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的涵义——读《爱的教育》有感
文学网整理的感动的涵义——读《爱的教育》有感(精选6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感动的涵义——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1
人们一提起亲情,总会想到亲人团圆的场面,家人过节的温馨等。可有一种亲情,是一条无形的线,承载着痛苦与心酸……这种亲情在《万里寻母记》中生动体现了。
这篇文章出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主要写了意大利热那亚的一户人家,家中有个名叫马尔可的男孩。一次,男孩的母亲外出时,写信说“身体不适”,便消失在茫茫人海中。马尔可不顾他人的劝阻,踏上了如大海捞针似的万里寻母路。路途中,他历尽艰难,终于在一家医院找到病重的母亲。母亲经过治疗,很快康复了。
当我读到“马尔可剩下的钱只够吃一个面包了,去哪儿挣路费呢?就地打工吗?可是谁要他呢?他的心快碎了”时,我思绪万千。一面为马尔可着急,一面有从心中燃起对“亲情”的敬畏:是怎样的力量支撑着一个饥寒交迫的孩子坚持走下万里寻母路?答案平凡而伟大:是亲情在母子间搭起无形的桥梁,马尔可在上面,获得了坚定的信念!因为,一个信念胜过百万钱财!我接着往下读,我读到了母子重逢的场景:“马尔可飞奔过去,母亲伸出一双枯瘦的手,紧紧地把马尔可抱住,又哭又笑。”此时,我眼含热泪也会心地笑了,胜利属于母子二人!儿子历尽艰辛,万里寻母,而身患重病的母亲,在亲情之线的另一头,顽强地与病魔斗争。这使我想起余光中的《乡愁》中的一句:“我在这头,你在那头”。用这句话来形容亲情再合适不过了!
这个故事也让我想起我们身边的感人故事:一个四岁的孩子,与她的母亲相依为命。可是有一次,母亲患了重病,面对残酷的现实,孩子用她稚嫩的小肩膀,毅然扛起一个家。除了上学,还要洗衣、做饭,总之,她成了家中的顶梁柱。这难道不是亲情的力量吗?
亲情,是一支画笔,勾出爱的线条;亲情,是一缕阳光,播撒爱的火种;亲情,是一碗热粥一杯茶水,简单朴实,贵在真心。亲情,是“父母爱你,你爱父母”的美德,是举手之劳,是爱的传递……亲情还是什么?是生活中的美。
感动的涵义——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2
《爱的教育》是一本名著,出自于亚米契斯之手,是一本让人一看就不想放下的书。
《爱的教育》原名是《心》(COURE)。“心”有两种解释:一是一个生理器官;二是作为感情的发源地,我们的喜怒哀乐就是从那里产生的。这一本书,正是从“心”、“善”、“良”这几方面来写的。
这本书是以一篇一篇的日记的形式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文章主要讲了一个意大利小男孩安利柯的故事。总是得第一的阿耐斯托.代洛西;有着高尚品质的卡隆;哦,还有那位家境贫苦但勤奋学习的克洛西……他们都是安利柯的好朋友和好同学。他们也都是拥有美丽心灵的高尚少年。
这本好书,告诉了我很多:在他人需要帮助时,我们就需帮助他们。文中的卡隆,就是这样的一位少年,虽然他常大声斥骂那些欺负人的人,但是他却有一颗温柔的心。因此,他常受到他人的崇敬;在我们运用到学习的知识时,那我们就要感激教我们知识的老师,万万不可忘记他们,否则,他们会为我们的不敬感到多么伤感。同样,我们更需要懂得坚持,记住莎士比亚的一句话:千万人的失败,都是失败在做事不彻底,往往做到离成功还差一步就不做了。
是呀,这本书告诉我们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实在太多太多了,数也数不清。里面还写了几篇“每月”故事,更加体现出了“爱”和“心”的重要。这本书是我和其他读者都深深地感受到了同学之间的友爱精神。
让我们想一想,这么一本好书,不读是不是有些可惜?让我们一起翻开这一本书,感受一下读书的快乐吧!
