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小学体育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精选9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小学体育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努力实施体育与健康课新课程标准,鼓励并提高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人的主动发展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二、教学内容:
本课以篮球为主要内容,主要学习篮球的假动作后运球突破技术.
三、教学目标 :
通过学习假动作后运球突破,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灵活性,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和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的优良品质。
四、组织教法:
1、根据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和生理机能等的变化规律,提高认识、培养兴趣,主动参与。
2、在教师的“导演”下,把练习内容作为达成目标的.手段和途径,通过分散和集中相结合的组织形式,作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3、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积极探索的学习氛围,达到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目的。
五、课的安排
1、开始:各小组长报告本组出勤,师生问好,导出本课内容
2、准备部分:利用球操热身,利用各种运球练习以及运球打球游戏来熟悉球性并提高控球能力。
3、基本部分:
① 持球进行假动作练习(以右脚为中枢脚为例)
② 使用标志物练习
③ 用真人防守练习
④ 向学生介绍其它过人方法
⑤ 分组比赛
4、放松运动及小结:利用这个心理暗示方法放松身心
小学体育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 篇2
一、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及对体育课的兴趣。教学中通过四年级所学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对新学内容的学习,同时让学生了解运球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篮球意识及学生在练习中互相帮帮助,团结合作、不怕困难、敢于挑战的意志品质。课堂中充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1.复习篮球原地运球
2.篮球直线运球
三、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拍球部位
教学难点:控制好球与地面反弹的`高度及人行进的速度与运球时的动作要协调
四、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篮球运动是一项人们喜爱的体育运动,运球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动作。运球包括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根据运球时的身体姿势又可分低位运球和高位运球。本课学习的是行进间直线运球方法,也是五年级学生要掌握的篮球基本技能。在教学中要求教师标准的示范和正确讲解动作要领,让学生对此技术动作建立正确的概念,又因为是基础内容,主要通过练习让学生在其中体会运球动作的要领,掌握运球的动作方法。不断提高动作的质量。
五年级学生对于运球的技术基础不是太好,学生在练习运球时动作太随便,因此造成运球时动作不规范,动作不协调及控制球的能力较差等。所以,在运球时要保持正确的身姿,掌握正确的运球方法有利于学生在运球时控制好球与地面反弹的高度及行进间运球的节奏,在运球时球的高度和行进间运球的节奏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难掌握的,决定着运球时的动作质量。
2.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篮球运动具有一定的基础及了解,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很浓,因此,我注意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注重学生在运球时运球高度和运球时的节奏的掌握,本课利用学生体操队形采用限制学生运球时的高度练习,力求学生在运球时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运球高度,通过运球接力比赛来进一步提高学生低位运球时的节奏,从而提高低位运球时的动作质量。
在教学中可能因学生的篮球基础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也可能因学生的篮球基础不好,不能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如学生的基础差,在授课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运球时“蹲”着拍,球与地面反弹的高度过于高,控制不好球,运球时拍球与行进间的速度不协调等。因此,我在教学中针对这些情况,采取了限制高度练习,控制步伐和行进速度有节奏的迎面接力练习。限高练习一是能让学生在练习中保持正确的低位运球的身体姿势,掌握正确的低位运球的方法;二是更能控制好运球时球与地面反弹的高度。在掌握正确低位运球方法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控制步伐和行进速度的有节奏的练习,会很有效的控制好人行进的速度与运球时的节奏。
小学体育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 篇3
学习内容:
小篮球游戏
学习目标:
1、体验球感,熟悉球性,了解到小篮球有弹性,滚动性的特点。
2、通过参加一些利用球性的练习,掌握一些简单的.篮球基本动作。
3、培养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学习过程
准备部分
一、热身运动,激发兴趣
1、导入课题。
2、传球游戏(分发器材)。
3、韵律活动(球操)。
基本部分
二、自由玩球,熟悉球性
1、学生散点站立,自由玩球
2、教师集中提问,小篮球有什么特点?
