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班音乐教案小青蛙找家

2025/10/14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小班音乐教案小青蛙找家(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小班音乐教案小青蛙找家 篇1

目标:

1、初步感受四分节奏并尝试用娃娃家的餐具来表现××|××|与×××|×××|××××|×××|的节奏。

2、激发幼儿创造的兴趣,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前熟悉歌曲《办家家》

2、围兜兜、蝴蝶结若干,磁带、录音机

3、娃娃用的小碗、调羹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分配角色,幼儿听音乐愉快地进活动室。

师:小朋友,我们来办娃娃家,好吗?请戴着蝴蝶结的男孩子当爸爸,系围兜的女孩子当妈妈,老师来当妈妈。现在请爸爸开着小汽车带着妈妈去买菜。好,爸爸们,妈妈们,出发!(女孩子跟在男孩子后面并拉着男孩子的衣服,一对对听着音乐自由地“开车”。)

二、律动《办家家》,初步感受四分节奏。

师:小菜买好了回家了!我们赶快来炒小菜吧!

引导幼儿跟着老师按四分节奏做洗洗|洗洗|切切|切切|炒炒|炒炒|的动作,重点练习|炒小菜|炒小菜|炒好小菜|开饭罗|的动作。

师:办家家罗!

幼儿愉快地表演律动《办家家》。

三、游戏“快乐的娃娃家”,引导幼儿用小碗、调羹来表现节奏。

1、教师表演,激发幼儿表现的.欲望。

师:娃娃吃饱了,就开心地笑了起来,瞧!妈妈的碗娃娃和调羹娃娃也高兴得唱起歌来了。

教师用调羹按××|××|的节奏敲击小碗,炒小菜处配节奏×××|×××|××××|×××|(配乐)。

妈妈的小碗和调羹是怎么唱歌的?

2、引导幼儿用调羹敲击小碗来表现节奏,教师用鼓声控制幼儿敲打的速度。

你们的小碗也会唱歌呢,请你试试看。跟着妈妈的鼓声一起来唱歌。

3、教师指挥幼儿分男女小朋友用接龙的方法敲打小碗。

现在爸爸和妈妈来比一比,谁的小碗唱歌唱得好。

4、在音乐的伴奏下,全体幼儿完整地表演游戏“快乐的娃娃家”。

请小碗、小调羹跟我们一起办家家吧!

四、结束:听音乐自由敲打小碗出活动室。

小二班教室里有个娃娃肚子饿了,我们拿着小碗小调羹去喂它吧。

小班音乐教案小青蛙找家 篇2

1、杂技演员

游戏规则:幼儿头顶飞盘从起点走,跨过小河,走S形障碍,到终点。

游戏材料:飞盘、皮筋、水瓶

2、运西瓜

游戏规则:幼儿手推小车将“西瓜“运到终点。

游戏材料:小推车、软皮球

3、小乌龟赛跑

游戏规则:幼儿手脚着地从起点爬到终点。

游戏材料:小乌龟背包、手套

4、小兔拔萝卜

游戏规则:幼儿从起点双脚跳到中间,拾起一个萝卜,迅速跑到终点终点。

游戏材料:小兔头饰、布萝卜

5、小熊过桥

游戏规则:幼儿挑着水桶从起点出发,走过小桥,平稳的走到终点。

游戏材料:小熊头饰、小水桶

6、喂小动物

游戏规则:幼儿从起点跑到中间,拾起一粒“食物”投进小动物的嘴里,快速跑到终点。

游戏材料:沙包、小动物头饰、塑料筐

7、学做解放

游戏规则:幼儿从起点爬过“草地”,钻过“山洞”,跑到终点。

游戏材料:垫子、弓形门、解放帽

8、亲子项目:青蛙过河

游戏规则:妈妈(爸爸)从起点手持荷叶“过小河”(双脚不能踩地),走到场地中间放下荷叶,抱起幼儿跑到终点。

游戏材料:荷叶

9、亲子项目:给妈妈带项链

游戏规则:爸爸在起点手持项链绳跑到中间,幼儿将项链珠穿好,爸爸抱着幼儿跑到终点处给妈妈带上项链,三人一起跑回起点处。

游戏材料:项链绳、珠子

小班音乐教案小青蛙找家 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身体平衡能力及跳的能力。

2、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重点、难点:重点:培养幼儿身体平衡能力及跳的能力。

难点:初步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

活动准备:

1、硬纸板做的荷叶人手一份

2、磁带(轻松的音乐)、录音机

3、报纸卷成的小虫若干

4、篮子两个、平衡板两块

教师行为:

1、学习跳的本领。

2、捉害虫。

⑴情景讲述及游戏规则有一天农民伯伯告诉我,在河对面有块庄稼地,那里有很多害虫,他听说小青蛙是个捉虫能手,所以想请你们来助他们捉害虫好吗?

