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泉城的教案

2025/10/13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泉城的教案(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泉城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义乌的小商品享誉世界,所以义乌也称为----小商品城。

那么你知道,冰城是指哪座城市呢?为什么被称为冰城呢?

师:冰城的冰直截了当地让我们感受到了哈尔滨的冰天雪地。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课题是泉城(板书泉城)大声读课题!

你们说这座城市以什么闻名天下?

师: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

[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有目的地从阅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初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师: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看能不能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师:你们的问题在文中找到答案了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这里并未直接进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环节,哪怕是初读课文,学生也已经对课文产生初步联想及理解,教者不想打断学生的'思维过程,所以让他一气呵成连贯下来]

2.引入研究课题,生成高层次阅读期待。

师:有些问题同学们明白了,有些问题同学还未彻底地了解。济南素有泉城、泉都之称。元代地理学家于钦亦称赞说: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这甲天下的济南的泉,到底有什么绝妙之处,能博得天下第一的美誉呢?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把书多读几遍,我们就能在书中找到答案。

3.多种形式练读。

出示自读要求:

(1)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大声慢速朗读课文,读通句子。

(2)同桌互查

4.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生词和词组:

晶莹剔透秋雨潇潇昼夜不息

济南大约一亩见方不断悬崖洞穴占地往上冒三堆白雪

师:现在,让我们大声的读读这些生词一遍。

5.联系生词,品析济南泉水。

师:联系课文,你能不能从上面某个词中发现济南泉水的一些特点?也许从这里我们能找到济南泉水甲天下的原因。大声读课文,边读边想。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或。z

指名回答。

6.齐读课文,试着把这些特点读出来。

7.同学们,我们读几遍了,背一背!背不出?不要紧,看书,记得我位极人臣一些棧8970-9几句背几句。

[这种记忆过程,能帮助学生主动思考课文写了那些内容。]

三、学生描红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2、抄写生词

泉城的教案 篇2

一、把握中心研读文本

【实录】

师:上节课,我们初频领略了泉城的美景,泉城是什么地方?为什么称之为泉城?快速读一读,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了?(指名读第六自然段)

师:你知道“天下闻名”是什么意思吗?

生1:“天下闻名”就是知道的人很多,济南泉水很有名气。

师:你通过读课文知道济南的泉水为什么会天下闻名的呢?

生2:池里的水很清,游鱼水藻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说明济南的泉水很清。

师:说的很好!还有发现吗?

生3:济南的泉水还很多。

师: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4:说到济南,自然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

师:那么课文重点介绍了那几个泉呢?

生5:珍珠泉、五龙潭、黑虎泉和趵突泉。

师:还有发现吗?

生鸦雀无声……

师:别急!请大家自由读读课文第一小节,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4:(自由读好后,学生跃跃欲试)这一节给我的感受是很美。

……

【赏析】

喜欢写景的美文,这一类的文章总能带给人美的感觉。这篇课文的教学我

是从最后一段引入的。记得张庆老师说过,“阅读教学要忌琐碎,提倡整体感悟,做到“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抓住关键词语来切入。”最后一段的“天下闻名”点出了泉城的特殊地位,课堂上我们围绕这个词展开讨论:为什么济南的泉水会天下闻名呢?孩子们读过课文后能从文中找到答案:济南的泉很清;济南的泉很多。语文课堂是开放的,我让学生牢牢抓住这个问题自由发挥,在同学间智慧互相碰撞中来互相提高对文本的认识。我并没有强加他们我的思维,他们找到哪就讲哪,只要是他们的体会,就是好的。因为语文新课标指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可是学生惟独很重要的济南的泉很美,却体会不到,孩子说不出来了。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同时,学生体验不到的情感,老师就应该适时引导了。回想这节课,这么美的语言文字,怎么学生就读不出美呢?一个简简单单,平时脱口而出的“美”字,今天怎么这么难从孩子口中说出呢?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肯定不到位,我没有给他们展现美。如果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下,那效果肯定是不同的。直观感受到了美,学生就不难说出美了。但是由于客观条件不允许,没有设备,我灵机一动,转到了第一节的教学过程中。因为第一节的文字足以体现一个美字。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对的,学生一下子发现了济南泉水很美。没有多媒体,何不充分利用语言文字?其实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一道很美的风景,它的地位是无可取代的。

二、独特体验感情朗读

【实录】

生: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泉水形态美。

师:你从哪看出来的'?

生:白浪翻滚、银花盛开、晶莹剔透、明珠散落。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景象吗?

生:白浪翻滚像书上49页图上的景象,泉水像闪亮透明的明珠洒落下来。

师:说的很好。你能读出美来吗?

生读…

师:这句话中你还感受到什么呢?

