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小衔接示范课教案

2025/10/08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幼小衔接示范课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幼小衔接示范课教案 篇1

通过“小导游”的情景游戏中,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家乡的美食,在你一口我一口的讨论中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培养幼儿胆表达和分享、热爱家乡的情感。

一、活动目标

1、了解家乡的美食,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2、能胆地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述。

3、愿意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准备

有关家乡美食的PPT

三、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1、以选“小导游”为由,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有一位外国来的小朋友,听说我勉东是个美丽的地方,而且有很多好吃的东西,过几天啊,她要带朋友们一起来游玩,特地邀请我们班的小朋友来当小导游,你们愿意吗?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吃过的好吃的美食。

(1)、你吃过什么好吃的美食呢?

(2)、它是什么味道的?

(3)、你是在哪里吃到的?

3、结合“家乡的美食”的图片,引导幼儿知道一些美食背后的故事。

(1)、出示美食的图片,请幼儿讨论,你吃过上面的美食吗?是什么味道的?

(2)、请个别幼儿介绍自己吃过的.美食。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3)、介绍美食背后的故事。

4、游戏“我是小导游”,助幼儿巩固广东的美食。

儿歌:(齐说)美丽的广我们的家,远方的朋友请你来,我来当个小导游,带你去吃好东西,吃什么?(领头人)带你们去吃肠粉。(齐说)哟,不错,不错,真不错!(师生交换,然后在生生交换做领头人)

5、美食家尝

师:哇,我勉东的美食真多呀!除了今天我们知道的美食外,我们家乡还有许多美食呢,回去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说一说。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带来的家乡美食吧!

幼小衔接示范课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回忆、讲讲自己在幼儿园的生活经历,体会自己已经长大。

2、乐意表达自己对老师、幼儿园的一份情感,体验共同生活中的'师生情、同伴情。

活动准备

小班时候幼儿的照片,鸡心(签名)、爱的密码卡片、幼儿的签名本。

活动过程

1、一起看照片,帮助幼儿回忆自己初来幼儿园的情景。

2、说说我的前后表现?哪些地方我进步了,长大了?

3、对幼儿的回答,老师以即兴创编诗歌帮助幼儿进行总结。

4、引导幼儿说说你最不舍得幼儿园的什么?

5、在次基础上,引导幼儿试着想老师说说心里话。

6、老师也要送一件礼物给你们――爱的密码

(1)制作一个大鸡心展现在幼儿面前,里面放置一些色纸(上面写有“我爱你”,“祝你进步”……等字样)

(2)旁边放有长放形的色纸,色纸上各有红、黄、蓝的小圆点,表示三个字、四个字等等含义

7、幼儿每人一本签名本,邀请同伴,老师签名。

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在以后的日子里也可请其他班的弟弟、妹妹和阿姨去签名。

幼小衔接示范课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古代造纸的工序,尝试造纸,体验制作再生纸带来的快乐。

2、通过活动,进一步提高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桶、废旧纸张、水、胶水、橡胶手套、塑料板、纱网、木棒。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1)师:纸是谁发明的?它属于我国几大发明之一?

(2)纸由哪些材料做成?

小结:蔡伦发明了造纸术,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古代造纸是用树皮、破麻布、旧渔网等材料制作而成。

2、了解古代造纸的制作工序。

(1)幼儿翻看幼儿用书p3页,了解纸的制作工序。

(2)请幼儿说说纸的制作工序。

(1)教师介绍纸的制作工序。

3、我们来造纸。

(1)材料准备:

废旧纸张、水、胶水、橡胶手套、塑料板、纱网、木棒。

(2)制作方法

①将废旧纸张泡湿后撕碎,越小越好,然后再放在适量的水中浸泡。

②带上橡胶手套将泡好的纸抓碎,加入胶水并用木棒搅拌均匀。

③把做好的纸浆放在纱网上脱水,然后均匀平摊在塑料板上压平晾干。

(2)幼儿尝试造纸。

(3)晾晒纸。

活动延伸

在晒干的纸上写写画画,让孩子感受自己造纸的乐趣。

幼小衔接示范课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班徽的作用,激发创作热情,培养热爱班级的情怀。