可是到达庄稼地必须跳过小沟,走过小桥,再跳过小沟才能到达,小青蛙一次捉一条小虫,然后从近路跑回来,把小虫放在篮子里再继续捉虫子。

老师边示范边讲解,提醒幼儿过小桥时要特别小心,注意安全,两手伸直,眼看前方,千万别掉到河里去了。

⑵小青蛙捉害虫,幼儿分成两组进行,看看哪组捉的虫子最多。

幼儿活动老师巡回指导。

3、吃虫子(热身运动)

⑴围坐在荷叶上数虫子。

⑵表扬活动中本领最的小青蛙,鼓励能力较差的幼儿。

⑶"小青蛙捉虫子时可辛苦了,肚子都饿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吃虫子吧。先把它剥开皮(手脚做放松动作),闻一闻,好香啊。左边吃吃,右边吃吃,舔舔嘴巴,摸摸肚子还没吃饱就再吃一条吧。"

⑷小青蛙收拾东西回家了。"我们把剩下的虫子拿回家再吃吧。"

小班音乐教案小青蛙找家 篇4

教学目标:

1.发展幼儿跑的能力,且不与他人碰撞。

2.使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快乐。

活动准备:

一条围巾;小鸟头饰若干;小鸟家场景;;“虫子”若干;草地、树、草丛。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小鸟跟着鸟妈妈”从窝里走出来。

2.鸟宝宝”在“鸟妈妈”的带领下随音乐活动身体(头部、肢体等)

二、小鸟学本领

1、鸟妈妈示范捉“虫子”。

提问:“妈妈示范是怎么过去捉虫子的?”

(幼儿学习跑的动作,双手握空拳,前后自然摆动,双脚跑动)

2、请四个鸟宝宝去草地上学习捉虫子

(提示鸟宝宝不与别人碰撞,注意安全)

三、游戏《小鸟捉虫》

1、第一次游戏

请鸟宝宝去草地上捉虫子

2、活动结束(宝宝们,我们有这么多的虫子,送给邻居鸟妈妈好吗?)

小班音乐教案小青蛙找家 篇5

教学目标

1、 复习歌曲《小青蛙找家》,通过演唱表现自己爱小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2、 学唱歌曲《小蜻蜓》,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表现优美、抒情的'音乐情绪,并能运用打击乐器准确的为歌曲伴奏。

重点难点

对歌曲的感受

教学准备

录音、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青蛙找家》

二、学唱歌曲

1、 生跟音乐齐唱歌曲。

2、 师生接唱。

3、 师生一起随音乐跳起来,表现自己对小动物的热爱。

4、 班级合作:伴奏 演唱 舞蹈

5、 利用歌曲的曲调,启发学生“你喜欢哪一类小动物?”

6、 将学生分组,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小动编歌谣形成一组,并说给大家听,看哪一组创编的歌谣好。

7、 反馈交流,评出优胜小组。

1、 听录音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2、 引导学生跟录音轻轻地哼唱。

3、 师范唱歌曲。

4、 生跟琴演唱,师指导。(唱的时候应柔和、抒情)

5、 让学生说说小蜻蜓飞来飞去捕蚊忙的情景。

6、 引导学生说说小蜻蜓的特征。

7、 鼓励学生随音乐表演,并选择好的动作全班一起来。

8、鼓励学生自己创编动作为歌曲表演,激发学生的创编热情。

小班音乐教案小青蛙找家 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2、教育幼儿注意个人及饮食卫生,预防疾病的发生。

3、引导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活动重难点: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措施。

活动准备:

手足口病例图、视频及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每天老师都会给你们检查小手和嘴巴,谁知道这是为什么?(请幼儿讲述)

二、介绍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

1.看来小朋友们对手足口病都已经有所了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症状呢?(幼儿讨论)得出结论:症状:潜伏期2-5天,往往先出现发烧症状,手掌心、脚掌心出现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或溃疡,很疼。还会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病重的会并发脑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时要赶快告诉老师和人,及时就医。

2.请幼儿观看手足口病例图片。(加深幼儿对手足口的认识)2、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传播的呢?(幼儿讨论)小结: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主要通过三条途径传播:一是人群密切接触;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过空气传播;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过粪、口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我们在接触都会得病。

全年均可有发病,但3-11月份多见,6-8月份为高峰期。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

