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快乐中秋》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中班《快乐中秋》教案(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中班《快乐中秋》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年年都吃月饼,但不知道为什么要吃月饼以及吃月饼的意义。这一活动就是为了让幼儿了解这些,同时通过说唱的形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了解中秋节这一团圆节日要给远在外地的亲人打电话。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理解作品要表达的情感。
2、让幼儿知道中秋节是我国民间团圆的节日,了解中秋节的习俗。
3、让幼儿回忆并流利地表达自己对节日的感受。
4、体验和大家一起过节的快乐。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让幼儿流利地表达自己对节日的感受,理解中秋节的意义。
活动准备
1、一盒月饼
2、录音机。
3、教学挂图《中秋节真快乐》。
活动过程
1、录音播放有关中秋节的儿歌。
咚镪,咚镪,咚咚镪,
八月十五中秋节,
吃着月饼来赏月,
家家户户庆团圆……
2、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刚才听了儿歌,从儿歌里知道中秋节要吃什么,干什么吗?
幼儿:吃月饼,晚上看月亮。
师:孩子们回答得真捧,其实中秋节不光要吃月饼和看月亮,还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出外办事和远离家乡的,有条件的都要赶回家与家人团聚。
3、教师出示一盒月饼,让幼儿看看并尝尝月饼。
4、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幼儿观察、讲述。
师提问:小朋友们看一看,图上你们看到了什么?
幼儿:天上有一个圆圆的月亮,有人坐在院子里看月亮,还有小朋友在吃月饼,他们真开心!
5、拓展幼儿的思维,让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
①教师提问:过中秋节,小朋友们都干些什么呢?
幼儿:吃月饼,看月亮……
②那孩子们你们对远在远方的亲人又是怎么做的呢?
幼儿:我给远在广东的爸爸、妈妈打电话……我还给奶奶月饼吃……
6、师:中秋节快到了,小朋友们要给家里、身边的亲人说“中秋节快乐”,还要打电话给远在远方的亲人说。
7、让幼儿模仿给亲人打电话。
8、总结
今天,我们知道中秋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要吃月饼、赏月亮、家人要团圆,除此之外,小朋友们要关心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本班幼儿的积极性还是很好。尤其是尝月饼和给亲人打电话时积极性很高。通过这次活动幼儿了解了中秋节这一团圆节日的意义,也知道了这一天要吃月饼。但本班幼儿年龄偏小,因此在活动中幼儿对教师的提问回答得不是很好。
中班《快乐中秋》教案 篇2
教学意图: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此次活动符合幼儿对传统节日认知的需要,是儿童所熟悉、感兴趣的,具有教育价值的。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更加透彻地了解了中秋节的来历、传说以及一些民间习俗、文化,让幼儿进行直接体验,促进幼儿的发展,体验了活动的乐趣。
教学目标:
1、体验节日的快乐气氛,激发幼儿对民间节日的兴趣。
2、讲出自己的节日感受,提高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教学准备:
1、给幼儿讲述《月亮变圆了》、《月亮姑娘做衣裳》等有关月亮变化的故事。
2、各种月饼和水果若干。
3、中秋节的录像,(包括月亮的变化、人们的活动等。)
4、有关中秋节的民间故事磁带及实物、图片。
教学过程:
1、相互交流自己对中秋节的认识。
2、教师介绍节日的来历和有关习俗。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民间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的一项重要活动是赏月。这天夜晚,皓月当空,秋风送爽。辛勤劳作的人们,看着丰收在望的庄稼,心中充满喜悦。
3、讲述《嫦娥奔月》等传说故事(可欣赏有关中秋节的录像)。
4、师幼一起品尝月饼、水果。
延伸活动:
和父母一起观察八月十五前后月亮的变化。
相关信息:
中秋节,是我国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它代表着团圆、吉祥。人们赏月、吃月饼、走亲访友寄托着对生活的无限热爱。这个时节,人们感受亲情、释放亲情、增进亲情;这个时节,人们盼望团圆、追求团圆、享受团圆……
中秋节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但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
教学反思:
1、小朋友对中秋节是熟悉的,但是对中秋节的来历还是比较陌生的。通过故事《嫦娥奔月》与孩子们进行交流,让孩子们对中秋的来历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2、在讲述的过程中,虽然孩子们对故事的大概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对这两个人物形象还是不可以很好的理解,对主人公的情感体验了解还不是很深入。
3、通过故事学习,孩子们对中秋节观赏月亮,品尝月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4、结合中秋节,教育孩子们关爱家人、学会分享,体验家人团圆的幸福和快乐。
通过活动幼儿已经知道了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是我们中国的一个比较大的传统节日,是孩子们观赏月亮,品尝月饼,学习分享的大好时机。
中班《快乐中秋》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中秋节对中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比较陌生,本次活动设计主要是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渊源的喜爱与认识。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所以本次活动通过听故事,吃月饼和欣赏音乐,使孩子对中秋节有一些认识。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来历、习俗。
2、体验与同伴一起过节的快乐。
3、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4、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重难点:
知道中秋节的由来,以及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与向往。
活动准备:
有关中秋节的图片,月饼(每人一块)、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提问: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月饼吗?