3、学生回答
4、针对各种特性,教师进行引导
三、看图自学游戏方法
图1:运球练习
图2:滚动传球游戏
图3:反弹传球
图4:投篮
学生:分组循环游戏
教师:启发与引导
四、分组自由练习
按技能水平或兴趣爱好自由分组,进行巩固与提高练习
结束部分
五、总结
1、放松练习。
2、小结。
3、回收器材。
4、布置课后作业。
5、师生再见。
小学体育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练习侧步走的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
2.提高动作的灵敏度和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皮球若干、大筐四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学生练习单人沿线横着走。
2.学生两两结对背对背,两臂相挽,同时朝一个方向横着走。
二、基本部分。
1.学生两人一球练习多种玩法,请学生各自找个好朋友取球进行分散练习。
2.教师讲解游戏规则和方法:两只“小螃蟹”面对面或背对背,两臂相挽,中间夹一个皮球,模仿螃蟹(两人同时朝一个方向)横着走。
3.学生自由练习,鼓劢学生坚持长时间不掉球。
4.讨论:有什么方法能夹住球使它不掉下来。
5.学生再次尝试,师个别指导。
6.游戏比赛:学生两两结伴分为四队。当老师发出游戏开始的指令后,各队第一组学生螃蟹夹球走出发,将球运至对面的筐里,马上返回,接着第二组学生出发。四队学生以速度快组为胜。
三、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
2.收拾材料、场地。
活动拓展
增强难度,在横向行走路线中增添障碍物供孩子练习。
小学体育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按压方法作原地运球。
2、初步学会手掌粘球的缓冲动作。
3、锻炼股四头肌的静力性。
4、通过活动锻炼学生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5、使学生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篮球若干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带领学生排四个纵队,根据节奏做热身运动。
二、活动导入,教师示范。
1、以"和篮球宝宝一起玩"导入活动。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和篮球宝宝做游戏。"
(2)请个别学生先上前试着原地运球。要求其他学生认真观察,他们是怎么拍球的,拍的好不好,好在哪里?
(3)组织讨论。
2、教师示范原地运球,注意手掌粘球的动作,学生认真观察。
3、请个别学生尝试运球,教师从旁指导。
注意:
1)用按压方式运球;
2)注意手掌粘球的'缓冲动作。
3)脚要像大树生了根一样,在原地不动。
4)学生练习原地运球,教师巡回指导。
三、结束部分:
1、带领学生做放松运动。
2、请学生有序地回教室,喝水、擦汗。
教学反思:
围绕目标,层次鲜明。活动中以游戏的口吻情节场景和孩子一起玩,学生丝毫不被要求和束缚。第一目标是探究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运球,这是整个活动开展的基础。第二目标是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主要是增强学生身体的灵活性,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参与活动。第三目标是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好品质,这一目标主要是提高学生的情商,为学生今后的身心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体育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 篇6
一、设计理念:
本教学依据《体育与健康标准》为理论,结合小学三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激发学生兴趣为指导思想,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采用教学与游戏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吸引与创新,让学生紧跟但又不完全局限于老师的思路,鼓励和激发学生通过自主练习与亲身体验,启发学生互帮互助、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融入到课堂中来,享受体育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并体验进步与成功的喜悦。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体育与健康水平二三年级,内容为小篮球——原地运球及游戏,小篮球教学内容还处在技术动作的较为简单初级阶段,主要是以相关的游戏为主,在游戏中体验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动作要领,主要为熟悉球性阶段,培养学生对小篮球的热爱。开展小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身体的灵敏性,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团结拼搏精神,较易激发运动兴趣,有助于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的对象为小学三年级学生,这一时期学生共同特点是,活泼爱玩、好胜心较强,但注意力的集中性较弱,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还是以直接兴趣为主,大部分学生对篮球运动是非常热爱的,对篮球的认知和球性还是以游戏为重要基础,篮球技能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对技术的掌握更是简单粗糙。
