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 篇1
一、引入新课
1、出示例1:要做两种中国结,第一种每个用2/5米彩绳,第二种每个用3/5米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
读题,独立完成。
板演。
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重点说清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生:计算顺序不同。
生:结果相同。
生:符合乘法分配律。
3、小结:
师:算式中有乘法、加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1、师:刚才有同学说到这两个算式符合乘法分配律。回忆一下:什么是乘法分配律?
生回答。
师:乘法分配律有几种形式?分别是什么?
生:两种,一种是添括号,一种是去括号。
2、出示:(2/7+4/9)×63 31×3/7+4×3/7 57×5/8-5/8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自己的方法。
重点说第3题:
生:将题目变成57×5/8-5/8×1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57个5/8减去1个5/8,也就是57×5/8-5/8×1.
3、出示:3/8×(8/3+32/9)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3/8×(8/3+32/9)=3/8×8/3+32/9×3/8=1+4/3=1又4/3
3/8×(8/3+32/9)=3/8×8/3+32/9×3/8=1+4/3=7/3
引导辨析:
这两个答案哪个正确?
小结:带分数必须是整数和真分数合起来的数,不能有假分数。
4、出示:
5/9×1/8+4/9÷8 (2/5+4/7)÷1/35 7/8÷(3/4-1/6)
指名板演后,小结:除以一个数要先变成乘这个数的倒数,才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特别强调注意:
第3题,是除以一个算式,不能先变成乘这两个数的倒数,而是要先将括号内的结果算出来,然后再乘它的倒数。
另外还有部分学生会出现:(3/4-1/6)÷7/8的错误。
5、出示:
(1)(1/5+3/16)×15×16
试做,板演。
生1:(1/5+3/16)×15×16
=1/5×15×16+3/16×16×15
=48+45
=93
生2:(1/5+3/16)×15×16
=1/5×15+3/16×16
=3+3
=6
引导学生辨析两种做法。
小结:乘法分配律是要让两个加数分别与外面的数相乘,而外面的这个数是15×16的积。所以分配时,不能将这两个数分割开。
(2)出示:(1/5×3/16)×15×16
师:这个题目和上题有什么不同?
生:都是乘法。
师:都是乘法说明是同一种运算了,可以怎么办呢?
生:换位。
学生独立完成。
(1/5×3/16)×15×16=1/5×15×3/16×16=3×3=9
(3)再次比较两题的不同点,说一说在做题时应该注意什么。
三、课堂巩固练习
完成75页练一练。
四、教学反思:
1、开门见山,直接引入新课,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2、本节课的重点是学习将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而本节课,重点是进行乘法分配律的练习,在新课过程中,练习题的设计循序渐进,由易到难,使学生在辨析、比较的过程中,明确每种类型的分析方法,掌握分配律的两种基本类型。不过在第一组练习中,可以适当加入一些两数之差与一个数相乘的例子,丰富学生对题型的认识。
3、对于一些除法算式,今天课堂中忽略了一个数除以两数之和(之差)的类型,这是学生认知上的一个难点,也是一个易错点,他们很容易受前面的影响,把除法变成乘法,但却没有分析,这里是除以一个算式,而除法的法则却是除以一个数,才能变成乘它的倒数。
4、学生的思维灵活性不够,对所学的知识不能灵活应用。今天课堂上涉及到的都是一些特征较为明显的题目,部分学生就只会做这些类型的题目,对于稍有变化的题目,就觉得束手无策,这也反映出有些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是生搬硬套,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强。
例如:教材练一练第2小题,看到2/3,3/2就觉得需要用简便算法,也就不管是否符合运算定律,就随便凑数进行简算。
第2题的第(2)题,是需要先将括号内的算式先算出结果,再进行简算,可有些学生一看题目要求简算,但题目中的数据却没有简算的.特征,也就不知道该怎么做了,连按部就班地去计算也不会了。
同样的问题出现在家庭作业中:
22/13-3/2×3/10-11/20 只需把乘法的这一步先算出来,就可以看出简算的方法,但一部分学生就空着不写,不知道该怎么简算。
5、一些拓展性的题目,其计算方法之前曾经有过渗透,但在遇到具体题目时,多数学生还是难以灵活运用方法将算式进行变形,达到简算的目的。如:
6/13×5/12+5/13×7/12
6、总体感觉,虽然课堂上稳扎稳打,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方面,我觉得做的还是比较好的。学生基本掌握了分配律的几种类型,也能较为正确地进行简算。但是整节课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做的不够,如果能设计一些思维发散的题目,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拓宽其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应该会更好。
例如可以给出一半的算式,让学生把算式补充完整,达到简算的目的,这样让学生自己出题,促使他们自己去思考:符合简算的算式有什么样的特征,从而加深对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材第117 、118 的内容和第120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 一4 题。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教学,使同学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算法。
2 .培养同学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3 .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三、重点难点
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四、教具准备
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12+8-13
16-4+21
24-(18+3)
2 . 老师指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二)教学实施
1 .出示例1 的表格。
( l )让同学读懂表格的内容,并用自身的语言表述出来。
( 2 )老师出示第一个问题:“森林局部比草地局部多几分之几?"
