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学网 > 百科 > 经典报告 > 正文

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2025/10/21经典报告

文学网整理的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自评报告(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篇1

一、项目概况

智慧益阳管理中心共三层,一层为大数据中心机房,二层为应急指挥中心和办公室,三层为12345市热线办公室。中心机房面积1000平米,由5组模块化机柜组成,机柜数量224个。智慧益阳管理中心电费项目:一是为了保障大数据中心机房设备和空调等设施正常运行;二是为了保障应急指挥中心大厅指挥系统、显示屏、电脑等正常工作;三是为了保障12345市长热线正常运转。

二、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通过开展绩效评价,全面了解、分析项目实施程序是否规范,后期维护是否完善,资金使用、管理是否合规,项目绩效目标是否实现,进一步健全相关制度,规范资金使用、管理,加强项目后期运行维护,确保项目正常运行,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二)绩效评价过程。根据《益阳市财政局关于开展20xx年度部门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文件要求,我单位成立了绩效评价小组,对20xx年度智慧益阳管理中心电费项目开展了绩效自评工作:

1、做好前期准备。抽调专人成立绩效评价工作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制定了现场评价方案,联系相关部门单位,确定工作安排。

2、明确实施步骤。

(1)召开座谈会。组织分管领导、财务及项目负责人等召开座谈会,听取项目资金使用有关情况介绍;

(2)收集核查资料。收集相关制度建设文件,查验项目运行、管理和维护情况等,核查相关制度是否完善,检查财务会计凭证,资金拨付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存在截留、挪用等情况。

(3)现场查看。到智慧益阳管理中心数据机房现场查看,走访电力局,查询电费明细,了解数据管理中心机房设备运行情况、电费使用情况及优化建议等。

(4)形成结论,撰写评价报告。

三、综合评价结论

该项目资金管理规范、项目管理到位、政策执行有力、有效发挥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了智慧益阳管理中心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该项目自评分为95分,评价等级为“优秀”。

四、绩效目标实现情况分析

(一)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20xx年财政安排下达智慧城市管理中心电费135万元,资金到位率100%,20xx年度智慧城市管理中心电费支出135万元,预算执行率100%。该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实行预付制度,根据电力局开据的发票和电费使用明细单进行核销。该项目资金支付程序合规,手续齐全,不存在挤占、截留、挪用资金现象。

(二)总体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该项目保障智慧城市建设项目电力供应,提高政府服务能力,为后续政府治理、普惠民生、产业升级等智慧化应用的建设提供可扩展的环境。保障了200个机柜、30台精密空调、应急管理中心、12345市长热线电力供应,达到国家节能要求,提高了市民对12345市长热线满意率,为全市政务资源管理、应用支撑、数据共享、服务保障提供了电力保障。

(三)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经济效益方面。通过安装LED节能全彩屏设备,在市直部门接入设备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节省了电费支出。2.效率性方面。智慧益阳管理中心电费项目保障24小时内故障处理及时率达到100%,安全运行率达到100%,全年未出现安全事故。3.有效性方面。保障了市应急指挥大厅、12345市长热线、大数据中心机房等用电需求,提高了各部门工作效率。4.可持续性方面。智慧益阳管理中心电费项目关系到全市各部门业务数据的管理、安全运行,后续随着智慧城市和大数据的建设,该项目将继续保障数据机房、市长热线等用电安全。

五、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随着市直部门接入机房设备不断增加,耗用电量逐年增长,需整合资源实现降费节能。改进措施:1、出台基础设施节能方案,提高设备容量利用率;2、降低机房能耗管理,高度整合、资源共享;3、对机房设备进行监控管理,优化管理模式。

六、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我单位将继续认真履职,通过电费市场调研、电费成本监审、电费信息公开及宣传等相关工作,按市财政局要求完成绩效自评工作,并将自评结果运用于实际工作,将绩效自评结果进行公开。

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篇2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立项情况。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国务院城镇燃气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城市道路管理条例》依法行使市容环境卫生、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绿化管理、市政设施管理(供水、污水、城市排水、供热、燃气、道路、桥梁、城市照明、全部运行管理职责)、公用事业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公安交通管理(城市管理领域)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