2、你们知道什么时候吃月饼吗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图片,请小朋友一块看一下图中都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2、接下来,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小朋友们仔细听,听完之后,请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要吃月饼(故事开始,从前)
小结:明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大家一块过中秋节,吃月饼、赏月。
3、教师宣布中秋节的活动开始了,首先,给每位幼儿一边吃月饼,一边听音乐。感受与同伴在一起过节的快乐。
4、音乐停止,教师同幼儿再一次说出“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也希望小朋友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
5、中秋节的活动结束。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今天是不是过的很开心呀,晚上回家后跟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块赏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幼儿已经知道了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有许多小朋友都表现的很被动,所以,这类活动应放在中秋节前后来搞更能加深对节日的概念,以及深入到活动当中。
中班《快乐中秋》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2.能力目标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
3.参与节日游戏。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活动重点
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各种方式,知道中秋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
活动难点
画月饼活动准备白纸、彩笔若干,关于中秋节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1.说说自己家的中秋节是怎样度过的。
2.听一听神话故事《嫦娥奔月》。
二、中秋节的`风俗
1.欣赏图片了解中秋节。(与家人团圆,吃月饼等)
2.朗读儿歌知道中秋节。
八月十五赏月节,摆上果饼来拜月。
八月十五团圆节,亲人团聚像过年。
八月十五丰收节,敲锣打鼓庆丰年。
八月十五中秋节,传统节日记心间。
三、中秋节有关的歌曲。
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知道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个团圆的日子。
四、中秋节绘画每个幼儿画出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月饼形状,并装饰。
活动小结1.复习学习的儿歌,加深对中秋节的印象。
2.欣赏歌曲《中秋大团圆》。
教学反思:
从本次活动的整个开展情况来看,对幼儿对传统节日文化中秋很感兴趣,了解了中秋要团圆,并能够教育幼儿在节日时献给爸爸妈妈自己制作的礼物。
中班《快乐中秋》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阴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叫团圆节,并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2、情感目标:体验节日的快乐与同伴交流、合作和分享的快乐,感受中国的文化习俗。
3、技能目标:能自信的在同伴面前大胆的讲述和表现。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体验节日的快乐氛围。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对中秋节的来历的理解和引导幼儿大胆的讲述和表现自己
活动准备
有关月亮变化图、过中秋节热闹快乐场景的短片以及每个家庭准备带来一块月饼
活动过程
1、猜谜:“小时两只角,长大没有角,到了二十多,有生两只角。”请你猜猜这是什么?
2、出示月亮变化图:先让孩子们仔细观察,然后结合观察讲讲月亮的变化。(小组合作)
3、教师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团圆欢聚在一起吃果实赏月,所以这天也叫“团圆节”。
4、鼓励小朋友大胆走上讲台讲讲他们已经知道的有关中秋节的美丽的故事和传说,然后老师再做补充。
5、请小朋友讲讲在家是怎样过中秋节的,然后让幼儿看过中秋节热闹快乐场景的短片,体会中秋节的快乐和中国的文化习俗。
6、小朋友爱吃月饼,请小朋友介绍带过来的月饼,并和大家一起品尝,一起分享。教师做小结。
7、活动延伸:请小朋友用橡皮泥做自己最喜欢的月饼或用彩笔画出自己最爱的月饼
教学反思
1、在课堂中会脱离备课的预设问题,出现一些新问题,觉得孩子们的想象力很丰富,在课堂中老师一定要正确的引导新生问题,不用压制孩子们的想象力。
2、对孩子们的心里发展特点和年龄特点还没有完全了解,孩子们对月亮变化图理解的不够透彻。老师应该合理引导再简化成卡通版的更好。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一定多了解孩子,多了解他们的年龄和心理变化特点,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恰当的设计合理的问题,正确的引导孩子,让他们快乐健康发展。
中班《快乐中秋》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中秋节对中班的幼儿来说还是比较陌生,本次活动设计主要是让幼儿初步感知一些中国民俗文化,从而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渊源的喜爱与认识。中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具体直观形象,所以本次活动通过听故事,吃月饼和欣赏音乐,使孩子对中秋节有一些认识。
活动目标:
1、知道中秋节的来历、习俗。
2、体验与同伴一起过节的快乐。
3、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4、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5、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重难点:
知道中秋节的由来,以及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喜爱与向往。
活动准备:
有关中秋节的图片,月饼(每人一块)、多媒体。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提问: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月饼吗?