生:我还感受到声音很美。我从声音洪大、虎啸狮吼、声音低细、秋雨潇潇等词语中感受到的。

师:你能来模仿一下虎啸狮吼、秋雨潇潇的声音吗?

学生模仿

师:模仿的很像。你能读好吗?试试?

学生读……

师:这么美的泉水,大家想不想把它记在自己的脑子里?

生:想!(学生试背第一自然段)

【赏析】

在阅读的过程中,《语文标准》特别强调了要加强朗读,明确指出要把朗读贯穿于各学段的目标之中。在读中,要十分重视学生读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培养语感。而不是纯理性的,甚至是机械地读书。我们教师往往注重了以学科知识为本位的读,而非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读书方法。鲁迅先生说:“读书的方法,窍门是靠自己读出来的,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得其益,会其智,触其情。”我注意创设美好的情境,让学生在诗意般的氛围中享受读书的乐趣,感悟独特的体验。“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这句是第一节的重点,学习这句时我采用学生自主

发现—感悟—朗读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这重点句。充分利用生活经验,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声音洪大”、“虎啸狮吼”、“声音低细”、“秋雨潇潇”等词语,让学生入境入情。事实证明,学生有能力自己发现泉水的形态美和声音美,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感悟。感悟到了语言文字的美才会读出美,才会和作者融为一体,从而真正达到朗读的最高境界——代作者讲话。

语文教学重在积累。特别这么美的写景文,更应该积累。于是我设计了背诵这一环节,目的在于积累内化语言。

三、读写结合拓展延伸

【实录】

师:看看作者怎么写这么多的泉水的?

生:用了四个“有的”

师:你真会发现。那谁能学着作者的样来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说段话呢?(学生思考片刻后)

生:体育课上我们活动开了: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有的跑步,有的跳远。

师:你觉得自己造的句子好吗?

生:不太好。

师:那么不好在哪呢?和书上这句再比较一下,我们一起来帮他提建议,好吗?

生:书上用了比喻的方法,而他没用,所以不太好。建议他也用上比喻句。

师:你真是个提意见的高手!那让我们采取这位同学的金点子再来写话。请拿出笔,写在书上,好吗?

学生写后交流……

师:本课描写泉水的词语非常的优美,你想将这些词语变成自己的吗?课后,老师布置你尽可能用上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写段话,好吗?

【赏析】

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和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作文。特别这么美的写景文,更应该让学生积累优美词句和学习写作方法。为此,我让学生小练笔,学习作者用四个有的的比喻句来写一段话。课后,我更注重本课优美词语的积累运用,我布置了让学生用上课文中的四字优美词语写段话。只要学生会用新学到的词语成文,那么说明他做到了真正的积累和运用。我们平时上好第一课时往往让孩子抄好几遍的词语,其实效果不大,最好的成果就是学生会默写,做到了积累。但是永远也达不到语文生词教学的最高境界——学会运用。为此,我将烦琐机械的抄写作业改为了运用词语写段话。不管题材怎样,不管语言是否优美,不管结构是否清晰,……只要是段流利的文字,只要用上了新学到的优美词语,只要是学生自己的语言,那么作业就是成功的。因为学生在无形中学会了运用学到的词语,将书本语言真正变成了自己的语言。

泉城的教案 篇3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这些你会吗?我们连连看。

昆明 羊城

广州 申城

上海 春城

济南 泉城

作为我们山东省额省会城市人们为什么称济南为“泉城”呢?。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初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师: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看能不能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4.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生词和词组:

晶莹剔透 秋雨潇潇 昼夜不息

济南 大约 一亩见方 不断 悬崖 洞穴 占地 往上冒 三堆白雪

师:现在,让我们大声的读读这些生词一遍。

5.联系生词,品析济南泉水。

师:早在宋代,文学家曾巩就评价道:“齐多甘泉,冠于天下”。泉城如此美丽,作者笔下的泉城又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到泉城去游一游。(分段读课文)

古人说:开卷有益。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法没过于读书了。请你边读边画下你认为重要的语句。想想从中可以发现济南泉水的那些绝妙之处。

3、精讲课文,体会特点

A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找找那一句话能反映济南泉水的特色。

出示:“这些泉有的```````秋雨潇潇”

指名读,其余同学仔细体会:通过课文,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什么,有什么感受? 指导朗读,练习用“有的、、、、、、有的、、、、、、”说话。

(2)通过对这一段的学习,现在你对济南的泉水有什么印象?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仔细体会一下泉水的美丽,神奇,把体会融于课文的朗读之中。二、精读感悟:

*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泉水?(出示句子)

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个别读)真美!

a 你在哪儿见过白浪翻滚?(大海)从白浪翻滚中你体会到这泉水怎样?(大、有气势)

b(洁白的浪花上下滚动,不断地翻腾,多有气势呀!