2、观察、欣赏范例掌握班徽的基本特征。

3、运用班徽的基本特征,自己动手设计班徽。

4、发挥想象力,培养绘画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作品展示,培养口语表达等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活动重、难点

1、让幼儿了解班徽的作用,激发幼儿的创作热情,培养幼儿热爱班级的情怀。

2、掌握班徽的基本特征

3、运用班徽的基本特征,幼儿自己动手设计班徽。

4、发挥与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绘画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活动准备

1、ppt课件、活动前幼儿与家长调查或了解班徽的有关内容

2、准备设计班徽的纸、彩笔、油画棒工具

四、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欣赏各种徽章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张图片(出示图片:国徽、国旗、奥运会会徽等)同学们,你们认识它们吗?谁来说一说?

2、了解国徽:国徽象征着一个国家,是我们国家的重要标志。我们班作为一个班集体也应该有我们的标志—班徽,班徽是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班级特色、凝聚人心和鼓励师生开拓创新的精神旗帜,是学校精神的载体。为提升班级文化内涵,建设高品位的班级文化现向全班征集班徽。

3、请幼儿说说国徽的色彩。

4、了解奥运会会徽。

a、“舞动的北京”,奔跑的“人”形。

b、请幼儿欣赏会徽的色彩。

(二)设计班徽

1、刚才小朋友看见各种会徽上的美丽图案。如果你是设计师,你准备给我们班设计怎样的班徽?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别的小朋友设计的作品。(出示教师从网上收集到的各种班徽作品)。

2、谁愿意将你心里想的班徽的样子说给小朋友听呢?

3、幼儿讲述。

4、每个小朋友都想为班级设计班徽、请你们先想想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班徽,然后再画到纸上。

5、幼儿作画,教师指导。提醒幼儿在设计时注意图案色彩的搭配。

幼小衔接示范课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及动手实验,探索了解水的表面张力。

2.在操作活动中学习相互合作和分享、体验探索的乐趣。

3.喜欢探究活动,萌发好奇、好问、思考的情感及态度。

活动准备

杯子、滴管、硬币、水、回形针、抹布等。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

幼儿猜谜语:看看没颜色,闻闻没气味,尝尝没味道,是透明的液体。(水)

2.实验活动。

(1)师:小朋友,我要用回形针和水做一个游戏,你们看看会发生什么。

(2)教师出示回形针,直接将回形针放在水面,回形针沉下去;

(3)将回形针托在纸上,放在水面,纸沉下去,回形针浮在水上。

(4)师:会什么直接将回形针放在水面,回形针会沉下去,而将回形针托在纸上,放在水面,纸沉下去,回形针浮在水面?

(5)幼儿自由谈论。

小结:水很神奇,它的表面能承受轻微的压力,这就是表面张力。

2.硬币放入水杯实验,帮助幼儿理解水的表面张力。

(1)教师实验。幼儿观察。

(2)实验工具有:十的硬币,一个杯子。

实验开始:老师把一枚硬币往手里一捏,轻轻地投进水里,硬币一个“360空翻”然后落地,水没有溢出来。于是老师接着投下第二枚、第三枚……等到最后一枚的时候。

(3)师:“为什么水还没有溢出来?”

(4)幼儿猜想。

小结:在水没有流下来前,水面是鼓鼓的、向上的弧形,摇摇晃晃的,往盛满水的杯子加入硬币,水面会慢慢的高而水不会流出来,因为水的表面张力就像人的皮肤一样,让水不会流出来。

3.探索硬币盛水。

(1)出示硬币,让幼儿猜测,这个硬币能盛水吗?为什么?

(2)教师提出要求,幼儿进行硬币盛水实验:教师进行指导,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硬币上水的现象。(水面成了什么形状、里面的字有什么变化)

(3)师:你们是怎么做实验的,发现了什么神奇的'现象?

