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小学《昆虫记》读后感

2025/10/17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小学《昆虫记》读后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小学《昆虫记》读后感 篇1

盼望已久的暑假终于来到了,借着愉快的假期,我读完了《昆虫记》这本书,真是令我爱不释手啊!

当我合上书的那一刻,我已经完全沉醉在这本书里了。原来大自然是那么奇妙,是那么的丰富多彩!每一朵鲜花,每一只昆虫都有各自的特点。大自然里有看不完的新鲜事,做不完的游戏,探究不完的奥秘。

有一句话说:整个夏天,蝉不做一点事情,只是每天唱歌。读完这本书后,我才知我们误解了它。蝉并非是个大懒虫,反而是个勤劳的工作者。在人们心中叫得没完没了的虫子在大自然中却在不停地挖洞,能挖近40厘米深。等到天气晴好了,它才出地洞,爬上树唱起高亢的歌曲。蝉还真是一个不知疲倦的“矿工”。

蟋蟀是个歌唱家,读完这本书后我知道它更是一个建房专家。它建的房子在昆虫界里是数一数二的。无论是和煦温暖的春天,还是在寒风刺骨的冬季,当其它昆虫四处流浪,风餐露宿的'时候,蟋蟀却是大自然中的优越居民。蟋蟀的建筑水平只有人类才能和它媲美。它美妙的歌声是在向大家炫耀自己的本事呢!

萤火虫别看它柔柔弱弱的,可它却是一个出色的麻醉师!它具有的麻醉功效是用来食肉的。它能瞬间把一头蜗牛麻醉,然后就可以吸食肉汁了。不读这本书我还真不知小小的萤火虫还有这一手啊!

在这本昆虫记中,还有很多精彩的内容。法布尔先生给我们展示了昆虫的另一面。让我们一起聆听这大自然的声音并和大自然的子民一起吟唱吧!

小学《昆虫记》读后感 篇2

还记得刚刚看到《昆虫记》这本书时,看到封面上“昆虫”两个字时,不禁兴趣大失,这比起《海底两万里》、《鲁滨逊漂流记》的刺激探险,比起《童年》、《简爱》一个个令人回味的故事,似乎看起来平淡无奇。

我拿起这本书,渐渐地被这本书的内容给吸引起来,作者用他轻松诙谐、细腻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又一个可爱的昆虫:为快乐而高声放歌的蝉,不知动脑筋的建筑家黄蜂,可怕、恐怖而又对自己儿女慈祥至极的迷宫蛛,还有被“篡夺”了名声的绿色蝈蝈等等,一个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昆虫被作者描述成了一个个感情丰富、聪明智慧、栩栩如生的小生灵。特别是当我读到蟋蟀这个故事的时候,它在地下等待了一年,当钻出土地时只能活一个星期,却仍然放声高歌,蟋蟀那珍惜自己、活出自己的精神让我感动。而作者说到:他们不仅为大自然的美好而高歌,更是在为自己的生命复苏而歌唱,这句话久久刻在我的心里。

我想这就是对大自然的热爱!

还记得我小的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趴在草丛上看蚂蚁,当那暗红色的'小东西钻过密密麻麻的草丛,总喜欢把手按在它的前面,等它爬上这肉乎乎的大柱子,在把手抬起来,蚂蚁就只能在我手上漫无目的的乱跑了,看着它们细细的脚快速来回的交织,那焦急的样子,总让我忍不住笑起来。我当时是那么的痴迷于这种游戏,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接触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也渐渐的失去了兴趣。而法布尔从小就对大自然的充满好奇与热爱,并一直延续和坚持着这份热爱,才会让他写出如此真实,文学和科学融为一体的《昆虫记》。

在生活中,我们都应该像法布尔一样,对自己的目标多一份热爱,多一份执着,多一份坚持,多一份努力,你也将到达胜利的彼岸!

小学《昆虫记》读后感 篇3

今天我偶然读到了《昆虫记》这本书,刚读完第一个故事,我立刻被书中各种各样的充满传奇色彩的昆虫深深吸引了,嘴中不由惊叹:“大自然是多么奇妙无穷啊”!

在法布尔的笔下,勤劳的蜜蜂,威武的螳螂,唱歌的蝈蝈,凶猛的狼蛛……这些昆虫仿佛都活了过来。在你面前嬉戏、捕食,让你身临其境,留恋忘返。

粪金龟是大自然的清洁工,关于他的.故事法布尔费了不少心思,当粪金龟搬运它的圆球时,作者用他那丰富的想象力与出色的观察力为我们描绘出这样一幅画面:它用后腿抓紧这个圆球,再用前腿行走,倒退着前进,每次他都选择走险峻的斜坡,攀登那些简直不可能上去的地方。他一步一步艰苦的到了相当高的高度。一不小心,努力便成为泡影。此时一个固执勤劳的形象,跃然纸上,我钦佩不已。

我不禁想到,作者能用笔将昆虫们的一举一动记录的如此详细,难道不是依靠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观察吗?看来《昆虫记》不仅教会了我众多的昆虫知识,还有发现昆虫的秘密的诀窍---耐心和观察。当你对昆虫看久了,再回忆起来昆虫的样子,名称、生活习性都已烂熟于心,水到渠成了。

我又想到,昆虫记这本名著,是建立在“有昆虫”这一层面上的,如果人类肆意破坏森林、河流、田地,那么昆虫变成了化石,往昔一切不复存在,那还怎么观察昆虫?《昆虫记》中各式各样的昆虫,包括法布尔在内,他们都不想让这部著作消失吧!

