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鼠的旅行教案
文学网整理的小老鼠的旅行教案(精选8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小老鼠的旅行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根据画面进行初步的判断、想象,并乐意大胆讲述。
2、理解儿歌的主要内容,体验其诙谐性,初步学说儿歌。
3、体会文学活动带来快乐。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儿歌的童趣。
5、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
活动准备:
小老鼠手偶1个,小老鼠、小猴、长颈鹿、大象、小兔的图片各1张、花园图1张。
活动过程:
1、引发兴趣
(1)出示手偶小老鼠:“小朋友,你们旅行过吗?我要去旅行了,你们猜猜我会去哪玩呢?”
(2)幼儿自由的讲述。
(3)请幼儿回答小老鼠去哪旅行了?
2、找秘密,学习儿歌第一部分内容
(1)出示背景图:“你们看,小老鼠去哪旅行了?”
(2)“啊,好漂亮的花园呀!小老鼠真是高兴。咦,小老鼠突然发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呀?我们一起找找吧!”
(3)引导幼儿在图中寻找“绳子”“滑梯”“水管”“秋千”。启发幼儿用“我找到了....”来回答。
(4)“你们真棒,全都找到了。小老鼠这回可是更高兴了。吱吱,吱吱,爬‘绳子’喽”教师边用儿歌的语言讲述边让小老鼠在背景图上玩耍。幼儿欣赏儿歌第一部分内容。
(5)请幼儿猜想 “绳子”“滑梯”“水管”“秋千”从哪来的,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6)请幼儿学着小老鼠的样边念边“玩”。
3、揭谜底,学习儿歌第二部分内容
(1)“哦,我们来看看着绳子到底是哪来的呀?”教师拉绳子出现一头老牛。运用儿歌的语言讲述:“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呀。”
(2)同样的方法请幼儿来揭示秘密,师幼共同学习儿歌的内容。
4、和幼儿一起边学小老鼠的动作边完整的念儿歌。
附儿歌内容:
小老鼠的旅行
吱吱,吱吱,爬“绳子”喽,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呀!
吱吱,吱吱,爬“山峰”喽,原来是骆驼的驼峰呀!
吱吱,吱吱,爬“管子”喽,原来是大象的鼻子呀!
吱吱,吱吱,钻“地洞”喽,原来是大肥猪的大鼻孔呀!
反思:
在活动过程中,我以游戏的`形式展开教学。自己扮演“鼠妈妈”,孩子们则扮演“小老鼠。我将诗歌中小老鼠旅行要去的五个地方分别以图片的形式来呈现在活动室的五块墙上,孩子们在我的带领下“吱吱、吱吱”地旅行着,来到旅行地点“绳子”处,我请他们观察图片,看看小老鼠在做什么?到什么地方旅行了? 由于考虑到要让孩子们进行充分地想象,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所以我在布置的时候,一开始都是将图片右边部分的整体图片给遮住的,他们只能看到“牛尾巴”这个局部。
在许多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后,我揭开了神秘的另一半图片,和孩子们边用肢体动作进行表演,边带领他们念着诗歌中的句子“吱吱,吱吱,爬‘绳子’ 喽,”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呀!由于有了第一张图片的经验后,聪明的孩子们在接下来几张图片的学习过程中变得更为主动了,他们会运用“吱吱、吱吱……”和“原来是……”这两个句型了。“山峰、管子、树林、地洞”在他们眼里又成了蘑菇、滑梯等各个旅行地点。
在这个活动中,让幼儿通过游戏的形式,把自己想象成是一只小老鼠,在活动室里边走动边学习。虽然在整个活动中有个别孩子会在某个环节中表现得有些兴奋,但在我的提示下,他们还是能做一只守纪律的“小老鼠”的。
儿歌的掌握仅仅通过一至两遍的学习显然是不行的,但根据以往的经验,我觉得要是把“我们再来一遍。”这句话抛给孩子们的话,很定会有很多孩子的兴趣会减半。于是我想到了让更多的老鼠家庭的成员也来旅行。
小百科:老鼠是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的啮齿类动物,俗称“耗子”,是哺乳动物中繁殖最快、生存能力很强的动物。全世界约有三千多种老鼠,无论室内、野外都可以看到它们的足迹。
小老鼠的旅行教案 篇2
一、目标:
1、理解儿歌的主要内容,初步学说儿歌。
2、体会文学活动带来快乐。
3、根据画面进行初步的判断、想象,大胆进行讲述。
二、准备:
课件(PPT),电视机,电视。
三、过程:
1、引发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旅行过吗?到过什么地方?”“那里有什么好玩的?”