2、你们知道什么时候吃月饼吗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图片,请小朋友一块看一下图中都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
2、接下来,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小朋友们仔细听,听完之后,请小朋友说一说为什么要吃月饼(故事开始,从前)
小结:明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中秋节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大家一块过中秋节,吃月饼、赏月。
3、教师宣布中秋节的活动开始了,首先,给每位幼儿一边吃月饼,一边听音乐。感受与同伴在一起过节的快乐。
4、音乐停止,教师同幼儿再一次说出“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也希望小朋友回家后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听。
5、中秋节的活动结束。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今天是不是过的很开心呀,晚上回家后跟自己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块赏月。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幼儿已经知道了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有许多小朋友都表现的很被动,所以,这类活动应放在中秋节前后来搞更能加深对节日的概念,以及深入到活动当中。
中班《快乐中秋》教案 篇7
活动准备:
1.有关月亮的电子图片、动画、故事传说。
2.活动前与幼儿一起布置活动室,悬挂月亮变化图。
3.幼儿与老师一起准备:月饼、水果、贺卡等。
4.知道中秋节是几月几号。
5.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活动过程:
1.猜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请你猜猜是什么?
出示图:月球(请点击)讲讲月亮的变化。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古时人们将一年分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叫中秋节。这天晚上,月亮最圆最亮,人们吃果实赏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样圆圆满满。
师: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请小朋友讲一讲。欣赏
3.人们怎样过中秋。
1)请小朋友说说你们在家里是怎样和爸爸妈妈一起过中秋节的?
2)那你们还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过中秋节的?相应资料:人们过中秋(请点击
4.吃月饼,共同分享快乐。
1)师:你们知道人们用什么方式庆祝中秋节?我还知道,小朋友最爱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那就请你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月饼吧。
2)教师简单小结,月饼的分类(请点击)
3)幼儿欣赏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乐曲《春江花月夜》(或看VCD),边听音乐边分享月饼,体验与同伴、老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5.互送贺卡,学说祝愿的话。
小百科: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中班《快乐中秋》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有关习俗。
2、在共同品尝分享月饼的气氛中,体验节日的快乐。
3、有对民族文化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月饼、各种水果。
2、学习有关月亮、中秋的古诗,准备关于月亮的故事。
3、民间故事《嫦娥奔月》,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
活动过程:
1、出示月饼,引出话题。
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时候吃月饼吗?你知道中秋节是那一天吗?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使幼儿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提问: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讲述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又叫团圆节,或丰收节,为什么?
教师小结:八月十五这一天,月亮最圆最亮,人们看到月圆就会联想到家人的团聚,所以把中秋节叫团圆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所以中秋节又叫丰收节。
3、了解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以及中秋节的有关习俗。提问: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你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中秋节都吃些什么?不同的地方人们是怎样过中秋节的?中秋节的月亮是怎样的?
4、观察月饼,通过分享月饼,使幼儿进一步体验节日的.快乐。
*观察月饼的外姓,知道月饼又圆又大,表示团圆的意思,又表示圆满、丰收之意。
提问: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为什么要把月饼做成圆形的?月饼品种一样吗?你知道有哪些口味的月饼呢?
*播放歌曲《爷爷为我打月饼》,品尝月饼、水果,体验分享的快乐。
(1)幼儿结伴讲有关月亮的饿故事,或念月亮、中秋的诗。
(2)鼓励幼儿主动与同伴分享自己带来的中秋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