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使生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方法,结合多种计算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出示例1图)中秋节是每个家庭团圆的日子,这一天,小强和小红代表学校的爱心志愿者来到了养老院看望老人,他们给老人们带来了同学门赠送的一些月饼,也给老人们带来了欢乐。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1
师:现在我们就来算一算一共有多少个月饼。(板:一共有多少个月饼?)
如果知道每盒有10个月饼,你回算一共有多少个月饼吗?算式是什么?
生:23+30
师: 23+30等于多少呢?下面我们分小组学习,互相说23+30你是怎么想的?结果是多少?
生讨论汇报。
师根据生的不同方法板书:
(1)23 33 43 53
(2)20+30=50 50+3=53
(3)十位上2+3=5 5个十和3个一组成53
2、学具操作,巩固算法
34+33 24+30 35+20 15+40
(1) 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摆小棒完成
(2) 小组交流,要求每人选一道说方法。
(3) 集体汇报。
3、学习例2
(1) 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
师:现在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月饼 ?先想算式是什么,再想可以怎样算?想好以后把算式写在本子上。
同做互相交流。
全班交流。
师板书:3+6=9 20+9=29
23 24 25 26 27 28 29
(2) 学具操作,巩固算法。
41+5 53+3 24+2 13+5
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再全班汇报。
三、合作探索,加深认识
数学游戏:小兔回家
32+20 32+5 32+10 35+4 32+3 32+50 32+40
活动步骤:
1、小组合作将卡片分类,并放在不同的兔子家里。
2、集体汇报分类情况
3、卡片上写结果
4、比较两位数家整十数和家一位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强调:两位数加整十数是把几十和几十想加,个位上的数不变,两为数加一位数是把个位上的数想加,十位不变。
四、巩固练习57页1题
要求:独立完成个别板演,全班订正。
五、小结:
今天学了什么知识?
第二课时: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
教学内容:56页例3例4 课堂活动1.2练习六2
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方法,结合多种计算方法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掌握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出示情景图)小华和小明一共有64只纸鹤,其中小明折了30只,其余的`是小华折的,小华折了多少只?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例1
1、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
师:要求小华折了多少只纸鹤,应该怎样列式?
生:64—30
你会算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
全班汇报。69-30=40 30+4=34
还可以怎样算?
2、练习:57-20 57-30 76-60 98-60
(二)小组讨论例78-6
1、 独立思考
2、 小组交流
3、 全班汇报
4、 板书:8-6=2
70+2=72还可以怎样算?
5、 练习
85-479-7 96-4 57-4
6、 比较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有什么不同?
强调:减整十数是从十位上减,个位不变,减一位数是从个位减,十位不变。
三、练习
1、56-57页1,2
2、练习六1
课后记:
第三课时
练习内容:58-60页3—7
练习目的:
1、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能区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与一位数的方法。
3、正确口算,体会多种算法。
练习过程:
一、复习
1、 看图列式
()○( )=( )()○ =()
2、摆3捆小棒,再摆4根。( )○( )=( )
摆25根小棒,拿走4根。( )○( )=( )
3、 小结: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一位数的方法。
二、练习
1、 58页3题
2、 口算
28+6044+40 72+5 34+4 41-30 82-6089-7 47-5 68+10 77-50
3、 填空,并说说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
35+40= 89-30
35+4 89-3
学生完成后比较。
4、分苹果,59页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5、 算一算,议一议,59页6题
看图,可以提什么问?怎样列式?
6、 夺红旗,60页7题
7、 思考题
太气小鸡到处飞,飞进迷宫着了急,请你帮小鸡找条路回家。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通用18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 探索不同的算法,继续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探索发现能力。
3.让同学们体验到探索发现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我们在前面学习过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下面请同学们用你们掌握的计算方法算一算。43+5= 47+2= 6+51= 4+22= 43+50= 47+20= 60+51= 40+22=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重点要求学生说出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
教师:我们在学习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就要求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了,这节课我们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看我们原来掌握的计算方法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中适不适用。
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
多媒体课件出示第67页的情景图。
教师:从图中知道些什么?