( 3 )提问:森林局部指什么?怎样列式?
( 4 )请同学试着算一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老师巡视,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
方法一: + 一
方法二: + 一
= + 一
= + 一
= 一
=
=
=
( 5 )小结计算方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身的情况灵活选择方法。
2 .出示例1 的第二个问题:“裸露地面贮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
( l )先让同学看懂表格内容,然后老师提问:在这个问题中,把什么看作单位“1 " ? 是什么意思?
( 2 )请同学列出算式:1 - - 或1 -( + )
( 3 )请同学试着计算,并指名板演这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
1 - -
1 -( + )
= - -
=1 -( + )
=
=1 -
=
提问: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该怎样计算?
3 .小结。
提问:你能说一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吗?
引导同学归纳概括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依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带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
4 .完成教材第118页的“做一做。
同学试着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计算过程,重点看运算顺序和书写美观情况。
5 .完成教材第120 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 — 4 题。
同学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2 — 4 题,鼓励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四)思维训练
某市举办一次数学竞赛,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 ,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 。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几?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综合运算的顺序相同。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正确解答相应的应用题。
教材分析:
本练习共安排了5道练习题和1道思考题。第1题是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口算练习,第2题是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练习,第3题是文字题,第4、5是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P140、1,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再口答。
二、基本练习
1.计算P140、2
2.文字题P140、3要求列综合算式解答。
3.应用题P141、4--5其中第5题让学生知道把一项工程看作单位1,甲队每天做了这项工程的15分之1。乙队每天做这项工程的'10分之1,两队合做一天是多少?还剩几分之几?
三、思考题:
仔细观察后说一说,先填哪一个?怎么算?
四、: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通过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 篇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0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五第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并能根据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一些分数的简便计算。
2、使学生在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应用运算律进行分数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体会数学学习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教学重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理解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设计理念:本课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入手,利用推移、类比的方法,通过学生自己的尝试、观察发现规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个性修改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教科书第80页的例题图。提问:要求“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
要求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并尽可能列出不同的综合算式。
2、集体交流。根据回答板书算式。
×18+×18 (+)×18
追问:列式时你是怎么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是运算,统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独立列式解答
口答算式,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二、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谈话:根据以上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你会计算上面这两道式题吗?
学生分别计算,并指名板演。
2、提问:这两道式题的计算结果相等吗?运算顺序呢?第一道算式先算什么?第二道算式呢?
3、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4、做“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然后交流、订正。
猜一猜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两名学生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口答运算顺序
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三、教学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1、引导:我们再来仔细观察例1的两种解法。比较一下,这两种解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你有什么想法?
通过交流明确: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恰当地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2、做“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讨论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
小组交流两种解法之间有什么联系
两名学生板演,其余独立完成
四、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第1题。
让学生按要求直接写出得数,再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第2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再选择一两题要求说说运算顺序。
3、做练习十第3题。
让学生独立计算,然后说说每道题分别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
4、做练习十第4、5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直接写出得数
独立计算
独立计算
五、评价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说一说学到了什么
六、作业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 篇5
[教材简析]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学习基础是: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分数加、减、乘、除计算、以及整数小数四则运算中运算律的使用。由于有了大量的知识基础,教材安排了一个具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类推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通过两种方法的比较,发现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例题的设计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随后的练一练让学生巩固了计算方法,提高合理灵活使用运算律的能力。练习十五中还安排了使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实际意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主动体会整数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能运用运算律进行有关分数的简便计算,体验简便运算的优越性。
2、使学生在理解运算顺序和简便计算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重温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谈话:中国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工艺制作,元旦时我们班将用它来装扮教室。
2、出示场景图:小的中国结每个用4分米彩绳,大的中国结每个用6分米彩绳。两种中国结各做18个,一共用彩绳多少米?
3、学生口头列式,说说运算顺序。
4、提问:两种方法,哪一种计算更简便?为什么?
4、小结: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还可以使用运算律使计算更简便。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在具体的情境中再现旧知,为新课的教学打下了稳固的知识基础,埋下了情感、思维体验的伏笔。]
二、主动探索,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出示例1的场景图,学生自主列出综合算式。
板书: 2/518+3/518 (2/5+3/5)18
2、交流两种算式的不同思路:列式时你是怎样想的?
