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捉螃蟹》
文学网整理的教案《捉螃蟹》(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教案《捉螃蟹》 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同伴合作运动走,发展动作的灵敏度和协调能力。
2、知道螃蟹横着走,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3、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4、增强合作精神,提高竞争意识。
活动准备
1、球两个、场地。
2、音乐: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课题:
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谜底:螃蟹)
2、引导幼儿回忆,唤起有关螃蟹的已有经验。螃蟹长得什么样子?它是怎样走路的?请幼儿学学螃蟹走路的样子。
3、鼓励幼儿与同伴自由结合,探索学习螃蟹走路的'样子。
4、教师示范讲解螃蟹走路的动作要领。幼儿两人一组,面对面或背靠背夹球,两臂侧平举,两手相握,模仿螃蟹横着走。
5、幼儿自由结伴扮演螃蟹,教师或幼儿扮演狐狸捉螃蟹,皮球被打落或自己掉落既被捉住。螃蟹也可用夹子夹狐狸,阻止狐狸靠近。
6、教师小结:幼儿放松活动。
教案《捉螃蟹》 篇2
活动目标
1、练习同伴合作运动走,发展动作的灵敏度和协调能力。
2、知道螃蟹横着走,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3、安全教育:提醒幼儿注意活动安全。
活动准备
1、球四个、场地。
2、音乐:一起走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唤起有关螃蟹的'已有经验。
螃蟹长得什么样子?它是怎样走路的?请幼儿学学螃蟹走路的样子。
2、鼓励幼儿与同伴自由结合,探索学习螃蟹走路的样子。
3、教师示范讲解螃蟹走路的动作要领。
幼儿两人一组,面对面或背靠背夹球,两臂侧平举,两手相握,模仿螃蟹横着走。
4、幼儿自由结伴扮演螃蟹,教师或幼儿扮演狐狸捉螃蟹,皮球被打落或自己掉落既被捉住。
螃蟹也可用夹子夹狐狸,阻止狐狸靠近。
5、教师小结:幼儿放松活动。
教案《捉螃蟹》 篇3
活动目标:
1、随音乐合拍地做出“跳舞、吐泡泡、挠痒痒”动作。
2、知道音乐变化的时候,教师就以体态提示他们做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
3、在做螃蟹横行、躲藏动作时,不影响同伴。
活动准备:
1、剪辑音乐,加入捉螃蟹的音乐。
2、自制一只螃蟹网。
活动过程:
1、学习A段动作。
(1)指导语:你们见过螃蟹吗?看,我是一只大螃蟹。螃解有很多脚,你们有吗?伸出一只脚,动一动。
(2)指导语:“螃解的小脚可多了,这儿还有一只,
(教师示范伸出一只脚)它可以怎么动?”
2、创编、学习B段动作。
(1)指导语:螃蟹最喜欢在河里干什么?提议:我们一起来吹个大泡泡吧。
(2)指导语:螃蟹是怎样走路的?幼儿示范后,大家站成散点学习螃蟹横行的动作。
3、创编、学习C段音乐。
(1)指导语:哎唷,哎唷,(老师做挠痒痒动作)我怎么了?
(2)幼儿从不同方位创编多种“挠痒痒”的动作。
(3)指导语:我们想一个办法,把动作做得整齐一些,好看一些。
(引导幼儿拍两下手,再挠痒痒。)
4、听音乐完整练习动作。
(1)指导语:大家听好音乐,看着老师我们一起来跳个螃蟹舞。
(2)指导语:螃蟹还可以对着谁吐泡泡呢?引导幼儿练习吐泡泡动作,注意提醒幼儿看着对面的小伙伴做吐泡泡动作。
(3)在教师带领下再次练习动作。
5、倾听并感受尾声音乐。
(1)指导语:小螃蟹在河里玩得正高兴,忽然,谁来了,他来做什么呢。幼儿倾听捉蟹音乐。
(2)指导语:螃蟹和捉螃蟹的人分别在什么地方?教师手执网,跑到椅子后问幼儿:“我跑到这里,你们应该往哪儿躲呢?”
