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
文学网整理的《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剩余的4个生字及有关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感受梅花盛开、人流涌动的情景,受到美的熏陶,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身于春光中学习课文,把观察、想象、朗读结合起来,感悟意境美和语言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让学生借助图片,紧扣课文中的词语,来体会、感受梅花的美。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4课,请同学们伸出食指跟老师板书课题(提醒大家注意春和梅的写法)。谁来美美地读一读课题?(指名学生读)你读得真美,谁再来读一读?
二、复习词语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文中的生字娃娃,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的掌握情况,我们开火车来读一读。词语宝宝你们掌握的怎么样,也来读一读吧,谁能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好这节课,让我们随着春姑娘的脚步,继续到梅花山欣赏法它的美景吧!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课本p27,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读书的时候做到不添字,不漏字,遇到难读的字词你就多读几遍。开始吧!(自由读)
三、细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从刚才同学们的读书声中,老师看出了小朋友们陶醉在这美丽的梅花山中了!(对于小朋友的自由朗读,老师及时给予评价。)通过朗读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第一句话: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
(1)指名读,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梅花开得可真早呀!(由于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很强的概括能力,因此在这里我只要让孩子能够抓住“早春”或“满山”来回答。)
(2)(“早春”两字变换颜色,让学生加深印象)“早春”是什么时候呀?天气怎么样呀?读读整句话。(早春是初春,春天刚刚来临的时候)
(3)是的,春天刚刚来临,寒气还没有退尽,讲解“寒”(宀”(mián),即房屋:中间是“人”;人的.左右两边是三个“草”,表示很多;下面两横表示“冰”人踡曲在室内,以草避寒,表示天气很冷。)和“尽”(尺寸度量到头),这句话你还读懂了什么?(满山的梅花——开放了)在这句话中,你还知道了什么呢?(指导学生抓住“满山”,来理解梅花的多。)
教师追问学生:你怎么知道很多的呢?(学生回答。接着,“满山”两字变色,让学生理解“满山”。(“满山”就是指不管是山脚,还是山腰、山顶,到处都开满了梅花)板书:满山的梅花
(4)教师小结:漫山遍野,开满了梅花。谁来读读这句话?
(如果学生“早春”读得到位:你读得真好,让我一听就知道梅花是在早春开的;如果学生“满山”读得到位:听了你的朗读,让我感受到梅花山的梅花可真多啊!)
2、还有哪一句你也读出了梅花的多呢?你喜欢那开放的梅花吗?请你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1)交流学习所得(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小组讨论等形式,用自己的话说说开放的梅花。老师可创造机会让学生评价。)
出示第二句话:盛开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云彩。
(2)分男、女生读。
(3)“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是什么样子的呀?谁能用一个动作和老师表演一下挨,同桌互相体会一下挨,表示靠的很近的样子。(讲解挨这个字表示动作,所以是提手旁,那梅花——,来,让我们来读一读。
(让学生通过看图、朗读理解“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让学生体会到梅花的多。)
(4)小结:你看,这么多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竞相开放。那你站在梅花山的山脚下,远远地看山上那满山的梅花,那梅花就像——
(5)指导学生看梅花图体会挨的景象。那梅花彩云在哪儿呀?(让学生在图片上指)哦,这么多的梅花连成一片,成了一片梅花彩云,还有吗?这儿还有一片,这儿、这儿,都是!真多呀!在蓝天的映衬下,美丽极了,真惹人喜爱!
(通过看图,让学生在体会梅花多的基础上,再来感受梅花的美。)
(6)那谁来读好这句话呢?(2个人)(梅花真多、真漂亮呀!)好,让我们一起来读!
3、刚才,我们站在远处看梅花,现在让我们走近梅花树,看看近处的梅花吧!
出示句子: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1)指名学生读句子。(出示图片)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结合图片,来理解“晶莹透亮”,体会有着露水的梅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非常的美丽。)
(2)小朋友们,你们闻到什么了吗?