学生:从图中知道班上男生有23人,女生有25人。
教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23+25。
教师: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学生:因为这是求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和。
教师:怎样计算23+25呢?我们还是先用计数器来计算,同学们用计数器计算已经有经验了,老师就不再提示,同学们自己计算。
学生用计数器计算,教师作必要的指导,然后抽学生汇报。
学生用计数器边演示边汇报:我先在计数器上拨上第一个加数23,然后在这个数上加25,先在个位上加5,再在十位上加2,这样我就知道23+25=48了。学生汇报到这个地方时,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要把5加在个位上,2加在十位上呢?让学生意识到,这里的5是5个一,个位上的数就表示多少个一,所以应该对着个位加;25中的2表示2个十,十位上的数就表示多少个十,所以应该把2加在十位上。
教师:你们觉得在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时强调的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这个计算方法在这里适用吗?
学生:适用。
教师:所以我们知道在计算加法时要遵守的一个法则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教师板书: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教师:我们用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的计算方法在计数器上算出23+25=48。除了在计数器上算,我们还可以用口算的方法,谁能说一说口算23+25应该怎样算?
指导学生说出口算23+25时,要先算20+20=40,再算3+5=8,最后把40和8加起来得48,所以23+25=48。
教师:看看第67页中这个小男孩是怎样算的,他应用的是什么计算方法?
学生:小男孩使用的就是口算方法。
教师:书上这位老师告诉我们还可以用竖式算。同学们以前学过竖式吗?
学生:没有。
教师:现在老师教你写竖式。
(教师边说边板书)先写上第一个加数23,然后在第二排写第二个加数25,在写25时,请同学们告诉我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要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教师:对了,第二个加数要写在第二排,而且写的时候要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哪个同学来写第二个加数?
抽学生在黑板上写25,其他同学给他检查写得对不对,主要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是否对齐。
教师:现在两个加数写好以后,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写一个加号,表示两个数相加,然后在两个加数下面画一条线,把加数与得数分隔开。现在我们对齐相加,个位上3加5得8,在个位上写8,十位上2加2得4,对着十位写4。所以23+25得48。这样的竖式同学们会写吗?
学生:会。
教师: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27+21。
学生计算时,教师来回巡视,做必要的指导。抽一个学生进行板演,全班同学检查是否按竖式的要求写的,相同数位上的数是否对齐,结果是否加正确了。也就是要求学生从格式、方法、结果三个方面进行检查。
三、巩固练习
多媒体课件出示第69页课堂活动第1题第一横排的题目。
教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两幅小棒图,你觉得这些小棒在摆放时注意了些什么?
学生:这些小棒都是整捆小棒对着整捆小棒,单根小棒对着单根小棒这样摆放的。
教师:也就是说,这些小棒在摆放的时候,就注意到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注意到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教师:这样一起,我们很容易看出这两堆小棒的`几个十和几个一。
教师:请同学们口算出它的结果,把算式填写完整。
学生口算后填算式。
教师: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43+42,51+33。
学生计算,抽一个学生进行板演,全班集体订正。
教师:请同学们看一看第69页第2题,这是一个口算游戏,同学们明白这个游戏怎样做吗?
学生:这个游戏的做法是一个学生说出一个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另一个同学迅速地口算出结果。
教师:你们的理解基本正确,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个出题的同学,出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题一定是个位和十位上的数都不进位的,也就是说个位上两个数相加的和要小于10,十位上两个数相加的和也要小于10,这样的题同学们会出吗?
学生:会。
教师:好,同桌的两个同学开展这个游戏。
学生游戏时,教师作必要的指导。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回答。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 篇3
课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总
课时:6课时
本课时:第1课时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4——105页期末复习第1—4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估算、笔算。
教学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进行估算。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笔算方法的复习
1.完成期束复习第1题。
(1)完成第一组:43+25、43+28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说说笔算过程。
比较:这两题在笔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师小结。
(2)完成第二组:86—54、86—58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说说笔算过程。
比较:这两题在笔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师小结。
(3)完成第三组:75+675-6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集体订正。
比较:进位加、遇位减在笔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2.通过刚才的计算、比较,你认为笔算加法、减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师小结。
三、综合练习
1.完成期末复习第2题。
(1)出示题目要求,学生进行估算。
(2)说说自己的估算结果、方法。
(3)分组笔算验证,指名板演。
(4)师小结。
2.完成期末复习第4题。
(1)3分钟内完成,了解按时完成的情况。
(2)针对错误及时纠正。
3.完成期末复习第4题。
(1)学生读题,估计鸭、鹅的`只数。
(2)学生列式解答。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了笔算加、减法应注意的问题。
课堂练习
1.口算。
87-30=14-8=85-40=64-60=
92-8=87+8=80-3=23+70=
62-4=65+90=46+40=39+2=
42+8=56-7=39+8=53-8=
8+56=7+26=81-5=53+8=
2.用竖式计算;
7+28=7735=48十37=
58+32=6927=73—8=
拓展训练:
如果明明给军军3张邮票,那么两人的邮票就同样多了。原来军军比明明少几张邮票?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口算:
34+8 32-10 3+7 61-60
42-20 15+30 60+4 88-80
2、填空:
17=( )+7 68=60+( )
42=( )+2 93=90+ ( )
二、 新授
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又学过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今天我们要学习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1、课件出示例1的主题图。
让学生认真观察画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画面的内容。
教师提问:限乘68人是什么意思?