3、知道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

怎样预防手足口病?(幼儿讨论)小结:预防措施:

(1)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早上入园洗手,饭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3)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青叶等药物。

(4)不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不要经常串门;不要和患病儿童接触。

(5)家长外出回家后,立即让家长洗手、换衣服,防止将病菌带给自己。

(6)饭前用84抹布擦餐桌,不吃生冷食物;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幼儿加强营养,不挑食,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7)保持活动室或家庭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至少每两小时开窗一次,每次通风半小时以上。垃圾及时清理、消毒。

4、开展"我是卫生小卫士"活动。

(1)比比谁的小手最干净。

小朋友们都知道了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也知道了预防手足口病的方法,现在,咱们就来比一比谁洗的小手最干净。以小组为单位洗手,选出洗手最认真的小朋友。

(2)比比谁的衣服最干净。

由幼儿当裁判,选出衣着最干净的小朋友。

(3)评选出"卫生小卫士"进行奖励。

小班音乐教案小青蛙找家 篇7

活动目标:

1、亲近自然,喜欢小动物。

2、初步了解青蛙的生活习性。

3、知道小青蛙是有益的,要爱护青蛙。

活动准备:

青蛙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游戏:小蝌蚪变青蛙

2、师与幼儿一起做模仿动作:听《小蝌蚪找妈妈》音乐,轻声哼唱。

3“小蝌蚪要长啦,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跳一跳,细尾巴没有了,变成了谁”?

二、基本部分

1、利用墙饰青蛙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了解青蛙的特征:“头上一对眼睛,宽嘴巴,长着四条腿,穿着绿衣裳,露着白肚皮”!

2、论“青蛙吃什么”?“会飞的小昆虫”所以青蛙是庄稼的`保护者,是有益的。

3、“你吃过青蛙肉吗“?青蛙肉好吃,可是青蛙少。你吃掉了它们就没有人来捉害虫了。而且现在农药使用过多青蛙肉有毒。

三、结束部分

1、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2、幼儿学青蛙跳。“一跳、两跳、跳得高,抓住一只坏蛋,你抓住了什么”?

3、幼儿自由回答“苍蝇,蚊子…………?

小班音乐教案小青蛙找家 篇8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于图谱的`形式,学习2/4拍的节奏型。

2、感受律动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荷叶图谱、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导幼儿了解青蛙生长过程。

二、进入主题,教幼儿学习青蛙跳跃的本领。

1、引导幼儿学习第一种本领。

2、幼儿练习青蛙跳。

3、学习第二种本领。

4、幼儿练习青蛙跳。

5、将两种本领合在一起,带领幼儿跳跃。

三、游戏活动。

1、分组让幼儿练习跳跃。

2、播放音乐,与幼儿一起跳跃。

四、活动结束。

小班音乐教案小青蛙找家 篇9

活动目标:

1、在教师的引导下,借助于图谱的形式,学习2/4拍的节奏型。

2、感受律动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件、荷叶图谱、音乐

活动过程:

一、出示课件,引导幼儿了解青蛙生长过程。

二、进入主题,教幼儿学习青蛙跳跃的本领。

1、引导幼儿学习第一种本领。

2、幼儿练习青蛙跳。

3、学习第二种本领。

4、幼儿练习青蛙跳。

5、将两种本领合在一起,带领幼儿跳跃。

三、游戏活动。

1、分组让幼儿练习跳跃。

2、播放音乐,与幼儿一起跳跃。

四、活动结束。

小班音乐教案小青蛙找家 篇10

活动目标:

1、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并用两种不同的力度、速度的洗手帕的动作来表现。

2、通过洗手帕活动,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准备材料:

洗手帕∨带、钢琴、手帕

重点难点:

听音乐能够区分强弱、快慢。

活动地点:

活动室

活动形式:

集体活动

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小蜻蜓》,进入活动室。

2、出示手帕,教师演示洗手帕的'方法。(讨论:手帕脏了怎么办?可以怎样洗?)

3、欣赏音乐《洗手绢》。助幼儿熟悉乐曲旋律,分辨音乐的强弱、快慢的变化(讨论:音乐又快又重时应怎样洗手帕?音乐又轻又慢时可以怎么样洗手帕?)。

4、请幼儿分段听音乐,练习两种洗手帕的动作。

5、鼓励幼儿边听音乐边完整的洗手帕的动作。

6、启发幼儿在乐曲末边说“晾起来”边做相应的动作,表现出劳动后的愉快心情。

7、与幼儿一起做《小兔和狐狸》的音乐游戏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