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防一氧化碳中毒班会教案

2025/10/19教学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防一氧化碳中毒班会教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防一氧化碳中毒班会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火灾电害、煤气中毒冬季交通事件的了解,来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2、通过分析火灾电害、煤气中毒冬季交通事件的原因,使学生懂得面临煤气中毒事件时如何自救;

3、初步掌握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冬季交通安全知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冬季交通的情况及处理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演示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切入正题,明白道理:

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生活中仍然许多事情需要务加注意和小心对待,否则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二)讲述新课:

1、课题:冬季取暖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冬季交通安全教育

2、设问:煤气中毒多发生在什么季节?

3、提问学生:举手回答。

4、老师点评:煤气中毒一般发生在秋冬季节,因为秋冬季节气温低、气压低、室内空气流通不畅,最容易导致煤气中毒事故的发生。

5、火灾电害以及交通事故在任何时候都有可能发生,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学习相关安全的知识。

探究:

一、火灾电害煤气中毒以及交通安全的原理及症状?

1、分组进行讨论,各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从新闻、报纸等渠道知道的火灾电害煤气中毒以及交通安全的原理及症状进行讨论;

2、老师提问各小组。

老师小结:

煤气中毒的原理: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

煤气中毒的原理: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察觉。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

煤气中毒的症状:

a、轻度煤气中毒:

最初感觉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软弱无力;

b、中度煤气中毒:大部分病人迅速发生抽痉、昏迷,两颊、前胸皮肤及口唇呈樱桃红色,c、重度煤气中毒:很快呼吸抑制而死亡。

火电灾的危害:可以迅速导致人的人亡。

二、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

1、煤气中毒的急救措施:(冷静沉着)

a: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同时尽快离开中毒环境。

B: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C: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d: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

2、注意事项:

因为一氧化碳的.比重为0.967,比空气轻,救护者应俯伏入室。

每组派一个同学上讲台演示:假设某同学在洗澡时,发生煤气中毒事故,该如何处理?

3、火电灾的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

急救措施:火电灾的急救措施:(冷静沉着)

火灾:用淋湿帕子握住口鼻迅速下楼,或者站在顺风的地方,有自主呼吸,充分给以氧气吸入。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呼叫120急救服务,急救医生到现场救治病人千万别让自己以及家人玩火,家长抽烟的烟头不能乱扔。

更不能用湿手去接触有关电的事物,如:电视。

三、如何防止火灾电害煤气中毒以及交通安全:

1、防止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漏气。

2、防止煤气点燃后被浇灭,而导致大量泄气。

3、正确使用煤气热水器。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5、别玩火、别触电。

四、集体讨论:

问题:这次班会课大家学到了什么?我们以后该怎么做?

老师小结:防止火灾电害煤气中毒以及交通安全:以预防为主。只要同学们具有较强的安全防范意识,大多数安全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希望通过这次的防火灾电害煤气中毒以及交通安全教育班会使同学们提高警惕,增强安全意识,掌握火灾电害煤气中毒以及交通安全自救技能,希望同学们都能远离事故,天天平安幸福。

防一氧化碳中毒班会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充分认识什么是煤气中毒,对此决不能掉以轻心,了解并掌握煤气中毒的抢救法。

2、通过这次的主题班会,提高学生的防煤气中毒的思想意识,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

3、通过本次班会活动,使同学们知道发生火灾后应该怎样做,平时注意怎样预防火灾。

4、学会如何应急、自救与保护。

5.、通过本次班会,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防火安全知识,增强学生的防火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护自救能力,减少火灾难事故的发生,让同学们了解火灾危害,远离危险,增强安全知识。

一、导入新课:

煤气中毒是怎么回事?什么是煤气中毒?大家回家的时候有没有问自己认识的人是否发生过煤气中毒?当时是怎么的抢救的?