(2)幼儿自由的讲述。
2、找秘密,学习儿歌内容 。(PPT)
(1)师:“小老鼠听到小朋友说旅行这么好玩,它也想去旅行了,看,小小老鼠出发了,它会遇到什么好玩的事情呢~”(课件-音乐)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边听音乐边拍手打节奏,感受快乐。)
(2)师:“咦,你们看,小老鼠在树丛里发现了一条绳子,‘吱吱吱,吱吱吱,爬绳子喽;吱吱吱,吱吱吱,爬绳子喽’我们一起学一学小老鼠的样子:‘吱吱吱,吱吱吱爬绳子喽,吱吱吱爬绳子喽’。”(课件)
师:“这里怎么会有绳子呢?你们猜猜看这绳子会是什么?”
师:“到底是不是呢?睁大眼、仔细看好了!”(课件)
师:“哈哈!!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呀。(运用儿歌的语言讲述)”原来是什么呀?(引导幼儿边模仿边学说: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呀!)
师:“和老牛挥挥手告别,小老鼠继续它的旅行。”
(3)同样的方法请幼儿来揭示秘密,师幼共同学习儿歌的内容。
师:“它来到了一块草坪,吱吱、吱吱,看,这像什么呀?”“小老鼠以为那是一座小山坡,他就‘吱吱吱,吱吱吱,爬山坡喽’”(师幼边模仿边学说:吱吱、吱吱,爬山坡喽!)
师:“那它原来是什么呢?”(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讨论)
(引导幼儿边模仿边学说:原来是乌龟的龟壳呀!)
师:“呵呵!真好玩,小老鼠一边唱着欢快的歌曲一边继续它的旅行。”
师:“来到一片花园里,吱吱、吱吱,爬管子喽!谁告诉我,小老鼠刚刚在干什么?”
师:“那这管子会是什么呢?”(幼儿边模仿边学说:原来是大象的鼻子呀!)
师:“旅行可真好玩,小老鼠告别大象一蹦一跳的继续着它的旅行。”
师“ 它来到森林里,吱吱、吱吱,看,这有洞洞哦”(引导幼儿边模仿边学说:吱吱、吱吱,钻洞洞喽!)
师:“猜猜看,这洞洞原来会是什么呢?”(模仿并学说:原来是小猪的大鼻孔呀!)
(4)幼儿欣赏儿歌内容。
师:“小老鼠遇到这么多好玩的事情可真高兴,还把它编成了一首儿歌:吱吱,吱吱,爬绳子喽......”教师边用儿歌的'语言讲述并播放课件。
(5)幼儿学念儿歌。
(6)请幼儿边学小老鼠的动作边完整的念儿歌。
3、师:“小老鼠的旅行可真好玩,直到星星和月亮都出来了,它才回到了家。”
4、“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小老鼠一样去旅行呢?也能遇到这么多好玩的事情?(想)好,那我们出发吧!”(听音乐出教室)
附: 儿歌:小老鼠的旅行
吱吱吱,吱吱吱,爬“绳子”喽,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呀!
吱吱吱,吱吱吱,爬“山坡”喽,原来是乌龟的龟壳呀!
吱吱吱,吱吱吱,爬“梯子”喽,原来是大象的鼻子呀!
吱吱吱,吱吱吱,钻“洞洞”喽,原来是小猪的大鼻孔呀!
小老鼠的旅行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进行初步判断、想象,并乐意达。
2.理解儿歌主要内容,体验其诙谐性,初步学说儿歌。
3.在情景中感受“旅行”的快乐。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儿歌的童趣。
5.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活动重难点:
理解儿歌主要内容,初步学说儿歌。
能根随画面进行初步判断、想象。
活动准备:
PPT:小老鼠旅行记
活动过程:
一、激发去旅行的愿望:
今天呀,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会是谁呢?(播放PPT第一张)
“噢,原来是小老鼠,我们跟它打个招呼吧!”(小老鼠,你好!)
“谁能猜出小老鼠今天的心情怎样”,“从哪里看出来的?”
“它为什么这么高兴呢?”,“我们还是来问问小老鼠自己吧!”(小老鼠,你为什么这么高兴呀!)