评价:听了你的朗读,感觉这泉水真美!多美的泉水呀!如同一束束盛开的银花!这美美在有气势!

d那你又见过晶莹剔透的东西吗?说说哪些东西是晶莹剔透的?(露珠、钻石、水晶、雨滴、水珠…)

e你又从晶莹剔透中体会到这泉是怎样的?(透明的,细腻的,纯净的.…)

f(读句子)评价:像钻石一样晶莹透亮,闪着光亮!真美啊!这泉水如同断了线的珠串散落满地,真美呀!我仿佛听到了珍珠落地的清脆的声音,多美的泉水呀!

g这泉水真是形态各异,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齐读)

*除了这形态美,如果你闭眼倾听,泉声也带给你别样的感受。(出示句子)

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自由读) a泉声带给你什么感觉?

b你从哪儿感受到泉声的大?(点红“洪大”“虎啸狮吼”)

c引读:这声音洪大,如同—(个别读)

d有的声音还很小呢,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

e低细得如--(点红“低细”“秋雨潇潇”)(个别读)

g个别读,评价指导:这声音是雄浑的!这声音是轻柔的!

h看来,聆听着来自泉城的声音,也足以令人陶醉!(齐读)

(3)感情朗读:济南的泉形态美,声音美,让人看不厌,让人听不够!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细细体会泉水的美丽、神奇吧!(男生读一句,女生读一句,男生先来)

(4)引读:在这七十二泉中,最著名的要数——

过度:济南的泉水是这样的美丽和神奇,在这七十二泉中,最著名的要数——接下来,我们就跟随作者,一起去游览一下济南的四大名泉,谁来为我们读一下第二自然段?其余的同学仔细体会:泉在哪儿?泉水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1) 我们现在到了哪儿了? 珍珠泉在哪儿呢 ? 珍珠泉的泉水是什么样的呢?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2)课文中有一个字表现泉水的流动特点,是哪一个字呢?

“涌”字说明什么呢?

师:正是因为泉水有生命力,才体现出泉水的神奇。

(3)现在我们已经游览完珍珠泉,我们现在站在珍珠泉岸边,你想对珍珠泉说些什么呢?

(1) 师:我们已经兴致勃勃地游玩了珍珠泉, 接下来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游览另外的三大名泉,同学们先自读课文,找出描写泉水特点的句子,再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泉,仔细体会一下泉水的样子。思考泉在哪儿?泉水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看出来的?一会儿我们请几个同学领我们到另外的三大名泉游览一番。

师:现在我们来到了五龙潭,谁来为我们导游一下五龙潭呢?其余同学对照课本插图,你发现了什么?

师:五龙潭在什么位置? 五龙潭是怎样形成的?

师:同学们注意了,这儿有一个词表现了泉水的流动特点

师:为什么同样是写泉水的流动,珍珠泉 用的是“ 涌”而五龙潭却使用“汇注”呢?师:谁能为我们朗读一下第三自然段,把五龙潭的特点读出来呢?

(2)师:接下来我们又来到了黑虎泉,请黑虎泉的小导游为我们介绍一下。其余同学看图体会你读懂了什么。

师:黑虎泉在哪儿?

师:泉水是怎样流动的呢?喷吐说明什么 ?

师: 泉水不仅急,水量大,他还有什么特点呢?

(3)师:我们现在又来到趵突泉,请喜欢趵突泉的小导游领我们去游览一番好不好?其余同学对照课本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师:趵突泉的水清到什么程度呢?

师: 冒字说明了什么呢?

师:趵突泉这么美,有那位小导游能为我们再读一下,其余同学再仔细体会一下。 师:我们将要离开趵突泉了,你有什么话想对趵突泉说呢 ?

D、我们已经兴致勃勃地游完了济南的四大名泉,要给这次旅行做一个总结的话,你想说些什么呢?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你们和本文的作者一样,都说出了对济南壮丽景观赞美和热爱。 师:同学们 ,现在明白济南为什么叫做泉城了吧?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四、布置作业:

1、同学们通过找料或者上网的方式查阅关于泉城的一些信息,回去办一份手抄报。

2、仿课文的描写方式,抓住位置和特点,用一段话介绍校园内的一处景点。

板书设计:

泉城

珍珠泉 五龙潭 黑虎泉 趵突泉

天下闻名

泉城的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按一定的节奏念儿歌,注意发准二、三、四、十的字音,会读写其余生字。

2、愿意与同伴一起友好合作,体验游戏的快乐、有趣

二、活动重点:

学习按一定的节奏念儿歌,能边拍手游戏边唱儿歌。

三、活动难点:

理解儿歌内容,能准确读难读的字音

四、活动准备

1、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字的卡片

2、幼儿用书15页

五、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方式引入:

