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中班劳动课教案

2025/10/07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劳动课教案(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幼儿园中班劳动课教案 篇1

活动名称:

中班律动——勇敢的小鸡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跟随音乐做动作。

2、幼儿能够看图示进行律动表演。

3、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能够感受到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

幼儿能够跟随音乐进行律动表演

活动难点:

能够看图示做动作。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幼儿简单的学过本次的律动

经验准备: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故事讲述:

1、森林里有很多野鸡,藏在小鸡中间,可是问道谁,谁都不承认自己是野鸡,你是野鸡吗?那你们学一学小鸡的动作,如果你们学的会,那么你就不是野鸡了。

2、你学的是小鸡的什么地方?翅膀啊。你学的是小鸡的什么地方?鸡冠子啊。

3、我请你们连着做四个小鸡的动作,然后你们像小雕塑一样不能动,而且好多小朋友和别人不一样,没说一个数字,你们就学不一样的动作,我们的小鸡站起来试一试,看看谁的动作和别人的不一样呢。这个小鸡和别人的不一样。表扬他。好厉害给自己点掌声。

4、我们的组长要去找食物了,看一看我们的组长都做了那些动作呢?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请小朋友听和看,看看谁会遵守规则。

二、学习舞蹈动作:

1、听音乐看老师做动作。教师提示幼儿和自己一起做动作。

2、刚才老师做了什么造型呢?这样是小鸡的嘴巴,这样就是小鸡的鸡冠子,这样打开就是小鸡的翅膀。我刚刚还做了什么造型,我刚刚出发的时候做了什么造型?走走看一看。接下来老师还做了什么动作。还有一个扛回家的动作。接下来我是怎么吃得呢?学一学老师的动作。

3、请幼儿学一学吃玉米的样子。

三、跟随音乐做律动

四、出示地图

1、我们走了几步?4步

2、看一看我们做了几次?4次

3、走走走走抗回家做了几次?2次,小朋友不清楚了,我们听音乐做动作,请小朋友好好记住啊。

4、吃食物和真美味做了几次动作?4次,我们的小鸡有没把组长的动作学会呢?我们看着地图再来做一次哦。

五、跟随音乐去找食物

1、请小朋友跟随组长去找食物,但是抓野鸡的任务由组长来做,你们跟着做动作就可以了。看看野鸡是怎么被抓住的。

2、请小朋友跟随音乐一起做动作,把野鸡赶跑哦。

幼儿园中班劳动课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各种行业的劳动内容的初步了解,使幼儿了解劳动的艰辛,直接激发幼儿对劳动者的尊重之情。

2、通过活动体验劳动所来的成功感,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好习惯。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5、让幼儿知道歌曲的名称,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词内容。

活动准备:

1、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图片,如:医生、司机、警察、消防队员、教师、营业员等。

2、歌曲《劳动最光荣》的磁带、录音机或钢琴。

活动过程:

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吸引幼儿注意力,培养幼儿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1、教师出示劳动者的图片,提问:

(1)“图片上的人是做什么工作的?”

(2)“他们工作时主要做哪些事情?”

2、学习儿歌《勤劳的孩子》

(1)教师讲解儿歌每一句话的意思。

(2)请幼儿跟随教师一起学念儿歌。

(3)幼儿站起来围成半圆,和教师一起一边念儿歌,一边做模仿动作。

活动反思:

1.歌曲具象,让幼儿“动心”

幼儿的学习是心灵的接触,因为只有心灵方能达到心灵,知识的传授也不能脱离心灵的轨道。当幼儿“动心”后,才能直接触及幼儿的理智和心灵,从而作用于对事物的认识,对自身的反思。

要让幼儿对歌唱活动“动心”,首先要有意识地选择一首能激发幼儿“动心”的歌曲。“劳动最光荣”的音乐用节奏、装饰性变奏的手法发展为A+A′的结构,旋律用五声音阶宫调式,活泼明朗,节奏鲜明。但整个歌曲较长,作为歌唱活动开展就必须截取,A部分:“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歌词具体形象,易于理解,符合大班幼儿好模仿,对生活化的、趣味性的、象声的、象形的歌曲特别感兴趣的年龄发展特征。

2.策略有效,让幼儿“开心”

(1)教师的清唱。随着电教设备、多媒体的投入,老师的清唱似乎“难得一求”。 中班幼儿还没有能力视唱,听唱便成了他们学唱歌的唯一途径,歌唱活动首先得让幼儿听清楚演唱的内容是什么。在清唱时,教师走近幼儿、走进幼儿,字正腔圆地和幼儿面对面唱歌,通过教师自己的范唱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以幼儿能接受的方式充分表现出来,由内而外,以情带声,让幼儿感受到歌唱时“弹”的魅力,从而产生情绪、情感的共鸣,促使幼儿与教师一起歌唱。