(播放小老鼠的回答——吱吱吱,我要出去旅行)
“听到了吗?要去旅行,要到好玩的地方去玩哦!那我们也跟着它一起去吧!”
(师幼表演唱郊游歌去旅行)
〖活动一开始就利用PPT将本活动的主要角色——小老鼠呈现在小朋友的面前,并通过自然地与小老鼠打招呼,一下子拉近了孩子与小老鼠之间的距离。小老鼠的表情那么高兴,说话的声音那么神气,也感染了幼儿的情绪,使“我们也跟着它一起去旅行”顺理成章,也就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个环节。〗
二、播放PPT第二张(草地),初步感受旅行的快乐:
“哇,小老鼠带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草地上)
“在草地上我们能玩些什么呢?”(蹦蹦跳跳、闻闻花香、做游戏)一起做做动作。
“咦,小老鼠哪里去了?大家快叫一下!”(小老鼠,你在哪里)
〖这是一个过渡环节,如果没有这一部分,小老鼠后面“爬绳子”的动作就会显得有些突兀。因为草地是户外比较常见的场所,可以让幼儿产生很多的联想,再加上一起做动作,使幼儿很快就感受到了旅行的快乐,“旅行”的氛围也一下子被烘托了出来。后面的“小老鼠哪去了”的环节,更是激发起了幼儿的好奇心,使活动顺利进入到主要部分。〗
三、播放PPT后半部分,尝试根据动物的局部进行猜测:
1.画面一:钻猪鼻孔
“噢,原来在这里,它在干什么呀?”,“我们来问问小老鼠吧。”
“小老鼠,你在干什么呀?”——吱吱吱,我在钻洞洞呢!
“看小老鼠得意的样,真的很好玩吗?该怎样钻呢?”(请一幼儿示范)
“走,我们也钻洞洞去。”(师幼一起随音乐做“钻洞洞”的动作)
(播大肥猪打喷嚏声———阿嚏…阿嚏…谁弄得我的鼻子痒痒的)
“小老鼠钻的是洞洞吗?怎么会有这种声音?到底会是谁呢?”(幼儿猜想)
播大肥猪的鼻孔至全身,验证幼儿的猜测结果(哦,原来是大肥猪的鼻孔)
“让我们把小老鼠钻洞洞的事,用一句话说完整吧”(吱吱吱,小老鼠钻洞洞喽,哦,原来是大肥猪的鼻孔)
“咦,小老鼠又到哪里去了?”
2.画面二:爬象鼻子
“跑这里干什么来啦?”,“谁来问问?”
“小老鼠,你在干什么呀?”——吱吱吱,我在爬管子呢!
“爬管子?一定很滑,要小心呦!”,“来,一起爬管子了。”
(师幼随音乐做“爬管子”的动作)
“小老鼠爬的到底是不是管子呢?”(幼儿猜测)
“哦,真的是大象的鼻子吗”
播大象的`局部到全身,验证幼儿的猜测结果。(哇,猜对了)
“那我们一起把话说完整吧”(吱吱吱,小老鼠爬管子喽,哦,原来是大象的鼻子)
3.画面三:穿鹿角
(播小老鼠的呼救声——救命啊、救命啊…。这么多树该怎么出去啊!)
“小老鼠穿树林,好像出事了,我们快找找去。”
师幼随音乐做“穿树林”的动作。(腰要弯下来一点,手伸向前,穿来穿去)
“小老鼠穿的是树林吗?”,“那会是什么呢?”(幼儿猜测)
播梅花鹿的角至全身,验证幼儿的猜测结果。(哦,原来是梅花鹿的角)
“谁能把话说完整呢?”请一幼儿尝试(吱吱吱,小老鼠穿树林喽,哦,原来是梅花鹿的角)
“真是一只有趣的小老鼠,想知道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吗?”
4.画面四:爬牛尾巴
“看,它又在玩什么了?”我们来问问小老鼠:“小老鼠,你在玩什么呀?”——吱吱吱,我在爬绳子呢!