师:“亲爱的小朋友们,今天,咋们少儿频道的小小智慧树栏目在我们班开播了,看,这么多老师都来看我们表演节目来了。今天咋们节目的'内容是学儿歌做游戏,首先让我们看看这个儿歌的名字叫做《拍手歌》,请小朋友跟老师念一遍。那么什么叫拍手歌呢?就是边拍手边唱儿歌,这就叫拍手歌。

(二)、看书中图片,逐图分析,引导幼儿理解图片内容。

现在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语言书拿出来,翻到第十五页,看着你们书上的图片从左到右这样子看。老师已经把儿歌抄在了黑板上,现在在你们的书上像老师这样子给这几幅图从左到右标上序号,1、2、3、4、5、6、7、8、9、10。现在我们来看这些图都画的是谁?它们在干什么?

让幼儿用“有在”的句式讲一讲每张图片的内容。

(三)、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1、师示范读。师:“刚才我们看了那么多图片,小朋友看得都很仔细,说得也很棒,现在我们来学习这首儿歌。请小朋友们看着黑板认真看仔细听,我给大家先朗诵一遍儿歌”。师慢速度地朗诵一遍儿歌。

2、现在请小朋友们看着你们自己的书,还是像以前一样,用手指着字,跟着老师把这首儿歌读一遍。

3、分析儿歌,练习发准二、三、四、十的字音。

师:“这首儿歌叫《拍手歌》,它是从数字一拍到了数字几呢?我们来从一数到十”。

师:“这里有几个数字是小朋友们最容易读错的,我们来练习一下:二、三、四、十”。

出示卡片在黑板上,教读,反复练习发音。

4、出示所有卡片在黑板,教幼儿读写生字

(四)、利用不同形式巩固儿歌内容。

1、全班小朋友看自己书用手指着字一起齐读儿歌。

你们书上要求小朋友们描写这些字,那么我们这节课暂时不忙着去写,等下节课我们专门来写他们。现在我们来做游戏好不好?

3、做拍手游戏熟悉儿歌。

师:“这首好听的《拍手歌》还可以跟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小朋友们也都很想和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了,是吗?现在就请小朋友们都站起来与同桌进行两人一组玩拍手游戏。”

4、现在请小朋友与自己的搭档一起拍起你们的手来,记住了,要边拍手边说儿歌哟!

5、好了,现在你们都会拍手了。可是儿歌里面的小猫都做了很多的事,那么我们也想一个动作把它表现出来好不好?比如第一句的坐飞机,想想看小猫坐飞机我们要做个什么动作?哪位小朋友想好了上来给我们表演

6、整个儿歌内容游戏动作做完后,全体小朋友一起做一遍。

六、活动小结,用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师:“我们今天学的儿歌名字叫什么?这首拍手歌有趣吗?有趣,它很有节奏感,还可以跟好朋友一起玩。

师:小朋友下课后,可以找自己的许多好朋友一起玩,也可以回家后教你们的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玩这个游戏。

附带儿歌:

你拍一,我拍一,一只小猫坐飞机;

你拍二,我拍二,二只小猫梳小辫;

你拍三,我拍三,三只小猫爬大山;

你拍四,我拍四,四只小猫看电视;

你拍五,我拍五,五只小猫敲大鼓;

你拍六,我拍六,六只小猫去爬树;

你拍七,我拍七,七只小猫刷油漆;

你拍八,我拍八,八只小猫吹喇叭;

你拍九,我拍九,九只小猫扮老虎;

你拍十,我拍十,十只小猫坐得直。

泉城的教案 篇5

一、教材解读:

这是一篇写景状物的课文,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文章开头总写了济南的泉不仅多而且美,结尾写了泉城名字的由来。文中分四个自然段生动而详细地介绍了珍珠泉的 “神奇”,五龙潭“泉多”,黑虎泉“水声喧腾”,趵突泉的“大、清、美”,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多、水美,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思路:

1、旧知导入,学习第六自然段,总领全文。

2、引领学生精读第一自然段,品词品句,感受泉的形态美、声音美。

3、放手自主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抓住特点有侧重地学习四大名泉。激发热爱自然之情怀。

4、课外延伸,鼓励积累阅读。

四、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品词品句中感受济南泉水的美,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受到热爱大自然情感熏陶。

五、教学过程:

一、联系已有知识导入,学习第六自然段:

1、王老师和大家来玩个游戏—超级联想:我说一些词语,看你会联想到什么?

2、点击出示春城,你想到了哪个城市?(昆明)

师追问:你知道为什么昆明又被称为春城吗?

(昆明气候温暖,四季如春)师评:所以有了这样的别称!

山城 重庆 (重庆是建在山上的)师评:哦!原来是因建在山上而得名的呀!