(1) 想一想:二(1)班、二(2)班都坐这一艘船能坐下吗?
(只要把二(1)班和二(2)班的人数加起来,看一下有没有超过68人就可以了)
出示:23+31
教师引导学生想:怎样计算呢?能不能改成我们学过的口算?把31看成哪两个数的和?(31=30+1)这一道题该怎么加?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说出口算的过程。
想:23+30=53 53+1=54
教师:54小于68,所以二(1)班、二(2)班都坐这一艘船能坐下。
(2) 想一想:那如果二(3)班、二(4)班合乘这一艘船能坐下吗?
引导学生思考,该怎样列式?
出示:32+39
教师引导学生想:怎样计算呢?
想:32+30=62 62+9=71
引导学生小结谁能说说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
提问:还能想出别的算法吗?(鼓励学生用多种思考方法)
A、先算30+30=60,2+9=11,再算60+11=71,所以32+39=71。
B、先算32+9=41,再算41+30=71,所以32+39=71。
C、也可仿照笔算的方法,从低位算起。即个位上的2加9等于11,写1进1,十位上3加3等于6,再加进上来的1得7,也就是71。
教师:71大于68,所以二(3)班和二(4)班合乘这一艘船坐不下。
2、教学例2。
(1) 教师:刚才我们知道二(1)班和二(2)班合坐这一艘船能坐下。有没有坐满?没有坐满,那二(3)班还能上多少个人?该怎样列式?
列式:68-54
提问:能不能也改成已经学过的`口算呢?把54看成哪两个数的和呢?口算时是怎样想的?
想:68-50=18 18-4=14
或这样想:把68看成60和8,54看成50和4,60-50=10,8-4=4,10和4合起来是14。
教师:因为68-54=14,所以二(3)班还能上14个人。
(2)二 (3)班上14个人以后,二(3)班还剩多少人?
怎样列式?列式是:32-14
那这一道题该怎样计算?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一个小组讨论,然后再汇报讨论的结果。
汇报结果:
A、列竖式: 3 2
- 1 4
1 8
B、把14看作10和4,32减10等于22,22减4等于18,所以32-14=18。
C、把32看作30和2,14看作10和4,2减4不够减,30就退1剩20,退下来的1表示1个十,10加2得12,12减4等于8,20减10等于10,10和8加起来是18。
3、小结:引导学生归纳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步骤。
三、巩固练习
数学书第93页的做一做。
分别指名口算,并说说怎么想的。
四、小结
1、根据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小结并出示课题: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2、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应注意什么?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能够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的加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根据情境选择恰当方法的意识。
教学重点:
会用数的组成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
教学难点:
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43+3= 53+9= 75+2= 35+8= 56+5= 36+20= 23+40= 72+10= 5+30= 58+30=
(1)开火车的形式进行一组口算练习,课件显示出结果。
(2)教师在2行中各挑一道让学生说口算方法。
(3)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第一行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第二行是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
(4)引出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师板书)。
二、明确算理,学习新课。
1、课件出示教材91页情境图
(1)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说,教师用课件展示)。
(2)问:限乘68人表示什么意思?(不能超过68人、可以正好是68人、还能少于68人)。
(3)超过68人可能会发生什么?看来为了安全,我们不管是乘车还是乘船,都要遵守规章制度。
2、估算:一条船能坐下四个班的同学吗?说说你的理由。
3、猜测:至少要几条船四个班的同学才能坐下?
4、计算:二(1)班、二(2)班合乘一条船,能坐下吗?