“爬绳子,怎样爬呢?”(抓紧绳子)
师幼一起随音乐做“爬绳子”的动作
“小老鼠爬的是绳子吧?”(幼儿猜测)
播牛尾巴至牛全身,验证幼儿的猜测结果。(哦,原来是牛尾巴)
“一起来把话说完整吧”(吱吱吱,小老鼠爬绳子喽,哦,原来是奶牛的尾巴)
〖这是本次活动的主要部分,不但通过观察局部猜测出了相应的动物,还进行了讲述、交流,积累了猜测的经验,这就解决了本活动的难点。同时,每个画面给了幼儿不同的动态感受,在引导幼儿学习动作的同时,充分地感受到了旅行的快乐,而且是跟着小老鼠一起去,使幼儿在兴趣的支配下,自主地获得了知识。这个环节中,四个画面的呈现虽然感觉有些雷同,没有什么大的变化,但是因为四个画面中小老鼠的动作和“旅行地点”的本质不同,同样使孩子们始终兴趣盎然。还因为四个画面的类似,增加了他们表达的自信,对于完成“乐意表达”的目标是非常有效的。〗
四、完整欣赏,学说儿歌:
“今天小老鼠带我们玩了哪些好玩的,一起来说一说吧!”
师幼边观看PPT边动作说儿歌:“吱吱吱,小老鼠钻洞洞喽,哦,原来是大肥猪的鼻孔;吱吱吱,小老鼠爬管子喽,哦,原来是大象的鼻子;吱吱吱,小老鼠穿树林喽,哦,原来是梅花鹿的角;吱吱吱,小老鼠爬绳子喽,哦,原来是奶牛的尾巴。”
“说的真不错,如一首儿歌,给儿歌起个名字吧,叫什么呢?”(师幼一起给儿歌起名。)
师幼再次完整边说儿歌,边动作。
〖这是对幼儿猜测过程的提炼和总结环节,帮助整理已经积累的经验,并且引导他们大胆地讲述,体现了本活动的领域定位,也给了幼儿一个完整的体验。〗
五、结束:
“今天我们跟着小老鼠一起去旅行开心吗?”,“有点累了吧!”
“看,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我们还没去呢!”逐个出示三种动物的局部(长颈鹿的脖子、乌龟的背、老虎的身体),幼儿交流。
“想去吗?”,“老师跟小老鼠约好了,等下次再去旅行,我们还一起去”。
“好啦,就让我们期待着下次之旅吧!”
〖最后的环节是整个活动的结束,又是下个活动的起点,三种动物局部图片的逐个出示又一次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从幼儿的表情和语言中可以看出他们对猜测的自信,这也是对他们是否领悟到猜测技能的考察。〗
反思:
“小老鼠的旅行”是小班“小不点儿”主题中的一个活动。活动着重体现一个“小”字,,从小老鼠的角度出发,来到一些特别的地方去旅行,其实是其他一些体形偏大的动物身体的一部分,应该说是充满了趣味性。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幼儿从局部认识整体,积累一些相关的经验,用一种有趣的方式来了解更多的动物特征。本着让幼儿“自主学习“的理念,我将本活动重新设置,定位在语言领域,设计了音效俱佳的PPT,优化了猜测过程,使幼儿融入其中,获得更多的感性经验。
一开始就利用PPT将本活动的主要角色——小老鼠呈现在小朋友的面前,并通过自然地与小老鼠打招呼,一下子拉近了孩子与小老鼠之间的距离。小老鼠的表情那么高兴,说话的声音那么神气,也感染了幼儿的情绪,使“我们也跟着它一起去旅行”顺理成章,也就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个环节。此过程中,PPT的运用是非常有效的,在图像和声音的烘托下,小老鼠的形象生动、饱满,一下子引起了幼儿的兴趣。
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因为PPT设计得比较巧妙,所以幼儿互动的机会就多,这就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交流机会。首先是跟小老鼠的互动,包括语言的互动和动作的互动,通过打招呼、提问等情节的设置,使幼儿身心积极投入活动中,充分感受到了跟着小老鼠去旅行的快乐。其次是与同伴之间的互动,主要体现在尝试做动作的环节中,教师充当串联者,请个别幼儿试着做一做动作,其他幼儿来学一学,在互相学习中获得了经验。最后,是幼儿与教师的互动,在这项互动中,教师起到的是穿针引线的作用,旨在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
小老鼠的旅行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随文识字,识记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小老鼠坚持不懈的执著精神,懂得不拘泥于传统、勇于向困难挑战才能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来感受小老鼠执著的精神,体会课文的深刻含义,懂得只有打破陈规、勇于尝试才能获取新的成功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喜欢旅行吗?你都到过哪些地方?学生自由谈,介绍自己旅行的感受。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只小老鼠,他也特别想做一次旅行,就让我们走进童话故事和小老鼠一起去旅行。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二、检查预习、梳理脉络
1、利用课件检查本课生字,齐读、指名读。
2、检查生词:缓慢、霞光等词语。学生领读、齐读。
3、整体读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读文后,汇报,教师结合学生发言理清文章脉络,并板书:课文是从“父母劝阻——遭遇危险——看到大海”的故事发展顺序来写的。
三、朗读感悟、随文识字
(一)学习第一部分——父母劝阻
1、听了小老鼠的想法,爸爸妈妈是什么样的心情呢?和同桌分角色读1——4自然段,体会父母和小老鼠的不同心情。
2、汇报读文,评价读、指导读
3、理解“千万”换个词说一说,指导读出担心焦虑惊讶的语气。
4、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5、讨论:你认为父母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二)学习第二部分——遇到危险
1、自由读5——9自然段,看看小老鼠都遇到了哪些危险?