昆虫记用那奇幻的语言带我走进昆虫们的世界,它包含了各式各样生机勃勃的昆虫,让我懂得珍惜自然的可贵;他记述了昆虫复杂多变的生活习性,使我学到了知识、明白耐心观察的重要性。读到它,真是我的幸运。

小学《昆虫记》读后感 篇4

昆虫记是著名的法国散文作家,昆虫学家法布尔著作的,他用大部分散文的形式记录了法布尔毕生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详细观察介绍了各种昆虫的生活和习性等等特征和特点,从每一篇短文都能够了解到昆虫的特点与从中得到一些道理。

第一篇中的《蝉和蚂蚁的寓言》让我知道蝉不仅从来不乞讨,还向饥饿的其它昆虫贡献自己的甜井,然而蚂蚁的忘恩负义,连帮助过自己的蝉都不放过,通过文章让我们知道了蚂蚁的'无赖和蝉的无私。

还有一篇《圣甲虫的梨形粪球》一文描述了圣甲虫妈妈把粪球制作成梨形的过程、构造及卵产在黎颈的原理。圣甲虫妈妈在制粪球的时候,不但考虑到孩子的食物,还想到了干燥和冷热的问题。圣甲虫妈妈不会考虑自己的食物,但对自己孩子的食物特别在意,为了在幼虫出来的时候食物不会变干,它便很用心的拍打加工粪球。很多小细节上就可以知道圣甲虫妈妈很伟大,很聪明,它是一个好妈妈。

很多篇内容我都很喜欢,各种昆虫就像人类一样,它们会唱歌,会跳舞,有自己幸福的家庭,有自己的好朋友。为了它们的生活,都很机智聪明。我也很喜欢观察昆虫与小动物,但没有像法布尔作家这么的细心执着。我会在业余时间把对大自然的好奇心继续探索,探索更多的未知。

小学《昆虫记》读后感 篇5

多少人陶醉在法布尔笔下的昆虫世界,多少人欣赏着情趣盎然的文学经典,而我,却孤身一人领略着法布尔高尚的灵魂。

昆虫记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和特征描写的淋漓尽致,它熔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于一炉,带给多少人无限乐趣。而这成功的背后,法布尔付出了多少汗水与心血,付出了多少个日日夜夜,他耗尽毕生时间与昆虫默默交流,谱写一部昆虫世界的乐章,创造出只属于他自己与昆虫的一个世界,他,比任何人都具有传奇色彩。付出就有收获,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而坚持则会让收获更大,会让你离成功更近一步。人生漫漫,有多少次成功,就有多少次坚持,或许,人生本来就是坚持。任何事情没有绝对,任何情况没有必定,如果你为此努力,为此坚持,那将不是奇迹。

一个人耗费一生光阴观察昆虫已是奇迹,一个人一生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更不能不说是奇迹。而法布尔研究昆虫的动力,来自于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源自于作者内心对昆虫的喜爱。兴趣往往能带领一个人进入另一个奇妙世界,只要你喜欢它,任何一个高雅情趣都能使人升高一个境界。法布尔喜欢昆虫,喜欢研究昆虫,他是属于昆虫世界的.一个人,正是因为他的喜欢,他可以与昆虫默默交流一生,那么,这也不算是奇迹了。

一个人对生命的热爱源自于他对生命的尊重,一个人对所有生命的热爱源自于他对每个生命的尊重。法布尔以人性观照虫性,与大自然融合的无比和谐。他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是因为他能够品味生活,感受生命的美好,他尊重每一个生命,是因为他懂得生命的可贵,他尊重每一个生命,是因为他知道生命的意义非凡。

此刻,我看到了一个高尚的灵魂在眼前徘徊。

小学《昆虫记》读后感 篇6

昆虫的世界永远都是那么奇妙,让许多人痴迷于此,就像法布尔那样。当然,他们可能比不上法布尔啦!

在这本书中,法布尔为我们展现了 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如蝉的故事、蟋蟀的故事、蜘蛛的故事和松毛虫的故事。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为松毛虫的坚持不懈而感动。蟋蟀的不劳而获则使我厌恶。而狼蛛,我对它的外形一点也不感兴趣。母爱,它插不上话。因为据人们的研究表明,狼蛛母亲除了会任孩子在身上玩,不会去理会孩子们的生死存亡。只会为自己捕食,不会理会狼蛛宝宝们的饥饿与否。两位狼蛛母亲相遇则会互相厮杀,获胜的一方会吃掉败了的一方。当然,获胜一方会收留被她吃掉一方的孩子。

我曾经想过,法布尔到底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在常人眼中那么枯燥无聊的观察昆虫的工作。也许,一开始这只是他的兴趣而已,渐渐地,观察昆虫这件事从兴趣转变成了他的工作。

法布尔用了大半辈子的时间来观察昆虫,也许,他的'下一世会选择去做昆虫。这只是我的猜测,也有可能他会厌倦,从而选择另外的职业。他有的时候会被人们误解,可他从不曾放弃过这个职业。

昆虫,这是一类神奇的动物。法布尔用了一生也未能探清昆虫世界的秘密。但是,他的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

从法布尔的描写中,我对昆虫世界越来越感兴趣了。他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知识,还是一次昆虫世界的旅行。让读者仿佛亲身经历了一般。他在我们的脑海中开拓一块区域,这块区域名叫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