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读母爱有感

2025/10/09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读母爱有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读母爱有感 篇1

我的妈妈是一位老师,她非常爱读书。她常说:“读了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所以,我从小就受到妈妈的影响,也特爱看书,爸爸称我们是“大小书痴”。

暑假里的一天,妈妈为我买了一本《一百零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拿到新书,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一头扎进了“书海”里,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吃饭时间到了,妈妈来叫我吃饭,见我没反应,就凑过来看,说:“什么故事看得这么废寝忘食啊?”我说:“是《母爱如佛》的故事。”妈妈问:“讲了什么内容啊?”我说:“从前有个年轻人特别想到远方去向高僧讨教成佛之道,于是偷偷地瞒着母亲去找高僧,高僧告诉他,在他回家的路上,只要遇到赤脚为他开门的人就是所谓的‘佛’。年轻人听后大喜,欣然下山。在回家的路上,晚上投宿在别人家,可一直没有遇到为他赤脚开门的人。快到自己家时,他彻底失望了。他到家已经是午夜时分,可当他敲响自己家的门时,他的母亲很快地开了门,这时他发现他的母亲赤着双脚站在冰凉的地上,年轻人跪倒在母亲面前。”

这时,让我想到了上次我生病。那天下着倾盆大雨,上晚自习时我头很晕,回到宿舍时张老师发现我发烧了,就打电话给妈妈,那时已经8点多了,爸爸又不在家,而妈妈晚上又不敢开车,可是想到我正在发烧,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就冒着大雨到学校来接我,等妈妈到学校已经9点多了,她立刻带我去医院,到医院都11点多了,急匆匆地抱起我往急诊室跑,要知道我妈妈特别瘦,平时抱起我都很困难。等看完病回到家都凌晨2点多了,夜里妈妈还一直起来看我的情况。而第二天一早她又去上班了。

想到这,我对妈妈说:“妈妈,我明白了,其实每个人的妈妈都是孩子的‘佛’。”这时,我看到妈妈的眼睛潮湿了。

读母爱有感 篇2

“父爱如山,母爱无私”在亲人的爱中,我们的确感受到了爱的温暖。其实,不仅仅是父母对你表现出了爱的关怀,在其他人身上,你也能感受到他对你的爱。因为,爱是超越血缘的!

罗雪华在家门口发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婴,收养了她,并给她取名为小陆陆。没想到,小陆陆生了一种罕见的病,这个病不仅治疗费用高昂,而且治愈希望渺茫。为了治好小陆陆,她放弃了生育,花光了金钱。最终,一场生死的较量结束了,小陆陆活了下来!罗雪华也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罗雪华原本可以抛弃小陆陆,但是她没有!她原本可以赚取更多的钱财,但是她没有!她原本可以生育并照顾自己的孩子,但是她没有!之所以这样那是源于她对小陆陆的爱!“我已经把她抱回家家,不忍心再把她送出去,只要用心去抚养、呵护她,亲生不亲生有什么两样?”多朴实的话啊!为了治好小陆陆,她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欠下了几十万元的债,卖掉了刚买的新房子,还把以前经营的餐馆给卖掉了。这是何等的伟大!但有些父母,生下了一个身体或头脑不健全的孩子,就把他(她)给扔了,让他(她)成为了一个可怜的弃婴!相比之下,罗雪华的母爱是多么宽广啊!她为了一个弃婴,四处奔波,弃婴的亲生父母却狠心地把孩子给抛弃了。

如果说,父母给你烧饭,给你洗衣服,给你检查作业是合情合理的爱,那么罗雪华对小陆陆的爱就是超越血缘的爱!相比之下,罗雪华的爱是多么无私,多么具有奉献的啊!

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司机吴斌,他们身上所展现的不就是超越血缘的爱吗?我相信,只要我们人人都奉献这种宽广、无私的爱,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读母爱有感 篇3

当感受到身体内另一个生命的跳动时,那个生命就成为了母亲全部的世界。

母亲用她那脆弱的臂膀为孩子撑起一片爱的天空。母亲用自己的生命在呵护着她眼中的全世界。

《有一种力量叫母爱》中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个人,这篇文章讲的是瘸子张检因为受不了母亲左一次右一次催他相亲,离开家乡的小山村后,去外地流浪。有一天,他看到一棵梧桐树档在路上,没有人愿意搬开,一辆汽车开过,司机搬得大口大口喘气也没搬得动。这时,一个60岁的瘦弱女人双手抱住树身。一咬牙,树竟被她慢慢捧起,她挪开挡通的树,双手推着轮椅慢慢地走,人们这才注意到轮椅上坐着一个30岁的傻子,众人蓦地明白瘦弱老人有如此神力的答案:原来,有一种伟大的力量叫母爱。后来,张检明白了母亲的爱,回到了乡下。

看完了这个故事,我真的很感动。为文中那个为儿子搬树的母亲感动了。其实,每个母亲都一样,她们想尽办法给予子女更多的爱,有时会遭到子女的厌烦,但她人什么都没说,依然爱着我们,她们会为了我们做一切他们之前认为不可能的事,但我们却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用不着去感恩,而我们有时一个小小的动作,都会让她们感动。