冰城 哈尔滨 (哈尔滨冬季寒冷,冰冻很厚)师评:由此而得名!

羊城 广州 (广州有“五羊衔谷”的传说)师:因传说而得名!

3、点击出示济南,你又会想到什么?(板书,读题)

师追问:为什么称济南为“泉城”呢?师评:以泉水而闻名天下,难怪会有这样的别称!

4、出示第六自然段,齐读。

5、济南的泉水多有名呀!(点红:天下闻名)读词,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真有名呀!再读句子

6、过渡:说到泉城济南,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那就让我们跟随着课文去泉城看看那里天下闻名的泉吧!

二、精读感悟:

1、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请你读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听听,想想:济南的泉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交流:

*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泉水?(出示句子)

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个别读)真美!

a 你在哪儿见过白浪翻滚?(大海)从白浪翻滚中你体会到这泉水怎样?(大、有气势)

b(出示图片)看,这就叫白浪翻滚!洁白的浪花上下滚动,不断地翻腾,多有气势呀!(读词“白浪翻滚”)

c白浪翻滚,好像――(读句子)

评价:听了你的朗读,感觉这泉水真美!多美的.泉水呀!如同一束束盛开的银花!这美美在有气势!

d那你又见过晶莹剔透的东西吗?说说哪些东西是晶莹剔透的?(露珠、钻石、水晶、雨滴、水珠…)

e你又从晶莹剔透中体会到这泉是怎样的?(透明的,细腻的,纯净的…)

f(读句子)评价:像钻石一样晶莹透亮,闪着光亮!真美啊!这泉水如同断了线的珠串散落满地,真美呀!我仿佛听到了珍珠落地的清脆的声音,多美的泉水呀!

g这泉水真是形态各异,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齐读)

*除了这形态美,如果你闭眼倾听,泉声也带给你别样的感受。(出示句子)

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自由读)

泉城的教案 篇6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石城是指哪座城市吗?为什么南京又被称作石城?

[找出本课与已有知识的联系,激发阅读兴趣]

师:石城的石一针见血的点出了南京以石而闻名。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课题是泉城(板书泉城),你们说这座城市以什么闻名天下?大声读课题!

师:[]你想知道什么?

[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有目的的从阅读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解决初级疑问。

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有些问题很快就能明白了。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

师:你们的问题在文中找到答案了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这里并未直接进入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环节,哪怕是初读课文,学生也已经对课文产生初步联想及理解,教者不想打断学生的思维过程,所以让他一气呵成连贯下来]

2.引入研究课题,生成高层次阅读期待。

师:有些问题同学们明白了,有些问题同学还未彻底的了解。济南素有泉城、泉都之称。元代地理学家于钦亦称赞说: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这甲天下的济南的泉,到底有什么绝妙之处,能博得天下第一的美誉?

师:这个问题不忙解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把书多读几遍,不光老师的问题能解决,你们心中的小问号也能解开。

3.多种形式练读。

出示自读要求:

(1)自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大声慢速朗读课文,读通句子。

(2)小组检查:

由每组的2号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拿出铅笔,在二号同学读错的词句后做上记号。课文读完后,指出他的错误读音,并帮助他纠正。

4.检查自读情况。

出示生词和词组:

晶莹剔透秋雨潇潇虎啸狮吼趵突泉拎到悬崖洞穴水声喧腾昼夜不息水藻清清楚楚

济南大约一亩见方忽()忽()组成占()比吊桶还粗三堆白雪

师:咱们的2号看看上面有没有你刚才读错的生词。现在,请你领着同学再读一读你刚才读错的那个词。

(重点指导读准:剔趵拎穴昼藻济)

师:现在,让我们大声的读读这些生词一遍。

5.联系生词,品析济南泉水。

师:联系课文,你能不能从上面某个词中发现济南泉水的一些特点?也许从这里我们能找到济南泉水甲天下的原因。大声读课文,边读边想。不理解的词,。

[电影大师卓别林和武星成龙均善用道具,他们能让简单的道具产生巨大的喜剧效果。我想老师如能善用生词,也一定能让它们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指名回答。

6.齐读课文,试着把这些特点读出来。

7.同学们,我们读几遍了,背一背!背不出?不要紧,看书,记得几句背几句。

[这种记忆过程,能帮助学生主动思考课文写了那些内容。]

第二课时

一.小组学习,讨论研究课题。

1.谈话激发学习兴趣。

师:济南有泉城的美誉。众多清冽甘美的泉水,从城市地下涌出,汇为河流、湖泊。比如,大明湖就是由众多泉水会聚而成。盛水时节,在泉涌密集区,呈现出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清泉石上流的绮丽风光。早在宋代,文学家曾巩就评价道:齐多甘泉,冠于天下。那么,济南的泉到底有何绝妙之处,让他博得天下第一的美誉。