二、学习煤气中毒知识:

1、煤气中毒的季节和原因

(1)每年的冬天,人们烤火或用热水器洗澡的时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煤气中毒的现象。

(2)因为天气的问题,关闭所有窗户,导致空气不流通引发煤气中毒。

(3)由于用户的忽略,导致煤气瓶的阀门没有关闭,从而引发煤气中毒。

2、煤气中毒的过程

我们知道人体的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组成。人们在生命过程中所需要的'氧气,是靠红血球中血红蛋白把氧气带给人体的各个部分的。煤或木炭在氧气不足、燃烧不完全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煤气。一氧化碳攻击性很强,空气中含0.04%0.06%或以上浓度很快进入血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占人体内所有的红细胞,紧紧抓住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放,使其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取代正常情况下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的氧合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300倍。一氧化碳中毒后人体血液不能及时供给全身组织器官充分的氧气,这时,血中含氧量明显下降。大脑是最需要氧气的器官之一,一旦断绝氧气供应,由于体内的氧气只够消耗10分钟,很快造成人的昏迷并危及生命。

3、煤气的症状

一氧化碳气体能与人体红血球中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而是人发生中毒。中毒前期出现的症状是:头昏头痛,眼花心慌,恶心呕吐,紧接着上述症状加剧,眩晕昏睡,脉搏细快而弱,血压下降。最后常常因为严重缺氧而窒息死亡。

4、急救的方法

如果发现煤气中毒的患者,首先应该立即打开门窗,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通风透气的地方,紧接着通知医院派车和医生前来抢救。

5、野外防火学生防火知识。学生交流教师总结。

三、学习防火知识

1、冬季天气寒冷,雨水稀少,贮存的各种原料多,用火用电用气量多。冬季又处于每年的首尾之际,生产、工作繁忙,加之昼短夜长,人们容易懈怠,往往忽视消防安全,初起火灾不能及时发现。所以造成冬季火灾事故多,损失伤亡大。

2、火场逃生有哪些方法?

一般地说,火场逃生的方法主要有:

①利用登高消防车,挂钩梯两节梯连用逃生;

②利用建筑物通道或建筑物内设施逃生;

③自制器材逃生;

④寻找避难处所逃生;

⑤互救逃生;

⑥利用身边消防器材或其他器材边灭火边逃生。

3、身上着了火正确的灭火方法是什么?

一旦身上着了火,首先应当将衣服脱下,将火扑灭;或就地翻滚,窒息火灾。但不要滚动过快,更不要跑动。如果附近有水池、河塘等水源,可迅速跳入水中,或及时就近取水将身上火浇熄。但身体被烧伤时,应注意不要跳入污水中,以防感染。

家用电器着火后的扑救方法?

①立即关机,拨下电源插头或拉下总闸,如只发现电打火冒烟,断电后,火即自行熄灭。

②如果是导线绝缘和电器外壳等可燃材料着火时,可用湿棉被等覆盖物封闭窒息灭火。

③不得用水扑救,以防引起电视机的显像管炸裂伤人。

④未经修理,不得接通电源使用,以免触电、发生火灾事故。

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们要提高日常生活的保护意思,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安全隐患发生的频率。

防一氧化碳中毒班会教案(精选14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防一氧化碳中毒班会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防一氧化碳中毒班会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煤气的作用和危险性,知道人在煤气中毒时,会产生的一些生理反应。

2、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解救自己的方法。

3、初步树立安全警觉性,加强自我安全意识。

活动过程:

一、引进新课,切入正题。

同学们,日新日异,人们的生活到了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自豪地告别了刀耕火种,用草取暖,烧柴煮饭。目下,已进入了半自动化,甚至是全自动化,电器、燃气的年代,你们生活在幸福、温馨、和谐、富足的港湾之中,倍受慈父贤母的关怀、呵护。俗话说:生活中仍然有许许多多出乎意料的事,小心行事,否则,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板书课题)。

二、案例引入

案例一:今年1月3日,有个母子两人由于白天玩得太累,用

热水器洗完澡就倒在床上休息,不料,忘记关煤气,做妈妈的被一个电话吵醒,一看身边10岁的`儿子,已中毒昏迷。于是,打电话报警。

案例二:学生黄芳说,我听我爸爸说,在一个好朋友在家取暖

打火锅,谁知,一个多小时后,3个人出现头昏、胸闷,经送医院检查,均为一氧化碳中毒。

案例三:学生张丽容说:去年冬天,我阿姨洗澡,忘记开抽风机,

一家在津津有叶地聚精会神看球赛,后来,外婆从房间出来,一看阿姨不在,就问舅舅,舅舅指了指冲凉间,那里还亮着灯,可是一点声音也没有,外婆敲了敲门,设人回答,推开门一看,“呀!”,外婆尖叫一声,阿姨昏倒在冲凉房的地板上……

三、同学们,大家听到没有?面对这些煤气中毒事故,我们讨论,是什么原因造成?

