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读后感作文500字
文学网整理的《金色的鱼钩》读后感作文500字(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作文500字 篇1
读完《金色的鱼钩》这篇文章后,我的眼睛湿润了,眼眶里的泪水都要流出来了。文章的一些感人的段落,让我感动不已。一幅幅感人的画面,也浮现在我的脑海的前方。
这个故事主要写的是长征途中一位老红军战士受党组织的嘱托,护送伤员——两位年轻战士。走出草地途中,不惜牺牲自己的故事。
当我读到“老班长手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哽咽下去。”的时候,我就像故事中的小梁一样,好像觉得有王恩钢针扎着喉管,我感受到了老班长的辛苦,他每天都要当保姆,帮助受伤的伤员,包扎伤口,换纱布,有时纱布没了,就撕下自己的衣服,撕成一小条一小条的细布,给小梁包扎伤口,他每天又要当勤务员,每到一个地方,他都要打扫一下,每次都会用几根木棒和一块破布搭起的一座小帐子,为了让伤员住得舒服一点。让风吹不到,雨下不到。老班长为他人付出了那么多,可对自己来却是那样的简单。
多么值得尊敬的老班长啊,为了革命事业,宁愿自己吃尽苦头,也要保住这几位年轻的同志,这是舍己为人呀!老班长为了下一代,解放全中国,这位老战士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革命事业。而我呢?在现在美好幸福的生活中,还不珍惜粮食,总觉得每一粒饭很容易得来,掉了这一点点没有关系。回想起来,真对不起每一粒米饭啊!真觉得自己不珍惜粮食!
平时,每天吃饭,我都要在桌子上,地上掉一些饭粒,不好吃的菜,从不会去夹来吃。但是我读了这个故事后,我深深感到我们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应该珍惜粮食,老班长所吃的东西能和我们的比吗?他们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历尽艰辛,我们多么希望能用自己万种的米饭去换老班长 手中的鱼骨头啊!希望他能吃得好一点。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作文500字 篇2
《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是在五年级下册语文书里的。当我第一次读完这篇课文,竟感动得热泪盈眶。他主要是讲在长征时期红军在大草原行走时,上级派炊事班班长去照顾三个病号。他们都叫他老班长青稞面吃完了,老班长就竭尽全力去给他们寻找食物,自己却只能吃他们的残渣剩羹。日子一天天过去,老班长越来越消瘦。在时间的摧残下,老班长病倒了。临死前,老班长还不忘上级交给他的任务,但还是遗憾的牺牲了。
其中令我最感动的是老班长捕鱼给他们做鱼汤吃,自己却只能吃他们吃剩的鱼骨头。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令人敬佩,也令人羞愧。和老班长一样的人在社会上也有很多,相反,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自私自利的人。
像有一些社会上的黑心商家为了赚钱。不过消费者的安全健康,使用地沟油等廉价原料,就只为了谋取从我们那获得一点点小小的利润。他们虽然赚到了一些钱,但是他们的生活是很不开心的。
我曾经认识一个爷爷,他每天靠捡破烂为生,日升而出,日落而归,虽然每天可能都吃不饱穿不暖,但他仍然坚持为社会做贡献,时不时的将自己的积蓄捐献给孤儿所。长征时期那位老班长的这种精神在这位爷爷身上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从前的我也是一个比较自私的人,但自从学了《金色的鱼钩》,再仔细地观察生活,发现了,原来生活中那么多人都如此无私,默默奉献着。在这些人的感染之下,我也逐渐改正了自私的坏毛病,学会分享,乐于助人。向老班长学习那种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精神,并在今后的日子里为班级默默服务。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作文500字 篇3
大家都知道长征的故事,而我读过一篇《金色的鱼钩》,更是令人感动。
翻开书页,我仿佛看到在一片大草原上,一支军队正浩浩荡荡地走来。这时,有三位红军战士得了肠胃病,指导员让一位炊事班长照顾他们。这位炊事班长为了让三个病号走出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将仅有的食物都让给了生病的战士,而自己却不幸牺牲了。
看完之后,我禁不住流下了两行热泪。我被老班长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老班长呀,当指导员交给你这个任务时,你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当三个病号没食物时,你整夜合不拢眼;当你钓到鱼时,全部让给了病号,而自己却只肯吃鱼骨头和草根;当病号被饥饿和疾病折磨时,你鼓励他们不要放弃;当病号发现你的秘密时,你嘱咐他要保密……老班长,你付出了这么多,自己却光荣牺牲了!难道你的身体是铁打的?难道你这样做是完成任务?不!不是这样的!是革命精神支撑着你,使你不顾自己,保护后代。
我静静地沉思着:老班长,文章中说你死了,可你的精神还活着。像你这样的人太多了。清洁工人宁可一人脏,也要换来万家净;老师们宁可自己累,也要让学生早日成才……可我又为我们这些丰衣足食的现代儿童感到惭愧,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且还觉得不满足。要是让我们去过像老班长当时的那种苦日子,那还能活下去吗?
我收起思绪的翅膀,从心底喊:鱼钩里藏着爱,但愿我们所有人都有一颗金灿灿的爱心。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作文500字 篇4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私利的膨胀充斥着社会。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成了每些人奉供的名言。那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人被讥为傻子,仿佛成了另类——我要告诫这些自以为聪明人的是,社会尊敬那些奉献不求图报的人,真、善、美是人间的永恒的主旋律。
《金色的鱼钩》是对学生塑造人生观、世界观的典范。老班长的形象永远被后人敬仰,因为他心中只有别人,唯一没有他自己。
艰苦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老班长,为了照顾三个病号,忍饥挨饿,最后活活累倒、饿倒、再也没起来。文章以“金色的鱼钩”为题,本身就会有,为了他人,宁愿牺牲自己,老班长的献身精神永远闪烁着光芒,激励后人。让子孙后代继承光荣传统,发艰苦奋斗精神,振奋民族自信心,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世界之林,这选编这篇文章的苦心。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道德品质放在第一位,崇高的理想,高尚的情操,高雅的审美情趣,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最好的,也是每一名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科学的发展,社会文明不断进步,这是历史的必然;继承优良传统,不断发掘学生内心潜力,使之健康成长,成为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有爱心、有孝心、有责任心的一代新人,是教育工作义不容辞的再责任。
教育优良传统、优良作风经久不衰。
《金色的鱼钩》读后感作文500字 篇5
社会王老师让我帮她找一下《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和关于这篇课文的资料,我回到家,写完作业,就开始上网查阅资料,没想到,网上关于《金色的鱼钩》这篇课文的相关资料还真不少,我保存了几篇,当我正在浏览这篇课文的其他资料时,看到了一个关于这篇课文的视频资料,也保存了下来。我首先读了一下课文,刚读了一个开头,我就被这篇课文的感人内容吸引住了,我仿佛身临其境一般,脑海里浮现出老班长那高大的身躯、和蔼的笑容。随着课文内容的发展,我一会儿露出了微笑,一会儿皱起了眉头,当我读到课文中“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时,我惊讶得睁大了双眼,内心被强烈的震撼着,把这句话又反复的读了几遍,我越看越投入,越开越被老班长的一言一行所感动。
当我完整地读完这篇课文时,不知不觉我的眼睛湿润了,我觉得老班长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小小的鱼钩,而是舍己为人的高尚品德!我的内心被深深地感动着,真想让老班长活下来,让他也来享受享受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应该好好向老班长学习,学习他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学习他对共产主义的一片忠心。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长大后成为一名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让“金色的鱼钩”在祖国改革开放的今天,世代相传,永远光彩夺目!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