2.学习策略提示

(1)古人说:开卷有益。解决问题的最好的方法没过于读书了。请你边读边画下你认为重要的语句。

(2)再读读你画下的语句,想想从中可以发现济南泉水的那些绝妙之处。

(3)想到了?不会说?没关系,按老师的提示慢慢说:济南泉水的绝妙之处在于:第一第二

(4)想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吗?到小组中去,听听别人的观点,也说说自己的想法。

3.全班交流

想一想,再你们刚才讨论的过程中,那一条最能突显济南泉水的绝妙之处。

[全班讨论的问题与小组讨论的问题有相似的地方,但又高一个层次,这样设计,为了节约课堂时间,不让类似问题重复两遍]

二.浅处掘深,提升阅读水平

1.关于七十二泉,要告诉学生,(怎么下达?)(或者在学生汇报时渗透下去)

2.师:同学们刚才都谈了自己的想法,老师也来谈谈自己的`观点。当然我们的观点实在没有谁好谁坏。

[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对话的过程。师生在阅读教学中地位是平等的。老师作为对话者,也应平等的介入关于文本的对话,传递自己的理解、情感及价值观。]

师:我认为,济南泉水最绝妙的地方可以归结为八个字:数量众多、各具特色。因为济南有七十二泉,济南泉水实际数远不只这些,历代济南七十二泉,和七十二行,七十二变一样,是泛指数量多的意思。事实上,据说济南的泉至少超过一百一十个,济南泉水多如繁星,然而却各具风采。珍珠泉,平地涌泉,形如珠串,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古人曾以百尺珠帘水面铺的诗句赞美珍珠泉。趵突泉,泉水清澈,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水花四溅,喷射数尺,壮如白雪三堆。真是平地喷出三尺雪。最能反映这个特点的还得看第一小节。

(1)精讲第一自然节,体会的特点

指名读。找找那一句能反映济南的泉各具特色。

出示:这些泉有的秋雨潇潇

指导朗读,练习用有的有的说话。

三.总结。

四.名篇指径,课内向课外延伸。

出示老舍名作:《济南的秋天》《济南的冬天》。

每小组发一份材料,由组长读,其他同学仔细听。

泉城的教案 篇7

一、教材简析

《泉城》是新课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发现美、感悟美”,描绘的是祖国山河的自然风光,与人教版四上第五组课文《长城》《颐和园》等同为写景文章。《泉城》描写了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展现了一幅泉水淙淙,诗情画意的意象。课文是典型的“总-分-总”的写作结构,第1自然段总写济南泉的多和美,2-5自然段,结构相似——先介绍各泉的地理位置,再抓住其特点,名字由来进行介绍。第6自然段略写了泉城名字的由来。本文语言清新优美,字里行间透露着“景美”信息的同时彰显了作者精确用词、行文有方的言语秘妙,是学生阅读、积累言语的典范之作。

处理、把握好这类课文的教学,学生得到的不仅是语言文字的训练,还能从中获得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因此,这次大赛组委会选择这篇文章是有深远意义的。

二、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基础,我们认为应引导学生进行学法上的迁移,将本篇课文作为人教版第五组课文的一篇延伸精品,从新课程目标建构的三个维度出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1.识记“济、亩”等生字,积累“虎啸狮吼、秋雨潇潇”等四字词语。

2.借助“阅读表”,梳理文章。

3.欣赏课文语言,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涌、汇注、喷吐、冒”等动词写出四处泉的特点。

4.转换文本语言,择一处泉写导游词,并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

5.朗读感受泉城的泉多、水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我们预设教学重点是抓住重点词句感悟济南泉水的美丽,神奇;体会作者对济南壮丽景观的发自心的赞叹和热爱。教学难点则是体会"涌","汇注","喷吐","冒"这几个词是怎样生动形象地写出泉水流动的特点。

三、教法学法

对于这篇文章,学生读懂内容不难,但把优美、精炼的语言转化成画面就有一些难度了。所以进行这类文章教学时,老师要抓住景物的特点,采取引导法,把时间充分地还给学生,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学生通过摘录重点词,填写阅读表、作批注,互动交流等言语实践,积累语言,习得方法,从而感知文本,内化文本语言,让学生在下次学到类似文章的时候能驾轻就熟!