2、填空(课件演示)一( )霞光 一( )树林 一( )小路 一( )尾巴指名填空,相机认识“霞”字,组词,看课件欣赏朝霞,晚霞,认识“截”字,结合形近字“栽”“裁”“戴”识记,用手比一比“一截”
3、指导读猫说的话
4、仿照写小老鼠遇到猫的段落,想象小老鼠遇到老鹰和狗的情景。
5、指导朗读,体会小老鼠此时的心情,理解词语“疲乏”说同义的词。
(一)学习第三部分——看到大海
1、课件出示句子“小老鼠缓慢地爬上最后一座山头。突然他看到了大海!”指名读,指导读
2、大海是什么样的,找出大海美的句子,指导读
3、理解词语并识字“贪婪”,告诉这里是贬义词褒用。把意义不好的词放在好的地方,表示想看尽一切风景。
4、和小老鼠一起看大海,观看课件。此时小老鼠的心情如何?找出描写小老鼠心情的'句子,读一读,指导读。
(二)指导书写生字“要”和“受”
通过课件比较形近字“要”和“耍”“受”和“爱”学生练习书写。
四、升华情感
老师就是这只小老鼠,看见大海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为了看风大海我没有听父母的劝告,历尽千辛万苦甚至丢掉了自己的一截尾巴,但是我不放弃,终于看到了波澜壮阔的大海,同学们你想对我说什么?学生汇报收集的名言。
五、师: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希望同学们能勇敢地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
小老鼠的旅行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根据画面进行判断、想象,初步感受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2、理解儿歌的主要内容,尝试用“吱吱,吱吱,爬........”“原来是......呀”的句式讲述,乐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
根据画面进行判断、想象,初步感受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活动难点】
尝试用“吱吱,吱吱,爬.........”“原来是.......呀”的句式讲述。
【活动准备】
1、ppt课件
2、拼图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画面内容,引发兴趣:
1、PPT1师:“看,这是谁?”“小老鼠是怎么叫的?”
“小老鼠是这样叫的:吱吱吱,吱吱吱。请宝宝们跟小老鼠一起来学一学。”
2、播放PPT第二张(草地),初步感受旅行的快乐:
师:“小老鼠要去旅行了,你们想不想跟他一起去?”
“哇,小老鼠带我们来到了什么地方?”(草地上)
“咦,小老鼠哪里去了?大家快叫一下!”(小老鼠,你在哪里?)
二、播放PPT后半部分,尝试根据动物的局部进行猜测:
1、画面一:爬牛尾巴
“噢,原来在这里,它在干什么呀?”,“我们来问问小老鼠吧。”
“小老鼠,你在干什么呀?”吱吱,吱吱,爬绳子喽!
“爬绳子,怎样爬呢?”(抓紧绳子)
师:我们也跟小老鼠一起爬,吱吱,吱吱,爬绳子喽
“这时,绳子突然摇了起来,小老鼠爬的是绳子吧?”(幼儿猜测)
播牛尾巴至牛全身,验证幼儿的猜测结果。(哦,原来是牛尾巴)
“一起来把话说完整吧”(吱吱,吱吱,爬绳子喽,原来是老牛的尾巴)
2、画面二:爬驼峰
师:“咦,小老鼠又到哪里去了?”我们来问问。
“小老鼠,你在玩什么?”“吱吱,吱吱,爬山峰喽”
“我们也来爬一爬。”
“这真的是山峰吗?”