(1)读题。
(2)问: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只要把二(1)班和二(2)班的人数加起来,和68人比较就可以了。)
(3)列算式:23+31= (教师板书)
(4)讨论算法。
(5)交流汇报,教师有选择的板书学生的算法。
(6)要求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
(7)完善该题。
5、二(3)班、二(4)班合乘一条船,能坐下吗?
(1)把这道题写在练习本上,并写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 2)学生汇报,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3)完善该题。
6、观察:这2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7、这四个班怎样搭配两条船就够了?
三、拓展练习。
1、口算练习(比比谁是计算小能手)
练习方法:让学生先在口算卡片上面做,然后开火车的方法公布答案,最后选几个学生挑自己喜欢的算式说说口算方法。
2、判断
练习方法: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出自己的判断,并说明理由。
3、跷跷板游戏
练习方法:根据两只小动物下面的算式结果,说出哪只动物在上面,哪只动物在下面,比说说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
4、解决问题
(1)观察情境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踢足球 的有54人,打篮球 的有26人)。
(2)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3)列算式、说结果并说口算的方法。
5、解决问题
(1)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么列算式?
(2)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怎么列算式?说说你的口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我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在以后遇到计算题得时候,你感觉大家应该注意什么?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课本第45页-46页例1、例2,“做一做“习题,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要求
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法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法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4+8 32-14 3+7 61-6
42-20 15+30 69+4 88-80
2、填空。
18=( )+8 46=40+( )
62=( )+2 71+70+( )
二、新授
1、出示课本上准备题。32+40+6 47-10-8
要学生看版式说得数,由此引入新课:两位数的加减法,以前学过笔算,出可以用口算。
揭示课题:口算两位数加减法。
2、教学例1。
出示第(1)题:64+25
教师引导学生想:怎样改成已经学过的口算?把25看成哪两个数的和?该怎么办?教师逐步板书:
64+20=84
64 + 25 = 89 想:
84+5 =89
84
出示第(2)题:28+37=
启发学生说说怎么想?指名回答后板书:
28+37= 65 28+30=58 58+7=65
引导学生小结:谁能说说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从高位算起,用第一个加数加第二个加数的整十数;再用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加第二个加数个位上的数。)
提问:还能想出别的算法吗?
3、教学例2。
出示第(1)58-26
提问:怎么改成已经学过的口算呢?把26看成哪两个数的和?口算时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58-20=38
58 - 26 = 32 想:
38-6 =32
出示第(2)题:72-49=
让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指名回答后板书:
72-49=23 想:72-40=32 32-9=23
4、小结:指导学生看课本例1、例2,并在例1、例2的方框中填上数。
引导学生归纳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步骤:要把加上或减去的两位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再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46页“做一做”习题。
第1题。分别指名口算,并说说怎么想的。
第2题。全体列式计算。指名说说怎样列式和怎样口算,全体订正。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二第1-4题。全体同学直接把结果写在书上。
教师巡视,指名学生回答是怎么想的,再订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课本第48-49页例3、例4、例5及“做一做”习题,练习十三第1-3题)
教学要求
学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为教学万以内的笔算加减法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
学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为教学万以内的笔算加减法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出示练习卡片。)
40+30 62-40 25+30 32-8
7 +15 86-80 56-38 37+25
2、口答。
8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
300是由( )个百组成。
( )个十和( )个一组成64。
3、 出示课本48页复习题。
(1)80和130里面各有几个十?
(2)700和1000里面各有几个百?
(3)13个十是多少?25个百呢?
分别指名口算,并由此导入新课。
二、新授
教师板书课题: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1、教学例3。
(1)出示第1小题:400+300=700
提问:这是几个百和同几个百相加?
