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读后感 > 正文

《三字经》读后感

2025/10/18读后感

文学网整理的《三字经》读后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三字经》读后感 篇1

《三字经》,诵读朗朗上口,历史典故也多,既能多识字,又明白道理,对我的.启蒙教育影响很大。

上幼儿园时,我就开始背诵《三字经》了。爸爸说,意思不懂没关系,只要有兴趣背诵,上学后就会慢慢的明白其中的道理。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我就把《三字经》当成儿歌经常背诵,到了上学前班时,差不多能全部背诵了下来。

上小学之后,我仍然不断诵读《三字经》,从中学到了许多历史、地理知识和人生道理。如“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从小就要尊敬师长,学习各种礼节,孝敬、体谅父母。“融四岁,能让梨”,就是要懂得尊敬兄长和友爱谦让。“头悬梁,锥刺股;如囊萤,如映雪。如负薪,如挂角;身虽劳,犹苦卓”,就是告诫每一个人,要想学有所成,一生都要勤奋学习。

以前我对爸妈百般依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啥事都帮我安排好。重新读了《三字经》,觉得非常惭愧。今后我一定自强,能做的事情尽力做,多体谅大人辛苦,帮做一些家务,孝顺父母,好好学习。和同学们在一起时,礼貌谦让,团结互助,友好相处。

《三字经》读后感 篇2

《三字经》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今天我读了这本书,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我认为第一个部分是主要的——人之初,性本善。它讲诉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人之初,性本善的`意思是:我们每个人出生的时候,本性都是善良的。人的本性本来差距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各种外部的影响,所以差距越来越大。如果不去教育或不接受教育,人的本性中坏的一面就会露出来。

我现在经常和一些已经被影响的人一起玩弄的我都学坏了,我有些不接受教育了。我以后不能和那些人一起“鬼混”了,不然我的学习成绩都会降低了,品德弄得不良了。当我想到会变差的时候,我决定不和那些背影响的人一起和接受这种良好的教育。

我们要不和不良的人一起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本书令我受益匪浅,它是一本好书,光是第一个部分都能令我得到启发。它令我懂得了不和‘墨’者一起,要和‘朱’者一起,否则受到各种外部的不良影响会让我们将坏的一面露出来。

《三字经》读后感 篇3

应麟所撰。一般来说,《三字经》作者应为王应麟。 《三字经》具有识字、广见闻和灌输封建伦理品德瞧念,即教授学问与封建思想教育双重功能。书中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进浅出,情真意切.此书中有段仅用三百多字便回纳综合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变迁,历来备受赞誉。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俗称“三百千”,而《三字经》后来居上。这里的“居上”殆源于数字顺序,未必即是凭据三书之内容与作用的.存心陈设。但现实上,综其覆盖读者之广、 教育作用之深以及流传光 之久瞧而言,《三字经》 正在中国古代蒙书教材中,不克不说是影响最大、最有代表的书。 巍哉,《三字经》堪称“蒙学之冠”。

《三字经》全文

人之初,本善。相近,习相远。苟不教,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心裁。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作甚。

玉不琢,不可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节。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卖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三字经》读后感 篇4

最近我读了《三字经》这本书,心里深有感悟。

其中,我感悟最深的是“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句话,我仿佛看见在大热天里才九岁的小黄香顾不了擦汗,正用扇子使劲地扇着枕席,想让劳累了一天的爸爸睡得凉快点;我仿佛看见在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冬天,小黄香没有妈妈,家里又没有火炉,所以只能用自己的身体暖被窝,让爸爸暖和地入睡。

“孝于亲,所当执。”孝敬父母,理所当然,今年10岁的我比黄香还大1岁,竟然没好好孝敬过妈妈,心想不行,我得给妈妈放一次假!

今天,忙了一天的'妈妈又回到家准备给家人做饭,“妈妈今天就让我来为您帮大家煮一次饭吧,您好好休息一下。”我高兴地说。妈妈欣慰地笑笑,就在一旁坐看我做饭。一会儿,妈妈看我手忙脚乱、满头大汗,心疼地说:“你去休息,还是我来做饭吧!”我劝了妈妈许久终于答应让我来,但是妈妈看见我笨手笨脚还是不放心,所以在一旁边看边教我,不一会儿饭菜就出炉了,妈妈直夸我长大了。在生活中爸爸妈妈天天为我忙东忙西,不辞辛苦,我们也应该为爸爸妈妈做一些自己能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也放个假!

《三字经》不仅让我学会了怎么样孝敬父母,而且学会了许多其他的人生道理。

《三字经》读后感 篇5

妈妈在庐山买了一套书给我。这套书的总称是《中国古典文库》,里面有《三字经》、《增广贤文》和《百家姓》。其中我最喜欢《三字经》。

《三字经》里我最喜欢这一句三字经:勤有功,戏无益,节旨在,宜勉力。它的意思是:勤奋好学的.人必须会事业有成;游手好闲、不求上进的人是没有作为的。年轻人应当经常用这两句话告诫自我必须要努力学习。

一读这句话,我就想起一个故事:李白从小聪明,但不喜欢学习。一天,他逃学去玩时,见到一个老奶奶在磨一根铁棒。李白问:“老奶奶,你磨铁杵做什么呀?”老奶奶说:“我要把它磨成绣花针。”李白问:“这么粗的铁杵能磨成针吗?”老奶奶说:“只要我每一天不停地磨,铁杵必须会磨成针。”李白听了,后悔自我贪玩而浪费了读书的时间。从此,李白立志努力读书,之后成为了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