0.500和13.040化简吗?
引导学生理解化简的意思,强调不能改变小数的大小,引出化简的依据是小数的性质。
学生1:0.500=0.5
学生2:13.040=13.04
师:13.040=13.4对吗?
让学生指出错误,同是强调小数的末尾的位置添0或去0,小数不变,加强学生对小数的性质的理解掌握。
(2)出示例题:不改变小数的大小,你能将0.9、0.67和5改写成三位小数吗?改写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1:0.9=0.900, 0.67= 0.670,依据是小数的性质。
学生讨论5的改写方法,并统一答案,5=5.000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58页5、6两题,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学生独立完成59页第7题,集体订正时提问几个较深的问题
四、全课小结
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学生交流回答。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性质 篇4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小数大小比较方法和小数的性质,会比较小数的大小,会利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自主探索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小组探索归纳概括小数大小比较方法,和小数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数学概括能力。
3、通过生活中的事例来得出小数的性质,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小数大小比较方法和小数性质
教学难点:
小数性质的算理
教学突破:
借助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理解和掌握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并进一步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小数的意义引导学生用图形表示小数,通过比较和归纳掌握小数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 铺垫旧知,导入新课。
1、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并说说是怎么比较的。
6589和589 123和213 12345和12354
教师:根据上面几组数说出整数的大小比较分为几类情况?每一类怎样比较?
学生1:整数的大小比较分为两类:位数相同和位数不相同。
学生2:位数不同的两个整数,位数多的数比位数少的数大,相同位数的数相比较,先比较最高位,最高位大的那个数就大,最高位相同的,就比较第二位……
2、 说出下面小数表示的意义。
0.32 0.4 0.40 0.11
二、探索新知
1.小数大小比较
师:读出课本55页的情景图中的内容
板书:11.85与24.3 11.84与11.68
师:根据你的经验知识,比较每组小数的大小,并说出比较的方法。
全班交流:
学生:11.85整数部分是11,24.3整数部分是24,从整数部分就可以比较出大小,因为24>11,所以24.3>11.85.
师:怎样比较11.84和11.68的大小?
学生:整数部分相同,比小数部分,一个小数部分的十分位是6,另一个小数部分十分位是8,因为8>6,所以11.84>11.68
师:根据两组数的特点,总结出小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小组内先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小数大不比较,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比较小数部分十分位,如果十分位相同,比较百分位……
知识应用反馈
(1)课本自主练习1,让学生轮流回答,发现问题当场纠正。
(2)课本自主练习2,学生先做再说结果,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
2.小数的性质
猜想0.4与0.40的大小关系?
学生先猜想是相等的关系,在此猜想基础上,让学生用生活和课本中的有关例子,来解释说明它们的等量关系.
小组内先交流各自的例子,选出认为最合适的例子汇报.
学生1:4角=4/10元=0.4元;40分= 40/100元=0.40元,因为4角=40分;所以0.4元=0.40元
学生2:两个面积相等的正方形,一个平均分成10份,选出其中的4份,为4/10=0.4,另一个平均分成100份,挑出其中的40份,为40/100=0.40,选出的面积是相等的,所以0.4=0.40。
学生3:两个一样的蛋糕,一个平均切成10份,拿出其中的4份,另一个平均分成100份,拿出其中的40份,它们分别占整个蛋糕的4/10和40/100,即0.4和0.40,拿出的蛋糕数量是相等的,所以0.4=0.40
学生4:……
师:从生活中知道了0.4=0.40,那0.4与0.400的关系呢?猜想结果并举例子。
学生:可以把以上的例子中的100份改成1000份就可以验正0.4=0.400。
师:从两个等式0.4=0.40, 0.4=0.400中,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板书:小数的性质:
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学生读一读
性质应用:
(1)例题:你能将0.500和13.040化简吗?
引导学生理解化简的意思,强调不能改变小数的大小,引出化简的依据是小数的性质。
学生1:0.500=0.5
学生2:13.040=13.04
师:13.040=13.4对吗?
让学生指出错误,同是强调小数的末尾的位置添0或去0,小数不变,加强学生对小数的性质的理解掌握。
(2)出示例题:不改变小数的大小,你能将0.9、0.67和5改写成三位小数吗?改写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1:0.9=0.900, 0.67= 0.670,依据是小数的性质。
学生讨论5的改写方法,并统一答案,5=5.000
三、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教材58页5、6两题,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学生独立完成59页第7题,集体订正时提问几个较深的问题
四、全课小结
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小数的性质是什么?