(二)项目绩效目标

依法行使市容环境卫生、城市规划管理、城市绿化管理、市政设施管理(供水、污水、城市排水、供热、燃气、道路、桥梁、城市照明、全部运行管理职责)、公用事业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公安交通管理(城市管理领域)方面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全部或部分行政处罚权。

二、绩效自评结论

(一)总体结论

1.强化市容管理,助力创城迎检。今年以来,围绕不同阶段市容的重点工作,采取集中和专项整治相结合措施,对重点区域存在的流动摊贩、烧烤摊点、骑路市场等市容“顽疾”,持续开展整治。共整治29条背街小巷,出动执法队员3万人次,执法车辆4500余台次,清理违章占道、乱堆乱放2.4万余处,清理无证无照流动摊点2.2万余个,规范非机动车占道停放1万余起,辖区市容环境面貌得到了明显改观。

2.做好行政服务审批工作。20xx年共计受理门头店招审批材料504份;对辖区内申请占用区管道路进行施工的个人、单位进行审核,发放道路占用施工许可证,共受理申请62次,发放城市道路占用施工许可证61张。

3.认真做好拆违工作。按照省市“两治三改”工作部署和要求,建立有效的防控拆违机制,发现新生建筑,及时制止,要求乡镇街道对辖区内违法建筑逐一排查,掌握违法建筑业主信息和违建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强拆预案,20xx年共拆除违建约1561.9平方米,其中乡镇1314平方米,市区247.9平方米。

4.稳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在全区推进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工作,将朝阳街道设为垃圾分类工作示范片区,目前观澜瑞公馆、新日化小区已实施定时定点投放,为819户居民提供生活垃圾分类四分类运行管理服务。督导员按时在岗在位,做好分类投放引导。

5.有条不紊,数字化管理工作有序进行。20xx年,我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共派遣35574条案件,其中视频采集案件378件,媒体曝光案件3件,事件类30560件,主要涉及绿地脏乱、道路不洁、非法小广告、乱堆物堆料等,部件类5014件,主要涉及雨水井盖、行道树、垃圾箱等。

(二)自评结果

经自评,文明创建、创城、违建拆除费用项目绩效自评综合得分为99分,自评结果为“优”。

三、指标分析

文明创建、创城、违建拆除费用项目专项经费项目绩效自评指标体系共设置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9个三级指标,各项指标评分情况分析如下:

(一)产出指标(满分50分,实得50分)

1.数量指标(满分13分,实得13分)。

2.质量指标(满分13分,实得13分)。

3.时效指标(满分12分,实得12分)。

4.成本指标(满分12分,实得12分),年度设定的成本指标为50万元;实际完成情况20xx年该项目成本为47.9万元。

(二)效益指标(满分30分,实得30分)

1.经济效益(不涉及)

2.社会效益(满分10分,实得10分)

3.生态效益(满分10分,实得10分)

4.可持续影响(满分10分,实得10分)

(三)满意度指标(满分10分,实得10分)服务对象满意度100%,得分10分

四、存在问题

通过自评发现,文明创建、创城、违建拆除费用项目专项经费项目实施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绩效意识不足。自评单位的绩效意识不强,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对绩效管理工作缺乏系统认识,绩效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二是绩效自评目标不够规范。项目绩效目标指标设定的合理性不够。

三是项目资金的'管理不够完善。预算执行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五、意见和建议

为进一步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细化预算编制工作,认真做好预算的编制。进一步加强内设机构的预算管理意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进行预算编制。

2、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审核。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健全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单位财务行为。在费用报账支付时,按照预算规定的费用项目和用途进行资金使用审核、财务严格核算,杜绝超支现象的发生。

六、自评依据

《禹会区财政局关于印发〈禹会区区级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禹财绩〔20xx〕3号)

七、附件

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附后)

