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1
从看完全书到提笔写读后感,中间足足间隔了一个多月,因此书中的具体内容很是模糊,所以又粗略地翻阅了一遍。融入书中的剧情,再次化身故事中的主人公若菱跟随老人开启了探索自我的旅程。
一个内在的声音疑惑地问道:“我是谁?”
我不假思索地回答:“靖儿。”
内在的声音又追着问:“靖儿是谁?”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靖儿是我。”
她还是追着不放,继续问道:“然后呢?”
这时候我有点迟疑,吞吞吐吐地回答:“然后,我,不知道……”
看到我满脸犹豫的样子,她自言自语地说:“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我坚定地回答:“稳稳的幸福。”
而她依然平淡地发问:“那么,稳稳的幸福具体是什么呢?”
具体是什么呢?书中老人给出了很多问题让人进入深思,一点一点清理了通往自我心灵的道路。
在读此书的时候听从了本书作者张德芬女士的建议:读几章停下来咀嚼反思一下。静静的观察生活、细细的体悟生活,与书中所写进行对比,反复的进行思考和总结。
但遗憾的是没有及时用文字记录下来,幸好在督促其读书会其他书友一起阅读、讨论的过程中,自己也因此获益匪浅。书中“所有的付出都将得到收获,只是展现的方式不一样而已。”恰巧用自己真实的经历证明了这条真理。感谢遇见千岛湖读书会!
然而在我人生中最幸运的遇见莫过于加入千岛湖跑团,遇见那样一群充满活力的人儿,从此之后感觉灰暗的人生开始慢慢回暖。在极其单调无聊的步伐中去跟自己的身体对话,倾听身体的声音。慢慢地臣服现实、接纳现实、努力地在既定的现实中去实现更大更好的'突破。直至此刻,高中毕业三年,从未动笔写读后感的我,安静地坐在电脑面前。借由此书,回顾着自己这三年的点点滴滴。伴随着敲击着键盘声音,心中溢满着感动的情绪,感恩。我想我已慢慢地拆除了上帝带给我那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的礼物,正渐渐地享受到它精心为我量身打造的丰盛美好的内在。
饮水思源,乌鹊反哺。现在的自己虽没有强大到拯救地球,但至少拥有了获得正能量的方式,希望自己可以为身边相识或不相识的人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而这恰巧又是一个认识自我、成长自我的过程,彼此成就。
借用书本中的那封信: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地反映你的内在。所有的遇见,都不是巧合。当外境又有任何东西触动到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亲爱的你,外面的世界,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2
最近看了张德芬的畅销书——《遇见未知的自己》,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先看了作者写的序——你想要的人生,文章以一位都市白领阶级的女性为主角,经由每天都可能遭遇的种种事件,逐渐把眼光从外在的世界转向我们内在的世界,进而发现我们大多数人井然都不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更糟的是我们是思想和情绪的奴隶。一个不经意的机会下,遇到一位老者,老者就像一位智者,女主人公在一位老者的指引下,改善内在的状态,进而改变了外在的世界。最终寻得内在的平和,就像春蚕破茧而出,迎风飞扬。
其实书中就是用五个同心圆来解释的,在最中间的圆里写上真我,爱,喜悦,和平!然后在最外面的一个圆上写着角分扮演,身份认认同,里面第二个写着思想,第三个写着情绪,第四个写着身体!上面还写到身份认同——觉察!思想——检视,情绪——臣服,身体——联结。
从书中受到很多启发,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小我,什么是真我。所谓的小我,就是受外界的一切而影响的自己,什么是外界的一切呢,也就是说金钱,名利,地位,权势,以及一切身边发生的事情,包括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虚荣,这些都是小我的表现,小我会被身体里的`潜意识所控制,也就是说时候有些事情你会不由自主的去想,去争。而做到了也未必就会得到真正的快乐,即使是快乐,也是来自外界的,一旦外界的让你感觉快乐的源头不在了,自己会很痛苦的。而身体里的那个真我呢?那个真我不会随着一切的改变而改变,甚至于有一天我们离开了,这个真我也不会消失!而通常能做到真我的人我想是没有吧!书中讲解我们人类一生所追求的东西,也不过五个字就可以表达,哪五个字呢?那就是爱!喜悦!和平!为什么我们这么努力还追求不到自己想要的幸福?真我和爱,喜悦,和平之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这什么我们会远离真我呢?光是角色扮演就能遮挡我们原来的面目吗?
