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少儿舞蹈教学计划

2025/10/19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少儿舞蹈教学计划(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少儿舞蹈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1、紧紧抓住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从“为了每位同学的发展”的高度,着力构建一种开放的、民主的、科学的艺术课程,为同学的终身发展建立起坚实丰厚的生产点。

2、关注同学的个体差别和不同需求,关注同学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维护同学的好奇心、求知欲,充沛激发同学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促进小朋友健康而有特色地生长。

二、活动目的:

1、使同学正确的掌握舞蹈的基本要领,知道基本的手位,脚位。

2、对队员们要求基功达到下叉,下腰。软度不好的同学可延长时间。

3、对个别素质好的队员在技巧方面可加深一些,同时学一些简单的儿童舞蹈。

三、培养目标:

1、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使同学建立正确的'动作技术,养成良好的姿态。

2、学习成套的舞蹈基本动作,培养同学的节奏感协调性和灵敏性。

3、发展同学各项身体素质,增强同学的体质。

4、培养同学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同学的创新潜能。

四、活动特色:

1、把同学的差别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开设形体活动小组。

2、由培养特长向启发发明延伸。着眼培养同学挑战困难,开拓进取的精神。

3、让同学在活动中获得自信。课堂学习活动中一些基础教育,能力较弱的同学,在艺术活动中获得了胜利的机会,改变了小朋友被动的心态,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胜利欲。

4、让活动胜利小朋友享受生命的时空。我们的艺术课堂充溢了生命的气息,一双双高举的双手,一张张自信的笑脸,有如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充溢着蓬勃的生机。

五、主要措施:(拟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分解法、完整法、对比法、预防预纠正错误法、练习法等:

2、教学手段:影象教学、个别指导、、分组教学等

六、活动布置:

1、定时活动。

2、活动规划。每次活动前点名,活动中同学积极性高涨,活动后有记载,有效果积累。

3、不时交流和研讨。总结得与失,借鉴胜利的经验,不时丰富完善,提升教育与活动的艺术,使特色更鲜明。

七、活动内容布置:

1、第一月教会同学正确地掌握舞蹈的基本要领,知道基本的手位,脚位。

2、第二个月要求全体队员都能在辅导员的训练下基功达到下叉,对个别软度不好的队员可加深练习,训练有基本手位,脚位,一位的擦地,蹲,丁字位的前擦地,旁擦地,腰部的训练、腿部的训练的撩腿、弹腿、踢腿。

3、第三个月要求队员在能够下叉的基础上再加深一步下腰。同时学一些儿童舞蹈中常见的舞步的组合。

4、第四个月训练内容,对个别好的队员进行个人素质的提高,技巧方向可加深一些。例如:虎跳、前后桥、抢脸,同时要学一些简单的儿童舞蹈。

少儿舞蹈教学计划 篇2

一、舞蹈教学目标

1、增强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幼儿对音乐的节奏感。

2、掌握简单的舞蹈基本手位、脚位、舞步,动作基本准确。

3、发展幼儿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树立幼儿大胆自信的个性。

4、增进幼儿的灵活的形体,培养幼儿群体的合作精神。

5、培养幼儿初步的舞台表现能力,增进他们的表现欲。

基本功训练:勾绷脚、擦地、蹲、小踢脚 ,腰的训练、吸腿、大踢腱的节奏变化训练,训练幼儿的反应力、动作的'灵敏性。

中间动作:大踢腿(前旁后)、基本姿态、舞姿训练。舞蹈技巧训练: 身、跳、翻、转等训练。

二、舞蹈的基本训练

1、学习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基本手形、脚位、手位、脚形。

2、进行不同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胯关节训练,腰的训练、胯的训练,压腿和跑腿训练,走跑跳训练,幼儿基本舞步训练,身段组合训练。