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篇3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xx〕34号)精神及《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教财〔20xx〕6号)要求,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20xx年度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财监〔20xx〕2号),教育部在对各地报送的20xx年度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区域绩效自评材料审核评价基础上,对20xx年度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项目进行了绩效自评。现将绩效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转移支付概况

1.政策背景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精神,为了促进区域间高等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20xx年,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财教〔20xx〕567号),要求各地建立地方高校生均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生均拨款水平,原则上要求到20xx年底各地地方高校生均拨款水平不低于12000元,同时中央财政建立“以奖代补”机制,设立“地方高校生均拨款奖补资金”。同年,为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完善中央财政对地方高校发展支持政策,探索和建立保障有力的地方高等教育投入新机制,中央财政在原“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资金”基础上,设立支持地方高校发展资金,支持地方高校的重点发展和特色办学。

20xx年12月,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财科教〔20xx〕72号),在原支持地方高校发展资金、地方高校生均拨款奖补资金基础上,整合设立了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重点支持各地改革完善地方高校预算拨款制度,逐步提高生均拨款水平,支持地方高校深化改革和内涵式发展,加强教学实验平台、科研平台、实践基地、公共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支持地方按照国家有关重大决策部署,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等。资金采取因素法分配,分配因素包括生均拨款类因素、发展改革类因素。生均拨款类因素占75%,主要包括生均拨款水平、在校生人数、奖补比例或定额等;发展改革类因素占25%,主要包括地方高校数量、所在区域及财力状况、学科水平等质量指标、改革管理情况、落实国家重大政策等(包括“一省一校”“双一流建设”等)。

2.资金情况

中央资金投入情况。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提前下达20xx年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财教〔20xx〕202号)及《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下达20xx年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财教〔20xx〕73号),20xx年度,中央财政下达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共计366.75亿元,其中提前下达329.67亿元,当年下达37.08亿元。

地方资金投入情况。各省(区、市)切实强化省级统筹,积极履行与事权相对应的支出责任,共同推动省域内地方高校教育改革发展。据统计,20xx年度地方资金投入共计435.84亿元。

(二)整体绩效目标情况

1.年度总体绩效目标

一是各省(区、市)的地方公办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全省平均水平不低于12000元。二是各省(区、市)的地方公办普通本科高校预算拨款制度不断完善。三是各省(区、市)的地方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办学质量得到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各方面水平不断提高,更好服务区域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四是相关省(区、市)地方高校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取得进展,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中西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进一步增加。

2.绩效指标

根据20xx年度总体绩效目标,教育部对产出、效益和满意度指标进行了细化,从各省(区、市)生均拨款、支持的学科数量、受益学生、地方高校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更精准设定。

(三)区域绩效目标情况

20xx年初,各省(区、市)根据区域地方高校改革相关规划、资金提前下达额度、上年度专项执行情况等因素,设定区域绩效目标,报教育部、财政部审核。20xx年3月,教育部成立绩效目标审核工作组,从绩效目标完整性、相关性、适当性和可行性等方面,对各省(区、市)报送的20xx年度区域绩效目标表进行审核,并反馈审核结果及修改建议,督促有问题的省(区、市)重新修改并报送。20xx年6月,财政部、教育部下达20xx年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预算,公开了20xx年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整体绩效目标,并同步下达了各省(区、市)的区域绩效目标。

各省(区、市)教育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综合考虑区域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相关规划、区域绩效目标设定情况、区域地方高校发展基础、资金分配方案、项目绩效目标申报情况等因素,在下达资金时,将区域绩效目标和分解目标一并下达。

二、综合评价结论

在对各省(区、市)区域绩效自评审核评价基础上,对照整体绩效目标,从预算执行率、总体目标完成情况、各项绩效指标完成情况等方面,对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项目进行了绩效自评,自评得分为93.56分,综合评定等级为“优”。

三、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一)资金使用管理情况分析

1.预算执行情况分析

20xx年,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共投入资金804.05亿元,截至20xx年底,累计支出749.01亿元,预算执行率为93.15%。其中:中央资金共投入366.75亿元,累计支出333.05亿元,预算执行率90.81%。地方资金共投入435.84亿元,累计支出414.55亿元,预算执行率为95.12%;其他资金共投入1.46亿元,累计支出1.41亿元,预算执行率96.58%。