这本书读了之后让我受益颇深,以前我总是说自己的心态有多么的好,其不然,我的心态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好,我会为外界的事或喜或悲的,而且有些事情我没有真正的看开,也没有学会放下,对思想方面,更是不会考虑,对于以发生的事情不会学着接受,更别得什么与身体联结了!我要试着看开看淡一切,学着清心,静心,修心,做个小小的真我!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3
刚刚读完一本书-----《遇见未知的自己》,我的说实话,如果不是带着要完成任务的目的来仔细阅读它,进入它,对于这种讲授人生哲理的书,我一向都是囫囵吞枣般对待。这并不是说我不喜欢这类书,就是内心有一种强烈的认知:你说的其实我都明白,只是我因为某某不得已的原因一直无法做到,或者是,这些道理我已经烂熟于心了,实在不想耗费精力再去纠结一番。
这是我们每个人的劣性,不管你是否承认,在我们身上,总有一种自我感觉良好的意识,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什么都懂,只是不说。可事实上,这只是我们的外在感觉,是我们的小我意识作怪。我们并没有真正领悟“真我”的想法,大家想过没有,也许我们之所以不耐烦阅读那些哲理,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明白:我们无论身在何时,身处何地,身居何职都无法真正实现我们内心的渴求,总有一些外在的事物动摇我们的初心。
以上这些想法是我的深刻解读,看似最贴近我内心的真实想法,看似是在“真我”的操纵下我的有感,可是事实上这些看法都是错误的,读完《遇见未知的你》这本书,你会从中学习到,我们看似真诚地对自己进行剖析所得出的结论,也往往是那些易于被接受,易于抚慰内心的。我们的感受可以一直在改变,但是我们始终保有基本的内在真我,她会作为目睹一切的观察者。我们却总是以为,当时的想法便是自己真心认同的,是“真我”出场控制了的结果。好像有点深奥,希望大家可以有时间好好阅读一下这本书,自己领会一下其中的深意,我自己也会再多读几遍。
一般来说,一本书读完以后总有几句印象深刻的话。读完这本书后,我想了想,印象最深的那句当然是“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所有外在的事物都是你内在投射出来的结果”。除此之外,还有那句“我们的思想总是在过去和未来,但我们的身体和呼吸永远是在当下的”引人深思,刚巧今早起床看到一句寄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处,寄语谓曰“我们总在怀念昨天,却不留恋今天,这让明天情何以堪”。当然本书作家谈到这句话,主要是意在说明我们要注重与身体的.联接。而这也第一次让我认识到了,原来我们并不完全熟知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真我与我们的身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在寻找“真我”的过程中,有关键的一步便是跟自己的身体对话,倾听身体的信息,即身体联接。每次读到这里我总是忍不住微笑,说得多好,不愧是名家,笔尖流转出来的文字就是那么让人叹服。
总之,这本书用平和的语言,让我们了解到了自己对外在人、事、物正确的回应方式,教导我们要不断的觉察和自省,从而成长。让我们坚信:美好的事物,会因为我们有意识的选择而发生!她带给了我匪浅的收获,我很感谢遇到她,也很感谢遇到她的作者。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4
用了十天的时间断断续续的把这本书看了一遍,意犹未尽!收获颇丰!
初识这本书,是一个朋友的介绍。说是一个都市修身养性不错的书。本决定去江南的旅行中惬意一下,体会一下这本书。谁知到旅行返程的列车上才开始瞄了一下。汗!……在车上就看了第一章就被她吸引,原来我也是很多次问自己我是谁?当然没有书上的那个深度。
全书以冬天的雨夜,在荒郊野外的山区,一个没有手机、没有汽油的孤单白领阶层的女性,在自怨自艾时又恰逢老人为故事的开始。引出老人的提问:“你是谁?”让人逐步的去理解“小我”“真我”。
是啊,现在有多少人不知道“真我”是谁?总是把外在的条件,或者自己的`一个身份,一个理解的角度等一些外在的只是表示自己的东西理解为自己。为去追求我们所定义的某个身份,总是在不知某个时候失落了真是的自己。为什么我们总是不快乐?为什么我们不能拥有想要的生活?我们总是在做我们自己思想的奴隶。就像书上说的警示的句子“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的东西”;“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现,你不是你的成功。也不是你的失败。这些外在的东西丝毫动摇不到那个内在的真我,看清小我的虚假认同”“痛苦是你创造出来的,应为那个是你对事情的解释”。
随着女主角生活上的冲击和起伏,以及配角的经历我成长理性的带着我们从身心灵三个方面去探讨,研究“真我”帮助我们从思想,情绪和身体中解放出来。“如果你不断重复做某些事在生理学上来说我们某些神经细胞之间就会建立起来长期且固定的关系,比方说,如果你每天都生气,感到挫折,每天都悲惨痛苦……那么你就每天都在重复地为那张神经网络连接线和整合,这就是变成了你的情绪模式。”教我们如何去操作我们的身心;感受我们的潜意识;摆脱我们的情绪;检视我们的思想。逐渐的揭开层层包裹的同心圆,找到“真我”和我们的本质“爱,喜悦,和平”
爱过,痛过,哭过之后沉浮当下。好像这话是是对自己的说的,要试着活在当下,沉浮所有已经发生的事情。就像书中的那句“凡是你所抗拒的,都会持续”事实摆在那里我们所有的抗拒都是徒劳,同时还要臣服我们对事件衍生的负面情绪。就像老人的那句“这些负面的情绪就像黑暗一样,你驱散不走他们的。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带进光来,光出现了,黑暗就消融了,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但愿我们都像春蚕破茧而出。开始就是未来!