6、散点站位,听音乐完整做动作。
(1)教师向幼儿交待:在转换动作时,教师会用体态提示,并做两个体态提示动作。
(2)做完后教师小结,提醒在躲闪时不碰撞别人。
(3)再次听音乐完整做动作。
教案《捉螃蟹》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捉螃蟹》,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案《捉螃蟹》 篇4
活动目标:
1、能两人协调一致侧身走,提高动作灵敏度和协调能力,发展合作运动能
2、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能两人协调一致侧身走,提高动作灵敏度和协调能力,发展合作运动能力。
活动准备:
呼啦圈若干、场地,音乐。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主题: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出。
2、跟音乐模仿小螃蟹做准备活动。
3、请幼儿学学螃蟹走路的样子。然后鼓励幼儿与同伴自由结合,探索学习螃蟹走路的样子。教师示范讲解螃蟹走路的'动作要领;幼儿两人一组,背靠背,两臂侧平举,两手相握,模仿螃蟹横着走。并进行练习。
(1)小螃蟹分成两队鱼贯练习一个接一个快速绕过呼啦圈,看哪一队最先全部走回终点。
(2)师:“我这里还有许多呼啦圈,每一组可以拿去几个,去用它摆障碍,可以绕过障碍,也可以跳过障碍,你们组自己商量如何摆放。”幼儿自主设计用呼啦圈作为障碍,自由摆放,或绕过或走过障碍,看哪一组最快、最安全的完成。
4、游戏:《捉螃蟹》:幼儿自由结伴扮演螃蟹,教师吹一下哨子,小螃蟹出来玩(绕场地走),吹两下哨子,小螃蟹快速找家,看哪一组小螃蟹既快又安全。可以用手挡主捉蟹人,不被捉到。如果被捉到就到旁边休息区休息。重点提示两个小朋友不能分开,与同伴动作一致,而且注意安全。教师可随机拿走几个呼啦圈,引导幼儿共用一个家,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
5、小结:
带领小螃蟹跟音乐做放松活动。
教案《捉螃蟹》 篇5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感受音乐的结构变化。
2、迁移生活经验,启发幼儿随音乐创编出“螃蟹跳舞、吐泡泡、挠痒痒”的动作。
3、在做螃蟹横行、躲藏动作时不影响同伴。
4、通过肢体律动,感应固定拍。
5、通过对歌曲的欣赏以及对歌词的理解。
活动准备:
1、螃蟹胸饰每人一个。
2、录音机、磁带。
3、图片。
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导入活动。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小朋友们欣赏。”
(1)请幼儿欣赏一遍音乐。
(2)提问:音乐的名称是什么?听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3)请幼儿再欣赏一遍音乐。提问:音乐一共有几段?这几段音乐中你发现了什么?
(4)再次欣赏音乐,让幼儿找出正确的答案。
2、教师讲述音乐情节,让幼儿感受音乐。
(1)让幼儿听音乐看图片,教师讲述故事情节。
(2)通过图片,让幼儿分清A、B、C段音乐所表现的螃蟹跳舞、吐泡泡、挠痒痒的动作。
3、让幼儿逐段创编跳舞、吐泡泡、挠痒痒的动作。
4、听音乐完整地做动作。
5、游戏
(1)倾听尾声音乐,让幼儿猜测故事的结尾。
师:听了这段音乐,小朋友有什么感受?让你想到了什么?