(让学生通过朗读,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淡淡的清香”。)
(4)淡淡的香味让人闻了很舒服,心旷神怡。老师听出来你非常喜欢这里的梅花,你能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出你对梅花的喜欢吗?(2个人)
(5)那你能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吗?(男生读、女生读)让我们再把这一自然段连起来读一读(齐读)。
(6)小结:这么美丽的梅花,这么美丽的梅花山,怎能不让人喜爱呀!让我们一起来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读了这一自然段,你想说什么呢?
2、看图理解:人流(出示人很多的图片)。这就是“涌动着的人流”。
3、你看,老人、小孩、姑娘、小伙儿都来到了梅花山,这么多的人置身于这美丽的梅花山中,你猜猜他们会干些什么呢?你想干什么呢?
(通过这一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从而让学生融入文本,体会到人们的快乐。)
4、哦!歌声、笑声融合在一起,这时的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板书:欢乐的海洋);人们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美,陶醉在这梅花丛中,梅花山成了——
5、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今天我们再一次来到了梅花山,欣赏到了梅花盛开时的动人景象,老师还把梅花山的美景拍成了照片,请同学们欣赏一下吧!(看完说说感受)播放梅花山梅花盛开的图象,伴着舒缓的音乐(老师范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现在我们来学习最后三个生字,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读。
片:教师要强调书写笔顺。教师先板书,再让学生描红。
息:(指导学生如何教字:先分析字的结构,再分析字的每个组成部分,再说说每个部分需要注意的地方)
五.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有关梅花的诗句,请同学们读一读背一背,回家收集一些
有关梅花的诗句,下节课展示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 篇2
1、出示梅花图
这是什么?这是一株怎样的梅花?(出示:的梅花)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还能在括号中填上哪些词?
读一读,并把它们记在心中。
今天,我们一起去梅花山看梅花。
2、打开课文,读第一小节,想一想:梅花是什么样的?(自读、指名读)
梅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
早春:早春是指春节过后的两个月,也就是每年的2、3月份。那时,我们身上还穿着()。
春天:看看书上的图,去梅花山看花的人有的穿着(),有的围着(),还有的(),说明(当时的天气还很冷)。这时的春天,我们叫它早春。(介绍早春)
书上这样说:()
天气虽然很冷,可梅花却不怕,看,满山的梅花开放了。(指名读、齐读)
3、引读第2句:盛开的梅花……
看着图,你想说什么?(多、美)
挨:和同桌你挨着我,我挨着你。挨就是挤、就是靠。教室这么大,我们班43位同学需要挨在一起吗?梅花怎么会长得挨在了一起?枝条只有这么长……
片片彩云:你看到了什么?(颜色、多)
有的,有的,还有的。
一棵棵长满梅花的树木连成一片彩云。可梅花山的梅花那么多,说是一片够吗?两片呢?三片呢?那要怎么说?(片片)
一个片字不够多,2个就多了。
彩云多,可以说是片片彩云,树叶多呢?白云多?鲜花多?()
花可真多,你来读一读。
4、远看,梅花如片片彩云飘满山,走近看,那一朵一朵的梅花(引读)
离远了闻得到吗?只有当我们走到树上,抬起头,深深地吸一口气,才能闻到:
在阳光的照耀下,花瓣是什么样的?成了半透明的,还会发光,就像是冰亮的冰花或是露珠。
(指名读、齐读)
从远到近,从满山的云彩到一朵花儿,我们欣赏了梅花山不同的美丽,连起来,再读第一小节。
5、梅花这么多、这么美、这么香,你喜欢吗?你呢?你呢?人们都……(引读)
读第二小节,你还能从哪儿读出人们喜欢梅花?
欢乐的海洋:人们看到这么美的花很高兴。梅花山的花多,是花的海洋;看梅花的人多,梅花山成了人的海洋,看花的人心里都十分开心,梅花山就成了欢乐的海洋。
大道、人流、涌动:看花的人是站着不动吗?人很多,而且还像流水一样,络绎不绝,边看边走、边走边看。大家都想来看看这漫山遍野、盛开着的梅花。
人多可以称为人流,车子多呢?水多呢?