小结:硬币上可以装很多的水,在水没有流下来前,水面也是鼓鼓的,向上弧形,摇摇晃晃的,还能把里面的字放大。

活动拓展

生活中有些小动物就是利用了水的张力,页可以在水面上行走,请找出这些小动物都有谁。

硬币盛水

幼小衔接示范课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本活动是在“我要上小学”主题中的一个生成的内容。是实施新课程,实践新教材,并尝试着自我创新的内容。

针对大班下学期幼儿即将上小学情况,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参观了小学;采访了哥哥姐姐;认识了书包、书本……但是在孩子的生活中,我们却发现很多孩子做事拖拉、计划性差,许多家长担心孩子上小学以后怎么办,特别怕早上迟到。所以我选择了符合他们实际问题与需求的切入点,希望通过活动帮助幼儿进一步了解小学生活,积累粗浅的生活经验,同时学着安排计自己的时间,有一定的时间意识,知道要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活动目标

1、尝试合理安排自己的部分时间,进一步了解小学生的生活,并具有初步的计划做事的意识。

2、体验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活动准备:

录象、计划表、书包文具、笔、纸张、翻翻牌等

活动过程

一、交流分享

对个别化活动中的记录结果进行有选择的交流,解决“合理不合理”的问题

重点提问:

1、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上学的早晨调查表”。

2、你们觉得有什么问题吗?

引导幼儿交流对计划“上学的早晨”中遇到的疑问,鼓励孩子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预计幼儿会就整理书包、早晨拖拖拉拉、喝水等不合理的行为或是不好的生活习惯提出自己的疑问,请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结:

我们要能合理安排自己的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很重要的。

二、“阅读”、游戏

观看小学生早晨上学前的生活情景,并玩记忆与推算游戏,比较早晨上幼儿园与上小学的不同准备

重点提问:

1、观看小学生上学前的生活情景。(录象通过一个小学生自述的形式,完整表达小学生从起床到出门做的事情若干项,并说出每一项花了多少时间,同时整合有关的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内容。)

2、这个小学生早上做些什么事情,每件事情花多长时间?

3、早晨上幼儿园与上小学的准备有什么不同?

4、推算并交流上学的早晨的准备工作究竟花了多少的时间。

小结:

上小学的早晨和上幼儿园的早晨有很多不同之处,一定要安排好时间,不能迟到哦。

三、讨论交流

围绕问题“如何合理安排不迟到”进行讨论交流,了解如何才能合理安排

提问:怎样才能合理安排时间不迟到呢?(预计:用闹钟、抓紧时间、叫爸爸妈妈提醒、晚上算好起床时间……)

小结:要作好准备工作,看好时间,有计划地做事才能保证准时上学不迟到。

四、游戏、“阅读”

比一分钟整理书包谁快,感受不同职业的人一分钟可以干什么重要的事---了解时间的重要与宝贵。

1、重点提问:一分钟有多长呢?

(用一分钟来整理书包,开展一分钟竞赛,让自己一分钟成为一个小学生的样子。)

小结:我们用一分钟可以做那么多事情,一分钟不象看起来那么短呢。

2、重点提问:我们身边的人又能用一分钟做些什么事情呢?

(放录象提升:一分钟阿姨可以包几十个小馄饨、给警察叔叔一分钟可以抓住一个坏人、医生的一分钟也许可以拯救一个病人的生命、多给运动员一分钟也许他能进球改变一场比赛的结果、给世界冠军一分钟他可以创造一个奇迹)

小结:原来一分钟对我们来说这么重要,让我们合理安排每一分钟,珍惜每一分钟。

教学反思:

1、目标达成,符合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2、缺少对孩子整理书包时方式与习惯的关注。

3、设计上对大班孩子有挑战,本班孩子大部分能完成任务。

幼小衔接示范课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毕业典礼的意义,学习运用简单的符号、标志及绘画等形式制订班级毕业典礼计划。

2、能清楚、完整地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与愿望。

3、体验毕业离园时依依惜别的情感和对幼儿园老师的感激之情。

活动重点:

了解毕业典礼的意义,学习运用简单的符号、标志及绘画等形式制订班级毕业典礼计划。

活动难点:

能清楚、完整地与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与愿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看以往毕业典礼的录像资料,了解毕业典礼的基本流程。

2、物质准备:往年幼儿园毕业典礼的录像资料、PPT课件、毕业典礼流程的图片若干、白纸、彩笔、背景音乐、黑板。

活动过程:

1、出示博士服图片,引出活动主题,激起幼儿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样的衣服吗?在什么时候可以穿呢?