感动的涵义——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3
《爱的教育》这本书给人的记忆是非常深刻的,这本书把人们的痛苦和快乐都真实地写了下来,以及那些帮助被困难、悲哀困扰着的人的故事。这本书有许多温馨感人的环节,也惟妙惟肖地写出了每个人的真实情感,这些都是通过一个孩子——恩利科质朴的眼睛进行写照的。
每当想到里面的故事时,我就十分感慨,比如“卡隆的母亲”这一节故事中看到卡隆失去母亲的难过,就告诉我要孝敬父母,珍惜和他们在一起的时间,让他们在这个世界的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爱!还有“残疾儿学校”这一节故事提到“做操的时候,残疾儿跟着老师的口令伸出裹着绷带或上着夹板的手足,有的坐在凳子上站不起来,只能把头顶在他们的拐杖上,呆立着不动;有的伸开胳膊运动的时候,因为疼得喘不上气来,脸色苍白地仰倒在椅子上,可是脸上还是露出微笑”,让我感受到残疾儿坚强可贵的精神以及残疾带给他们的痛苦和悲伤……
而在要懂得爱老师里这一段里,老师在信里说“恩利科,老师为孩子辛苦了这么多年,有的甚至辛苦了一辈子,他们培养了多少个高尚和富有情义的人啊!然而有一些人却不知好歹,他们轻视老师的劳动,带给老师的烦恼要远远超过他们带给老师的欢乐。何况老师还有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还有不少苦恼的事情,这些都难免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偶尔也有不耐烦的时候不是很自然的吗?你们不去注意老师是否病了,有没有苦闷,却总是责怪老师脾气不好,如果老师知道了该有多伤心啊?”我想到自己经常留校,老是让老师操心就觉得很难为情,以后我要好好学习,认真听课,及时完成作业,不让汪老师、吴老师再为我烦恼。
感动的涵义——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4
鱼儿感谢水源,是它能让鱼儿在海洋中畅游;鸟儿感谢天空,是它能让鸟儿自由飞翔;而我却感谢您——龚老师,是您对我的教育、鞭策我成长。
记得那是四年级的一次课间……“刘家荪,你跟我来一下。”这声分外响亮的话传入我的耳朵,我尾随您来到走廊,像一只偷了食的老鼠一样惶惶不安。您带点责备的语气对我说:“你这次口算,怎么连个三等奖也没拿到,是不是回家没有好好练?”而此时,我己是满面羞愧,我红着脸说:“嗯。”说完,我便低下头去。良久,我见一场铺天盖地的“暴风雨”还未降临,便微微抬起头,胆怯地看着您,只见您眉头紧锁,一副失望透顶的样子。这时,我想起了平日里您对我悉心关怀:手把手地引领我走进作文的乐园,让我爱上了写作;每次课堂上,您鼓励的目光,总让我的思维灵感迸发;在六一家长开放日里,是您辅导我这个引导员成功地解说,获得了好评……而我今天却辜负了您,我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又过了一会儿,您才语重心长地说到:“刘家荪,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只有努力,才会有回报,才会创出佳绩!”
离开了您的视线,我眼中的泪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龚老师,你的苦口婆心,我懂了。只要用尽全力去拼,去努力了,多多少少都会有回报的。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涯中,我会用我十倍的努力,十倍的认真来报答您对我的殷殷厚望!
龚老师,您是露水,我是萌芽,是您浇灌我让我成长。您一直在默默地帮助我,您是我“隐形的翅膀”,当我懈怠时,让我振作,助我飞翔!老师,对您的感激之情,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让我深情地道一声:
老师,您辛苦了!
感动的涵义——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5
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爱,是开启心灵的钥匙;爱,是一部生动的人生教科书。看了《爱的教育》这部风行全球、脍炙人口的伟大作品,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仿佛接受了一次爱的洗礼。
《爱的教育》这本书的故事令我十分感动,让我深深地感悟到:原来爱就是那么神圣,那么高尚!故事里有对民族、国家之爱,有对老师、父母之爱,甚至有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小抄写员》最让我感动的故事。主人公裘里亚的家境十分贫困,为了帮父亲赚钱,他每天夜里偷偷帮父亲抄字条,结果因为劳累过度结果成绩越来越差。裘里亚的父亲并不知情,还常常骂他,可裘里亚还是瞒着父母工作,直至被发现。
看,这就是爱!孩子对父母的爱!既无私又伟大!为了父亲,为了整个家庭,裘里亚能隐瞒自己所做的一切,这种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既然一个孩子能为了家庭而做出这么伟大的牺牲,即使他不流芳百世,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流动在我们的血脉中。
父母从我们嗷嗷待哺时就开始关照我们。他们对我产循循善诱,呕心沥血,这纵然是父母应该做的,但我们难道就不能为父母做些什么吗?帮下班后的父母提物品,帮他们煮饭、衣,这些难道不是我们馈赠给父母的礼物吗?回报父母,不一定要干什么轰轰烈烈烈的大事,那颗回馈父母的心才是最重要的!
爱的美就在于它的不作选择。《爱的教育》给了我很大启民,我们应尽力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勇敢地拥抱爱吧!它会让你得到取之不歇的美好精神!
感动的涵义——读《爱的教育》有感 篇6
书,是一盏灯,照亮我们的前程;书,是一瓶药,治愈我们的愚笨;书,是一块面包,给予我们精神的粮食。今天,我读完了一本好书,那就是《爱的教育》。
翻开书,一幕幕爱便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仗义的加罗内主动保护弱小可怜的科罗西,那是友爱;老师关心一个脸上长着粉刺的男孩,那是师爱;安利柯的母亲给他写信,那是母爱。本书的主人公安利柯是四年级的小学生,他为我们讲述他的许许多多的同学与在他们身上发生的事。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德罗西,他每次考试都会得第一名,彬彬有礼,而且很好学,并且他也很善良勇敢。有一次一位卡拉布里亚的孩子来到他们的班上,德罗西紧紧地拥抱了这个孩子。还有一次,坏孩子弗兰蒂在课上放爆竹,德罗西勇敢地劝告了他,弗兰蒂却威胁他要把钉子插进他肚子里,可他却一点儿也不害怕。
“小泥瓦匠”也同样是一个可爱的孩子,他虽出生在一个穷人家庭,但他却很乐观,总是笑,也喜欢扮兔脸逗大家玩。
“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我们一出生,就沉浸在爱的海洋里,有父母的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爱。渐渐长大了,上学了,又有老师的爱,同学们的爱。爱就如空气一般,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爱,我们从未离开它。爱可以使人绝处逢生,爱可以使浪子回头,爱又可以激发人无穷的力量
亲情、友情、爱国之情,还有那一颗纯洁善良的心。这本书,真的值得我们去认真品味。
返回首页