让我们用朗读表达自己对梅花的喜爱吧!
文章学完了,梅花山的美景却留在了我们的`心底,让我们再来读读第4课。
6、课后反思:
虽然我的教案是在师傅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却差强人意。在和师傅及备课组的老师交流时,他们向我指出了许多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地方。
一、关注教师自身的语言
第一小节,同样让学生看图,引导说话。严老师是这样说的:人们身上穿着……头上戴着……脖子上围着……。我是这样说的:人们身上……头上……(学生有会呆愣,于是,我马上接着说“头上戴着”)脖子上围着……。
教师的引导对一年级的学生极为重要。当教师要引导学生说话或是看图的时候,应该给学生明确的要求,否则,有些活动就成了过场。
二、及时积累优美的词语
课堂伊始,我出示梅花图,请学生说一说,这是一朵怎样的梅花?学生的回答大出人意料:娇嫩的梅花、洁白的梅花、盛开的梅花、美丽的梅花……尤其是杨楠同学的“娇嫩的梅花”一词,用的是那么贴切,这时,如果我能把它写在黑板上,那将为学生创设积累词语的好情境。(这也促使我立志要多加练习粉笔字。)
三、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我们班的同学特别好动,尤其是男生,很多同学在一个学期的学习后,还无法做好5分钟。我又吓又骗,却始终不见成效。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于我,是近来最头疼的问题了。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只识不写。认识四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早春梅花山梅花盛开的美丽景象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他们热爱生机勃勃的大自然。
一、谈话导入
师:春天到来,百花盛开,五颜六色的花儿装点着我们的生活。小朋友们,你喜欢什么花?
师:你知道,最早向人们报春的是什么花吗?(梅花)
师:对,梅花很特别,它不怕寒冷,独自开放在风雪之中,向人们预示着春天的到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春到梅花山》这篇课文,共同去认识梅花、了解梅花、并爱上梅花吧!(板书课题:4.春到梅花山)
二、感知课文
师:春天来到梅花山上,那里会有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按要求读书。
1、遇到生字用笔圈出来,借助拼音把生字读正确。
2、遇到不好读的句子要反复的、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三、精读课文
我们学课文,只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是不够的,还要能够明白课文的意思。请大家听一遍课文录音,边听边看边想:
课文中哪个小节是描写梅花盛开的情景?
哪个小节是描写人们赏花的情景?
反馈。
师:都判断对了!同学们会读书、会思考。课文中是怎样描写梅花盛开的情景呢?请大家默读第一小节,看看第一小节一共有几句话,再把你喜欢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仔细品一品,一会儿读给大家听。
生:默读课文后,反馈。
师:你喜欢哪句话?来!其他同学一边听一边看课文。(指名读)
师:从他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什么?(感受到梅花开得很美。)(板书:美)
师:你从哪儿感受到的?
(这句话把梅花比作了彩云,彩云很美,所以我感受到梅花也是美的!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梅花很美。)
师:你真是一个会读书、会思考、会表达的孩子,你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表现出来吗?
指导感情读书。
师:把彩云一般色彩绚丽的梅花读进你的心里!
再指名感情读书。
师:读书的时候要把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画面,才能把书读得更有感情呢!谁能用这种方法再试着读一读。
指名感情朗读。
师:梅花开得真是绚丽多姿,惹人喜爱!
师:从这句话中,你还感受到什么?
(我从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这一点感受到梅花开得很多。)(板书:多)
师:你能抓住关键词语来体会,真了不起!相信你也能通过朗读把这么多的梅花带到我们眼前,试试看!
生读第二句话。
师:哦!我听出来了,你通过把这两个词语(挨着、挨着)重读,表达出了你的喜爱之情!真有方法!再读一遍!
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梅花真是开得挨挨挤挤!你来试试!