四、教学方法:
游戏教学法、讲解示范法、分解法、激励法、纠正错误动作法、比赛练习法、巡回指导法、图片教学法、循序渐进法等。
五、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课堂常规→热身:听从指挥强求游戏。
2、基本部分:双手抛接球练习→单手抛接球练习→单手连续拍球接球练习→左右手连续拍球接球练习→单手连续向下拍球练习→游戏:拍球多样接力。
3、结束部分:放松:各种泳姿动作及自编太极操→师生互评→回收器材→师生再见。
六、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篮球原地运球动作,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原地运球的学习与游戏活动;
2、通过各种球性练习,初步掌握手指分开,掌心空出的运球动作技术,80%以上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原地运球动作要领;
3、使学生在练习中展示自己,培养自信心,享受体育给他们带来的乐趣,并体验学习中的进步与成功的'喜悦。
七、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运球时球与手的触球部位;
2、教学难点:手触球似“粘球”的感觉。
开始部分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并提出安全事项;
二、热身:听从指挥,抢球游戏;
教师让学生做摸耳朵、抹鼻子、摸脚、原地快速跑、转圈、跳跃等动作,中途听口哨声进行抢球游戏。
1、教师接受报告、向学生问好;
2、安排见习生,并提出安全事项;
教师喊各种动作口令,随机发出抢球哨声;
1、体委整队检查人数,向老师报告;
2、见习生到指定位置,并注意安全;
学生认真听取游戏规则,并积极参与到抢球游戏中来。
要求:学生在听到口哨声的第一时间以最快速度做出抢球动作,注意安全。
组织:
男女分别面对面站在球的两侧。
基本部分
球性及拍球练习;
1、双手抛接球练习;
2、单手抛接球练习;(小组观看手型图片)
3、左右手交替拍球接球练习;
4、单手连续拍球接球练习;
5、单手连续向下拍球练习;(体会手粘贴球的感觉)
动作要领:五指自然分开,用手指和指根部位触球,掌心空出不碰球,手腕、手指用力按拍,做出随球与迎球动作。
拍球多样接力。
方法:四个小组,每组排头听到教师的口令后原地拍球5次,迅速向前跑,跑过中途的绳梯,再将对面的球原地拍5次,绳梯右边返回,小组前一位同学刚接触到对面篮球,下一个开始出发,依此练习。
一、教师带领学生分别做以下各种练习,教师先讲解示范、后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动作。
1、教师带领学生先做双手直接抛接球练习,再做击掌抛接球练习;
2、教师带领学生做单手抛接球练习,抛球要低些,接球要稳,注重接球手型动作;
3、带领学生做右手拍球左手接到,紧接着再左手拍球左手接到,如此交替练习,每一个动作要独立完整;
4、组织学生用单手拍球,用单手接到,如此往复练习,接球要稳,拍球要柔;
5、结合前面练习动作,带领学生做原地单手向下拍球练习,并反复练习。
小学体育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懂得行进间运球在篮球运动中的重要性;能记住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
2、学生能够在练习中体会掌握行进间运球的动作要领,学生能够在游戏和教学比赛中熟练运用行进间运球技术。
3、学生通过游戏的形式练习积极性高,学生相互之间能够互帮互助。
4、练习密度在35%以上。
教学内容
一、整队、检查学生执行教学常规的情况,提出希望和要求。
二、体育委员检查人数,并向教师报告本班出勤情况,师生问好!
三、宣布本课内容—篮球:行进间运球。
四、安排练习,布置适当运动量。
教学过程
一、观看比赛
组织:挑选班级里爱好篮球的五位同学和老师,进行三人制篮球表演。
要求:任何一方每一次进攻前都必顺运过一次球,目的就是让旁边观看的`同学能够看清他们运球的动作。
教法:运用启发式教学。
二、自主熟悉球性练习
组织:把学生分成两个小组,每组指定一个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指挥学生练习。
要求:组长要想好练习方法,要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法:巡回指导学生练习。
三、自主熟悉球性练习
1、在组长安排下进行各种各样的练习
2、教师建议练习内容:原地运球练习、运球、抢球、传球练习、运球接力比赛、学生活动5分钟。
游戏一:让两小组的同学集体相互示范一次,相互纠正动作,然后两人为一组,互相学习互相纠正动作。
要求:动作掌握好的同学教得要细心,动作掌握差的`同学学习在虚心。有争议的地方问老师。
教法:巡回示范法,及时纠正法和鼓励表扬法。
游戏二:让小组长进行组织指挥
要求:每一小组成员都要积极认真参与游戏,对老师建议的游戏可以采用,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也可以自编游戏。
教法:积极参与学生游戏,并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比赛。
四、教学比赛
组织:把班级分成四个小组,在四片球场进行教学比赛。
1听音辩位移:必须在半片场内运球,蒙着眼睛的同学听从引导员指挥追拍学生,被追的同学被抓住或运球失败都要替换蒙着眼睛的同学。
2变方向跑:同学们先围成一个圈进行原地运球,圈内两个同学进行行进间运球追逐,被追的同学可以跑到圈上两个同学之间伸出一只手指向一位同学则反方向的同学必须马上运球跑出。
教学结束
讲评:集合队伍对本课练习进行讲评,同时提出课后的练习要求。
1、集合队伍,认真听老师对本课练习讲评,同时认真完成课后锻炼作业。
2、归还器材教学反思