我曾经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让母亲感动得眼中含泪。那是一个初秋的夜晚,天气已避孕药些凉了,我和妈妈坐在院子里看星星,凉风吹来,我下意识地替妈妈把外套拉链拉了起来,再看她时,她眼中已闪烁着泪花,她看着我说:“长大了就是不一样了。”而在这之前,她不知道为我拉了多少次拉链,穿了多少次衣服。

看,这就是母爱,她们为你付出了百分之百,你百分之一的感恩就让她们感动不已。

感恩母亲,她们为我们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当我受伤时,哭泣时,忧郁时,难过时,我可以随时回到这里,享受父母的爱。这,便是他们的幸福了。

读母爱有感 篇4

老舍先生一开始讨厌母鸡,因为它没完没了地叫,但后来他改变了对母鸡的看法,因为他发现母鸡是很负责、慈爱、辛苦、伟大,所以他不仅不再讨厌母鸡,还觉得它是一位英雄,母爱的伟大——读《母鸡》有感600字。《母鸡》是老舍写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后半部分则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的形象。由此,老舍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那是一位多么负责的鸡母亲啊!自从它有了一群小鸡雏,只要听到一点儿响动,它立刻警戒起来,召集鸡雏们到它的身边来,它随时准备为它的儿女们作殊死搏斗。假若有别的大公鸡来抢食,它一定主动出击,把它们赶得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读后感《母爱的伟大——读《母鸡》有感600字》。

原本软弱无能的母鸡怎么会有那么大的勇气呢?哦,原来它的勇气来自母爱!母爱是那样伟大,使鸡母亲不顾一切地来保护它的儿女们。

在汶川地震中,一位母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双膝跪地用柔弱的躯体支撑着倒塌的墙壁,给自己的孩子保留了生存的空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不忘用手机告诉自己的孩子:孩子,如果你还活着,请记住妈妈爱你。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我们以后一定要加倍努力学习,长大后报答我们的母亲,让世界都充满着幸福、快乐。

读母爱有感 篇5

我读了《与爱同行》中的《超越血缘的母爱》这篇文章以后,深深地感动了。

《超越血缘的母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家餐馆老板娘罗雪华捡到一个患有“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症”的女婴,为了拯救她,罗雪华花光了家中的积蓄,还欠了很多钱。最后终于把女婴治好了。

这个故事令人感动,是因为罗雪华对女婴深深的爱。她宁可自己家中一贫如洗,也要救好一个家门口捡到的女婴。她的母爱是超越血缘关系的,她可以为了一个别人丢弃的女婴付出自己的时间、金钱、精力和自己的孩子。她付出了自己的一切!罗雪华认为,只要用心抚养,亲生的和非亲生的没什么两样。

总的来说,罗雪华就是一个“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伟大之人!像这样的人是难能可贵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但她们就这样存在于你我的身边!例如,吴菊萍就是这样的人。她能克服恐惧,不顾自己的危险,徒手接住了从十楼掉下来的妞妞,这相当于她接住了近一吨重的东西!吴菊萍徒手接妞妞的事迹在我们杭州乃至全国都被认为是舍己为人的典范,在钱江新城还有一个雕塑特别记载了这个动人的事迹。

但我们的身边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么善良。就在不久前“小悦悦事件”成为中国的耻辱,小悦悦被车碾后,十八位路人和一辆汽车经过,都没有一人伸出援助之手,那辆车竟然还直接从她身上碾过去,最后,一人拾荒大姐把她送到了医院,而小悦悦终究还是离开了人世……如果大家充满爱心及时行救,我想小悦悦一定不会这么早就离开爸爸妈妈,离开本应该充满欢乐的世界。

正像《孟子》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样,要是世界上多一些爱他人的人,这个世界一定会更和谐温暖。只要我们对他人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友情,人间将更美好,更温馨!

读母爱有感 篇6

《绵绵母爱》,多美的名字啊!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正如名字一般,催人泪下:作者在一个雨夜,看到一只老猫在雨中徘徊,心中百思不得其解,直到老猫冲进垃圾堆里救出一只小猫,作者才明白,老猫是为了救自己的孩子。从而联想到了自己的母亲为自己日夜操劳,为自己付出那么多,不求回报,学会了珍惜母爱。

合上报纸,那文章里的一幕幕,像放电影一般,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同时,也像一根根锋利的针,扎在我的心中,毕竟,我没有像文章的作者那样,珍惜母爱。

记得,那是一个风雨交加夫人夜晚,我去参加小雅的生日party。把生病的妈妈一个人仍在家里。那天晚上,我一路小跑,哼着小曲儿,来到了小雅家里,只见小雅家里挂满了五颜六色的装饰品,让原本心情不太好的我也高兴了起来,等伙伴们都到齐了之后,生日party就正式开始了。先是伙伴们帮生日的小雅点燃了蜡烛,接着,小雅许完愿后,就开始切蛋糕了。我们那天晚上玩得特别高兴,窗外“隆隆”的雷声和“哗哗”的雨声汇成了我们的伴奏曲,但我却不曾想过,在妈妈的眼里,每次打雷都重重地打在她的心上,她担心我,担心我有没有被雨淋湿,担心我会不会迷路,担心我会不会遇到坏人……而我呢?却在尽情狂欢,丝毫没有想到妈妈。等我回到家时,已是深夜10点多了,我瞄了一眼躺在床上,脸色煞白的妈妈,不闻不问地回房休息了。现在想起来,我恨不得揍自己一顿,和文章的作者比比,真是有天壤之别呀!

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地孝顺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