四、教学流程

为了达成目标,我们安排了2课时完成教学。课前调查,我们发现孩子们最想了解的是那几处泉,考虑到孩子的阅读需求,我们将第一课时的目标定位为:重点研读2-5自然段,欣赏课文语言,体会作者是如何通过“涌、汇注、喷吐、冒”等动词写出四处泉的特点。并择一处泉写导游词。第二课时: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感悟优美的语言文字,并积累运用;了解总分总的构段方式,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下面我着重讲讲第一课时的教学安排。

第一板块:简洁入课,直奔“四泉”

课伊始,我们直接揭题入课:孩子们,在第五单元我们游历了气魄雄伟的长城,风光秀美的颐和园,规模恢宏的秦兵马俑,今天我们就到泉城济南去游一游!(教师板书课题,生齐读),紧接着,质疑:为什么会将济南称为泉城呢?请大家认真地读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正确,句子读流利。学生初读之后检查两组字词,(1)珠串一亩见方咕嘟咕嘟(2)水声喧腾虎啸狮吼秋雨潇潇,然后粗谈泉城印象,并聚焦四泉,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划出它们的名字及其具体位置,并选择其中的一两处填在“阅读表”中。共3页,当前第1页123

【设计意图:课伊始,老师联系学过的课文,唤醒孩子的记忆,一下子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这一环节的设计,我们完全是从孩子的认知水平出发,体现“以生为本”的思想。】

第二板块:扣词悟文,体味言语

(我们设计了二个环节来达成这一板块的教学:)

一、读文,摘录

首先请学生找到这四处泉所在的自然段(2——5)自由读,划出描写泉水流动的句子,学生交流,教师出示句子,

泉水从地下往上涌,好像一串串珍珠。

五龙潭在旧城的西门外,由五处泉水汇注而成,所以人们称它为“五龙潭”。

泉口是用石头雕成的。三个老虎头,泉水便从“老虎”的口中不断地喷吐出来。

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

(紧接着,老师引导学生发现)同样是写泉水的流动,为什么用的词语不同呢?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处泉,仔仔细细地读,并写下你的想法。

【我们理想的课堂是高效的,因此,这一环节的设计,老师的目标导向是很明确的',直奔本课的学习重点,通过写批注的方式初步感悟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

二、交流,得“言”

请学生选择一处用词,谈谈自己的感悟,几次磨课下来,我们发现孩子通过自主读文很快就理解了“汇注”“喷吐”这两个动词,因此,五龙潭和黑虎泉这两段的学习我们略处理,而把交流的重点放在珍珠泉和趵突泉上。

1、下面,我先扣“涌”字,说说我们的教学设想:

首先让学生自由畅谈,我们预设学生会这样回答:涌表示从下往上/涌的速度快,然后教师顺势引导:这泉水虽然水量不多,但向上流的速度很快,它从地下往上涌,好像——(孩子会说:一串串珍珠)。

是呀,这些珍珠串,在阳光的照射下——出示句子,老师引读。

都说写景的文章难读,孩子更是如此,因此老师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让泉水富有童趣,于是老师播放了泉水不断往上冒泡的视频,那有声有色的动画效果一下子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他们的认识变得感性起来,同时也丰富完善了自己的想象,这时,老师紧紧抓住孩子的心理,问道:孩子们,如果你就是那泉水,你最想干什么?孩子思维的火花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有的可能会说:这些珠串聚在一起,形成一颗颗大珍珠,有的会说,这些珠串散开,仿佛颗颗珍珠散落满地;)

此时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力让学生意犹未尽,老师趁势把学生的这种情绪转移到文本中来,顺势引导:孩子们,把你们的想象化为文中的词语,那就是(课件出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忽急忽缓),指导学生读出词语的节奏和变化,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最后,让孩子们将这几个词送入句子中去读,让优美的景色吸引学生的视线,让丰富的语言激活学生的感受,学生在魅力无限的母语中熏染,拔节……

2、感悟了珍珠泉“涌”字的精妙,老师请孩子们接着交流描写趵突泉的句子:说说谁读懂了作者为什么用“冒”而不用“流”呢?

首先,老师放手让学生泛谈。学生有一些认识之后,老师播放趵突泉的美景图,这时,老师提升孩子的审美情趣,给他们创设说的情境:这趵突泉正不断地往上冒呢,孩子们让我们仔细地听听,你听到了什么?孩子交流的时候,老师随机指导朗读“咕嘟咕嘟”,一个孩子“咕嘟咕嘟”,两个孩子“咕嘟咕嘟”,当所有的孩子都“咕嘟咕嘟”响起来的时候,孩子的快乐不就是趵突泉的生机和活力吗?共3页,当前第2页123

有声音,当然还得有画面,老师继续引导:孩子们,再去看看,你又看到了什么?孩子深入品读句子:

泉池正中有三股比吊桶还粗的清泉,“咕嘟咕嘟”地从泉底往上冒,如同三堆白雪。

读中引导孩子发现“三股清泉比吊桶还粗”,作者用了对比的方法写出了泉的大以及泉的形态,“清泉如同三堆白雪”又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泉冒出来的形和色,从言语的角度去品味句子,语文味也就出来了。

当孩子有了这样的感悟之后,再把句子美美地读出来,学生在进行美文美读的同时,也获得写作方法的指导。

紧接着,老师又从文化的视野,丰厚学生的文化底蕴,链接了100多年前,900多年前,1400多年前,3500多年前关于趵突泉的相关文字记载,在感知泉文化的同时,孩子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趵突泉真不愧为天下第一泉!