3、师生再见
小学体育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 篇8
一、教学内容
1、篮球:运球(原地运球)
2、运球接力游戏
3、自选体育活动
二、场地及器材
篮球场
羽毛球4付 篮球15个 毽子6个
跳绳10根
三、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运球动作,发展协调素质。
2、通过自选体育活动提高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培养特别。
3、通过游戏竞赛,发扬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
四、教学程序
准备活动 → 原地运球练习 → 运球游戏 → 选项练习 → 放松 → 小结
五、课堂常规:
1、篮球队长整队,报告出勤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训练的内容。
六、徒手操:
1、头部运动
2、肩部运动
3、扩胸运动
4、腰部运动
5、正压腿运动
6、侧压腿运动
7、膝关节运动
8、手腕、踝关节运动
七、正式教学:
点: 1、教师原地示范及讲解运球要
身体姿势:运球时,两脚前后开立,两膝微屈,上体前倾,抬头平视。运球的手臂弯曲,另一手臂屈肘于胸腹间,以便保护球。
手型:运球手与球接触时,五指自然张开,用手指和指根以上的`部位触球,掌心空出,手指、手腕要放松。
手按拍球的动作:运球时,应以肘或肩为轴,伸前臂,屈手腕,五指自然张开,主动迎从地面反弹起来的球?
重点:手腕柔和用力,迎球缓冲,掌心空出。
2、教师口令指挥练习,纠错,讲评:
形式:集体练习
队形:
××××××○○○○××××××○○○○
××××××○○○○××××××○○○○ △
注:△ 教 师
× 男 生
○ 女 生
3、游戏:运球接力
(1)等分四队站立。
(2)教师发令后,各队排头向前运球,绕过标志物,把球运回,传接给下一位队友,然后排在本队最后。
(3)依次进行,先完成的队为胜队。
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创设情境,烘托竞争场面。学生游戏时,教师应场外指导。
4、自选体育活动
(1)篮球
(2)羽毛球
(3)毽子
(4)跳绳
教师介绍自选体育活动内容,提出要求;学生凭兴趣自主选择项目,自由组合小群体;教师指派体育骨干协助组织管理。
5、讲评
6、下课,师生再见
7、回收器材
八、运动负荷预计
平均心率:130—140次/分
练习密度:40%
小学体育篮球行进间运球教案 篇9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为依据,学生终身受益为宗旨。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掌握从事终身体育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体质,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顽强拼搏、乐于展现自我的精神面貌,促进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交往。
二、教材分析
篮球教材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运球是在比赛中组织进攻的必要手段,原地运球是篮球运动的基本技能,熟练掌握运球技术,才能更好地掌握篮球这门技能,甚至为学生终身从事篮球运动提供了保障。
三、学情分析
根据高三学生活泼好动、求新求趣,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他们对篮球学习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掌握技战术的.欲望,从而提高个人的技、战术能力,相信学生会配合教师并能积极思索。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篮球运动,充分展示自我的运动能力。
2、技能目标:使学生基本掌握正确的“行进间运球”的技术,并能运用到以后的实战中去。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体会到玩的乐趣。五、教法与学法
围绕本教材的重、难点,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从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尽可能适应学生个体差异角度出发。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激励式、评价式、探究式等方法,真正发挥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是课堂引导者作用,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结构。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手型、按拍球的部位、力量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
七、教学程序
1、开始热身部分:(1)课堂常规 (2)绕篮球场跑(3)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徒手操
2、学习提高部分:(1)原地运球练习(2)行进间运球练习
3、恢复整理部分:跟随老师做放松拉伸活动
八、负荷强度
练习密度:35%~40%
运动量:中等
预计心率:120~140次/分
九、安全防范
1、在玩游戏过程中,跑动强度较大,注意同伴之间摔倒受伤。
2、行进间运球在追求速度的时候,也主要注意自身的安全。
十、场地器材
篮球场一块;篮球26个;锥形桶14个;标志物28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