(2)师生共同讨论游戏方法。
(3)请教师扮演“捉蟹人”,加入活动中幼儿听音乐完整地进行表演。
提醒幼儿,在横行躲闪时不碰撞别人。
活动反思:
整节活动的流程比较清晰,幼儿也很感兴趣,选材适合中班年龄特点。活动的目标基本都能达到。活动中孩子尝试创编螃蟹横着走,吐泡泡、洗澡等动作时,有点乱,没有考虑到幼儿动起来的参与度强,如果分组进行创编效果可能会好些,最后游戏环节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适当的调整玩法。活动的内容太多,参杂的太多,如果以律动的形式贯穿整节活动会更好也更简单,孩子更容易学。
小百科:螃蟹(pángxiè)属软甲纲,十足目,是甲壳类动物,身体被硬壳保护着,靠鳃呼吸。在生物分类学上,它与虾、龙虾、寄居蟹是同类动物。
教案《捉螃蟹》 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随音乐合拍地做出“螃蟹跳舞、吐泡泡、挠痒痒”动作。
2、在教师的语言、动作的提示下能随音乐的变化,做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
3、在做螃蟹横行、躲藏动作时能寻找空的地方,不影响同伴。
活动准备:
录音机和音乐磁带,捉螃蟹的一只。
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螃蟹的基本特征。
活动过程:
一、倾听A段音乐,创编螃蟹跳舞的动作。
1、通过谈话导入活动。师:你们见过螃蟹吗?看,我是一只大螃蟹。螃蟹有很多的脚,你们有吗? 2、创编螃蟹跳舞的动作。师:伸出一只脚,动一动。螃蟹的小脚可多了,这儿还有一只(教师示范伸出一只脚)它可以怎么动?幼儿自由创编脚的动作。
3、幼儿倾听A段音乐学习螃蟹跳舞的动作。
师: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学一学螃蟹跳舞的动作。
二、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B段动作。
1、启发幼儿结合已有经验创编螃蟹吐泡泡的动作。
师:螃蟹最喜欢在河里干什么?幼儿自由讲述。
师:螃蟹是怎么吹泡泡的?除了朝这边吹以外,还可以朝哪边吹?
2、模仿学习螃蟹走路的动作。
师:螃蟹是怎样走路的?(提醒幼儿练习走路时会找空间。)
3、教师哼唱音乐幼儿练习动作,吐泡泡,吐泡泡,走走走走吐泡泡。
4、倾听B段音乐,并合着音乐练习动作。
师:我们一起来听好音乐吐泡泡啰!
三、创编、学习C段音乐的动作。
1、鼓励幼儿创编不同方位的挠痒痒的动作。
师:哎呦,哎呦(老师做挠痒痒动作),我怎么了?螃蟹除了后背会痒以外,还有哪些地方会痒?谁愿意试一试?鼓励幼儿大胆创编不同
的挠痒方位。
师:有的螃蟹先挠痒痒,有的螃蟹后挠痒痒,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动作做的整齐一些,好看一些?(引导幼儿拍两下手,再挠痒痒。)
2、听着音乐来学一学螃蟹挠痒的动作。
师:现在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挠挠痒,每只螃蟹挠痒的地方要和其他螃蟹不一样。
四、幼儿随完整地音乐练习动作。
1、幼儿听音乐完整的练习动作。
师:小螃蟹们刚才我们学了那么多的本领,现在你们把小螃蟹跳舞、吐泡泡、挠痒的本领连起来跟着音乐来做一做好吗?
你们能听着音乐来学本领吗?
2、在教师的语言、动作的提示下能随音乐的变化,做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
五、游戏。
1、启发幼儿做躲闪的动作。
师:小螃蟹在河里玩的正高兴,忽然谁来了,他来干什么呢?捉螃蟹的人来了,小螃蟹要怎么样做?
2、幼儿倾听尾声音乐。
3、完整倾听音乐游戏,提醒幼儿捉螃蟹的人来了要躲闪。
教案《捉螃蟹》 篇7
活动目标:
1、练习同伴合作运动走,发展动作的灵敏度和协调能力。
2、知道螃蟹横着走,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3、安全教育:提醒幼儿注意活动安全。
活动准备:
1、球亮个、场地。
2、音乐
活动过程:
1、谜语导入课题:八只脚,抬面鼓,两把剪刀鼓前舞,生来横行又霸道,嘴里常把泡沫吐。(谜底:螃蟹)
2、引导幼儿回忆,唤起有关螃蟹的.已有经验。
螃蟹长得什么样子?它是怎样走路的?请幼儿学学螃蟹走路的样子。
3、鼓励幼儿与同伴自由结合,探索学习螃蟹走路的样子。
4、教师示范讲解螃蟹走路的动作要领。
幼儿两人一组,面对面或背靠背夹球,两臂侧平举,两手相握,模仿螃蟹横着走。
5、幼儿自由结伴扮演螃蟹,教师或幼儿扮演狐狸捉螃蟹,皮球被打落或自己掉落既被捉住。
螃蟹也可用夹子夹狐狸,阻止狐狸靠近。
6、教师:幼儿放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