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梅花真是开得亲密无间!你来!
生有感情的朗读。
师:梅花开得生机勃勃,惹人喜爱!
师:梅花山的梅花真多!真美啊!
师:除了第二句话,你还从哪儿感受到梅花特别多?(一朵一朵这个词语感受到梅花很多)
指名读!
师:花儿多可以用一朵一朵的梅花,星星多呢?小河多呢?
师:自己试着说一个。
(一块一块的麦田;一座一座的山;一盏一盏的`灯;一朵一朵的白云…)
师:学以致用,才能长本领!
师: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数也数不清!谁能用你的朗读把我们带进这花的世界!
(看屏幕读)
个别读!齐读!
师: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是什么样儿的?(晶莹透亮。)
师:生活中,你见到过哪些事物也是晶莹透亮的?
生各抒己见。
师:留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对你的学习大有帮助呢!这些晶莹透亮的事物会让我们获得美的享受。让人喜爱!
师:是啊,草叶上的小露珠,晶莹透亮;水晶钻石(等待…学生接话)
生:晶莹透亮
师:那一朵一朵的梅花(生:晶莹透亮)
师:真的是美妙绝伦,让我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晶莹透亮的梅花,用心闻一闻,哟!梅花的清香仿佛迎面而来。听老师读这句话,再次感受梅花的多、梅花的美、梅花的香。
师范读。
师: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出我们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吧!(女生、男生)
师:梅花真美呀!让人喜爱,让我们屏住呼吸,仔细闻一闻,梅花的香味令人神清气爽。课文中是怎样描写的?读一读!
读第三句话(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师:梅花山的梅花这么多,一朵一朵;这么美,晶莹透亮,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真是惹人喜爱!让我们一起读!
生齐读第一小节。
师:从大家的激情洋溢朗读中,期盼的眼神里,我看出了你们对梅花的喜爱,对梅花山的向往。让我们闭上眼睛,再次回味语言文字的美,想象梅花的美!随音乐慢慢睁开眼睛。让我们置身花海!尽情地欣赏吧!(播放幻灯片)
师:观察课文插图中游人的穿戴,让我们再来品品第一句话,你还能感受到什么?
生:我感受梅花开得特别早。
生:我感受到梅花是在天气还比较冷的时候的开放了!
师:是啊,寒气犹存,人们需用帽子、围巾来御寒。可是,梅花却不怕寒冷,朵朵怒放!望着这雪中的梅花,你想说什么?
师:此情此景,老师想到一首诗:《梅花》(感染学生跟着一起背)
师:古往今来,梅花以他不畏严寒的品格赢得了人们的赞誉,人们通过写梅花、画梅花、诵梅花,表达着对梅花的敬佩之情。此时,让我们带着对梅花的敬佩,再读!(屏幕出示第一小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愿你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能像梅花一样,做一个坚强、勇敢,不怕困苦的孩子。
师: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来梅花山赏梅的人可真多呀!有老人、有孩子、有姑娘、还有小伙儿。请大家自由的轻声读读第二小节,思考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看出人们喜爱梅花?
反馈。
师:你是从哪儿读懂的呢?
句子:第二句话中“一到……便……”。
(指导朗读)
词:人流涌动(指导朗读)
齐读第二节。
师:(小结)此时的梅花山,花儿欢乐,人也欢乐,欢声笑语不时回荡在山峦之中,这里成了欢乐的海洋。在这片欢乐的海洋里,人们尽情的享受着美好的春光,享受着幸福的生活,祖国处处是春天,处处是欢乐!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齐读第二小节吧!
生:齐读第二小节。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梅花、了解了梅花,喜爱梅花、赞叹梅花。最后,让我们再次美美的朗读课文回顾整篇课文,让梅花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四、自主学习识写生字
生交流如何记忆字形,师点拨指导。
生描红,师巡视指导,表扬写得好的学生。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 篇4
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早春时节梅花盛开的美景和游人观赏梅花的盛况,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梅花开放时的动人景象,让学生置于春光之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
1、激情导入:春天到了,南京的梅花山上的梅花开了,红的似火,白的胜雪,粉的若霞。梅花山成了花的海洋。你们想不想去梅花山看一看啊?