2.资金管理情况分析

(1)中央资金管理情况

一是用制度规范。为规范和加强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财政部、教育部联合印发了《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财科教〔20xx〕72号),明确了资金管理原则、资金支持方向、资金分配方式、资金管理要求等内容。财政部、教育部在《关于下达20xx年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财教〔20xx〕73号)中,进一步明确了当年资金分配原则和资金管理要求,要求各地切实发挥省级统筹作用,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合理安排预算,做好分校预算安排工作,重点向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倾斜,向办学质量高、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校倾斜,支持做好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工作,科学分配资金;要求各地要切实加强资金管理,对挤占、挪用、虚列、套取补助资金等行为,将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二是用平台监管。为确保各项财政教育投入政策落实、加强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经费的使用监管、进一步提升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等转移支付资金管理水平,教育部建设了“中央对地方教育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平台”,加大对各地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分解下达和支出进度的监控,确保资金按照规定时限下达到各地及所属学校,及时发挥资金效益。

(2)地方资金管理情况

一是落实资金管理办法要求,合理统筹使用资金。各省(区、市)严格按照《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管理办法》(财科教〔20xx〕72号)要求,遵循“中央引导、省级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安排、权责清晰、规范管理,专款专用、注重绩效”的原则进行资金管理。在分配资金时,结合本地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重点工作和省级财政资金安排情况,加大省级统筹力度,突出支持重点,强化政策导向,并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积极沟通,防止资金、项目安排交叉重复或缺位。

二是部分省(区、市)制定出台相关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保障政策落实。如,河北省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大财政教育投入提高资金效益的通知》(冀财教〔20xx〕6号),不断优化教育支出结构,保证各项教育政策落到实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是应用监督检查多种手段,督促各高校落实资金管理主体责任,确保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如,重庆市建立预算执行情况月报制,落实绩效过程监控,切实督促项目学校加快执行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湖南省在项目执行过程中,督促高校严格按照批复的绩效目标和资金使用管理要求,以高校教学条件建设为重点,统筹推进教学科研平台以及人才队伍建设,并将项目进展情况定期报省财政厅和省教育厅备案。

(二)总体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20xx年,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有效推动了各省(区、市)改革完善地方高校预算拨款制度,逐步提高了生均拨款水平,促进了地方高校持续健康发展;支持地方高校深化改革和内涵式发展,加强教学实验平台、科研平台、实践基地、公共服务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等,提高了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有力支持了地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等。总体目标完成情况较好。

(三)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数量指标

①各省(区、市)生均拨款水平,该指标的指标值为“达到12000元”。根据各省(区、市)报送的区域绩效自评数据统计,各省(区、市)生均拨款水平均在12000元以上,指标完成率为100%。

②支持的学科数量,该指标的指标值为“达到600个”。根据各省(区、市)报送的区域绩效自评数据统计,支持的学科数量实际完成值达到600个,指标完成率为100%。

③支持的教学实验室数量,该指标的`指标值为“达到1000个”。根据各省(区、市)报送的区域绩效自评数据统计,支持的教学实验室数量实际完成值达到1000个,指标完成率为100%。

④支持的科研基地和实训中心数量,该指标的指标值为“达到1000个”。根据各省(区、市)报送的区域绩效自评数据统计,支持的科研基地和实训中心数量实际完成值达到1000个,指标完成率为100%。

⑤支持的创新团队数量,该指标的指标值为“达到300个”。根据各省(区、市)报送的区域绩效自评数据统计,支持的创新团队数量实际完成值达到300个,指标完成率为100%。

(2)质量指标

①地方高校预算拨款制度逐步完善。各省(区、市)报送的区域绩效自评材料显示,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项目的实施,促使各省(区、市)的地方高校预算拨款制度逐步完善,逐步构建起了“科学规范、公平公正、导向清晰、讲求绩效”的地方高校预算拨款制度。