总之从中体会到的只是很多,需要我们慢慢的去体会其中的道理,我就是打算什么时候再拜读一次。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5
阅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题目首先映入眼帘,“遇见未知的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已知的自己还能够再见到一个未知的自己吗?一个未知的自己会是什么样子呢?这个未知的自己真的就是自己吗?带着这种种疑问,我拿起了这本书。
封皮是黄白相间,从插图到作者的配图,都非常具有文学气息,作者张德芬,是华语世界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身心灵作家,这本书浅显易懂,对于解决生活、情绪、追求等方面的问题有很大的帮助,非常实用。
《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主要是环绕了女主人公白领李若菱与智者老人的一次次对话,揭示了人身心灵的奥秘。这本书突破了大多数传统书籍对这方面心理理论知识的直接论述,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一步步的引导读者走进作者论述的观点里,进而走进了自己内心中真实的自己。
女主角李若菱的生活是不幸的,虽然她有美丽的外貌,在公司里身居要职,拥有高质量的生活,但她并不开心,由于婚后多年不孕,遭到了婆婆小姑的嘲讽和丈夫的不理解,在公司里又有小人的尔虞我诈。她脑海里时刻都闪过轻生的念头,在一次和丈夫吵架离家出走后她遇到一个老人,在与老人的一次次智慧的交流后,她终于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找到自己人生的定位……
我喜欢这本书,是因为,身处改革开放的今天,各种社会现象层出不穷,人们处在不同的环境,拥有不同的境遇,经历着不同的命运,每个人都会面临情绪的困扰,这本书里告诉了我们通向喜悦的途径,是喜悦不是简单的快乐,快乐是外向的索取,是有依托的,如果要获取真正的喜悦,必须剥离人之外在的物质,包括名利、物质的获取与追求,寻找自己身心最简单、最质朴的.快乐,由于内心的平和与喜悦,喜悦是真正内心能量的实现。通过心灵的修正,获得平和。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很多人都将戴着的各色面具当成了真正的自己,每天都在不同的面具之间转换着自己的角色,最后失落了自己,忘记了本心,最终虽然拥有再多的名与利,却发现自己失去了快乐的能力,其实这样的我们都已不是自己的主人,已经成了名利的奴隶,任由他们奴役着我们的思想,束缚着我们行为,使我们得不到快乐。
我们都曾经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迷茫过或者正在迷茫着,读这本书,让自己与自己的内心进行沟通与交流,看看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才能快乐。
正如作者张德芬为《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介绍的,这本书可以让你了解自己、看清小我,进而在生活中操练,让自己更加自在、解脱、快乐。而感恩,正是你用谦卑的心去体会一切之后,自然而然发生的。感恩会带来更多的谦卑、更多的福分、更多的快乐,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良性循环。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 篇6
这几天一下班就在读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书,看后很是感慨,现代人面对快速变迁的社会,修养与欲望明显不成比例,反求诸己,修心,正心,养心,才能有好的心态。书中有一句话堪称经典: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生命来无影去无踪,无法臆测也难以琢磨。无论身处力争上游的快跑阶段,还是人生减速慢行的彷徨时期,唯有保持关照内心并感恩的心态,一切真相才能水落石出。
书中说,这个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能量的争夺!这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大的震撼!日本的.江本胜博士做了一个实验,让水分别听音乐,读文章,接受电池波。然后分别冰冻两小时观察状态,结果发现水的结冰程度会因为听到,看到,接受到发生很大的变化!还有一个实验就是分别把三碗同样的米饭放在一起,第一碗米饭每天对它说我爱你,你很漂亮,第二碗你不理它,第三碗对它说它很难看,结果一个星期过后第一晚米饭只是有点泛黄,第二碗发霉发臭,第三晚还算好点,这些实验证实了一个观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有能量的。
我们大脑每秒钟要处理四千亿位的信息,但我们只能意识到两千位的信息,所以我们会有选择的去看东西,并且以此来体验这个世界上的人和事物。至于如何选择,就是受个人从小被灌输的各种约束俗成的观念,信念,标准,价值观等的影响。完全是因人而异的,所以每个人环顾四周看到的是自己想看到的东西,其它的大脑会自动排除,所以每个人的价值观和成见也是这样形成的。还有如果你不断重复的做某件事情,从生理学角度我们神经细胞就会建立长期固定的关系,比方说每天你都生气,感到挫折,每天都很痛苦悲惨,那么你每天都在重复地为那张网络神经连接和整合,这就变成了你的一个情绪模式。还有更糟糕的是当我们身体层面和大脑层面产生某种情绪感受时,我们的下丘脑会马上分泌一种叫做“胜肽”的物质。随着细胞跑到我们全身各处,久而久之我们的身体就会对某种胜肽产生依赖感,如果你长久不生气的话你的细胞会有生理需求逼着你去发脾气。这个是很恐怖的,就像吸毒上瘾一样!
总结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折射,就像镜子一样反射你的内在。当外境由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要记得向内看,看看自己哪个地方又被触痛了,看看自己是不是还有阴影还没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事物上,先在内在层面做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那些外在可改变的事物。
每个发生在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份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比较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恨和心存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个灾难也可以是个礼物。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的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它内在的蕴藏的丰盛美好,因为这是上天精心为你打造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