2、春姑娘说,要想到梅花山上看梅花,就要开动小脑筋,先过字词关。投影,指名认读:
寒气退尽挨着休息散发涌动人流
片片彩云晶莹透亮欢乐的`海洋
二、精读课文
1、你们顺利闯过了字词关,春姑娘这就领你们去赏梅啦!(配乐欣赏图片:各种各样的梅花)
2、哇,梅花山上的梅花这么美啊!老师看到小朋友的眼睛都睁得大大的,嘴里不时发出赞叹声,都看得入迷了!
3、课文中是怎样写这美丽的梅花的呢?请一个小朋友来读课文的第一段,其他小朋友数一数这段共有几句话,想想看每一句写了什么?
4、请小朋友们自己读一读第一段,看看你能读懂什么?感受到什么?
5、分组重点读一句话:第一组读第一句,第二组读第二句,第三组读第三句。反复读一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吗?
6、逐句交流:
第一句:指名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主要理解“早春”,体会到梅花的不怕冷、多)
填空:()的梅花
第二句:步骤基本同上
(抓住“挨着”“片片彩云”体会到梅花的多、颜色美)欣赏图片
第三句:看图理解“晶莹透亮”
指导读好“淡淡的清香”(梅香好像飘进了我们的心里)
7、刚才小朋友们自己读书体会到了梅花山上的梅花不怕冷,向人们报告春天来了,而且那么多那么美,还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现在让我们拿起书再一起把第一段美美地读一遍!
8、听你们读书,我仿佛就看到了那像片片彩云的梅花,闻到了淡淡的清香。美丽的梅花闻名中外,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观赏。一到休息日,通往梅花山的大道上便人流如潮,热闹非凡。我们也一起去看看吧!(欣赏图片)
说说看到了什么?(出示词语:人流)
想象一下赏梅的人在这里边走边看,边看边走,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9、前来赏梅的人真多啊!课文中是怎样写的?自己读读第二段,看看能读懂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
指名读,自由交流
10、满山的梅花开放了,看梅花的人又那么多,说说笑笑,热闹非凡,所以梅花山成了欢乐的海洋。齐读最后一段。
11、看黑板总结:
课文第一段写了梅花盛开,第二段写来梅花山看梅花的人很多。男女生各读一段。
12、学完了这一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能用一句话说一下吗?
例如:我知道人们喜爱
梅花散发出
板书设计:春到梅花山
梅花人们
开得早喜爱
多美香多、乐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 篇5
一、导入
⒈书:梅花你们见过梅花吗?你感觉梅花怎么样?
⒉书:春到山
师述:春天到了,位于中山门外的东郊风景区的梅花山是幅什么样的景色呢?
想不想知道?边看图边听老师给大家介绍下。
⒊范读课文,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第四课,板书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你们想不想自己也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
2、自由读课文
3、检查生字词语,生字娃娃认识了,词语娃娃也都认识了吗?
4、读课文,读通句子你觉得那个句子长,难读,需要大家注意的呢?
5、指名分节读课文
三、学习课文
过渡:春到梅花山了,让我们随着春姑娘的脚步,走进这梅花山细细的赏赏梅吧。
㈠示第一句
早春,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
1、读了这句你知道了什么?
2、你知道梅花什么时候开放吗?早春是什么时候,天气怎样?
春天刚刚来临,寒气还没有退尽,满山的梅花就开放了,梅花开的可早啊!指名读
3、就再这春寒料峭的时候,梅花就开了,是一朵吗?是一株吗?是什么?
满山不管是山脚,还是山腰,山顶,到处都开满了梅花,梅花开的可真多啊!指名读
4、你觉得梅花怎么样?在这么冷的的.早春凝寒独自开,这么不怕冷的勇敢梅花你能出来吗?