三、民族民间舞、幼儿舞训练

1、学习藏族舞、汉族舞、新疆舞等。

2、理解幼儿舞特点,学习基本步法、手位,学习幼儿舞蹈3-4个。

少儿舞蹈教学计划 篇3

一、教学目标

1.建立动感意识,培养良好舞蹈习惯,掌握基本舞蹈动作。

2.提高音乐节奏感,训练音乐和节奏感知觉。

3.通过舞蹈活动,培养儿童社交能力和表现自我能力。

二、教学内容

1.舞蹈基本功训练:包括基本站姿、坐姿、步伐、转体动作、腿部伸展、舞蹈姿态等等。

2.舞蹈技巧训练:包括掌握基本舞蹈步法、韵律感知力培养等等。

3.舞蹈表演教学:通过基本舞蹈动作的组合和变化,教授舞蹈,培养儿童表演能力。

4.编创舞蹈:引导孩子们通过音乐,舞蹈形式和自由动作,尝试中发现自我。

三、教学方法

1.游戏式教学法

进入课程前,通过游戏增强孩子的兴趣,如玩皮鞋达人、金鱼游戏、塔上小玩具。

2.观看舞蹈视频

观看一些有助于儿童舞蹈启蒙的舞蹈视频.观看视频时,老师可以向孩子们解释舞蹈的形式、方法和风格。

3.独立动作练习

姿势优美,整洁动作是每支舞蹈最基本的'要素.老师可以通过反复练习,让孩子熟记各种基本动作,并发现不足之处。

4.小组创作

让孩子们结合自己的故事来编一支小舞蹈,锻炼孩子们的创意思维和合作能力。

四、教学流程

1.热身

(1)教师示范和引导孩子进行热身体操,准备身体。

(2)游戏热身,边玩边跳舞。可以玩“彩虹跳”,“小兔子跳草地”,“小鹿过河”等游戏。

2.舞蹈技巧训练

(1)步伐训练:教授基本步伐,如步、步、步、跳;两步转。

(2)韵律感知:教授单节拍节奏,通过拍打节拍板、拍手、跳侧码等方法提高孩子们的韵律感知能力。

(3)掌握基本舞蹈动作。

3.舞蹈表演教学

(1)编排基本舞蹈动作,包括前、后、左、右、旋转等方向性的组合动作。

(2)配合音乐演出舞蹈。

4.舞蹈创作

(1)引导孩子们通过自由动作创造舞蹈,培养创造思维。

(2)小组创作舞蹈,可以选一首动感欢快的音乐,让孩子根据这首音乐的节奏,自由创作小舞蹈。

五、总结

对于五到八岁儿童来说,舞蹈教学应该是充满乐趣和活力的。通过游戏和音乐,培养孩子们的音乐和节奏感知力,提高舞蹈表演和编创能力,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像和创造力,让他们在舞蹈中体验快乐成长的过程。

少儿舞蹈教学计划 篇4

一、教学目的

启蒙舞蹈班授课内容针对才接触舞蹈幼儿不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好奇心强、缺乏身体协调性的特征,以激发孩子对舞蹈及音乐的兴趣,培养孩子的身体协调性及乐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为教学目的。在内容设定上,保持儿童的天真、活泼的天性,为进一步的舞蹈教学打好基础。

二、教学任务

1、培养幼儿喜欢舞蹈和做音乐游戏

2、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及空间上、下、左、右、前、后等,并对身体各部位进行松弛、伸展和灵活运动的初步协调性训练

3、学会正确的站姿和双跪坐、交叉盘坐、伸腿坐等几种基本姿态

4、能按照音乐节拍做动作,培养节奏感

5、学会几个简单的舞蹈,能在众人面前自如地表演,培养自信心

三、教学内容安排

1、活动部分

第一部分:排队带着孩子们绕教室四周活动,放欢快的音乐,通过快慢不同的走步,拉手绕圈小跑,变换不同的造型、步伐,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导入上课的气氛。

第二部分:师生共同热身,将孩子插空排成两排,老师面对孩子,带领他们做动作,活动头、颈、肩、腰、臂、膝等部位。

2、软开度初步训练

简单的压前、旁腿,弯腰等。

3、舞蹈组合

A、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唱、跳结合。首先认识双手和双脚的左与右,练习手脚的协调配合和反应能力,B、碎步练习、蹦跳步练习。根据孩子的步伐选择相应的歌曲进行游戏和律动,培养孩子的平衡感和节奏感,C、基本舞蹈坐姿的'培养,在舞蹈中加入双跪坐、交叉盘坐等坐姿,提醒孩子要挺胸拔背;伸腿坐时指导孩子们注意绷脚、双腿加紧,通过示范和纠正动作,培养孩子的听从指令、自省意识,D、模仿及观察能力练习。让孩子模仿平时见到的小动物,跟着音乐进行练习,培养孩子的想象力,E、让孩子学习按照音乐节奏一拍做一次动作,训练孩子的节奏感。

地面练习:

1、压腿、劈叉(正压、侧压)