第三板块:写中留文,说泉留香

领略了泉的魅力之后,老师引导学生回顾第五单元学习的“导游词”,请学生在5分钟内写一段导游词,并当当小导游来介绍一下趵突泉的美景。

【设计意图:在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介绍,实际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课文内容进行加工、重组,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最后进行课堂延伸,课件出示金代《名泉碑》中记载的七十二泉,学生快速浏览泉名,在学生的惊叹声中,老师质疑:学到这儿,你最想说什么?在交流中

出示句子,学生齐读

济南的泉水天下闻名,所以人们称济南为“泉城”。

课末,教师意犹未尽、娓娓道来:自古就说:齐多甘泉,冠于天下!当这72泉汇聚一城的时候,那又会是一番如何瑰丽的美景呢?泉城这篇文章在结构上有何特点呢?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

板书设计:

泉城天下闻名济南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的中心词进行板书,简洁明了,加深学生对泉城济南的印象。】

泉城的教案 篇8

一、教材解读:

这是一篇写景状物的课文,介绍了泉城最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用优美的语言描写了济南名泉的奇丽景色。文章开头总写了济南的泉不仅多而且美,结尾写了泉城名字的由来。文中分四个自然段生动而详细地介绍了珍珠泉的 “神奇”,五龙潭“泉多”,黑虎泉“水声喧腾”,趵突泉的“大、清、美”,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了解泉城特有的自然景观,体会泉城的泉多、水美,激发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思路:

1、旧知导入,学习第六自然段,总领全文。

2、引领学生精读第一自然段,品词品句,感受泉的形态美、声音美。

3、放手自主学习第二至第五自然段,抓住特点有侧重地学习四大名泉。激发热爱自然之情怀。

4、课外延伸,鼓励积累阅读。

四、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品词品句中感受济南泉水的美,感受语言文字魅力的同时受到热爱大自然情感熏陶。

五、教学过程:

一、联系已有知识导入,学习第六自然段:

1、王老师和大家来玩个游戏—超级联想:我说一些词语,看你会联想到什么?

2、点击出示春城,你想到了哪个城市?(昆明)

师追问:你知道为什么昆明又被称为春城吗?

(昆明气候温暖,四季如春)师评:所以有了这样的别称!

山城 重庆 (重庆是建在山上的)师评:哦!原来是因建在山上而得名的呀!

冰城 哈尔滨 (哈尔滨冬季寒冷,冰冻很厚)师评:由此而得名!

羊城 广州 (广州有“五羊衔谷”的传说)师:因传说而得名!

3、点击出示济南,你又会想到什么?(板书,读题)

师追问:为什么称济南为“泉城”呢?师评:以泉水而闻名天下,难怪会有这样的别称!

4、出示第六自然段,齐读。

5、济南的泉水多有名呀!(点红:天下闻名)读词,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真有名呀!再读句子

6、过渡:说到泉城济南,人们自然就会想到济南的七十二泉。那就让我们跟随着课文去泉城看看那里天下闻名的泉吧!

二、精读感悟:

1、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自然段)请你读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听听,想想:济南的泉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交流:

*听了他的朗读,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泉水?(出示句子)

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个别读)真美!

a 你在哪儿见过白浪翻滚?(大海)从白浪翻滚中你体会到这泉水怎样?(大、有气势)

b(出示图片)看,这就叫白浪翻滚!洁白的浪花上下滚动,不断地翻腾,多有气势呀!(读词“白浪翻滚”)

c白浪翻滚,好像――(读句子)

评价:听了你的朗读,感觉这泉水真美!多美的泉水呀!如同一束束盛开的银花!这美美在有气势!

d那你又见过晶莹剔透的东西吗?说说哪些东西是晶莹剔透的?(露珠、钻石、水晶、雨滴、水珠…)

e你又从晶莹剔透中体会到这泉是怎样的.?(透明的,细腻的,纯净的…)

f(读句子)评价:像钻石一样晶莹透亮,闪着光亮!真美啊!这泉水如同断了线的珠串散落满地,真美呀!我仿佛听到了珍珠落地的清脆的声音,多美的泉水呀!

g这泉水真是形态各异,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齐读)

*除了这形态美,如果你闭眼倾听,泉声也带给你别样的感受。(出示句子)

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自由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