学生交流回答。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性质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性质,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性质 篇5
教学内容:小数的性质课本第64—65页(例1至例4)练习十三第1——6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把末尾有0的小数化简,把一个数改写成含有指定位数的小数。
2、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3、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的性质
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回答:(1)0.3里面有()个1/10;0.30里面有()1/100;
(2)1分米=()厘米=()毫米
2、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量的大小。
0.5米○0.6米0.4米○0.2米
0.21元○0.09元0.5元○0.38元
二、学习新课
1、谈话设疑(出示投影)
师:我们在商店里经常看到商品的标价。比如(指投影)这副手套2.50元(板书:2.50元),这条毛巾的标价是3.00元(板书:3.00元)谁能说说这里的2.50元、3.00元表示什么意思?(生答后师板书:2.50元、3元)
师:那么2.50元与2.5元、3.00元与3元是否一样呢?
(片刻)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小数的性质。
2、自学例题
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出示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边看书边思考:
(1)从书上直尺图可看出1分米、10厘米、100毫米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师板书: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如何把这三个单名数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学生回答,师板书:0.1米=0.10米=0.100米)
(3)从左往右观察三个小数,末尾的0有什么变化?
(生述师板书:小数末尾的“0”添上了一个或2个)
(学生自学后,教师引导学生逐个分析,得出答案)
例2、比较0.30和0.3的大小。
自学后提问:
(1)0.30和0.3在正方形里所占的面积大小怎样?(相等)
(2)面积相等说明两个小数的大小怎样?(也相等)
(3)为什么相等?(0.30是30个1/100,也就是3个1/10,0.3是3个1/10,所以它们大小相等)
(板书:0.30=0.3)
讨论:从上面两个例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发言后,概括归纳出:
(板书)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质疑问难
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和有疑难的.问题。由其他学生给予帮助解决,教师适时进行点拨。
三、强化巩固
师:根据小数的性质,可以把一个数“化简”或“改写。”
1、尝试应用
学生自学P65例3、例4,并完成例题中的作业,集体讲评订正。
2、独立练习
[做一做](1)化简下面的小数。
0.40 1.850 2.900 0.080 12.00
(2)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的数改写在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0.9 30.04 5.4 8.18
四、深化提高
1、新旧综合
以“元”作单位,把下面的钱数改写成用两位小数表示。
4元3角7角2元6分
2、辩析判断
下列各题对的打“√”错的打“×”。
①0.8和0.80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一样。()
②3.08和3.80计数单位相同,大小不同。()
③小数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数就扩大10倍。()
④小数后面的“0”去掉,小数大小不变。()
3、综合思考
用0、4、0、6四个数字和小数点组成符合要求的数:
①两个0都不能去掉;②只能去掉一个0;③两个0都能去掉。
五、全课总结
提问:1、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2、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六、作业延伸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性质 篇6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不数的性质化简小数,能根据需要把小数和整数化成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小红去商店买东西出示书上图,你们看小红都看到了哪些商品,它们的价钱分别是多少?
师:28.50元是就是多少钱?9.00元是多少?7.00元是多少?8.00元是多少元?为什么28元5角可以写成28.50元?为什么9元可以写成9.00元?,学习了小数的性质你就会有答案了。(出示课题)
二、新授
1、教学例1:
出示例1:比较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
(1)启发学生根据小数意义把0.1米、0.10米和0.100米所表示的长度在米尺上标出来(出示米尺),并用整数表示。如果学生有困难教师示范0.10米:
0.10米表示米,也就是10个米,即10厘米,并在图上标出来。
学生独立完成0.1米、0.100米。
(2)反馈学生完成情况,板书。
0.1米表示米,就是1分米。在图上标出
0.100米表示,也就是100个米,即100毫米。并在图上标出。
(3)师:把三把标好的尺重叠,让学生观察后问:你认为0.1米、0.10米和0.100米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四人小组讨论)
得出:0.1米=0.10米=0.100米(板书)
(4)引导学生面容等式,问:比较这三个小数,你发现了什么?启发学生从左往右、再从右往左观察,初步得出结论: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教学例2
师:从上面的'例子,同学们发现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发现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呢?我们再来看看这一题。
(1)出示例2。比较0.50和0.5的大小。
(2)师:你准备怎样比较这两个小数?(启发学生从图看图)
(3)我们再来证明一下。让学生在两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上画阴影,分别表示0.50和0.5
得出:0.50=0.5
(4)你能不能不用图来说说看你是怎样证明这两个小数是相等的。(因为0.50有50个0.01,就是5个0.1;0.5有5个0.1,所以0.50=0.5
(6)观察0.50=0.5,你有什么想法?