②地方高校基本办学条件逐步完善。各省(区、市)报送的区域绩效自评材料显示,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项目的实施,促使各省(区、市)的地方高校基本办学条件不断完善,办学质量不断提升。

③一级学科评估排名全国10%以内个数(A类学科),该指标的指标值为“达到80个”。根据各省(区、市)报送的区域绩效自评数据统计,20xx年地方高校一级学科评估排名全国10%以内个数(A类学科)达到80个,指标完成率为100%。

④地方高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个数,该指标的指标值为“达到15个”。根据各省(区、市)报送的区域绩效自评数据统计,20xx年地方高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个数达到15个,指标完成率为100%。

⑤地方高校办学质量提升。各省(区、市)报送的区域绩效自评材料显示,地方高校办学质量逐步提升,进一步提高了地方高校的学科综合水平。

2.效益及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社会效益指标

受益学校数指标值为“700余所”,受益学生数指标值为“近1300万人”。根据各省(区、市)报送的区域绩效自评数据统计,20xx年,“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受益学校数632所,受益学生1042.74万名。

(2)可持续影响指标

20xx年,各省(区、市)通过“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并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培育工程、特色项目创建计划、优秀成果宣传展示等方式,扶持和建设校园知名度高、社会影响力大、师生参与面广、开展活动时间较长的校园文化品牌,不断推进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中国特色大学建设,促进高校持续健康发展。

(3)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

地方高校满意度,该指标的指标值为“≥80%”。根据各省(区、市)报送的区域绩效自评数据统计,20xx年资金惠及的省(区、市)地方高校满意度平均值超过年度80%的目标。

四、绩效自评结果应用和公开情况

(一)加强绩效自评结果应用

一是督促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财政部门高度重视自评发现的问题,认真整改,通过不断完善现有政策、调整优化重点支持方向、严格预算绩效管理的全流程规范执行等手段逐步提升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等转移支付绩效自评工作质量。二是建立绩效自评结果与下年度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将绩效自评结果作为申请及分配预算资金、调整完善政策和改进管理的重要依据,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对预算安排的刚性约束,激发预算绩效管理的内生动力。

(二)逐步推动自评结果向社会公开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教财〔20xx〕6号)和《财政部关于开展20xx年度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执行情况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财监〔20xx〕2号),督促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严格按照预算绩效管理和信息公开相关工作要求,逐步推进绩效目标、评价结果等信息公开,明确工作程序,规范工作要求,做好宣传引导,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五、有关建议

进一步加大重视程度,提高绩效自评质量。省级教育部门和省级财政部门应进一步加大重视程度,严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xx〕34号)及《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教财〔20xx〕6号)要求开展绩效管理,做好绩效自评。绩效自评涉及多个环节,应强化过程管理,切实做好绩效目标设置和审核、绩效目标过程监控以及绩效自评涉及的每个环节,助力绩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严格绩效目标设置审核与调整,夯实绩效自评基础。省级教育部门和省级财政部门应根据中央要求及省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实际情况、规划情况,按照转移支付资金使用要求合理设定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确保绩效目标指向明确、细化量化、合理可行、相应匹配。对中央主管部门审核存在问题的区域绩效目标,省级应及时调整报备,切实夯实绩效自评基础。

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篇4

根据工作要求,现将20xx年度财政支出绩效自评报告如下:

一、老旧小区改造补助资金

(一)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

根据《保山市财政局保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下达20xx年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保财综〔20xx〕11号)、《施甸县财政局施甸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下达20xx年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施财综〔20xx〕5号文件下达县住建局老旧小区改造资金81.00万元,并同时分解下达了绩效指标,资金已全部拨付完毕。

(二)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

(1)数量指标。改造面积1.8万平方米、改造户数300户、改造楼栋数56栋、改造小区数19个;

(2)质量指标。工程质量符合标准;