2、柔手组合

基训组合:

1、手位

2、扩指

3、转手腕

4、摆臂

5、波浪

6、弯腰、转腰

7、提腰、松腰

8、含胸、展胸

9、松肩

10、勾绷脚

11、吸伸腿

12学习中国舞二级考级教材

13学习一个成品舞

通过这学期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舞蹈知识,在音乐中能自己独立完成舞蹈动作,通过一系列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各方面的能力。

少儿舞蹈教学计划 篇5

一、班级特点分析

少儿舞蹈班招收的都是1~3年级左右的学生,这个年龄的学生主要也是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身体各个部分软开度训练,学习舞蹈节奏、舞步组合,节拍练习及舞蹈小节目,以学习动作协调能力为训练重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地气质,提高学生良好的音乐素质,提高艺术修养,增加学生对舞蹈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

针对此年龄层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编排和教授这门课程,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中简单的站位,舞姿,动作及小的舞蹈组合训练,让学生更充分、正确的活动运用自己的身体,让学生在学完这节课程以后,在柔韧性,模仿能力和表现力都有所提高,也更喜欢这门课程。

三、教学效果

1、软开度达到一定的标准(横、竖叉、下腰、压腿)完成。

2、模仿手段(能够很快很形象的模仿老师的动作)

3、表现力(跳舞蹈小组合要有一定的表情,自信)

四、教学手段

1、有计划的'制定出每节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

2、每次教授新课由老师表演示范导入教授新课内容。

3、有步骤的教授课程内容。如:压腿练习(10分钟)步骤:

(1)教授正确的把握压腿方法;

(2)教师正确示范,口数节拍;

(3)口数节拍,教授学生压腿练习;

(4)口数节拍,学生单独完成;

(5)配合音乐,完成组合。

五、教学计划

根据每期课时,分为四大阶段进行训练。

1、通过有针对性,有趣味性的地面活动组合,由头到脚的引导学生们活动身上的每一个关节,每一寸肌肉,进行单一舞蹈动作的训练。

2、由单一的动作练习过度到音乐组合中,主要通过单一的动作讲

解,示范和反复练习完成,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这个阶段是最为重要的训练阶段,在以前课程的基础上,大量加

大组合的训练,同时还要不断巩固复习基础课程练习,并且加入舞蹈小舞段的练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舞蹈表现力,全面的复习本学期学习的课程内容。

少儿舞蹈教学计划 篇6

一、教学目标

本教学计划的教学目标是让五到八岁的儿童学好基本的舞蹈技巧,培养他们的舞蹈兴趣。全面提升他们的身体协调性,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二、教学内容

1、基础训练:包括身体拉伸、肌肉训练、身体协调性训练等。

2、舞蹈技巧训练:帮助儿童学习舞蹈基本技巧,包括翻滚、踩步、转身等技巧。

3、舞蹈表现力训练:培养儿童的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表现舞蹈的情感和内涵。

4、舞蹈创意活动:为儿童提供创意活动的机会,让他们自由发挥、动手创作,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

三、教学方法

1、引导型教学:引导型教学是教育儿童的有意识的引导,不是纯粹的讲授,而是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2、示范教学:示范教学可以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容易地理解和掌握舞蹈动作。

3、游戏式教学:游戏式教学可以提高儿童的参与度,让学习更加有趣、生动。

四、教学步骤

1、身体热身:让儿童对身体进行各种热身活动。

2、基础训练:向儿童介绍基础舞蹈技巧,包括基本的动作和表现技巧。

3、示范教学:老师进行动作的示范,并带领儿童逐步掌握。

4、配乐训练:选好适合儿童身心等级的音乐,引导儿童进行动作练习。

5、创意表演:老师或班级同学为儿童提供舞蹈表演的机会,让他们自由发挥,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

五、注意事项

1、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体发育状况。

2、训练计划要合理,不过分追求快速进步和高难度训练。

3、在教学的同时,要注重认识和维护儿童的`精神健康,防止过于竞争,引发儿童的紧张和抑郁情绪。

4、教学计划要兼顾儿童的舞蹈兴趣和全面发展,不过分强调赛事成绩,而是注重培养儿童的舞蹈兴趣和能力。

总之,儿童舞蹈五到八岁教学计划是一个全面、系统的体育教育课程,与学校体育课程和家庭培训相结合,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好的舞蹈学习环境和机会,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让他们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