引导学生想:4个百和3个百相加是7个百,也就是700。
(2)出示第2小题:700-300=
提问:怎样想?7个百减32上百得4个百,也就是400。
(3)出示第3、4小题:20xx+6000=8000 9000-4000=5000
右让学生先试做。指名说得数以及怎么样想的。
2、教学例4。先让学生试做。
引导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200+30可以这们想:20个十加上3个十是23个十,也就是230。
也可以直接这样想:2个百加上3个十是230。
230-30可以这们想:23个十减3个十是20个十,也就是200。
也可以直接这样想:二百三十减三十是二百整。
230-200可以这样想:23个十减去20个十是3个十,也就是30。也可以直接想:二百三十减去二百是三十。
3、完成课本第48页“做一做”习题。
学生直接在课本上写得数。指名说说每题结果,部分习题要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4、教学例5。
出示例5前两题:80+50和平共处30-50
先让学生口算出结果,再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80+50可以这样想: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也就130.130-50可以这样想:13个十减5 个十是8个十,也就是80。
再出示900+600和1500-600
让学生试做,再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5、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把例3-例5的得数填完全。
完成课本第49页“做一做”习题,把得数直接写在书上。
小结: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时,先把整十、整百、整千都看成是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然后再相加、减。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三第1-3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把得数写在课本上。教师巡视,抽部分题要学生讲讲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几百几十的加减法(1)(课本第52-53页例6、例7、例8,完成“做一做‘习题和练习十四第1、2题。)
教学要求:
学会几百几十加几十或几百不进位加法和几百几十减几十或几百的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
学会几百几十加几十或几百不进位加法和几百几十减几十或几百的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课本第52页复习题,分别指名回答。
(1)320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
320是由多少个十组成?
(2)20+40+300= 300+400+20=
60-20+300= 300-200+60=
由此导入新课。
二、新授
揭示课题,板书:几百几十的加减法(1)。
1、教学例6:指名学生上台摆出教具,先摆出320,再摆出40。
提问:320加上面0怎么算?要把哪两部分合起来?
可指名学生上台演示,把2个长条和4个长条合并起来,也就是把相同单位上的数相加,2 个十加4个十等于6个十,即60,300加上60得360。
教师边说边板书:
320 + 40 =360 想:20加上40得到0,300 20 300加上60得360。
2、教学例7。出示:360-40=
引导学生想一想:360减去40怎样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板书:
把分解成300与60的和。
360 - 40 =320
60减去40得20,300与20得320。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口算步骤。
3、完成课本第52页“做一做”习题。
全班练习在课本上写了出得数后,指名口答并说说口算的步骤,并按三组题进行比较。
4、教学例8:320+400=720
可先让学生想一想怎样算,320可分解成哪两个数的和?让学生试说口算步骤。
小结:几百几十加、减几百,计算时先算几百加、减几百,再与几十加起来。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53页“做一做”习题。
学生将每题的计算结果直接写在课本上,订正时抽出部分题由学生讲讲口处步骤。
四、课堂练习
练习十四第1-2题。
第1题将结果写在课本上。
第2题计算后指名说说怎样列式,怎样口算,再订正。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几百几十的加减法(2)。(课本第55页例9、例10,“做一做”习题和练习十五第1、2题)
教学要求:
学会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
学会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40+80 60+90 70+30 110-20 130-80
2、出示课本第50页复习题。
20+90 160-70 30+80
二、新授
今天学习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1、教学例9:320+90
提问:这道题怎么加?90先与谁相加?为什么?
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教师板书;
320 + 90=410 想:20加上90得110,300加上110得410
300 20
小结: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也是先算几十加上几十,十位满十就向百位进一,再把和加上整百数。
2.完成例9下面做一做的习题。
先做左第1栏,全班练习后引导学生将两题进行比较相同点不同点。
3.教学例10:360-70
启发学生想:把360分成300和60行不行?为什么?
提问;应该把360分成怎样两个数?让学生说出口算过程,教师板书:
360 - 70 = 290 想:先算160减去70得
200加上90,得290
200 160
小结:口算几百几十的退位减法,当几十减几十不够减时,要把被减数分成几百和一百几十数,先算一百几十数减几十,再把差加整百数。
4.完成例10下面“做一做“习题中的第1题。
先做第1题中的第1栏,250-40和250-60
全班练习,指名口算,并说出口算过程。
引导学生比较这两小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几百几十减几十的口算。
不同点;上面一题是不退位减法,先算几十减几十,再加整百数,第二题是退位减法,要先算一百几十,再加整百数。
全班练习第1题中的第2.3栏,完成后说口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做一做“的第2.3题
四.作业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课本第45页-46页例1、例2,“做一做“习题,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要求
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法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法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34+8 32-14 3+7 61-6
42-20 15+30 69+4 88-80
2、填空。
18=( )+8 46=40+( )
62=( )+2 71+70+( )
二、新授
1、出示课本上准备题。32+40+6 47-10-8
要学生看版式说得数,由此引入新课:两位数的加减法,以前学过笔算,出可以用口算。
揭示课题:口算两位数加减法。
2、教学例1。
出示第(1)题:64+25
教师引导学生想:怎样改成已经学过的口算?把25看成哪两个数的和?该怎么办?教师逐步板书:
64+20=84
64 + 25 = 89 想:
84+5 =89
84
出示第(2)题:28+37=
启发学生说说怎么想?指名回答后板书:
28+37= 65 28+30=58 58+7=65
引导学生小结:谁能说说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从高位算起,用第一个加数加第二个加数的整十数;再用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加第二个加数个位上的数。)
提问:还能想出别的算法吗?