(3)时效指标。开工项目完成率100%。

2.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3.满意度指标:老旧小区满意度≥80%。

二、保障性住房租赁补贴

(一)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

根据《保山市财政局提前下达20xx年中央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的通知》(保财综〔20xx〕48号)、《施甸县财政局关于下达20xx年部分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的通知》(施财综〔20xx〕2号)下达县住建局租赁补贴补助资金96万元。共发放租赁补贴400户,资金已全部支付完毕。

(二)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

(1)数量指标。共发放租赁补贴400户;

(2)质量指标。验收合格率100%;

(3)时效指标。补贴发放目标完成率100%;

2.效益指标:已保家庭户数占应保家庭户数比率100%;

3.满意度指标: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满意度≥80%。

三、乡村少年宫运转补助资金

(一)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

根据《保山市财政局关于下达20xx年省级专项彩票公益金第一批项目资金的通知》(保财综〔20xx〕12号)、《施甸县财政局关于下达20xx年省级专项彩票公益金第一批项目资金(乡村学校少年宫运转补助资金)通知》施财综〔20xx〕6号,下达施甸县20xx年省级专项彩票公益金资助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12万元,其中:摆榔民族小学3万元、木老元乡中心学校3万元、旧城乡中心学校3万元、姚关镇中心学校3万元,并同时分解下达了绩效指标,资金已全部拨付完毕。

(二)绩效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

(1)质量指标。项目进度≥100%;

(2)时效指标。年度开展计划活动100%。

2.效益指标:

(1)社会效益指标。受益于该项目的青少年人数100%;

(2)可持续影响指标。项目建成后可持续使用时间≥3年。

3.满意度指标:受益服务对象(家长和学生)对该项目的.满意度达98%。

自评结果将作为下一步申报项目及申请各级资金的依据。自评结果将在门户网站进行公开。

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篇5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实施情况

根据《关于开展文明创建暗访工作的通知》(集文明委[20xx]14号)、《关于组织开展新一届全国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及培育对象和20xx—20xx年度省级文明村镇、文明单位(社区、风景旅游区)、文明校园申报推荐工作的通知》(厦文明委办[20xx]6号)、《关于20xx年文明创建示范点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为切实落实按全国城市文明程度指标测评体系要求,通过扶持各类先进典型,评议身边好人,落实测评暗访长效机制,文明行为宣传及示范点打造,激励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全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配套精神文明建设专项经费。

项目实施主体是中共厦门市集美区委宣传部。

项目实施年度为20xx全年。

(二)财政支出情况

根据《厦门市集美区财政局关于批复厦门市集美区委宣传部20xx年度部门预算的通知》(厦集财预批〔20xx〕4号),20xx年全年预算资金1299万元,年中追减30万元,最终预算1269万元,实际支出894.15万元,年底指标余374.85万元由区财政收回。主要支出内容有:文明城区创建宣传、暗访、考评;集美文明网、文明集美微信公众号运营;慰问经费;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宣传费用;文明示范点建设;志愿服务活动;精神文明宣传;气氛布置、公益广告宣传;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

二、绩效分析

(一)项目效益分析。

项目产出情况分析:20xx年基本实现年初设定绩效指标。通过文明单位考评;完成文明创建暗访工作12次,慰问先进典型6人次,开展志愿公益活动300场,共有2500人次社工参与志愿活动,孵化志愿队伍3支。举办100场心理健康讲座及活动,提供500次以上心理咨询服务。完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品牌及创新案例项目15个,补助社区(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共14所。

产生较好社会效益:志愿服务活动共服务群众7000人次,社区书院活动服务群众10万人次,心理健康活动受众10000人次。全区精神文明及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水平有较明显上升,核心价值观得到普及。公众满意度提高,为我区人文集美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二)支出效益分析。

20xx年全年预算资金1299万元,年中追减30万元,最终预算1269万元,实际支出894.15万元,年底指标余374.85万元由区财政收回。我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及财务核算制度,合理、有效、规范地使用资金,严格按照会计制度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账务处理,做到账务处理及时、会计核算规范,财务报销手续较齐全,岗位责任明确,能够真实反映和记录各项业务活动和财务事项。严格控制项目支出,保障项目实现效益最大化。在全国文明城市迎检中实现“一分未扣”,在全省文明城区测评中位列第一。