播放骆驼全身(原来是骆驼的.驼峰)
完整说一遍(吱吱,吱吱,爬山峰喽,原来是骆驼的驼峰)
3、画面三:爬象鼻子、爬梅花鹿角
“小老鼠又在爬什么?”
“谁来学小老鼠的话说一说?”
——吱吱,吱吱,爬管子喽!
“小老鼠爬的到底是不是管子呢?”(幼儿猜测)
“哦,真的是大象的鼻子吗?”
播大象的局部到全身,验证幼儿的猜测结果。(哇,猜对了)
“那我们一起把话说完整吧”(吱吱,吱吱,爬管子喽,原来是大象的鼻子)“小老鼠还爬了什么,谁来学小老鼠说一说?”
——吱吱,吱吱,爬小树喽!
个别幼儿尝试做一做动作。请幼儿一起做“爬小树”的动作。“小老鼠到底是不是在树林里玩呢?”幼儿猜测。(鹿的角,梅花鹿的角)播放梅花鹿的全身图,验证幼儿的猜测结果。(哇,又猜对了)
“请你们用原来是把话说完整”
三、完整欣赏、讲述。
师:“今天小老鼠带我们玩了哪些好玩的,一起来说一说吧!”边观看PPT边讲述。
四、延伸:拼图
1、师:“今天我们跟着小老鼠一起去了这么多的地方旅行,看这些都是我们刚刚去过的地方,老师把这些动物做成了拼图,每个小朋友有两个小筐,先试试上面小筐里的拼图,成功了可以尝试下面的,难度更大哦!”
2、“小朋友们都拼出来了,真棒,我们来表扬表扬自己。老师跟小老鼠约好了,等下次再去旅行,我们还一起去”。
小老鼠的旅行教案 篇6
一、目标:
1、理解儿歌的主要内容,初步学说儿歌。
2、体会文学活动带来快乐。
3、根据画面进行初步的判断、想象,大胆进行讲述。
二、准备:
课件(PPT),电视机,电视。
三、过程:
1、引发兴趣
(1)师:“小朋友,你们旅行过吗?到过什么地方?”“那里有什么好玩的?”
(2)幼儿自由的讲述。
2、找秘密,学习儿歌内容 。(PPT)
(1)师:“小老鼠听到小朋友说旅行这么好玩,它也想去旅行了,看,小小老鼠出发了,它会遇到什么好玩的事情呢~”(课件-音乐)
(教师引导幼儿一起边听音乐边拍手打节奏,感受快乐。)
(2)师:“咦,你们看,小老鼠在树丛里发现了一条绳子,‘吱吱吱,吱吱吱,爬绳子喽;吱吱吱,吱吱吱,爬绳子喽’我们一起学一学小老鼠的样子:‘吱吱吱,吱吱吱爬绳子喽,吱吱吱爬绳子喽’。”(课件)
师:“这里怎么会有绳子呢?你们猜猜看这绳子会是什么?”
师:“到底是不是呢?睁大眼、仔细看好了!”(课件)
师:“哈哈!!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呀。(运用儿歌的语言讲述)”原来是什么呀?(引导幼儿边模仿边学说: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呀!)
师:“和老牛挥挥手告别,小老鼠继续它的旅行。”
(3)同样的方法请幼儿来揭示秘密,师幼共同学习儿歌的内容。
师:“它来到了一块草坪,吱吱、吱吱,看,这像什么呀?”“小老鼠以为那是一座小山坡,他就‘吱吱吱,吱吱吱,爬山坡喽’”(师幼边模仿边学说:吱吱、吱吱,爬山坡喽!)
师:“那它原来是什么呢?”(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讨论)
(引导幼儿边模仿边学说:原来是乌龟的龟壳呀!)
师:“呵呵!真好玩,小老鼠一边唱着欢快的歌曲一边继续它的旅行。”
师:“来到一片花园里,吱吱、吱吱,爬管子喽!谁告诉我,小老鼠刚刚在干什么?”
师:“那这管子会是什么呢?”(幼儿边模仿边学说:原来是大象的鼻子呀!)
师:“旅行可真好玩,小老鼠告别大象一蹦一跳的继续着它的旅行。”
师“ 它来到森林里,吱吱、吱吱,看,这有洞洞哦”(引导幼儿边模仿边学说:吱吱、吱吱,钻洞洞喽!)