得出: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3、小数性质的应用
师:你认为小数的性质作用?(生答)对,一般地,根据不数的性质可以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使小数化简。
(1)出示例3。把0.60和102.0400化简
A、学生自练。
B、102.0400其中十分位上的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4、教学例4
师:利用小数的性质,根据需要可以把一个小数改写成具有指定小数位数的小数。(板书:改写)
(1)出示例4
(2)人人自己,校对
(3)师:6是一个整数怎样改写成小数呢?
说明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小数部分是0的小数,强调把一个整数改写具有小数位数的小数时,不要忘记在个位地右下角点上小数点。
三、巩固练习
1、按要求把下面的各数分别写在两个圆圈内。
3.00.300.0300.3003.0003.00
和0.3相等和3相等
2、化简下列各小数
1.200.1400.8000.07010.309.000
3、改写
(1)0.4以百分之一为单位,写出来就是()
(2)0.。6以千分之一为单位,写出来就是()。
(3)3以十分之一为单位,写出来就是()。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知识,你是怎样学会的?
五、作业:P1284
四年级数学教案小数的性质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会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小数的化简。
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的分数模型和数射线来探究小数的性质。
情感与态度:
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小数性质。
教学难点:
运用小数性质进行化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口答:小数改写成分数。
0.7 = 0.73 = 0.731=
口述小数改写成分数的方法。
2。哪个分数与哪个小数相等,并说出各个小数表示多少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7/ 10 21/1 00 307/1000 0.7 0.21 0.307
二、中心阶段:
1、出示例1:比较0.3,0.30,这两个小数的大小?
2、学生讨论后看书进一步交流:
(1)可把这两个小数分别改写成分数,结合直观图比较。
把正方体看作整体“1”,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一条是十分之一,涂色部分是3条,表示十分之三,因此0.3 =3/10
把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平均分成100份,每一块是百分之一,涂色部分是30块,表示百分之三十,因此0.30 =30/100。
从图中可以看出,涂色部分大小相等,用分数表示3/10=30/100,用小数表示0.3=0.30
(2)借助数射线找位置理解:从数射线上看,每一大格表示0.1,0.3表示3个0.1,3格表示0.3,每一小格表示0.01,0.30表示30个0.01,30格表示0.30,两个数在同一点上,所以0.3=0.30。
3.师:是不是所有的这种形式的.小数都相等呢?
比较0.7与0.70,0.10与0.100,0。 5与0.500,这些分数的大小?(说说么想的)
0.7= 0.70,0.10= 0.100,0.5= 0.500
观察与思考:“从左往右”看或“从右往左”看每组小数,你发现了什么?
(1)小数部分的位数起了变化。
(2)小数部分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总结: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我们把这个变化规律称为“小数的性质”。
理解几个重点词语: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去掉。
5.练习:
下列这组数中,哪些数的0可以去掉,在原题中划掉:
0.08 8.08 8.00 0.808 0.80
小结:只有小数部分末尾的“0”才可以去掉。
书P27下面小数中,哪些“0”可以去掉:
6、师:运用小数性质,可以进行小数的化简。
P27 3/①
练习:利用小数的性质化简下面各小数:
对于题目要求有何疑问?
化简:不改变小数的大小,去掉小数部分末尾的“0”。
6.0=6 6.060= 6.06 6.0060= 6.006 6.600= 6.6 6.000=6
三、练习阶段:
判断:
(1)在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8.8080中的0都不能够去掉。(╳)
(3)0.9=0.900(√)(4)3.030=3.3(╳)
(5)7.050=7.05(√)(6)6=6.000(√)
四、总结:
今天的收获和大家交流一下。
五、拓展:
一个小数,它的整数部分有两位,最高位是2,小数部分有三位,最高位是5;其余各个数位上的数字都是0,写出这个小数,同时说明它的组成,并化简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