学生讨论,归纳(板书)。

1、原因一:使用煤气时,空气不流通,紧闭窗户,造成煤气中毒,一氧化碳中毒。

2、原因二:停止使脾煤气时,没有关闭煤气阀。

教者插问:煤气阀如何开关?请学生回答,并作演示。

一个学生抓住煤气阀,用力往下,慢慢地按顺

3、教师小结:如果不安全使用煤气,会发生很严重的.事故。我们烧东西时候,水溢出来了,如果不及时关掉开关,火就会自己灭了,而煤气开关没关,煤气就会跑出来;使用过煤气后不及时关掉煤气开关,或煤气阀门没关系,或皮管破裂了都会造成漏气现象,从而产生煤气中毒或煤气爆炸等事件。时针方向旋转——开,然后又反过过,慢慢地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直到不能扭转为止——关。

四、预防和处理

同学们,既然大家都找出了一些原因,那么我们应如何做足防范措施呢?

请同学们讨论,举手发表意见。归纳,板书演示。

措施一:经常检查,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是否漏气。

措施二:洗澡时,特别是冬天,要开抽风机,不要洗得过久。

措施三:每天晚上睡觉前,应检查放煤气的地方是否通风,总开关是否关闭。

措施四:应请专业人员安装各种煤气热水器,燃气灶具。

措施五:冬天打火锅,取暖应特别注意打开门窗,室内通风,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措施六:一经发生中毒,应尽快打开窗户,做足通风措施,轻者解开中毒者衣扣,让其吸收新鲜空气,较重的,立即拨打120.

五、如果家里发生煤气漏气了怎么办?我们如何解救自己呢?教师结合幼儿的具体情况,重点讲解几个问题:

1、当成人正在厨房使用煤气烹饪时,小朋友尽量不要到厨房。

2、小朋友在家中,不要自己随便动煤气灶的开关。

3、如果闻到异味,要及时提醒爸爸妈妈。首先是开窗通气,然后,关闭煤气总阀,离开现场

4、如果大人不在家,小朋友要立即开门离家。如果无法开门,小朋友要立即开窗通气,并在窗口向外呼救,还可以用湿毛巾捂住自己的鼻子和嘴巴,还可以通过报警请求救助。

防一氧化碳中毒班会教案 篇4

目的:

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预防煤气中毒、用火用电安全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思想上,意识上要懂得自我保护、提高应急、自救与保护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杜绝安全隐患,远离危险,珍爱生命;

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中,安全无小事;进入冬季,又到了用火用电安全事故的高发期;特别是煤气中毒;那么,煤气中毒是怎么回事什么是煤气中毒如果一旦发生煤气中毒事件,应该怎样施救组织学生就已有知识经验进行讨论;

二、学习新课

一关于煤气中毒

1、了解煤气中毒即一氧化碳中毒的季节和原因

1每年的冬天,人们烤火或用热水器洗澡的时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煤气中毒的现象;

2因为天气的问题,关闭所有窗户,导致空气不流通引发煤气中毒;

3由于用户的忽略,导致煤气瓶的阀门没有关闭,从而引发煤气中毒;

2、介绍煤气中毒的原理

我们知道人体的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组成;人们在生命过程中所需要的氧气,是靠红血球中血红蛋白把氧气带给人体的各个部分的;煤或木炭在氧气不足、燃烧不完全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煤气;一氧化碳攻击性很强,空气中含0.04%~0.06%或以上浓度很快进入血流,在较短的时间内强占人体内所有的红细胞,紧紧抓住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不放,使其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取代正常情况下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成的氧合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大300倍;一氧化碳中毒后人体血液不能及时供给全身组织器官充分的氧气,这时,血中含氧量明显下降;大脑是最需要氧气的器官之一,一旦断绝氧气供应,由于体内的氧气只够消耗10分钟,很快造成人的昏迷并危及生命;