2、组织幼儿回顾毕业典礼的精彩瞬间,了解毕业典礼的意义,激发幼儿筹备毕业典礼的愿望。

提问:这是在干什么?为什么要举行毕业典礼?你喜欢哪个环节?为什么?

小结:原来毕业典礼上有这么多丰富多样的活动。

3、引导幼儿集体讨论毕业典礼的内容和形式,按兴趣分工设计毕业典礼计划。

(1)提问:你想在毕业典礼上设计哪些活动?

(2)根据幼儿的想法梳理活动内容。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将其分为四个板块:展示本领、感恩的心、友谊最珍贵、毕业啦。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对应的活动图片。

展示本领:例如:举办美术作品展,表演唱歌、舞蹈等节目,举办生活中会做的事情照片展。感恩的心:例如:向老师赠送自制的礼物,选小朋友代表向老师说句感谢的话。友谊最珍贵:例如:相互赠送小礼物,在离别纪念册上互留电话号码,和好朋友拥抱等。毕业啦:颁发毕业证、赠送集体照,园长、家长代表给小朋友送上祝福和期望等。

小结:毕业典礼可以有很多种形式,我们可以通过丰富的活动,表达自己对幼儿园、老师以及同伴的感谢和留恋。

4、引导幼儿分组合作制订计划,鼓励幼儿大胆交流。

(1)为每组准备一张大表,请幼儿把毕业典礼计划记录在表上,可用标志、符号、数字、图画来表示自己的想法。教师为幼儿提供指导和帮助。

(2)每组选一个代表介绍本组的计划,其他幼儿共同讨论、完善计划,

在交流中引导幼儿完整表述毕业典礼的准备工作。

5、鼓励幼儿根据计划合理分工,积极为毕业典礼做准备。

活动延伸:

利用离园环节,鼓励幼儿大胆将计划介绍给家长,邀请家长在毕业典礼日来参加班级活动。

课后反思:

本次活动中,幼儿能够积极参与,联系实际生活,大胆动脑思考,合作制定毕业典礼计划。活动后对本次活动进行梳理,反思如下:

一、本次活动的成功之处:

在活动开始前,组织大班幼儿观看了以往毕业典礼的录像资料,为之后活动的开展做了很好的铺垫,让幼儿对毕业典礼中各个环节的活动有了简单的了解。在之后的活动环节中,通过再次欣赏毕业典礼活动图片,调动幼儿已有经验,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中,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对毕业典礼的了解,表达自己的想法,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环节或是想设计的活动,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将其分为四个板块:展示本领、感恩的心、友谊最珍贵、毕业啦。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对应的活动图片。将幼儿的思路进行整理,帮助幼儿梳理活动各环节流程。在这一环节幼儿参与积极性较高,能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设计毕业典礼环节,幼儿分小组合作制定计划,有的负责提建议,有的负责绘制计划表。在这一环节,幼儿都能够相互配合,共同讨论,在彼此的.相互交流中,共同完善毕业典礼计划。

在分享环节,除了请本组的代表上前介绍毕业典礼计划外,还请共同参与计划的其他小组员也上前来分享和补充,让幼儿能有更多地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本次活动的不足以及修改措施

幼儿在相互分享各自的毕业典礼计划时,思维在刚开始还是有局限性,更多的幼儿想到是只是展示各自的本领,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开拓他们的思维。在分享交流毕业典礼计划时,幼儿在台下的想法很多,但是有的不会表征,可以在计划之前引导幼儿用简单的图形或者数字代替。对于情感上的表达还有所欠缺,可以再深入的挖掘情感,使幼儿体会毕业离园时依依惜别的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