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城南旧事》读后感

2025/10/03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城南旧事》读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1

最近,我读了《城南旧事》一书,下面我就给大家读一读我认为精彩的一段: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个枝子,散散落落地很不像样,是因为爸爸今年没有收拾它们——修剪、捆扎和施肥。

我认为这一段内容把缺少照料的花儿描写得十分到位,我仿佛都看见花儿了。看完这本书之后,我被文中一幅幅童年生活场景所吸引,不禁也回味起我的充满童趣的童年。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回,秀贞要带妞儿——也就是小桂子,走的时候,英子将金手镯送给了秀智,我感觉英子是能陪你走遍天下的好朋友。

其次,就是那天英子的爸爸在睡觉,而外面有人在打球,球打到了墙上“啪啪”响,于是英子的妈妈便让英子去制止,英子在经过门旁的`钉子时,头发一下子散了,头绳也没了,但她还是直接冲了出去。她找到玩球的人,想把他们赶走,但英子自己也想玩,她便心生一计:当捡球员。有一次,他们把球踢到了一个十分脏的地方,英子不知道,便进去找了,后来小伙伴们告诉她这里有人撒尿,狗也在这拉屎。英子又找了一会,他们又说:“球不要了,你出来吧。”英子便回了家,但回家之后,妈妈却说:“你肯定出去玩了,衣服脏成这样,头发都散了。”我当时真为英子愤愤不平,要是你的话,你觉得捡球也算是“玩”吗?

读了这篇文章,我才知道有许多失去童年的人是多么向往呐,我一定要把童年过得更充实!

《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2

暑假里我读了许多书,读了阳光姐姐的《依兰花女生》,读了叶圣陶爷爷的《稻草人》,读了《福尔摩斯探索全集》,可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林海音奶奶写的《城南旧事》。

《城南旧事》是林海音奶奶小时候住在北京城南而写成的一本书。《城南旧事》分为四部分,分别是“城南旧事”、“英子的乡恋”、“未了的情缘”、“生命的风铃”。其中我最喜欢“城南旧事”这一部分,“小英子”、“秀珍”、“宋妈”、“兰姨娘”,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仍令我久久不能忘却。“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了”是这一段令我印象最深的一章,在这一章,英子的爸爸去世了,英子也长大了。宋妈临回她的`老家时候说:“英子,你长大了,可不能再跟弟弟吵嘴!他还小。”兰姨娘跟着那个四眼狗上车的时候说:“英子,你长大了,可不能招***妈生气了!”蹲在草地上的那个人说:“等你小学毕业了,长大了,我们看海去。“童年的许多人物似乎也随着英子的长大而没了影子。

再一回想,我的童年不也跟英子一样多姿多彩吗?和弟弟在农历八月十五“捉”月亮;为以后不像阿姨那样下岗而偷偷喝墨水“补充知识”;扮成女妖恐吓胆小的弟弟。一件件美好纯真的事情却随着我的长大在记忆中慢慢变淡。

林海音奶奶曾经说过:“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是呀,童年是一去不复返的,我们不可以留住童年,但是却可以把它埋在心底,或是把它一点一滴记录下来。长大以后,回忆往事,会成为童年回忆中最美好的事情!

《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3

黄莺出幽谷,羊城尽书香。老师推荐一本书——《城南旧事》。我怀着好奇心认真拜读。阅读完毕,掩卷沉思,感触颇深。

本书的作者是台湾作家林海音所著,讲述了在老北京城的胡同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通篇映射出那个年代社会的残酷,和穷人的困境。

本书的主角叫英子,她天真可爱,纯真善良,极富同情心且乐于助人,大家都很喜欢她。

她随父母从台湾漂洋过海迁到北京,住在城南的一条小胡同里,在这里她认识了惠安馆前的“疯女人”秀贞,因情人远去渺无音信、女儿被人丢弃生死不明,撕心裂肺过后,她麻木了;朝夕相处的宋妈,勤劳朴实,为了养家,抛下刚出生的女儿,出来做奶妈;她的`小伙伴妞儿,总是面色苍白,遍体鳞伤;在草丛中出没的“厚嘴唇”,他身无长技,为了供弟弟上学,无奈做贼;跟世俗抗争的兰姨;……

她帮助秀贞和妞儿相认,并资助她们踏上寻找团圆的路程,她们却惨遭车祸;同情“厚嘴唇”的无奈,帮他隐瞒,可是,有一日她眼巴巴地看着他被警察带走;眼泪也不能阻挡宋妈的离去……

本书中,有一处写的极好:这时雷声响了,从远处隆隆地响过来。对面的天色也像泼了墨一样地黑上来,浓云跟着大雷,就像一队黑色的恶鬼大踏步从天边压下来。作者借描写天气的恶劣,其实揭露了当时社会的残酷、黑暗,穷人们在死亡的边上挣扎、哀嚎。而小英子的善良同情,是对社会的反抗,但又是多么无力啊!

梅花在冰雪中倔强的盛开,为的是呼唤春天的到来。而今我们的国家正是春意盎然,生机蓬勃;我们的社会团结友爱,充满阳光。我们要努力奋进,让我们的国家更加繁荣,更加强大,让那黑暗的日子永不复返!