3、煤气中毒的症状

一氧化碳气体能与人体红血球中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携带氧气的能力而是人发生中毒;中毒前期出现的症状是:头昏头痛,眼花心慌,恶心呕吐,紧接着上述症状加剧,眩晕昏睡,脉搏细快而弱,血压下降;最后常常因为严重缺氧而窒息死亡;

煤气中毒按其症状可分为:

轻度中毒;中毒者会感到头晕、头痛、眼花、全身乏力,这时如能及时开窗通风,吸入新鲜空气,症状会很快减轻、消失;

中度中毒;中毒者可出现多汗、烦躁、走路不稳、皮肤苍白、意识模糊、老是感觉睡不醒、困倦乏力,如果采取有效措施,基本可以治愈,很少留下后遗症;

重度中毒;此时中毒者多已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动,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现樱红色,呼吸、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心律不齐,肺部有罗音,体温可能上升;极度危重者可持续深度昏迷,脉细弱,不规则呼吸,血压下降,也可出现高热40摄氏度,此时生命垂危,死亡率高;即使有幸未亡,也会遗留严重后遗症;

4、如何预防煤气中毒的发生

①要在正规市场购买合格煤炉、灶具、热水器,并按照要求正确使用;②在安装炉具含取暖气、热水器等时,要检查炉具是否完好,如发现有破损、锈蚀、漏气等问题,要及时更换和修补;在使用煤炉取暖时,一定要安装烟筒;烟筒接口处要顺茬接牢粗的一头朝向煤炉,严防漏气;要定期清扫烟筒,保持烟筒通畅,如发现烟筒堵塞或漏气,要及时清理或修补;

③如果使用煤炉,屋内务必安装风斗,风斗应安装在门窗的最上方,要经常检查风斗、烟筒是否堵塞,做到及时清理;

④要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⑤伸出室外的烟筒,还应该加装遮风板或拐脖,防止大风将煤气吹回室内;⑥每天晚上睡觉前务必检查炉火是否封好、炉盖是否盖严、风门是否打开、风斗是否畅通;

⑦在使用煤炉取暖时,在室内如感到有头晕、恶心等症状,应先考虑有无煤气中毒因素,并立即开窗通风,严重者立即拨打120求救;

⑧学会预防与急救煤气中毒的知识和方法,这对自己与周围的人都有很大好处;

5.煤气中毒者急救的方法

如果发现煤气中毒的患者,首先应该立即打开门窗,保证室内通风;将患者移到空气新鲜`通风透气的地方,保证患者呼吸通畅,防止呕吐物进入呼吸道导致窒息;条件允许的话,及时补充氧气;对轻度中毒患者,让其卧床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增加心肺负担及氧的消耗;对已经昏迷的患者,可进行人工呼吸、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拨打报警电话110,或医院急救电话,通知专业的医生前来抢救;

二冬季用火用电安全

1、在校园里,寝室内不得乱拉接电线,不能使用电老虎、电热水器等危险器物;注意随时排查教室、寝室用电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和学校领导、班主任及宿管老师联系;

2、校外安全

①学生不能离开父母的`监管或不得在没有成年监护人的监管下独自生活;在家里,用火、用电要由家长或成年监护人监管,炉灶附近不放置可燃易燃物品,炉灰完全熄灭后再倾倒,草垛要远离房屋;坚决做到:人离电断,煤火远离卧室,保持室内通风,预防煤气中毒、火灾等事故的发生;

②如果与家长一起有户外野炊餐活动,一定注意用火要远离林区灌木丛,坚决做到不带火种火源进入林区;如遇到山林火灾发生,千万不要自己进入火场救火,要大声呼救,寻求成年人的帮助,或是拨打110、向当地政府报告等;

3、火灾救护常识

有时,突发事件总是防不胜防;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个有心人,平时多观察,熟悉自己生活的环境,牢记安全逃生路径,多掌握一些火灾中逃生自救的方法;如遇火灾发生,按以下方法自救:

①火灾袭来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逃离火场,不要贪恋财物;

②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

③穿过浓烟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④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的衣物压灭火苗;⑤遇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⑥室外着火,门已发烫,千万不要开门,以防大火蹿入室内,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窗缝,并泼水降温;