3、教学例2。
出示第(1)58-26
提问:怎么改成已经学过的口算呢?把26看成哪两个数的和?口算时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58-20=38
58 - 26 = 32 想:
38-6 =32
出示第(2)题:72-49=
让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指名回答后板书:
72-49=23 想:72-40=32 32-9=23
4、小结:指导学生看课本例1、例2,并在例1、例2的方框中填上数。
引导学生归纳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步骤:要把加上或减去的两位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再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46页“做一做”习题。
第1题。分别指名口算,并说说怎么想的。
第2题。全体列式计算。指名说说怎样列式和怎样口算,全体订正。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二第1-4题。全体同学直接把结果写在书上。
教师巡视,指名学生回答是怎么想的,再订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课本第48-49页例3、例4、例5及“做一做”习题,练习十三第1-3题)
教学要求
学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为教学万以内的笔算加减法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
学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为教学万以内的笔算加减法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出示练习卡片。)
40+30 62-40 25+30 32-8
7 +15 86-80 56-38 37+25
2、口答。
8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
300是由( )个百组成。
( )个十和( )个一组成64。
3、 出示课本48页复习题。
(1)80和130里面各有几个十?
(2)700和1000里面各有几个百?
(3)13个十是多少?25个百呢?
分别指名口算,并由此导入新课。
二、新授
教师板书课题: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1、教学例3。
(1)出示第1小题:400+300=700
提问:这是几个百和同几个百相加?
引导学生想:4个百和3个百相加是7个百,也就是700。
(2)出示第2小题:700-300=
提问:怎样想?7个百减32上百得4个百,也就是400。
(3)出示第3、4小题:20xx+6000=8000 9000-4000=5000
右让学生先试做。指名说得数以及怎么样想的。
2、教学例4。先让学生试做。
引导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200+30可以这们想:20个十加上3个十是23个十,也就是230。
也可以直接这样想:2个百加上3个十是230。
230-30可以这们想:23个十减3个十是20个十,也就是200。
也可以直接这样想:二百三十减三十是二百整。
230-200可以这样想:23个十减去20个十是3个十,也就是30。也可以直接想:二百三十减去二百是三十。
3、完成课本第48页“做一做”习题。
学生直接在课本上写得数。指名说说每题结果,部分习题要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4、教学例5。
出示例5前两题:80+50和平共处30-50
先让学生口算出结果,再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80+50可以这样想: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也就130.130-50可以这样想:13个十减5 个十是8个十,也就是80。
再出示900+600和1500-600
让学生试做,再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5、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把例3-例5的得数填完全。
完成课本第49页“做一做”习题,把得数直接写在书上。
小结: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时,先把整十、整百、整千都看成是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然后再相加、减。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三第1-3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把得数写在课本上。教师巡视,抽部分题要学生讲讲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几百几十的加减法(1)(课本第52-53页例6、例7、例8,完成“做一做‘习题和练习十四第1、2题。)
教学要求:
学会几百几十加几十或几百不进位加法和几百几十减几十或几百的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
学会几百几十加几十或几百不进位加法和几百几十减几十或几百的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出示课本第52页复习题,分别指名回答。
(1)320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
320是由多少个十组成?
(2)20+40+300= 300+400+20=
60-20+300= 300-200+60=
由此导入新课。
二、新授
揭示课题,板书:几百几十的加减法(1)。
1、教学例6:指名学生上台摆出教具,先摆出320,再摆出40。
提问:320加上面0怎么算?要把哪两部分合起来?
可指名学生上台演示,把2个长条和4个长条合并起来,也就是把相同单位上的数相加,2 个十加4个十等于6个十,即60,300加上60得360。
教师边说边板书:
320 + 40 =360 想:20加上40得到0,300 20 300加上60得360。
2、教学例7。出示:360-40=
引导学生想一想:360减去40怎样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板书:
把分解成300与60的和。
360 - 40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