(2)图谱的运用。对于中班幼儿来说,他们更能接受直观的事物。图谱教学在歌唱活动中的运用是一种视觉参与,它更具体、更形象地展现歌曲的结构、内容,由于“劳动最光荣”的歌词无规律可循,“突出顺序法”能有效地帮助幼儿解决记忆困难,促进幼儿积极动脑、主动学习。在倾听了教师的清唱后,“你听到了什么?”针对幼儿的回答出示对应的图谱;再次倾听教师的演唱后(伴奏很轻),给图谱按照歌词的先后顺序排队;幼儿尝试演唱后,找一找“你最喜欢哪句?”“哪句你觉得有困难?”对于“喜欢”的,图谱具有提示歌词的作用,对于“困难”的,则直接点击图谱,大家一目了然。图谱运用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提供了充分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幼儿在乐中学。当然,运用图谱应关注其科学性,不是每个歌唱活动都需要利用图谱,只有教师适宜地选择、有效地利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

幼儿园中班劳动课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

2、知道身边的人都是劳动者,他们用劳动为大家服务,有尊敬和热爱他们情感。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学会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幼儿热爱生活,快乐生活的良好情感。

活动准备:

1、挂历一本、幼儿带家长工作照一至两张。

2、工人、农民、医生、教师、科技人员、司售人员、服务人员的工作图片。

重、难点:

5月1日是国际劳动节,让幼儿知道身边的人都是劳动者,有尊敬和热爱他们情感。

活动过程:

1、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

(1)教师请幼儿认读5月1日,提示幼儿想一想为什么字是红色的?是什么节日?谁的节日?

(2)讲解“五一”节的来历,告诉幼儿这是全世界劳动、工作的人都过的一个节日。

2、认识谁是劳动的人,他们都做哪些工作。

(1)观看录像片断,边看边穿插提问和引导,启发幼儿理解劳动者是用自己的劳动为大家服务的人。

(2)谈谈自己身边的劳动者。请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拿出家人的`照片说一说他们都是干什么的。教师引导孩子们发现他们的工作和小朋友生活的关系,引导幼儿尊重他们。

3、师生共同布置“劳动的人最光荣”的展览,将家长工作照装饰后张贴在上面。

教学反思:

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教师和幼儿的文化生活,更调动了教师职工和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加强了团结,增进友谊,增强了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体现了和谐校园的理念。

幼儿园中班劳动课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大胆的说出自己会干的事情,萌发自豪感。

2、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

3、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家人照片来园。

活动过程:

一、我可爱的家人。

1、老师这里有许多的照片,你们看都是谁的:展示幼儿带来的照片,引导幼儿向同伴、教师介绍自己家中有些什么人,他们长什么样。如妈妈卷头发,爸爸系领带,奶奶白头发等。

2、你家里谁最大?谁最小?(最大的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最小的是我)

二、我会干的事情。

1、请幼儿说说在家里、在幼儿园,会做什么?你能帮家人、老师做什么事?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会做的事,教师进行小结:我们虽然小,但我们很能干!

2、告诉幼儿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如穿衣、刷牙、洗脸、吃饭、收拾玩具等,不会做的可以请大人教,做不了的才请大人帮忙,爱劳动的好孩子,人人都会喜欢。

三、结束活动。

表扬能干的小朋友,并给他们贴上小红花。

幼儿园中班劳动课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①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热爱劳动!

②体会劳动的辛苦,学会感恩,学会与爸爸妈妈分担劳动任务。

③擅于倾听,擅于分享,擅于表达!

活动重点:

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热爱劳动,勤于劳动!

活动难点:

体会劳动的艰辛,学会感恩,学会分担!

活动准备:

关于劳动的视频,图片,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

让孩子们观看农民伯伯种稻子的视频,体会劳动的艰辛,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

二、分享属于“家”的劳动

分享离园后一段时间妈妈在做的'事情(做饭,扫地,洗衣服等),讨论,妈妈的劳动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并体会妈妈的辛苦,学会感恩!

三、“劳动”我来帮忙

师:作为爸爸妈妈,老师的小帮手的你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帮助爸爸妈妈或是老师分担一些“劳动”呢?

四、布置墙面

师:宝贝们,我们教室外面有一块空白的墙,需要你们帮忙把它装饰的更漂亮一些,这里有一些画纸,希望你们用你们的美丽的画给这面空白的墙穿上漂亮的衣裳!

(由宝贝们自己装饰的墙面,孩子们一定会认真的完成任务,也一定会有满满的成就感,并且从中感受到快乐!)