《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4

每一朵花在绽放之前,都得经过发芽、生根、冲破花苞这个封印才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就像暑假里,我看的《城南旧事》中的主人公林英子。

林英子是一个不满八岁的小女孩,她跟着爸爸妈妈漂洋过海从台湾一路到北京。北京的一切都那么陌生,英子感觉很新奇。惠安馆里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交的第一个朋友。小英子却无意间发现不久前交的'朋友——妞儿与秀贞所说的“小桂子”很像:6岁,脖子后面有一块胎记。当母女终于团圆,却又不幸被火车轧死……

随后,英子又遇见了藏在草堆里的小偷、不理孩子的德先叔、斜着嘴笑的兰姨娘……英子迷迷糊糊地看着大人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天真里是淡淡的忧伤。英子在诗一般的世界里发芽、绽放……

童年是记忆的开始,也是一个梦的符号。小英子的童年是懵懂而清纯,充实而快乐的。身为大小姐的她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好像我也是这样,我的爷爷奶奶也视我为掌上明珠。我一整天都泡在书里,爷爷奶奶就说我,不停地唠叨。见我不开心了,又连忙来哄我开心。花儿谢了还会再开,一曲终了还可以重来,但是童年却一去不复返!

读完了《城南旧事》,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古老的北京。淡淡的、淡淡的,就如茉莉,清香里苦涩中带有一丝香甜,真实、淳朴、淡泊、弥旧温馨。想必,英子一定会完好无损地保护好她这朵美好的花,因为,这是她人生开的第一朵花。

《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5

一滴清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夺目光辉,一本好书,可以净化美好的心灵。《城南旧事》一书,作者是林海音,内容是讲了“我”小时候在家乡北平的童年生活,直到小学毕业父亲得肺病去世的时候,花儿也落了,“我”的童年结束了的故事。一个“旧”字,让我想到古城残片、落在雪堆里的枝条、在墙角的枯叶……

童年,一去不复返,就像昨天已经过去,就再也不可能有昨天了,童年,也是一个梦的符号,错过了童年,也就错过了最美好的人生了啊!英子的童年是彩色的.,也是灰色的。有冬日温暖的阳光和那缓缓的骆驼队。住在城南小胡同的英子认识了惠安馆的“疯”女人、遍体鳞伤的好伙伴妞儿、荒草丛中的小偷、朝夕相伴的宋妈、爱穿衣打扮,性格耿直的兰姨娘。还有樱子所向往的大海。最让我感动的部分是“英子的乡恋”,讲了“童玩”,“童玩”二字,让我想到了我印象最深的“冬生娘仔”,它是那时孩子们唯一的布娃娃,它像一个书包、一本书、一张图画一样珍贵,甚至比现在的娃娃还要好许多许多倍,还有许多游戏,比如:剪纸,就是把彩纸放在一起,剪出不同花样,每有喜事时,喜欢剪纸的孩子们就会帮大人们剪。

长大后,英子就离开了家乡北平,到外地工作,但是,她永远没有忘记自己的家乡北平,一次次地回到家乡,又一次次地离开家乡,兰姨娘走了,宋妈也不在了,只有母亲还在身边。乡恋啊!不仅仅是对亲人的思念,也是对景物的思念。乡恋,是人们美好的感情。每个人都请记住乡恋,这是对将来的一种向往。英子在心中一直想着一个人们永远都忘不了的两个字“乡恋”。

每个人只能经历一次童年,童年的回忆总是最美好的,我们也要珍视现在的美好时光,做一个善良,勇敢的人,热爱生活。

《城南旧事》读后感 篇6

最近我读了林海音写的《城南旧事》这本书,获益匪浅。

林海音用温柔的笔触叙写了英子童年的快乐与悲伤。英子认识了一个叫妞儿的小女孩,她扎着两条蜻蜓似的小辫子,她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后来英子换了新房子,她在新房前面的草地上又认识了许多新的朋友。慢慢地,英子上了小学。一次学校里要搞活动,韩主任说:“由英子来当小喜鹊,每天留下来练!”演出的时候,她快乐得像一只小喜鹊一样。

英子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不快乐。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素贞认出妞儿是自己的小桂子,就把她带走了,英子也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伙伴。上六年级的一天,英子刚寄了钱回来,就听到了爸爸病逝的噩耗,她没有流泪,她感觉一下子变成了大人。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童年,我也有我的童年。让我感到快乐的事情很多,比如上天天小舞台展示自己的.字,在班会上展示自己的主持才能,或者是跟着爸爸妈妈到外地走走。甚至有时吃一顿牛排也让我高兴得不得了。我也会遇到一些不快乐的事。比如妈妈答应我去看电影的,可是因为一点小事不让我去了,这让我感到又恼火又伤心。再比如做作业时不很顺心,爸爸却不理解,我感到很委屈。现在想想,这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跟英子一样,我也会慢慢长大,那时候再回过头想想,所有的快乐和悲伤,所有的微笑和泪水,都是我童年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