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童年有感
文学网整理的读童年有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读童年有感 篇1
书籍是在时代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英培根
趁着暑假,我又把我看了两遍的《童年》从箱底翻了出来。为什么看了两遍还要再看?因为前两遍我没看懂什么,只知道大概的情节:小主人公阿廖沙(高尔基的小名)在父亲去世后,在外祖父家里度日。阿廖沙在这每天看到的都是令人作呕的丑事,舅父们为了家产争夺斗殴,愚弄弱者,毒打儿童等等。但同时他又得到外祖母的疼爱。
前两遍,我好比看一部普通的'小说故事,粗略知道了故事情节,就没后文了。这次,第三遍,我仔细看完了《童年》,却有了一番思考,那就是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童年。
小阿廖沙渴望读书,为了读书遭受屈辱、欺凌,却仍然拼命读书。我呢?还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因为不想去,闹别扭,结果和妈妈一起从摩托车上摔下来,慢慢大了,也没见得有多爱读书。
生活在社会底层的阿廖沙渴望自由,渴望美好生活,脱离那些可恶、虚伪、丑陋。我呢?活在当下,想干吗就干吗,却不停的在说愁,好象不懂得知足,永无止境的抱怨不休,只知道获取,不懂付出,不知道我是幸福的。
我是幸福的。
社会虽然黑暗、环境虽然艰苦,但年幼的阿廖沙凭着一份倔强,不断追求,无论结果如何,总之他凭着一份信念一直坚强的走下去。
我的社会、环境不知要强几百倍,但信念却逊色得多,我漫无目的的在浪费着自己的岁月,我应该知道怎么做了,天时地也利了,就差我自己来人和了。
读童年有感 篇2
我们的童年是美妙的,是快乐的,是幸福的,更是值得回忆的……而高尔基的童年却是悲痛的。
读完《童年》,我感受到了高尔基儿时的悲惨遭遇,顿时觉得我是幸运的。可怜的高尔基3岁就失去了父亲,从此与母亲相依为命。他们来到了外祖父的一个小染坊,可惜外公是个自私、贪婪而又专横的小业主,所以高尔基从不指望能从外祖父那里得到关心,只有善良的外祖母能给他的生活带来一丝丝的安慰。外祖母似乎有种特殊的亲和力,每当高尔基委屈的时候她总会给予无尽的安慰。面对外祖父毫无人情的打骂,她也是一再的忍让。后来外祖父破产了,而最疼爱他的母亲也去世了,此时正是高尔基最绝望的时刻,然而他的外祖父却将他无情的赶出门去,他只能靠捡垃圾为生……
再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每天在宽敞的教室学习,在温暖的家中休息,在美丽的公园嬉戏,在豪华的餐厅享受美食……而这些对童年的高尔基来说简直是一种奢望。然而这悲惨的生活并没有打败他,他的坚强不屈最终使他成为了一代伟人;相反,过着幸福生活的我们却常常被一点小挫折打败。
看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读童年有感 篇3
《童年》是高尔基的三部自传体小说之一,主要描写阿廖沙童年、少年和青年生活的同时,也反映了阿廖沙的生活状态。
这本书写的主要内容是:阿廖沙因为很早就去世了,他随寄居在外祖父,外祖父对他很不好,总是对他充满了敌意。不过,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慈祥的外祖母。在外祖母的帮助下,阿廖沙成为了一个、机智的人,最后他去了人间。
我觉得阿廖沙在这种下也坚强勇敢地克服种种困难,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就拿我上次自己走夜路回家来说吧,那天放学后我在校门口站着却没看到那熟悉的身影和慈祥的。突然,我想起昨天妈妈叫我要自己走夜路回家。我站在原地想了一会儿,就朝着家的.方向慢慢走去了。我走着走着,脑子就开始胡思乱想了:这里会不会有人贩子把我给拐走啊?会不会有人跟踪我啊?会不会有杀人犯?会不会顿时我的心里害怕极了,于是加快了脚步,再次心想:我必须坚强勇敢起来!就这样慢慢地走进了小区终于到家了!我地扑进了妈妈那的怀抱。
这充分说明了:当不能轻易地,要坚强勇敢地面对它。
《童年》这本书告诉了我们,只要坚强勇敢地面对困难,一定能的克服它。
读童年有感 篇4
在《童年的盒子》里有许多让我们值得去看的文章,其中有一篇《快乐的老提》让我现在记忆犹新。
老提的故事里洋溢着一股敦实的幽默,从老提的名字和他老提裤子的动作中,从老提憨实的'善良和快乐中,缓缓蔓延开来。作者抓住一个“忘”字来反复表现老提大大咧咧的性格,这个性格给老提带来了不少麻烦,却给故事带来了许多快乐。新学点名的时候,他忘了自己的名字;听老师的话假装拉二胡,拉着拉着又忘了“装”的事,二胡老师急得鼻尖直冒汗,一个劲地向老提使眼色,后来教室静了下来,老提机灵,知道闯了祸,就不敢停下,拉了调弦的事……一个快乐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的孩子,也从这些滑稽的场景里生动地走了出来。三年级的老提从来没有生出什么“歪”主意,但总会卷进一些不怎么平常的事情里;荣幸地当了几天的中队长,差点参演了一个小品,还被同学们一致举手当选了“路长”。但这些事情最后总是“歪打正着”,让老提仍然可以在他的世界里快快乐乐地忙碌和“忘记”着。老提的故事里,包含着作者对童年的深切的理解和真诚的关怀。
读完了这篇关于老提的趣事后,我觉得老提是一个善良、开朗、活泼、遇事不懂就会去请教别人的人。虽然老提只当了几天的中队长,但他还是觉得很快乐。你们看,这是一个多么开朗的老提啊!
读童年有感 篇5
《童年》这本书是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他讲述了一个孤独孩子的童年故事,也包括了高尔基幼年时期从三岁到十岁时的生活。
由于“我”的父亲病死了,母亲和外祖母带我去与外祖父同居当时的社会十分昏暗,外祖父的家里也充满了仇恨,家人之间也经常发生争执,甚至打得头破血流;孩子犯一点小错,却要用鞭子痛打一顿;外祖母没犯任何错误,可外祖父还要打她;几个舅舅为了点鸡毛蒜皮的小事也要闹翻天,并且还欺负弱小者,虐待妻子和孩子;外祖父更是六亲不认,自私贪婪,他怂恿徒工偷东西,暗地里放贷,甚至与外祖母喝茶也要仔细数茶叶的叶数,生怕吃了亏。最后,“我”的`母亲死了,外祖父竟残忍的将“我”和外祖母赶出了家门,让“我”们自谋生路。
文章中的一字一句,都可以表现出社会底层劳动者悲惨的生活和当时阴暗的政治背景。揭露并且批判了小市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特征。书中的人物中,最让我敬佩的是“我”的外祖母,她面对慌乱是沉着冷静,对待孩子和蔼可亲,文中说“他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最了解,最珍贵的人。”表现了外祖母该“我”带来了光明,也反映出社会上一些人的爱心。“我”在这种黑暗的生活中,并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在逆境中成长成了一个坚强,勇敢,正义的人。这一点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我们有着比高尔基美好很多的童年,我们也更要好好学习,不辜负父母的一片苦心。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