5、指名读第一句
评价朗读早春(一听就知道是早春开放的)满山(听出来了,梅花开的可多啦)
㈡那盛开的梅花是什么样的呢?示第二句
1、指名读
2、看到这些完全开放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从这里你感受到什么?
(生演一演,花开的多,密,比美心里快乐眼里也是快乐)
3、你看,这么多的梅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竞相开放,
那你站在梅花山的脚下,远远看山上的梅花,那梅花就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4、看图,梅花彩云在哪里呢?生指图
噢,这么多的梅花连成一片,成了一片梅花彩云,还有吗?
这儿还有一片,这儿,这儿,都是的!可真多啊!
这片片彩云在蓝天的映衬下,美丽极了,真惹人喜爱!谁来读这句?齐读
㈢刚才我们站在远处看梅花,现在让我们走进梅花树,看看近处的梅花吧
示第三句
⒈指名读
⒉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晶莹透亮,你见过什么也是这样的?
有露水的梅花在阳光的照耀下,非常美丽!
2、小朋友们,你们闻到了什么?
3、你最想做什么?
4、淡淡的清香让人闻了很舒服,心旷神怡,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
小结这么美丽的梅花,怎么美丽的梅花山,怎能不让人喜爱啊!
㈣学习第三节
⒈从哪里可以看出“人们喜爱报春的梅花”?理解“人流”“涌动”,看梅花的人多。
⒉想象说话。人们来到梅花山,看到了这么美丽的梅花,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⒊花多,人多汇成了海洋。赏梅的人们个个笑逐颜开,欢呼声、赞叹声不绝于耳,此刻的梅花山真的成了“欢乐的海洋”。
四、学习生字
左右结构的字,你怎么记住休挨欢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四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梅花盛开的情况,结合园艺文化,让学生受到美丽熏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人们喜爱梅花的原因。
教学准备:
图片、多媒体。
一、学习第一段:
1、学生轻声朗读这段话。想一想讲了什么?
2、你读懂了那些地方?
3、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梅花什么时候开?
"早春" "还……就"说明了梅花开得很早,"满山"说明梅花开得很多。
4、指导朗读。
5、盛开的梅花怎么样?
"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像蓝天下的片片彩云。"
"挨"说明梅花开得多而密,还给人一种竞相开放的动态感。
"片片彩云"大片大片的梅花开在山上,向高处望去,艳丽的红花映着蓝天。确实像片片彩云。
6、看图理解;指导朗读。
7、"一朵一朵"的'梅花又是什么样的?边读边想象,结合图理解指导朗读。
"晶莹透亮"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渗透园艺文化:梅花又名春梅、红梅。梅花有单瓣或重瓣,白色、红色或淡白色、淡红色,有芳香,再早春1-2月开花,后发叶。]
8、小结:早春,满山的梅花盛开了,在阳光的照耀下五颜六色,晶莹透亮,散发出阵阵香气。你喜欢吗?
9、请学生跟着音乐朗读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
过渡:许多人也都像同学们一样喜欢梅花,是不是仅仅因为它的漂亮?
1、请学生自由朗读第二段,思考:人们喜欢梅花的什么?
2、讨论(人们喜欢梅花的报春)。
3、指导朗读。
[渗透园艺文化;梅花,不畏严寒、独步早春,它赶在东风之前,向人们传递着春的消息,被誉为"东风第一枝",梅花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意志,被人们欣喜。]
4、同桌讨论;从那里看出人们喜欢梅花?
5、指导朗读
6、如果你来到梅花山,心情怎么样?
7、学生配乐朗读。
三、学习生字:
1、挨:注意右边"矣"的写法。
2、息:认识"心",说说怎样记住它?
3、休:你怎样记住它?注意木中的"竖",要写在竖中线旁。
4、淡:注意左边的"火"中"捺"的变化。
四、写字。
《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12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到梅花山》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