3、指出:在一道有关分数的算式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这两道算式都属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将计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能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从而增强学习计算的内在需求。]
4、独立思考,尝试计算
(1)提问:根据以往计算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经验,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使学生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尝试:这两道算式你能试一试吗?
学生分别计算,指名板演。
5、交流算法,理解顺序
让学生结合具体问题情境说说运算顺序。说清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6、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也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唤醒学生的数学思考,用自主学习的方法体会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体验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新知识纳入知识结构的过程也就顺理成章。]
三、算中体验,把整数的运算律推广到分数。
1、讨论:这两个算式,如果让你选择,你喜欢计算哪一个?为什么?
使学生明确第二个算式因为括号内的和是整数,所以计算比较简便。
2、观察:这两种算式有什么联系?
得出:两种方法从算式来看,其实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板书:2/518+3/518=(2/5+3/5)18
3、引导:两个不同的算式,求的都是一共用彩绳多少米。从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4、小结: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我们在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恰当地应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设计意图:整数的运算律迁移到分数中来使用,让学生在计算中自主探索,充分观察,对比体验,通过自己思考,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去同化、顺应新的知识,达到有意义的学习的目的。发展了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四、练习巩固,正确计算。
1、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反馈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算法,第1题的除法和乘法你是怎么处理的?
小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通常是一次计算出一个得数,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乘除法连在一起时可以同时运算。
提问:你是怎么检查结果是否正确的?
使学生重温检查的方法,养成习惯:(1)数字、符号有没有抄错;(2)每一步的计算是否正确;(3)书写格式是否规范。
[设计意图:计算后,引导学生自觉对计算过程进行检查,分析错误的原因,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每一道题的作用,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
2、练一练第2题
独立完成
交流时,说说应用了什么运算律或运算性质,为什么要这样算。
提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使用运算律时,有什么特别之处?
小结: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在使用运算律时,常常是使用运算律凑成整十或整百、整千数再计算,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在使用运算律时,通常是凑成整数,或者观察是否有利于约分。计算步数较多的题时,要随时注意使运算简便。
[设计意图:把整数的简便运算与分数的简便运算进行对比,使学生体会,使用的运算律是相同的,但分析的方法稍有区别。养成认真分析数据的习惯,提高合理灵活计算的能力。]
3、练习十五1、2题
独立完成
五、全课总结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或不足?
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你觉得你对同学们可以提出什么样的友情提醒?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科书第59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5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进行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类推及计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数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计算的运算顺序,会正确进行计算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
学法引导
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知识类推迁移,通过体验,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 出示一组算式.(课件出示.)
7+426 + 480-(32+324)
[( + ) ]20-[4-( - )]
观察以上6个算式,讨论.
1.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之处?(都是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2.根据算式的特点,可以分为哪几类?
二、新课(小组合作,研讨新课.)
第2个问题可以先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汇报.
学生的分类大致有以下几种:
1.依据计算步骤分为:
两步计算的有:
三步计算的有:
2.按算式中数的特征可以分为:
属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有:
属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有:
3.教师重点依据学生的第2种分类,先让学生说说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再具体说出下面各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出示下面一组算式.
(1)让学生仿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分小组试着说出上面4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分组进行汇报.
(2)学生汇报运算顺序时,仿照上面题的方法用红线标出运算步骤.
(3)让学生分小组试做,每人试做两题(一题有括号,一题无括号的).
(4)请其中一个小组派代表汇报每题的运算过程及结果,其他组进行核对.
5.让学生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进行对比,找出它们的共同点,进而总结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反馈练习
1.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32-23- +
2.请你用 、1、 、 、 、 等数编几道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1)小组协助完成.
(2)每个小组成员选2题,先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3)各小组汇报编题及计算情况,对编得合理,计算准确的小组给予奖励.
四、巩固练习
1.练习十五第4题.独立做,集体订正.
2.课堂作业:练习十五第5题.
分数混合运算的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分数除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运算,并能具体情况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四则计算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运算顺序,简便运算。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备注
一、复习引新
二、教学新课
三、
四、作业
1、说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8÷2+9÷318÷(12-3)
2、引入新课
1、教学例1
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上下练习。
引导观察计算过程,说明递等式书写的规范过程,并说明理由。
2、组织练习。
练一练1
说顺序后练习。
3、例2
说运算顺序,这里除法的两步按照计算法则要怎样算?
观察转化成乘法后的算式,想一想,是不是可以简便运算?
上下用简便算法。
问: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4、练习;
练一练2
这里除一个数要怎样算?
用简便算法。
说说各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是怎样算的?
说说运算顺序,要注意什么?
练习111~3、4、5
课后感受
混合运算学生做起来很简单,只是在简便运算上还要注意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