幼儿园中班劳动课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大胆的说出自己会干的事情,萌发自豪感。

2、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

3、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活动准备:

幼儿收集家人照片来园。

活动过程:

一、我可爱的家人。

1、老师这里有许多的照片,你们看都是谁的:展示幼儿带来的照片,引导幼儿向同伴、教师介绍自己家中有些什么人,他们长什么样。如妈妈卷头发,爸爸系领带,奶奶白头发等。

2、你家里谁最大?谁最小?(最大的是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最小的是我)

二、我会干的事情。

1、请幼儿说说在家里、在幼儿园,会做什么?你能帮家人、老师做什么事?引导幼儿大胆说出自己会做的事,教师进行小结:我们虽然小,但我们很能干!

2、告诉幼儿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如穿衣、刷牙、洗脸、吃饭、收拾玩具等,不会做的可以请大人教,做不了的才请大人帮忙,爱劳动的好孩子,人人都会喜欢。

三、结束活动。

表扬能干的小朋友,并给他们贴上小红花。

幼儿园中班劳动课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探索尝试擦地板的不同方法,发展幼儿走,跑,跳等多种技能。

2.乐于和同伴合作,体验集体游戏的乐趣。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探索并尝试擦地板的多种方法。

活动难点:

小组合作擦地板。

活动准备:

音乐、大小毛巾、绳子椅子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用小毛巾进行热身活动。

跟着音乐,用小毛巾做热身,把小毛巾放在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活动。(分别放在头、脚、背、肚子、夹在腿上,做走、跑、跳运动)

二、基本部分: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擦地板。

1.幼儿探索尝试用小毛巾擦地板的不同方法,(用手、用脚,用腿,用屁股、用腿等。)先单人尝试。

2.集体尝试擦地板。

3.小组比赛擦地板。幼儿四人一组用大毛巾尝试不同的擦地方法,并进行竞技游戏。

4.教师总结。(小朋友擦完地累不累呢?在家里,爸爸妈妈也会经常每天擦地,我们今天学会了这么多擦地的小方法,回家后,我们也帮爸爸妈妈分担一点吧!)

三、结束部分:用轻音乐放松玩雪人融化的游戏放松身体。

现在我们来变成小雪人(教师做成雪人造型,幼儿模仿)

太阳公公出来了,雪人的一只胳膊融化了(左边的胳膊慢慢的放下)另一只胳膊也融化了(右边的胳膊慢慢的放下),最后,变成了一汪水(躺在地上变成水)

活动延伸:

幼儿回到家中,和家长继续探索其他的擦地方法,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活动反思:

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讲卫生、爱劳动的乐趣。其实,对任何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都是一件既兴奋又有意义的事。小班的孩子虽然动手能力相对较弱,但擦擦洗洗等劳动是孩子们最乐意干的。所以整个活动中,孩子们都很投入。

幼儿园中班劳动课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知道五月一日劳动节,是所有劳动人民的节日。

2、了解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并体验劳动是件辛苦又快乐的事。

3、激发爱劳动的愿望。

4、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劳动节庆祝活动的乐趣。

5、知道劳动节的由来

活动准备:

1、假日里,布置幼儿去附近的理发店理发,到超市购物等,了解人民的劳动。挂历一本、幼儿带家长工作照一至两张。

2、工人、农民、医生、教师、科技人员、司售人员、服务人员的工作录像片断。

活动过程:

1、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

(1)教师请幼儿认读5月1日,提示幼儿想一想为什么字是的?是什么节日?谁的节日?

(2)讲解“五一”节的来历,告诉幼儿这是全世界劳动、工作的人都过的一个节日。知道是所有劳动人民的节日。

2.认识谁是劳动的'人,他们都做哪些工作。

(1)观看录像片断,边看边穿插提问和引导,启发幼儿理解劳动者是用自己的劳动为家服务的人。

(2)谈谈自己身边的劳动者。请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拿出家人的照片说一说他们都是干什么的。教师引导孩子们发现他们的工作和小朋友生活的关系,引导幼儿尊重他们。

3、请幼儿回忆参观理发店、超市的情景,进一步了解这些地方的工作人员劳动的辛苦。

教师提问:你在这些地方看到了些什么?他们是怎样劳动的?

4、让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5、幼儿讨论,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劳动是件辛苦而又快乐的事。

提问:理发店的叔叔阿姨都干些什么事?没有他们会怎样?超市里叔叔阿姨每天站着累吗?既然累为什么还要干?你觉得他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

6、带领幼儿参加幼儿园公益劳动(捡石子、捡树叶、扫地),并观察劳动后场地的整洁,让幼儿进一步体验劳动的辛苦和快乐。

7、师生共同布置“劳动的人最光荣”的展览,将家长工作照装饰后张贴在上面。

活动延伸

让幼儿为老师、父母或其他劳动者制作一份小礼物,祝贺他们的节日。

思: 通过此活动,让孩子走出幼儿园,走向社会,可以让幼儿了解和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尤其是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事情,培养孩子们从小就懂得关心他们,关心身边的事,从而提高孩子们的责任感与社会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