(三)评价分值和等级。

综上所述:20xx年精神文明建设经费项目,我单位自评91分,绩效等级为优秀。

三、存在问题

(一)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无

(二)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无

(三)支出政策制定方面存在的问题。无

四、相关建议

进一步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建立全方位可衡量绩效指标体系。

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篇6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立项情况、实施主体、项目资金及主要内容。

本项目为我单位20xx年电费类预算项目,项目资金预算40万元。根据海财预字[20xx] 126号文件批示,市财政补助我单位电费,主要用于广播电视专用设备及办公照明用电等。

(二)项目年度预算绩效目标和绩效指标设定情况(包括预期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衡量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评价指标、标准等)。

该项目的年度绩效目标为:1、控制全年用电量;2、保障广播电视专用设备及办公照明用电。截止至20xx年12月,顺利完成本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二、项目决策及资金使用管理情况

(一)项目决策情况(包括决策过程和结果)。

1、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我单位工作计划,项目的实施可以满足我单位日常工作需求,确保我单位日常业务顺利开展。

2、项目决策过程。我单位的决策依据符合我单位工作年度计划要求,电费能保障我单位工作有效运转,该项目符合申报条件,申报、批复程序符合相关管理办法。

(二)项目资金(包括财政资金、自筹资金等)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

截止20xx年12月底,我单位申请项目资金40万元,已全部下达。

(三)项目资金(主要是指财政资金)实际使用情况。

截止20xx年12月底,该项目实际支出金额40万元,支出进度100%。按照专款专用原则,在本单位严格监督下,该项目资金全部用于广播电视专用设备及办公照明用电费用,项目资金使用率为100%,资金的支付依据合规合法。

(四)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包括管理制度、办法的制订及执行情况)。

本单位严格按照项目资金使用管理规定使用项目资金,设立项目资金专账,专人管理。制定严格的'资金使用制度,做到专款专用,使项目达到预期目标。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包括项目招投标情况、调整情况、完成验收等)。

经过全面深入了解本单位工作需求情况,电费项目为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广播电视专用设备及办公照明用电,保障我单位工作正常运行。

(二)项目管理情况(包括项目管理制度建设、日常检查监督等情况)。

项目目标设定依据充分、明确、合理,各项符合相关规定。项目实施过程中,遵循先考察、调研,再根据我单位工作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措施。实现了项目管理与过程管理的有机结合。

四、项目绩效情况

(一)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将项目实际完成情况与申报的绩效目标对比,从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对项目绩效进行量化、具体分析。

其中:项目的经济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成本(预算)控制、节约等情况进行分析,项目的效率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实施(完成)的进度及质量等情况进行分析;项目的有效性分析主要是对反映项目资金使用效果的个性指标进行分析;项目的可持续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完成后,后续政策、资金、人员机构安排和管理措施等影响项目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我单位20xx年控制全年用电量,保障广播电视专用设备及办公照明用电,顺利完成本年度各项工作任务,部门满意度95%以上,达到了申报的绩效目标。

项目的经济性分析:为保证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我单位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严格加强费用控制,没有出现浪费现象,确保将费用控制在预算范围内。

项目的效率性分析:本项目进度和质量均符合预期标准。本项目实施时间为20xx年1-12月。截止20xx年12月,该项目基本实现了预期质量目标。

项目的有效性分析:通过对项目的执行,广播电视专用设备及办公照明用电得到了保障,顺利完成本年度各项工作任务,基本达到了项目的预期目标。

项目的可持续分析:电费项目作为本单位电费类经费开支,项目的执行可以确保本单位日常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为单位的日常办公业务活动提供支持和保障。

(二)项目绩效目标未完成情况及原因分析。

五、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后续工作计划。

根据20xx年电费项目的实际执行情况,我单位将调整相关工作目标,确保20xx年该项目的预算更精准。

(二)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问题和建议(包括资金安排、使用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等)。

该项经费缺口较大,不足以支撑本单位日常使用,建议财政部分提高该项经费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