⑦若所在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⑧遇高楼层火灾,千万不要慌张,不要盲目跳楼,可利用疏散楼梯、阳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也可用绳子把床单、被套撕成条状连成绳索,紧栓在窗框、暖气管、铁栏杆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条等保护手心,顺绳滑下,或下到未着火的楼层脱离险境;

附火灾紧急疏散自救逃生知识歌诀

火灾发生,我不慌乱,紧急自救,可保平安:

熟悉环境,记清方位,明确路线,迅速撤离;

通道不堵,出口不封,门不上锁,确保畅通;

听从指挥,不拥不挤,相互照应,有序撤离;

发生意外,呼唤他人,不拖时间,不贪钱财;

自我防护,低姿匍匐,湿巾捂鼻,防止毒气;

直奔通道,顺序疏散,不入电梯,以防被关;

保持镇静,就地取材,自制绳索,安全逃生;

烟火封道,关紧门窗,湿布塞缝,防烟侵入;

火已烧身,切勿惊跑,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无法自逃,向外招呼,让人救援,脱离困境;

三、学习所得交流

1、尽管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好了很多,取暖都用电器化;但在我们身边仍有仍有不少的人在冬季取暖是采用煤炉特别是老年人,因使用炉火不慎而造成煤气中毒的事故常有发生,是什么原因导致煤气中毒呢一旦发生煤气中毒事件,我们该怎么办

2、冬季用火用电该如何确保安全如果真遇上火灾发生,你会怎么做

以上两个问题,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所得自由发言,交流学习所得;

四、小结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同学门都基本掌握了什么是煤气中毒,以及用火用电的安全常识;且,知道了一旦发生煤气中毒、发生火灾时该采取的救护措施;安全无小事,警钟要长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提高自身的安全防患意识,从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杜绝安全隐患,珍爱宝贵的生命

防一氧化碳中毒班会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防一氧化碳中毒班会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防一氧化碳中毒班会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意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

(2) 了解并关注温室效应。

2、过程与方法:

(1) 在教师指导下,独立思考和小组讨论,根据所要研究的具体问题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具有控制实验条件的意识。

(2) 能主动地或在他人的启示下对问题可能的答案作出猜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自主探究,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培养善于合作、勇于探究等科学精神。

(2) 树立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和检验。

难点: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

三、教学模式(或方法)

实验探究式

四、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问题情境

碳的氧化物有几种?

独立思考。

复习旧知识引出本课题。

请一学生上台演示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各种仪器可供选择)

一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学生纠正错误。

复习上节课的主要内容,自然过度到二氧化碳的性质。

导出课题

如何检验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已集满,这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独立思考,交流。

一学生演示并操作。

以学生为主体,自主掌握知识。

将已收集好二氧化碳的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提问:通过观察:可得出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

讨论、交流、发言。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判断能力。

实验探究

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一学生上台演示吹气球,气球下沉。

一学生演示用二氧化碳熄灭两层蜡烛的实验。

让学生提出个性化的见解,避免标准化、统一化的固定答案。

实验探究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设问: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根据生活经验,举例说明。

讨论、交流。

让学生体验化学来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适时启发,起、确定方法后进行实验。

在讨论、交流中,吸取别人的经验,不同的意识在碰撞中相互同化。

二氧化碳溶于水,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呢?

学生猜测。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提供信息: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成红色。

学生设计探究步骤,分组讨论,明确步骤后,开始探究实验。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设计实验的能力。

将小红花取出后加热,应如何操作?

独立思考,分别实验,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在实验中体验成功和失败,在交流中掌握更多的'实验方法,启迪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要善于思考。

二氧化碳还有什么性质?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通过回忆旧知识,激发掌握新知识的欲望。

拿出一只长期存放石灰水的瓶,让学生观察现象,并解释。

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用理论解释日常现象,使学生感觉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畅谈用途

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

学生自由发言,回答得不够完整时,教师补充。

让学生亲身体验。

温室效应

1、二氧化碳过多回造成什么后果?

2、根据二氧化碳的来源,可以采用什么办法来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

学生发言,老师加以归纳、总结。

通过学生之间对话、师生对话,使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拓展。

自主小结

指导学生归纳总结。

学生自主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