师:“猜猜看,这洞洞原来会是什么呢?”(模仿并学说:原来是小猪的大鼻孔呀!)
(4)幼儿欣赏儿歌内容。
师:“小老鼠遇到这么多好玩的事情可真高兴,还把它编成了一首儿歌:吱吱,吱吱,爬绳子喽......”教师边用儿歌的语言讲述并播放课件。
(5)幼儿学念儿歌。
(6)请幼儿边学小老鼠的动作边完整的念儿歌。
3、师:“小老鼠的旅行可真好玩,直到星星和月亮都出来了,它才回到了家。”
4、“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和小老鼠一样去旅行呢?也能遇到这么多好玩的事情?(想)好,那我们出发吧!”(听音乐出教室)
附: 儿歌:小老鼠的旅行
吱吱吱,吱吱吱,爬“绳子”喽,原来是老牛的尾巴呀!
吱吱吱,吱吱吱,爬“山坡”喽,原来是乌龟的龟壳呀!
吱吱吱,吱吱吱,爬“梯子”喽,原来是大象的鼻子呀!
吱吱吱,吱吱吱,钻“洞洞”喽,原来是小猪的大鼻孔呀!
小老鼠的旅行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小老鼠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
重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
难点:
掌握识字方法
关键:
认字识字基础上读课文
课时:
2课时
教具:
教学课件等
学具:
卡片
相关知识点:
所学的一些识记生字方法。
教学突破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生字,阅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同学们,你喜欢旅行吗?都不得去过哪里?
2、 这节课老师请来一位小朋友,大粗看—(出示小老鼠头饰)今天这只小老鼠就要去旅行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他去旅行的过程中都看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好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听录音,初步感知故事大意。
2、 学生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语句。
3、 讨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多种方法集中识字:
1、 同学们,小老鼠在旅行的过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和危险,可是他一点都没有退缩,真勇敢。
2、 过桥游戏,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3、 把字卡分给各学习小组。
4、 以小组为单位帮助小老鼠。
四、小组合作自主学习会写生字:以小组为单位,研究生字,交流记住这些生字的好办法。
五、小结: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特色作业设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小老鼠去旅行
霞 遭 攻 乏 缓 贪 婪 铺 隐 沉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
1、 朗读课文。
2、 复习会写的生字卡片。
二、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1、 师领读,学生跟读。
2、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文。
3、 指名读。
三、学习写生字:
1、 指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
2、 指导写生字。
四、课后练习巩固新知识:
1、 读一读,巩固所学生字。
2、 连一连,训练量词的搭配。
3、 背一背,完成学生对好词好句的积累。
4、 根据词语的提示,试着复述故事。
5、 看图讨论。
五、小结: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引导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特色作业设计:给下面的句子填标点:
1、 这太可怕了
2、 你是谁 你多大了
3、 一路上 小老鼠受尽了惊吓 疲乏极了
板书设计:小老鼠去旅行
充满危险—一路小心—咬断尾巴—
做出决定—遇到危险—幸免一死—
晚霞隐去—爬上山头—遇到攻击
坐在山顶—贪婪观望—数次迷路
小老鼠的旅行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喜欢玩“小老鼠去旅行”的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2、练习钻、爬、绕的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准备:
小老鼠挂饰、场地上画有大象的长鼻子、驼峰、鹿角标志,小椅子、垫板、轮胎若干,小滑梯一个。
活动过程:
1.谈话
你喜欢旅行吗?回到哪些地方去旅行呢?
今天小老鼠也要去旅行了,而且是一次奇妙的旅行,你们想和小老鼠一起去吗?
2.播放音乐,做模仿小动物的走路动作活动身体。
3.观察场地,了解游戏的玩法。
(1)大象的长鼻子(垫板):做爬的动作。
(2)骆驼的驼峰(轮胎):做爬的'动作。
(4)大肥猪的大鼻孔(毛毛虫):做钻的动作。
(5)梅花鹿美丽的角(小椅子):做绕的动作。
要求:一个跟着一个,别太挤,空开一点距离。
4.请个别幼儿示范。
5.幼儿跟着老师一起游戏,提醒幼儿遵守规则。
6.游戏可视情况玩多次。
7.放松运动
旅行开心吗?蝴蝶、蜻蜓也想去旅行,他们正一起做准备工作呢!看!播放音乐做蝴蝶、蜻蜓等飞得动作放松身体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